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否应扣除“五险一金”?

大牙


关于这一点,国家层面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各个地方政府自己可以进行规定。比如说上海市就规定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在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而杭州市就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在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即最低工资标准是包括了应扣未扣的五险一金的。


吴风要起浪


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目前,除北京、上海最低工作不包括五险一金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包含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否应该扣除五险一金呢?

各地政策不一样

其实,在最低工资办法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应该扣除五险一金,所以,全国没有统一规定,各地政策执行的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会扣除,有的包含在内。

北京上海不包含在内

最低工资标准扣除五险一金的地方是少数地区,目前只有上海和北京。

也就是说,上海、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是不包含五险一金的,用人单位必须是在最低工资之外,另行支付五险一金。

所以可见,上海、北京的月最工资标准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因为劳动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的,用人单位必须是另付钱的。

举个例子来说,上海的月最工资标准已经达到2480元,所以在上海工作的话,最低工资不能低于2480元,2480元不会扣除劳动者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

多数地方包含五险一金

而其他大多数地方都是把五险一金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之内的。

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省份最低工资标准是包含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减去个人的五险一金缴费,才是你的实际收入。

有地方公布两种最低工资

而有的地方则干脆公布两种最低工资标准,一种是包含五险一金的,另一种是不包含五险一金的。

比如新疆,一是包含劳动者个人缴纳三险一金的月最低工资标准1820元、1620元、1540元、1460元。

二是不含“三险一金”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即1441元、1241元、1161元、1081元。

所以,最低工资标准是否要扣除五险一金,要看你们当地的政策规定。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讨论。


思之想之


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如下:

第一:最低工资包含的项目

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工资、奖金、补贴等各项收入。

1.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技能工资等。

2.奖金: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及其他奖金。

3.补贴:包括自1979年以来历次实行的各种价格补贴及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洗

理卫生费等。

4.私营企业、雇工个体工商户等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性货币收入。

第二:不列入最低工资的项目

1.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工作领取的津贴;中班、夜班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

2.劳动者在节假日或者超过法定工作时间从事劳动所得的加班、加点工资。

3.劳动者依法享受的保险福利待遇。

(1)医疗卫生费;

(2)丧葬抚恤救济费;

(3)生活困难补助;

(4)文体宣传费;

(5)计划生育补贴;

(6)其他如探亲路费、冬季取暖补贴等。

4.根据国家和本市规定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的其他收入是指:劳动者个人应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5.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

6.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

希望我的答复能对您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请关注我私信我,共同学习交流。


李大本事GG


楼主你好,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任何企业和单位和我们的员工建立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就应该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待遇,那么这个社保待遇它主要包括的是五险的待遇。所以说五险是属于法定的交费标准。

当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话,也应该正常的缴纳五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职工的工资待遇低于你们当地的交费标准的60%的水平,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社保待遇就应该按照60%的最低标准来缴纳。基本上可能很多地区都是在3000元左右的一个水平,那么就是这个最低标准,如果说你的工资待遇低于3000元的话,那么就要选择社保的最低标准,因为社保的最低标准是不能再低了,再低是没有办法来交费的。

住房公积金这个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并没有明确的写入劳动合同法中,所以说它不属于法定的义务,所以企业单位来讲,那么可以给自己的员工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待遇,当然也可以不为员工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待遇。


社保小达人


楼主你好,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否应该扣除五险一金呢?所谓的月工资标准是包括个人所承担五险一金的缴费,也就是说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是没有扣除五险一金的,当然,大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大概是在1800元左右,当然如果说你的工资标准是按照1800元来给你发的,这个是没有问题,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但是作为企业单位来说,是应该正常的来给你承担五险一金的缴费,如果说你五险一金的扣费,比如说超过了1000元甚至是1000元左右的话,那么你自己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待遇可能只有800块钱,这个是符合相关规定的,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到手的钱少呢?就是因为你实际的工资待遇是比较低的,所以导致你到处的待遇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但是缴纳五险一金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五险一金的这个待遇,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大概只有1/3左右,也就是说你个人如果说每个月扣除1000块钱,大概只有其中的1/3,作为你所在的企业单位来说,至少也应该需要给你承担2000块钱左右的五险一金的待遇,所以相对来说,这个企业单位承担的费用应该会更高一些。

那么我们不应该放弃五险一金的待遇,虽然说每个月扣除的费用会很多,但是这个五险一金关系到我们将来退休养老所获得的一份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五险一金是千万不可以放弃的。


懂社保


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否扣除“五险一金”,根据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至于个人部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是否在最低工资标准里予以扣除,国家并无统一规定,只能适用当地具体规定了。

最低工资标准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应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只适用于在岗职工,它不适用于退休人员、内退职工、待岗职工和下岗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费用;按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发给劳动者的费用和用品,以及用人单位自身规定的工作用品(如工作着装等);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救济金、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即使是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也不代表职工就能实际全额拿到最低工资标准,有的地方还要扣除劳动者缴纳的社保部分;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各地规定不一。建议可具体向当地人社局了解具体规定。


爽妈三亚生活录


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并未对最低月工资标准是否应扣除“五险一金”进行明确,但地方性法律却有明确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最低工资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各地可参照国家给出的指定测算办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2.地区不同,关于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略有不同,例如:北京与上海,就明文规定不包括劳动者承担的社保费用和公积金费用。而辽宁的最低工资是包括五险一金个人费用的。所以不同的省份有自己不同的规定。

综上所述,希望对最低工资标准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HR百味


当然是可以扣除“五险一金”的个人缴纳部分,企业发放的工资个人应该缴纳的例如社保、公积金、个税都不纳入扣除范围的。就好像你算经济补偿金一样,并不会按照扣除后的金额给你,而是按照扣除前的金额给你。

为何你们对于经济补偿金要求按应发工资计算,最低工资标准却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按照扣除后的标准计算呢。


甩锅没软用


司法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社厅一般会制定本地区的指导文件,而地方法院及仲裁委就会参照执行这个规范性文件,但是,各地规定的内容并不一致,也造成了各地行政执法及司法判决观点不一,让法律业者、广大劳动者及企业单位莫衷一是。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阐明一下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一、什么是五险一金及缴纳方式

所谓的“五险”,是指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及实施细则,社保缴费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

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养老保险劳动者个人的缴纳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用人单位缴纳比例为20%;医疗保险劳动者缴纳比例为2%,用人单位缴纳比例为9%;失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 1%;用人单位交纳比例为 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比例为0.5%,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比例为1%,劳动者不用缴纳。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这即是说,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只有最低限制,上不封顶。

二、什么是月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12月30日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

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根据以上规定,全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会发布本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及小时最低工资标准。7月24日,人社部官网更新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19年6月)。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80元,为全国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为全国最高。

以山东省为例,月最低工资分为三档,一档地区为1910元,二档地区为1730元,三档地区为1550元。在物价飞涨的现如今,一个月工作二十多天,月收入不足两千元,也就是刚温饱而已,谈什么休闲娱乐,子女培训发展。

三、最低工资应不应该扣除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最低工资标准立法目的是针对少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确无正常工资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确保其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应将最低工资作为正常的工资支付标准。但是,很多企业明明效益不错,甚至很多国家机关招聘的合同制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却在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即使是最低工资标准了,也不代表劳动者就能实际全额拿到,有的地方还要扣除劳动者缴纳的社保部分。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各地规定不一。

有劳动法律人专门做了统计,北京、上海和安徽三地明确规定,最低工资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劳动者实发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重庆、四川、山东、浙江、河北、内蒙古、贵州、云南这八地区则明文规定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其他地区如江苏规定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应承担的住房公积金,新疆规定最低工资是否包含“三险一金”分两种情况对待;江西、湖南、宁夏规定最低工资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以上规定可见,单位应缴纳的社保费及公积金,都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里,但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保费及公积金,各地规定不一。如果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公积金,这就意味着1000多元的工资,实际领到手的工资又要扣去大概11%多。

究竟对这个问题,国家有没有统一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费用;按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发给劳动者的费用和用品,以及用人单位自身规定的工作用品(如工作着装等);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救济金、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至于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是否在最低工资标准里予以扣除,国家级并无统一规定,只能适用各地方规定了。


金钱课


近日,人社部网站公布了截止至2019年6月的全国各地区月工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详见本号文章《人社部发布全国31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19年6月)》。

后台有网友问,这个月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单位及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五险”)及住房公积金(“一金”)?法萌君查了一下,司法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社厅一般会制定本地区的指导文件,而地方法院及仲裁委就会参照执行这个规范性文件,但是,各地规定的内容并不一致,也造成了各地行政执法及司法判决观点不一,让法律业者、广大劳动者及企业单位莫衷一是。法萌君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一、什么是五险一金及缴纳方式

所谓的“五险”,是指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及实施细则,社保缴费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

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养老保险劳动者个人的缴纳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用人单位交纳比例为20%;医疗保险劳动者缴纳比例为2%,用人单位缴纳比例为9%;失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 1%;用人单位交纳比例为 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比例为0.5%,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比例为1%,劳动者不用缴纳。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这即是说,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只有最低限制,上不封顶。

二、什么是月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12月30日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

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根据以上规定,全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会发布本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及小时最低工资标准。7月24日,人社部官网更新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19年6月)。数据显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80元,为全国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为全国最高。

以法萌君所在的山东省为例,月最低工资分为三档,一档地区为1910元,二挡地区为1730元,三档地区为1550元。在物价飞涨的现如今,一个月工作二十多天,月收入不足两千元,也就是刚温饱而已,谈什么休闲娱乐,子女培训发展。

三、最低工资应不应该扣除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最低工资标准立法目的是针对少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确无正常工资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确保其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应将最低工资作为正常的工资支付标准。但是,很多企业明明效益不错,甚至很多国家机关招聘的合同制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却在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即使是最低工资标准了,也不代表劳动者就能实际全额拿到,有的地方还要扣除劳动者缴纳的社保部分。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各地规定不一。

有劳动法律人专门做了统计,北京、上海和安徽三地明确规定,最低工资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劳动者实发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重庆、四川、山东、浙江、河北、内蒙古、贵州、云南这八地区则明文规定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其他地区如江苏规定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应承担的住房公积金,新疆规定最低工资是否包含“三险一金”分两种情况对待;江西、湖南、宁夏规定最低工资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以上规定可见,单位应缴纳的社保费及公积金,都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里,但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保费及公积金,各地规定不一。如果最低工资包括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公积金,这就意味着1000多元的工资,实际领到手的工资又要扣去大概11%多。

究竟对这个问题,国家有没有统一规定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费用;按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发给劳动者的费用和用品,以及用人单位自身规定的工作用品(如工作着装等);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救济金、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至于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是否在最低工资标准里予以扣除,国家级并无统一规定,只能适用各地方规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