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写的一手好字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农友君


我大哥就是属于写字写的比较好的一个人。

我家兄弟姐妹多,大哥是老大,当时的条件都比较困难,尽管我父亲还是一个国家干部,养活我们兄妹六个仍然捉襟见肘,作为大哥,大哥仅仅是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因为父亲只能一星期回来一次,他需要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农活,大哥是属于比较上进的人,他每天都在闲暇时间用毛笔在青砖块上锻炼写字,而且还是蘸的清水,当时就没有条件给他买墨水,即使可以,也不会给他买,连吃饭都成问题,谁还会顾得上这些?

苍天不负有心人,因为大哥的勤奋,大哥做过乡村代理教师,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又进入到乡镇工作,直至退休。

从我记事起,每到春节临近,来我家请我大哥写春联的乡亲都络绎不绝,大哥也都有求必应,那个时候的人际交往啊,真的是淳朴,没有什么所谓的润笔费,条件稍微好点的,能给我们几个兄妹发几颗糖或者给我大哥发颗香烟就很不错了,也正因为大哥的宽厚善良,使得他在当时的村里名声大噪,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条件好多了,人们也都热衷于花点钱去买春联了,毕竟大家都不想一直欠人情是不是,大哥会在家里写好春联,小侄女拿到街上去卖,很快就一抢而空了,也算是一份收入了吧。

更让我佩服的是,大哥的书法包括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我都不知道大哥有多大的毅力能把这些书法写的得心应手,我上初中的时候,中学的牌板是我哥写的,四村八乡的宣传标语是我哥写的,就连乡上的领导也都经常求大哥,凡事都不敢得罪大哥,毕竟用的着大哥的地方多了去了。乡村百姓人家的红白喜事,只要大哥有空,肯定是第一人选。

现在网络社会了,大哥也在与时俱进,参加了县级,省市级的书法协会,他的书法有很多被选入各种书法大奖赛中,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证书,期间,大哥也出版了好几本自己的书法集,收到了广泛的赞誉。

所以我说,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能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始终如一,这种人是容易成功的,幸运总是眷恋努力的人的。

引申到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持之以恒的为之努力奋斗,相信大家都能取得成功。





洪洋河


354 我二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都在农村,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字写的特好。

每年腊月前开始,整整准备一个月时间写春联。年前到镇上摆个摊位,一边请人帮忙卖春联,一边还现场写别人指定的春联,二三十年前那阵儿仅此一项就能收入约三千多块。


每年大年三十,二伯都是不出摊儿的,就在村头儿摆张桌子,帮全村人写春联。相信他走在村子里,前后左右看到的全都是自己的手迹,一定是非常自豪的吧!

细想起来,貌似那个年代村儿里毛笔字写得好的还有不少,但也没有谁能比得过我二伯的。如今他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眼睛也不好了,手写春联这活儿也快要停下来了。


妙妙一角


我很早就帮村里人写喜帖子了,因为我们村写得比我好的没几个。而我们这一房写字是出了名的,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相当出众的人。最近的民国时期乡镇上的店铺招牌都是我的房下爷爷写的,每一笔一划他人都找不出瑕疵来,叹为神笔。清末我自己的太公书画俱佳,常被人请去画祠堂里的太公像,题宗祠匾额,是本宗名士,很是为家族增光了一把。直到我小时还有人会很自豪地讲起,我们村出了个百里闻名的画师,每画一画,就有数百大洋的酬金。时至今日虽然大部分人已不作重写毛笔字,我也是闲时一时兴起才会拿起笔写几个,不知不觉中也就进步不少。我七八岁上小学时才开始学写毛笔字,十三岁时,老爸陪我去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字帖,一本赵体字,一本柳体字。老爸单位上的宣传干事,还送了两支狼毫笔给我说:写字应用好笔写。真的很好我用了十余年。而赵体字用狼毫最好,歪打正着。真的很感激他。虽然我习字时,那些族中前辈皆已作故,但文革时他们写的毛主席语录却还在大屋的墙上,我也从中学到很多笔法。再一个就是我太公抄录的药书方子。所以我写的字很有古风,不是现在的板书字。我奶奶常因我年纪轻轻就能在礼台上做过去绅士老太才能做的事很是骄傲,在别姓人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服。现在我才知道,写字除了临帖阅帖多练之外,还需要有一定天赋。也就是悟性,难怪有些前辈文化不高而写得一手好字。老爸高小毕业,字也很好,据说是文革写大字报时练出来的,现在还保存有父亲制作的鲁班尺,上面的字很是可以😊年届半百,字己定型,也就是这样了,自己也觉得更看得的点子了。也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编成口诀,为后来人少走弯路提供帮助。


老张3151


字写得好还真能当饭吃。本人1950年出生,1966年初中毕业,那时候,一个富农子女想继续升学是不可能的,只能废学务农。可就因为字写得好,虽不能升学务工,但也沾尽了便宜。先是整年帮大队(现在叫村委会)写标语,在墙上写《毛主席语录》。后来写的名气大了,周围村子也请我去写。再后来,我还真以写为业了。有时还得出乡写。就这样,1983年突然被乡政府找过去当上了文书,也算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几经周转,我又考上了公务员。2010年退休。如果没有这双手。恐怕一辈子也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土中觅食了。


如皋祥云15851296358


在农村里,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大多是被公认为是有学问的,是受大家尊敬的人。

我大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大爷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每年腊月二十五一过,大爷家里就会有很多人来让他给写对联,大爷总是从早写到晚,大爷从不收一家一分钱,还要搭上笔墨,茶水,有时还要搭上纸张……他从不怨言一句,好像是他应该做的。

大爷深受村里人爱戴,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之类的,都要请大爷过去帮忙,坐在那里给记账本,从来没有出过错,他也不抽烟,不喝酒,事后帮忙的人家送他东西,他也不要。村里乡邻家里有什么矛盾,连吵个架闹点仗都请他去给评理调解……

好人不长寿,我大爷不到70因心脏不好就走了,出殡那天,全村人都来送他……大爷现在去世己有十多等了,我至今还很怀念他老人家。


唐朝李总


本人是五0后,教了一辈子书,爱好书法。自18岁那年任教,赶上文革后期,在学校写大字报,给村里写标语,每到腊月二十以后就开始为村民写春联,一直写到除夕。自费笔墨,坚持四十多年。平时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请我去帮忙,写对联,写喜帖,写鸿书,只要村民有用得着的,不亦乐乎。


手机用户6977054523


在农村里,写的一手好字的人是颇让人赞扬和羡慕的。村里搞个宣传栏,写个大字标语,或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找上门来,他一般也不会推辞,带上文房四宝,正好显露一下,事毕,吃吃喝喝是小意思,东家大都会带上礼品上门答谢一下。去年春节前,我请了一个祖子(宗谱),特地找了一个书法好的人给填了一下,请人家吃了一顿饭,临走又送了人家两瓶好酒。其实写一手好字,有时也能改变自己一生呢,我邻村有个小青年,高考不弟,回村帮村里搞了个计划生育宣传栏,被下乡检查工作的计生委主任看上,临时借调到计生委帮助搞宣传,因写得一手好字,又是高中毕业,加上小伙子勤奋好学,函授了大夲学历,受到了许多单位领导的欣赏,后被宣传部调去,成了一名正式国家干部。因此在农村会写一手好字,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挺受大家欢迎的。


禾木丰庄园


本人也是,但自己觉的无多大用处,都是计闲差,在农村没人认可,创造不来财富,再说传承国学也没用,渐渐会败落,穷文富武!古今俗话!还是让下一代多学点生存技艺好,国家及百姓用时方便但收钱就不对了,所以传统文化走到现在没人愿意继续弘扬大概因此!洗洗休息吧


上古贤韵文化传媒


不能传世,宁静亦好。人生苦短,富贵同老。名利云烟,多多少少。飞花逐水,茵茵春草。


一缕阳光9667


农村有很多人写的一手字,只能称上好看。但要说是书法艺术,我认为相差甚远(不包含全部)。因为有很多人根本没有过临帖,没有过研究学习,甚至有的从来没有用宣纸写字。更有很多人认为年长者,会写者,写的的肯定好,因为写了一辈子。我认为有的人虽然写了好久,其实他还是现在门外的爱好者。想知道什么是书法美,为何美,可以关注我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