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農村野外尋找馬蜂窩,有什麼訣竅嗎?

小曉農民


野外找馬蜂你需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一、時候很重要

馬蜂和蜜蜂一樣,在清晨露水多的時候是不出來的,下雨的時候也是不出來的,所以你要找馬蜂,起碼也要是天晴的時候,10點到下午五點左右這段時間。

二、馬蜂的個體會比蜜蜂偏大,看見蜂的時候先分辨是哪一種,另外馬蜂飛行時的聲線會尖銳,需要分辨出來。

三、看見馬蜂后不要直接衝上去抓,基本也抓不住,可以考慮的是,備一個望遠鏡,然後是一罐白糖水。看見了先穩住觀察,找個可以好操作的地方,靠近了撒點白糖水,再放點細紅繩蓋上,馬蜂貼上去後會粘住,然後用望遠鏡跟蹤。或在它吃東西的時候抓住,然後棒個小帶,然後跟蹤

四、馬蜂通常會去搶劫蜜蜂,在發展蜜蜂比較多的地方注意觀察,也會有收穫。


龍二在農


在農村尋找馬蜂窩,這東西厲害著,一般的遇見了就儘快的繞道而過,如要專門去尋找,農村人也有經驗找到,馬蜂有兩種,一種在地上打洞做巢,我們農村叫"土蜂子",這種馬蜂喜歡土質蔬松的崖邊,雜草茂盛的地方做洞口,熱天你在離它兩米左右能聽到洞口有嗡嗡的叫聲,你必須要小心查看。

掛在樹上的馬蜂比較好找,稍微樹葉稀少點的你就容易看到,我今年就看到了兩個掛在樹上的馬蜂窩,但不敢輕易去摘它,以前有人穿雨衣雨褲水鞋,戴摩托車頭盔,膠手套去摘除馬蜂窩,都是非常的小心。在農村野外勞動,遇見馬蜂是經常的事,尋找馬蜂也容易,只是要非常小心,馬蜂厲害的很。



王四姐


馬蜂別名胡蜂,大黃蜂。

蜂蛹是蛋白含量極高,非常美味的山珍,價格還有點小貴。

沒有分離出來,蜂巢連著蜂蛹,

我們這裡收購商收購價是50至80元,拿到城裡,價錢更高,是山村農戶增收致富的一個渠道。

入秋以後,蜂巢飽滿,秋高氣爽,正是放蜂,燒蜂的黃金時節。

村民2到3人一組,帶足工具,乾糧,相約進山尋找野蜂。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能從地形地勢,植被,環境中發觀蜂子的蛛絲馬跡,從而順藤摸瓜,找到馬蜂的老巢。

尋找馬蜂有沒有決竅呢?當然有啦。它就是村民所說的“放蜂”,基本上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首先,在路邊找到採食的馬蜂,一般在長勢較低矮樹枝和草叢中就能找到。

2,用一根小木棒,3至40公分長,一頭夾著準備好的蟲子,引誘馬蜂叮咬蟲子。趁馬蜂死咬蟲子不放的時候,把木棒拉近,迅速,輕輕地用細棉線套在蜂腰上。線是事先準備好的,一頭打活節,一拉就緊那種,一頭拴著手指頭大的雞鴨絨毛,絨毛必須蓬鬆,輕盈。馬蜂吃飽喝足,又撕下一大塊肉,展翅高飛,回巢交差。

3,蜂子起飛後,因為還拖著絨毛,阻力增加,也就飛得很慢。這時候放蜂人就跟蹤追跡了,塔擋們早就站在制高點,等候這個移動的羽毛了。近年來,許多人使用望遠鏡,甚至無人機等輔助工具,效率大大提高。

4,蜂巢拒離馬蜂採食地不會太遠,只要看到個大概的落點,就能找到馬蜂巢穴。一般情況下,馬蜂喜歡把窩做在大樹樹枝,灌木叢中,也有的做在地下。

接下來就是取蜂巢了,傳統的辦法是用火燒。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火燒的方法燒蜂的,要注意用火,確保無明火後再離開,以免引燃森林大火。還有就是,蜂蛹雖是美食,但有的人吃了會過敏。





快意壯鄉


在哪能找到馬蜂?

第一:水果成熟的時候

一般我們能夠見到馬蜂的季節,在水果比較多的時候可以看到,因為馬蜂吃水果,尤其是提子、葡萄、蘋果之二類的快腐爛堆成堆的時候,通常會引來大量的馬蜂吃食,蜜蜂也會進行採集。所以一般在這種地方,只要附近有馬蜂,我們都可以發現馬蜂,但是這些馬蜂都是來採食的,是單隻的馬蜂,我們先把馬蜂活動的地方找到,最後再想辦法找到馬蜂的巢穴。

第二:缺蜜期的時候

馬蜂在缺蜜期的時候由於外界食物大量減少,馬蜂會大量的吃昆蟲,尤其是蜜蜂,那可是馬蜂的最愛。一般只要在缺蜜期的時候,我們只要到有養殖蜜蜂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有馬蜂出行。

第三:有肉的地方

蜜蜂喜歡吃肉,帶腥味的也吃,所以一般有腐爛的肉類的地方也容易出現馬蜂。

尋找馬蜂方法

第一:跟蹤馬蜂法

在我們找到馬蜂可能出行的地方以後,接下來就是找到馬蜂的巢穴。雖然說馬蜂的攻擊性強,但是很多朋友沒有注意一個問題,馬蜂在吃水果之類的東西的時候,完全沒有攻擊性,當然,只是捉就算我們人靠近了馬蜂也不會攻擊,如果我們抓到手裡,是不是會攻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蜂部落曾經嘗試過,在馬蜂吃爛葡萄的時候,就算用手去碰馬蜂也只是換個位置繼續吃,所以這種時候我們可以用網袋把馬蜂抓住,然後在馬蜂的腰上繫上一根冒險之類的,最好是顏色鮮豔一點的,然後放開馬蜂,準備好望遠鏡。

由於馬蜂附帶了毛線,飛行速度不會很快,我們只要跟蹤好,最後肯定可以找到馬蜂的巢穴,一般馬蜂都是以巢穴為中心活動,採食地點距離蜂窩並不會很遠,一般兩三公里範圍內肯定有蜂窩。

第二:經驗尋找

一般馬蜂喜歡在大樹上築巢,而且附近應該有較多的水果之類的,所以我們可以在有大量馬蜂喜歡吃的果林附近尋找,以大樹上為目標,通過聽馬蜂飛行的聲音,看馬蜂飛行的方向,總是可以找到巢穴所在的位置的。


蜂部落


問:在農村野外如何尋找馬蜂窩,有訣竅嗎?

怪哉!農村馬蜂窩的蜂蛹炒了後,有人看到會流口水,而有人看到卻要吞口水,到底哪樣才算比較饞呢?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馬蜂窩很值錢,一斤蜂蛹可賣上百元,由於很稀少,農民找到後不一定願意賣,而是留著吃,所以能吃到蜂蛹的不一定是有錢人,而有錢人拿著錢都不一定能吃到,有人吃了過敏皮膚癢甚至休克。

除了作為美食,馬蜂窩還有奇效,據說經常咳嗽的可用蜂蛹油炸後吃和用蜂窩熬茶喝。此外,據說馬蜂尤其是虎頭蜂泡酒對風溼性關節炎有效。刺楸記得以前牙疼,家裡用肥豬肉和蜂窩殼一起直接燉來吃,由於不放鹽味,吃起來比較燜人,而燉過的蜂窩殼更是難以下嚥。



既然如此好的作用,那尋找馬蜂窩有訣竅嗎?刺楸就以個人經驗簡要談談掏馬蜂窩的辦法吧。

一、捉野蜂子對農村人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農村野外的蜂窩很多,形狀也各異,有些蜂窩為單層,而有的則為多層。那種多層的蜂窩疊在一起成為蜂篷,最外面有一層殼將蜂窩裹起來,遠看就像一團牛屎。


蜂窩隱藏在野外樹林裡最隱蔽的地方,那種像牛屎團的一般掛在高高的樹上,而單層的那種蜂窩在樹上和草叢裡都有。

還有一種叫金環胡蜂的蜂子很厲害,其蜂巢不在樹上後草叢裡,而是建於泥土裡,洞口附近有很多草,顯得極其隱蔽,這種蜂子在刺楸家鄉被稱為『蠻土強』。若不慎被蜇中幾下,輕則腫得像包子,重則恐有性命危險。

在發現蜂窩後,農村人掏蜂窩的方法多的是。1、直接用竹竿捅。膽小的絕對不敢直接用竹竿去戳蜂窩,因為蜂窩即便在高高的樹上,但隔著老遠都可以聽到蜂群朝王的嗡嗡聲,有點嚇人。



而膽大的藏好身後就伸一根長竹竿過去戳,而蜂子卻發現不了人。蜂窩戳落掉地上後蜂子還以為蜂窩在樹上而飛到原處找,這時用竹竿將蜂窩挑到一邊則可大搖大擺地有過去取走蜂窩了,刺楸覺得簡直太過癮了。

2、採用火攻。火攻是較常用的方式,刺楸小時候用稻草綁到竹竿上,點著後伸到蜂窩旁邊,用煙子一燻那些蜂子就飛走了,然後就取走蜂巢。

收穫蜂包後,蜂蛹被挑出來,有些蜂蛹的翅膀都已經長出了。如果把放入普通蜂蛹中,炒出來後就是黑黑的,你敢吃嗎?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取到蜂巢後,把蜂蛹用竹籤或者針挑出來,可以生吃,但一般是放鍋裡油爆煎炒,最後放點鹽,隔壁小孩就會哭。

二、現在有人專業養馬蜂

現在有好多人專業養馬蜂,不用蜂箱,活捉蜂子弄回家後直接掛在樹上,只要蜂王在,就不用擔心蜂子飛走。

而弄蜂窩就不像捅蜂窩那樣採取強攻的方式,專業掏蜂窩的有防蜂服和爬樹的貓爪,空時約上幾個人一起去弄。當然,還有更厲害的方法,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把蜂窩弄回家,鑑於篇幅,刺楸下次再介紹吧。

最後提醒大家,捕捉野蜂有危險!

以上就是刺楸對在農村尋找馬蜂窩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在花腰妹的家鄉,有適合野生馬蜂生長的原生態的森林資源和山場,而馬蜂則是美食兼藥材,所以我們對於尋找馬蜂窩和怎麼取蜂蛹都有自己拿手訣竅,我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的。


我們民族山區素有“綠的都是菜,會動都是肉”的說法,野生蜂蛹一直是當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馬蜂窩則是用來泡酒或者配料,用作中草藥材。

當地人從小與各種野生馬蜂打交道,對於馬蜂的生活習性也瞭如指掌,所以經常就有村民把山上的野生馬蜂挪窩移植到房頂上、菜園裡或者村子附近的樹上等,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就可以把蜂蛹隨要隨拿來炒吃了。有經驗的村民們在尋找馬蜂窩的時候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選擇性的。


一是季節很重要。每年夏天和秋天兩個季節,是馬蜂猖狂的時節,這個季節最好找尋到馬蜂窩。村民喜歡在初夏的時候開始就到處尋找馬蜂窩了,一般就憑積累的經驗在馬蜂容易安家的地方找尋。

除了肉眼外,也藉助望眼鏡,這時候的馬蜂窩相對來說才開始築巢,窩不是很大,如果認為馬蜂窩所在的地方相對安全就暫時不動它們,記下地址就可以,等馬蜂窩增大再帶著工具去取蜂蛹。有的則喜歡把小的馬蜂窩移到家附近安家,便於看護,也便於日後好拿蜂蛹。


二是用盯梢的方法。馬蜂是蜜蜂的天敵,特別愛吃蜂蜜,經常會到養殖蜜蜂的地方偷襲小蜜蜂,這個時候,就可以藉助望眼鏡釘梢,看馬蜂從哪個方向飛來,又飛往哪個方向,心裡就有數了。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緊緊盯住抬水的馬蜂,在築巢繁殖的時候,經常有馬蜂出來抬水,有經驗的人經常會看到馬蜂取水就是一滴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滴會發出折射光,這時候用望眼鏡很容易就找到馬蜂的老巢。


三是觀察馬蜂的飛行情況。一般情況下,馬蜂出巢和回巢的飛行高度和速度有所不同,出巢的馬蜂飛行速度很快,飛行的線路呈“S”形狀往前飛,用望眼鏡也看不到叼有食物。

回巢的馬蜂飛行高度一般比較高,說明馬蜂離蜂巢就很近了,如果飛得低而慢,說明離蜂巢有點遠。但是,根據經驗看,一般馬蜂來回叼食物和水的時間在2至5分鐘之間,從這個也可以判斷出馬蜂窩的大概位置了。

溫馨提示:蜂蛹雖然好吃,但是馬蜂是益蟲,是森林、果樹害蟲的天敵,也是人類的朋友,請不要趕盡殺絕哦。我是花腰妹,歡迎關注我一起話三農!


花腰妹


感謝提問:怎麼在農村野外尋找馬蜂窩,有什麼訣竅嗎?說起在農村野外找馬蜂窩,農村人可謂是行家啊,找蜂的技巧也是一代傳一代,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絕大多數的人都去找過馬蜂窩,今年上山找馬蜂的人太多了,只要上山去,肯定會遇到找馬蜂窩的人,不只是村裡的人在找,還有的是從外面來的,專找馬蜂窩去賣,找蜂人雖多,方法也各有千秋。


馬蜂蛹營養價值高,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所以如今的馬蜂蛹有些緊張,使得一些人以此謀生,但是農村上的人找到的馬蜂窩,你出多少錢也不會賣的,雖然窮點,但很號吃,尤其是這種山貨,只要在家,每年都能吃到幾次,在農村野外找馬蜂窩有什麼訣竅嗎?訣竅肯定有。

在農村野外找馬蜂的訣竅

在野外找馬蜂窩,農村人更多還是使用傳統的找蜂方法,那些以找馬蜂窩謀生的人,使用的方法比較新穎,使用一些高科技產品來輔助。

找馬蜂窩的傳統方法:根據馬蜂的食肉習性,農村人找馬蜂窩的方法,就是釣蜂,用新鮮豬肉或者一些昆蟲來做誘餌,蜂蟲蟲最喜歡用的還是蟋蟀,馬蜂容易上鉤,當馬蜂在啃食蟋蟀的時候,把保鮮膜撕成條狀,在打成圈,套在馬蜂的腹部,看馬蜂回巢的去向,就能判斷出蜂窩所在的方向,飛高蜂窩就遠,飛低就近,在觀察馬蜂採集的速度,和就知道蜂窩的距離,在根據馬蜂回巢的路線去追蹤,就能找到馬蜂窩。

找馬蜂窩的新式方法:既然是找馬蜂窩謀生,工具方面就比較齊全,使用一些輔助工具,肯定能提高找蜂的效率,獲取更高的收入,這個找蜂神器就是望遠鏡,總比人用肉眼看得遠,在觀察蜂路的時候,用望遠鏡可以看得更遠,尤其在農村,大大小小的山頭又多,一個山頭要走好久,有望遠鏡輔助,可以少很多彎路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這也是找蜂的訣竅之一,這是靠一點一點累積的,就是對地形的觀察,要知道馬蜂喜歡住在什麼樣的環境,以及哪種樹上,就根據這些因素,直接去那片區域放誘餌,能更快的找到蜂窩。



總結:蜂蛹既美味,營養也豐富,但是收馬蜂窩的風險很大,甚至是要命的,這樣例子每年都有發生,沒有經驗,蜂蟲蟲不建議去嘗試,無論是找蜂還收馬蜂窩,需要有經驗的人帶領,不然新手是很容易吃虧上當的,在美味也沒命重要吧。

以上就是蜂蟲蟲對於在農村尋找馬蜂窩的方法介紹和安全提醒,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請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謝謝。

山娃養蜂


馬蜂,又名胡蜂,在農村的山野林畔,不時都會呈現它的蹤影。有一種專門用腐朽木漿、牛糞等在高樹上築造蜂巢的,我們當地人稱它為葫蘆蜂,另一種在地底打洞造窩的被稱作地王蜂。隨著人們對餐桌文化的追求,被稱為舌尖美味的胡蜂蛹更是水漲船高,胡蜂酒也受到風溼患者的追棒。原來明目張膽在樹上築巢的葫蘆蜂已經日漸稀少,如今,想找到馬蜂窩,如果沒有點真才實學是行不通的。

地王蜂的生活習性

一、關於殺人蜂

胡蜂,雜食性,喜歡甜食(花蜜、水果、嫩葉等),也是農林害蟲的天敵。地王蜂最為兇殘,不僅捕食蜜蜂、螞蚱、毛毛蟲等,就連同類也不放過。地王蜂,又稱殺人蜂。胡蜂毒素可引起人肝、腎等臟器的功能衰竭,過敏體質的人則有生命之憂。胡蜂毒呈鹼性,可用食醋等弱酸性液體洗敷被蜇處,嚴重的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二、築巢、出勤特點

地王蜂一般選擇冬暖夏涼、溫溼度適宜的南麓山坡營巢,隱蔽在有利於禦敵、護巢的大樹洞、土洞內 ,有的會攻佔野生蜜蜂等動物巢穴,然後佔為己有。兩窩地王蜂會互相打鬥,它們的巢穴一般相距在500m以上。地王蜂有喜光習性,夏季6:00-17:00出巢採集食物,炎熱中午、雨天、夜間休息。

三、最佳獵捕季節

4 月初蜂后(產卵蜂王)開始單獨覓食、築巢併產下第一代卵,數量僅20 來個;第二代出現在6月份,巢房數100 個左右;8月中旬,第三代羽化後的胡蜂有數百至數千只不等,是胡蜂蛹最多、危害最大的時候,也是獵捕的最佳季節。10月左右進入越冬,漸漸消停。

獵捕胡蜂的技巧

一、尋找胡蜂的方法

(1)打聽

村民是大自然的主人,他們洞悉山野間的許多信息,特別是採藥人、獵人、採松脂者,他們經常在山裡活動,瞭解胡蜂的蹤跡,能為尋找胡蜂提供許多有價值的線索,甚至能帶你直接找到胡蜂巢穴。

(2)引誘

根據胡蜂的生活習性和自己不斷積累的捕捉經驗,觀察山形地貌,在胡蜂可能出沒的地方,把牛肉、螞蚱、青蛙腿等食物夾在木棍、竹杆上,引誘胡蜂取食。根據取食胡蜂的品種、數量、時間長短、飛行方向,對胡蜂巢穴位置作出大約估計。

(3)養蜂場

山區養蜂場受胡蜂危害特別嚴重,也是獵捕胡蜂的特佳場地。在食物短缺季節,蜜蜂就成為胡蜂的主要捕食對象。前些年胡蜂猖獗的季節都要請專業師傅來幫忙剿滅胡蜂,現在,獵捕胡蜂者往往不請自到,倒讓蜂語語清閒了許多。

二、追蹤覓跡尋找巢穴

(1)誘餌追蹤法

1.選擇胡蜂經常出沒的2個相距300-500m的山脊(山谷兩側突出的地方)設置引誘胡蜂點。

2.準備2根竹子,剔除枝葉,從末端中間劈開10cm長的口,把新鮮的小塊牛肉夾到裡面。分別插在選好的誘蜂點。

3.觀察胡蜂取食後回巢的飛行路線,趁胡蜂取食的時候,把誘餌沿著胡蜂回巢飛行方向前移,每次移動100-200m,逐漸縮短兩誘蜂點與胡蜂窩的距離。

4.經過2-3次的移動,胡蜂窩的大概位置基本可以確定,兩個誘蜂點飛行路線形成的交叉點,就是胡蜂窩位置。

5.臨近窩點不能驚動胡蜂,以免招惹胡蜂攻擊。胡蜂窩附近會有大量胡蜂出沒,有明顯的“嗡嗡”聲,巢門前會有一大堆造窩時排出的泥土。

(2)胡蜂標追蹤法

1.用麻絲或細魚線製作一個小圓環,線頭用半張捲菸紙纏繞成三角形胡蜂標。

2.待胡蜂取食時,從尾部逐漸套入至頸部,搓緊、縮小圓環至不脫落為止。

3.連續製作3-5個胡蜂標,觀察(可藉助望遠鏡)胡蜂回巢路線,在胡蜂脫離視線的地方設置第二觀察點,依次觀察、追蹤,找到胡蜂窩為止。

三、直搗老巢

1.準備好收捕工具,穿上防胡蜂服。

2.先用噴煙器,往胡蜂出入口噴煙,堵塞冒煙出來的胡蜂透氣口。

3.噴煙15-20分鐘,即可開始挖掘胡蜂巢。

4.把胡蜂巢逐一移出洞外,用筷子把成蜂夾入安全透氣的容器。

四、獵捕胡蜂小技巧

1.從養蜂場引胡蜂到誘蜂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誘蜂點設置在南向山脊,便於觀察,能夠快速找到胡蜂老巢。

3.不要追蹤不捕食胡蜂,窩被掏後的胡蜂不捕食,追蹤將徒勞無功。

4.收捕胡蜂以2-3人配合為佳白天追蹤老巢,夜間挖巢,收捕效率高。

5.誘蜂時,發現胡蜂互相打架,說明附近有兩窩胡蜂。

6.胡蜂巢穴排出的泥土量,與胡蜂巢大小成正比,如果排出泥土太少,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收捕。

7.如果胡蜂取食每次往返時間超過10 分 鍾,說明巢穴較遠,應另設誘蜂點。

8.把蜂后(產卵的蜂王)和一小塊帶蟲蛹的蜂巢留在洞內,並恢復洞口,9月份還可以收穫一次,我們當地人稱它為“割韭菜”。

總結:在農村野外尋找胡蜂窩,可根據胡蜂的生活習性和自己不斷積累的捕捉經驗,通過誘餌追蹤法、胡蜂標追蹤法都能迅速找到胡蜂老巢。胡蜂蛹味美,胡蜂酒價高,但切勿趕盡殺絕,大量清剿胡蜂後,農林間的害蟲就更加肆意妄為了。


蜂語語


要說找馬蜂窩的決竅,作為農村人,個個都有一套,決竅太多了。

首先你要知道哪種馬蜂是在哪個地方做窩,其它就是順藤摸瓜了。

在樹洞做窩的,你只管地毯式搜查,從樹林的一頭搜到另一頭,每棵大樹不遺漏地找,蜂還哪裡跑?還有的窩在樹梢上的、草從裡的、泥洞裡的,這就得用其它方法了。最常用的就是給覓食的蜂娘喂肉,再用一根綁著竹膜或白紙的很細的繩子套在蜂娘腰上,這樣蜂娘送食回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果蜂娘採食太遠,沒法一程看見蜂窩,那得順蜂娘回窩的方向分程觀望了 ,一般都會找著的。還有早晚陽光斜射這個時段也是望蜂的好時機,蜂飛得高,被斜光射到,投影在背陽的山上就逞一個亮點,你完全可以看見蜂娘飛去很遠很遠,如果發現有亮點從某個地方進出,基本上能確定這裡有蜂窩了。大霧天也很好找蜂子,霧天蜂娘飛得較低較慢,蜂娘飛起來會看見一個黑點,如果見蜂娘已經叨著食物飛回,順著蜂娘飛回的路線一段段跟進,也是個不錯的方法。當然,現在高科技的出現,也給找蜂人提供了更多方便,比如望遠鏡,還有無人機。

總之,農村人尋蜂個個是能手,方法各種各樣,只是, 隨著農藥的使用和人為過度捕捉,現在馬蜂已越來越少了,還是少吃些吧,留些給子孫做種,畢竟有些蜂類已經快絕種了,很少看到了。


蚩剛


最近我和朋友去摘了幾次馬蜂,開車出門轉,一人開車,一人觀察周邊馬蜂情況,看到有大小高度合適的,就穿上專業防蜂服去摘馬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