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来,在农村有什么农谚可以预测天气和好年景?

新大风歌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十八岁时应征入伍,从此离开了农村老家,但对农谚,尤其对立春的一些农谚,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记忆犹新。今天是庚子年立春,更引发了我对立春时节一些农谚可以预测天气和好年景的兴趣,现将想起来的相关立春的农谚愿和大家分享。

如可以预测天气的农谚有:立春晴,雨水多;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预测好年景的农谚有: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东风早,庄家颗粒饱等。农谚是农民几千年观察总结天气变化情况的经验积累,可以说八九不离十。因此,从立春的农谚看,今年我国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兆头,有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伟大的人民幸福安康。


陈广坡


今天2月4日,正是立春的日子。按照农村老人流传下来的谚语说,立春是雨是晴,对本年度的气候、收成大有影响。关于立春的谚语是很多的,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条。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什么意思呢?我想大家看见字义就能明白。今年正好是农历闰月,两头逢春为双春年。双春之年雨水多,正好种田稻谷丰。此时此刻,我在写本文的时候,窗外正唰唰唰地下着雨。可能正应了这句话,今年雨水多。还是有一句谚语可映衬这句话,那就是“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两句谚语的意思,都是雨水多。作为庄稼人,当然是三晴两雨的风调雨顺最好,但世界之事哪有如此美满?我觉得,只要潜心生产,做好调配,也是能顺应天时,获得丰产的。比如,有的作物喜晴喜阳,但有的作物喜湿喜阴,根据未来天气预测,做好作物调配,可以让天时、地利做到恰好,获得丰收。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这句谚语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立春之日晴朗,则万物宜种植,种啥都有好收成。还有一句谚语说:“立春晴,雨水均。”这两句谚语说法不同,但意思差不多,总体来说就是立春之日晴朗为好,这颇有风调雨顺的意味。今天晴,明天雨,晴晴雨雨交叉更替,一番雨雨晴晴的美好画面,正是万物健康生长、茂盛发育的景象。当然,这是农民伯伯乃至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预示着本年度丰收在望。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这句谚语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意思就是说我们要随节气变化而变化,顺应天时,啥也不怕,保证有饭吃。这谚语透露的信息是:一是流传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民间气候谚语准确度高;二是人需随天变,根据不同预兆而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因天而变,调配好种植作物或做好预防措施,不至于逆天而行而损失收成。不能不说,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人类最聪明的,所以才造就出我们几千年的悠久灿烂之历史文化。要不,就不会有一位近代伟人的那句“人定胜天”之结论了。

综上所述,这些谚语只是我国农民谚语预测天气情况与年景好坏的一部分,但大多准确率蛮高,这是很多年不断总结与完善的结果,对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我们人类改变不了气候,或者说很难改变气候,但我们可以顺应气候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从而达到战胜天气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从古至今,盖莫如此。





贵州山妹妹


立春俗称“打春”,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古人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所以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今天正好是立春,我们农村人在田间地里较多,很多言语都是口口相传的,下面我来说说。

1、打春冻人不冻水。这个说明气温回升到0度以上,水不好结冰了。

2、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开始。不论是古代耕作,还是做事,立春都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因此说,“立春一年端,做事早盘算”。

3、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农谚告诉我们,农业生产是有非常强的季节性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期,其温度、降雨、光照强弱及长短都不相同,对不同的农作物的影响也不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应该进行怎样的农事活动,如果盲目违背自然规律,就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4、“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东风解冻;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5、下面还有几句比较容易理解,就直接讲了。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在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种在中。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木子智慧树


今年是2月4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一)17.03立春。

“立春”在廿四节气中,是当年第一个节气的开始,更是“春季”的开始,按正规的话说: 属相的更替是从立春这天计算的(象今天17.03分前出生的人应是属猪的,17.03分后出生的至本年腊月廿二再“立春”为界这中间才是真正属鼠的)。

“立春”节气在气象学上很重要,是人类的文化知识结合天文知识根据地球公转轨道运转到太阳黄经面315°而获得的精确数据,一点马虎不得。

过了“立春”节气,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会渐渐感觉到白天时间长了(过了冬至下晚就渐长,过了立春早上天亮会猛然提前)。随着太阳北移,地面接受的阳光辐射多,天气很快会暧和起来,一派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会展现在眼前。

“立春”日更是除旧迎新的开始,也是真正新的一年的开始。“十二日建”在立春这天有一个更迭重复(12日建指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象正月初十是日甲子“丙子”日,日建是“闭”,到了立春日(正月十一),日甲子“丁丑”日,日建又是“闭”日;因为十二是“戊寅”日,寅是虎日,今年正月为“戊寅”月,十二日建就必须是“建”日才对,才对号入座(讲的繁琐,外人不必理论之事)。

廿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指导和帮助是很大的,各个地区的农耕依据节气而总结的农业谚语很多。象“

难得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这农民耕种不用力,肯定是风调雨顺之年,这话也有局限性,过去的人类生活交往范围小,只管自己头上一片天,而我国幅源辽阔,每天总有哪个地方下雨,这话可能就变成哪个地方晴天那里就风调雨顺,相对而言,天气不好的地方当年农业会有歉收的可能?(现代人已不相信这个逻辑)。

还有“春打五九末,稻米渐渐缩”,这话的参考意义是 :当年可能有倒春寒,因为春寒过度,会影响小麦等午季农作物的产量,过去人的生活,谷类粮食不够吃,就有一个“荒春头”,这荒春(也是暮春)是指望午季收成接新的。

还有“春打六九头,家家卖耕牛”,这卖耕牛肯定是指农民无田可耕等多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为何有“春打五九末和春打六九头”之说呢?进入“九天”是从冬至日算起的,到了五九最后一天是9ⅹ5=45天;“冬至”节令是太阳黄经270°,到“立春”节气(太阳黄经315°)也是45天,若是“冬至”节令确切时间是早上,那立春节气就是五九末,若“冬至”节令时间在当天下午,那“立春”节气肯定后移到六九头了,这里是有一定的吻合概率的,历法的编纂是有科学论据的。

农业的谚语是有一定的实践总结,在当前只不过当作口头蝉罢了,必定人们还是相信科学技术方面的。


文都杨稼


今日立春,农历为正月十一日,这是一个不多見的立春日子。若不是上半年有闰月,正常打春都在腊月下旬和春正上旬,一般很少超过正月初九的。

今年标志着春来晚了,冬天走到了春天里,也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庚子之春从今天开始,离清明还有两个月,离收麦还需一百一十天上下,季往后推了。

立春,标志春象正式来临。冰河解冻,草将始青,禾将抬头,麦垄要中耕,施肥,除草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的到来,召示商人要起步远行,农人要开始勤劳了。

春为岁之首。主一年四季气象的相应变化和盛衰。特别是年初一与立春的气象产生对四季的影响最大。

今列古人之精论对四季变化的影响之象如下:正月初一,即岁首。

上元日晴宜百果。

正月初一日:

岁朝且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初一天象有黑云主灾变。若又下大雪,其秋必干旱。

立春日:

天气晴明百物成,(天下之大,阴晴有别,)天晴好。

阴雨主涝,下雨必秋雨绵绵,积水成涝灾。

当日东有积红黄白云,其岁丰熟,早晚都收。

当日刮东风,岁熟谷贱且人安无灾。

当日刮西风主秋旱,禾不收,谷贵而盗生。

若刮南风六畜无疫而安。

若是北风起,主深秋必水淹。


福自福地來wjf


今天就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节气的到来,也就预示着气温会逐渐的回暖,农业生产也就正式进入到了起始时间。在农业生产当中,人们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了不少依据立春当日天气状况,对影响未来天气的预测,以及庄稼收成、年景好坏判断的谚语。

“春打六九头,一年吃不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立春如果处在“六九”的头一天,这一年就会是一个好年景,农民就不用愁吃饭的问题了。具体为什么会这样说,那也无处考证,可能是过去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比较多的原因,具体准不准确今年也能作为验证,今天是立春节气,也是“五九”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六九”的第一天了,正好是“春打六九头”,在农村不少老人说今年会是一个好年景,能否丰收年底就清楚了。

另外还有“立春阴雨天,要防倒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立春节气当日,如果是阴雨天气,就要预防春季倒春寒天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就与气温对气流影响有一定的关联性,立春阴雨天气容易持续发生,阴雨天气势必也会有低温出现,从而妨碍了暖流的回流,造成倒春寒天气的发生。

这句关于立春节气的谚语,也就对应了“立春雨涟涟,阴湿到清明”的说法了,也是说明立春这天如果下雨,容易出现连阴天的概率就大,也是会加大倒春寒天气的形成因素。

其次还有关于立春节气的谚语有“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的说法,这是关于立春时间早晚对天气影响变化的,腊月也就是农历的12月份,正月是农历的1月份,如果是农历的12月份立春,春季下雨的时间就会提前,但如果是在农历的1月份立春,春雨就会迟来。

2020年的立春节气是在正月里,并且这一年还赶上了两个立春,也就是农村俗称“双立春”年,这样的年景在农村也有不少的说法,比如谚语有“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其意思是说,两个立春赶在一年里,就容易产生暖冬现象的。

今年的立春节气是处在正月的11日,今天的天气还是个晴好天气,并且两个立春又在同一年里出现,根据以上的这些农村谚语,以此来判断,今年的年景应该会很不错的,将预示着2020年就有可能会是一个丰收年。


三农养蝎


农村老人常说立春之日作为岁首日,同时也是万物复苏和天气变化的一个节点。而立春节气的到来,很多地方也通过祭祀土地神来祈福来年能够获得大丰收,祈福来年更加风调雨顺。而立春之日如果阴雨绵绵,那么这种天气预计将会持续很久,一直到清明时节。而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往往这种天气不会出现倒春寒,气温比较温暖,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T田茹


今天农历2月4日,今天立春!

立春到来,在农村有很多说法的!从立春这天起,风也变多了,天气也逐渐变暖和了!

风变多,意味着风摆柳要发芽啦!

天气变暖和,意味着地下的阳气朝上了,农民也就到种庄稼的季节了,准备做春播工作了!

立春到来,在农村有很多农谚可以预测天气和好年景!

例如!立春这天天气要是好的话,今年意味着庄稼有个好收成!

立春这天,要是天下雨或下雪,意味着今年庄稼不缺雨水!有个好年景!


王兴菊979


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汉又治懒。

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看天看地种庄稼。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万物土中生

地是万宝囊,潜力无限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龙岗小赖


今日立春,在农村流行着好多谚语,供大家倾听与参考!

立春一天晴,一年好光景!预示着,立春这一天如果是晴天,那么这一年的日子都是顺利的,五谷丰登笑开颜!


立春晴一天,不用问神仙!也是一个道理!再有就是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讲的就是立春到了马上农活就忙了,赶上下雨天过后,早起做准备一天的活计,忙碌一天晚上谁觉睡得会很晚!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的麦子无处放!形容立春天暖,晴空一片,到芒种麦子肯定会丰收!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很多很多!立春一年的开始,今日2020年2月4号今天就是立春,天气情况!这也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