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造型特徵: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造型的時代風格較為明顯。早期的器型有的仍能保持嘉慶時的風格;之後經三十年的演變,漸由規整趨向笨拙;及至後來的咸豐朝,厚笨特點更為突出。因而道光、咸豐兩朝的瓷器有其相同的特徵,器物的外形線條折角多有板滯生硬感,還不及雍、乾時的秀美圓潤。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胎體特徵:自嘉慶後期開始,胎質日益粗松,同品質的胎體和前時相比,由於密度小而重量輕,道光時更甚。琢器的胎體多數較厚笨,民窯尤為突出。但民窯中,也不乏大量的胎質洗白,製作規整,口沿俏薄的薄胎圓器。道光瓷器釉面特徵:道光瓷器釉面最顯著的特點是,施釉不勻,釉表有明顯的水波紋樣的折皺,俗稱“波浪釉”。釉面稀薄,白而泛松,無瑩潤感。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紋飾圖案特徵:此時,瓷器的圖案紋飾,深受以封建統治者為代表的及時享樂風氣的影響,過去少見的鬥雞戲狗等圖案在管、民窯器物上較多地作為主題紋飾出現。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鑑賞


道光瓷器款識特徵:道光款與嘉慶款基本相同。官窯瓷年款多為篆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字外多無框,排列工整,字體有力,筆法圓潤,筆劃較粗,橫豎粗細一致,以青花和紅彩寫款。民窯器多用礬紅圖章款,書“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但字體不正,書寫隨意,字跡潦草,多有省略,有的只寫半邊字。堂名款一般都是楷書,最著名的是“慎德堂制”、“退思堂制”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