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分鐘建成就能早點戰勝疫情!直擊鄭州“河南版小湯山”建設的“逆行者”之六

早一分鐘建成就能早點戰勝疫情!直擊鄭州“河南版小湯山”建設的“逆行者”之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勇 通訊員彭中強成鈺

與時間賽跑,在鄭州“河南版小湯山”醫院的一線衝鋒的建設者中,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紮根現場,全力以赴,無怨無悔,被譽為施工現場的“鏗鏘玫瑰”。

六朵“金花”戰疫情

“現場需要兩桶純淨水,好的,馬上送過去!”掛完電話,張小蝶和吳瑾一人拎起一大桶水向現場走去。

吳瑾是軍人出身,大年初二就從安徽奔赴項目現場,精幹的身影每天在施工現場穿梭。張小蝶本來這個春節是要訂婚的,為了援建醫院項目,她說服父母,和男朋友一起投身到施工一線。

和她們一樣忙碌在現場的,還有另外四名青年女黨員。張小芬駐守辦公室,不停地歸置、發放不斷送來的各類物資,應對領用物品的各路人員。白銀花、王豔、原森則是每天一早跑現場,稍有空就趕去協助小姐妹忙後勤。穿過熙攘的人群,誰也不會注意,與其他工人一樣“全副武裝”的,有這麼幾個女生,也不知道她們一天要往返多少趟,只知道她們的步數常常在兩萬步以上。

“晚上我來值班,你們女生都回去休息!”為了讓她們早點回去休息,現場後勤保障部鄭國勇說。“不用不用,我們還能幹!”說著,一幫女生拎起幾百人的晚餐向工地走去。

兩次請纓要上一線

1995年出生的崔瑤是2019屆新員工。瘦瘦小小的她在1月27日得知中建七局承建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項目的消息時,便向組織主動請纓,報告想要支援的想法。因為擔心她一個女孩子無法承受巨大的工作量,她的請求沒有得到批准。

1月30日崔瑤再次向組織提出申請,請求加入項目建設,這次終於得到批准。因為道路封堵,她想方設法抵達“戰場”,到達指揮部打開電腦投入成本核算工作。

她說:“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幹好安排給我的任務,巾幗不讓鬚眉,我會去堅持到笑看旌旗紅似花那天!”

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早点战胜疫情!直击郑州“河南版小汤山”建设的“逆行者”之六

全家黨員一同戰“疫”

“河南小湯山”醫院核心工程醫技樓建設進入攻堅階段後,焊接、安裝、土建穿插作業,彼此緊密銜接,在三個維度上充滿立體感地忙碌著。

在繁忙的施工現場,魏錦、王金喜兩名女勞務工人的身影十分顯眼。兩人的主要工作,是推著推車給發電機運送柴油。因安全管理要求,發電機與採油存放分離,發電機周圍並不存放柴房,現運現加。兩人工作有序緊湊,保障了施工現場的電力供應。

魏錦說:“我家是一個大家庭,有20多名黨員,他們春節基本都堅守疫情防控的戰線上。綁紮鋼筋、木工活、雜活我都能幹,發揮最大能力,早一天完成醫院建設,讓需要治療的人早一天得到有效的治療。”

沒事,我沒那麼嬌氣

“丹姐,又來了一批乳膠漆,請配合報驗,到貨照片和入庫清單如上。”

為加快施工進度,經與監理單位溝通,所有材料隨時到貨,隨時統計,隨時驗收、報驗。負責材料驗收的王丹,為了讓負責夜班的同事多休息一會兒,王丹每天都堅持值班到晚上10點以後。

1月30日中午,連續3天高強度的工作後,從現場走回到項目部的路上,王丹累得蹲在了路邊,被同事送回賓館強制調休。“沒事,我沒有那麼嬌氣。”僅休息了一個小時的她,下午又出現在了施工現場。

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早点战胜疫情!直击郑州“河南版小汤山”建设的“逆行者”之六

勇敢逆行的“姊妹花”

劉永昌入職後一直擔任駐場設計師。春節好不容易有一個稍長的假期,她卻想盡辦法勇赴一線。1月26日,接到任務通知後,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趕赴現場,1月27日一早就出現在了項目部。

時間緊、任務重,一到項目劉永昌就進入了工作狀態,熟悉圖紙後就直奔現場,測量、復尺,一刻鐘也不耽誤。“現場逐層交底,修改平面方案索引圖,繪製拆改圖,繪製會議室立面圖……”她一項一項,一絲不苟地處理手頭的工作。

“永昌,你是不是沒去吃飯?”為了儘快出圖、交底,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錯過飯點是常事兒。“呀,忘了,剛好減肥啦!”

“淼淼,半夜11點啦!我們該回去了。”“等我一下,最後一張圖紙確認。”同樣“拼命”的幕牆女設計師還有張淼淼,雖不去現場,在項目部繪圖的她,主動擔起了統計“潔具、硬包、牆地磚、木地板等材料量”的工作。

如今,鄭州“河南版小湯山”醫院已經到了最後衝刺關頭。我們相信,有這麼多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24小時不停鏖戰,一定能夠如期交付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