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了年纪一些农村老人七老八十了还要种地,是对土地的依恋还是讨生活?你怎么看?

都匀猫头鹰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爷爷当时都七十多了还用木桶担了两桶农家肥,走到离家三,四里地的责任田里施肥,我想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有种田的情结,必经自己种了几十年庄稼。在麦子,玉米成熟的时候,老领我到田头看看,望着那金黄的麦子,玉米棒,吸着他那长长的旱烟袋,笑的满脸的绉纹开了花。


东北之虎1


老有所养吧!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是靠土地来吃饭生活的。七八十岁的老农民还在土地里干活,在农村也是正常现象,他们就是靠土地混口饭吃,再也没有别的目的吧,如果生活确实富裕,我想这些老头,老奶们不会傻的不知道享受轻松自在的生活吧,现实的老农民自然有他的苦衷,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干,苦,累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一,多数是生活的逼迫,这些人在地里苦了一辈子,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格,就说儿女们不让干,可他们还是让儿女们为了过好日子,从不愿给儿女们增加负担,责任担当精神特别强,自种,自吃,自足是他们唯一选择。自己不干靠儿女养他们感到对不起儿女。

二,多数老人身子骨不错,这些人群常年累月,春夏秋冬不停地干活,练就了一股勤俭持家的好品德和好身体,他们不怕干活,身体完全能承受地里农活的负荷,你让他们闲呆在家里他们还有点闲不住的习惯,这部分人一般情况身体不错,但也有带病疼痛干的也不少。

三,他们是最苦的人,在农村这部分大概现阶段是土地的守护者,家庭的守护者,除过正常田间地头的活全揽以后,家庭的一摊子还得守护好,牛,羊,鸡啥都养,真真是起早贪黑,手忙脚乱,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再苦再累最大的愿望是过个好日子,把儿女们腾出来出外打工,目的是让家庭多些收入,同时还要照顾孙子孙女上学呢,苦吧,里里外外他们全干,真是丢下耙儿捞扫帚呀,辛苦。

这就是农村七八十岁老人为啥还要在地里干活的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说白了,也就是国家对农村老人养老体制的不完善,对农村老年人政府没有真正的纳入社会养老范围,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对农村老人的一点缺陷,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以倾斜,也让这部分老人们有个安享晚年的机会,不要让他们苦到最后一口气,那就太好了,愿天下的农村老爷子,老奶们有个好身体。


用户董永华


农村七十岁或八十岁的老年人,仍在干活,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这些老年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他们深知土地的重要性、粮食的重要性。所以只要能动,有一点气力他们也不让一寸土地荒着。如:我老母亲今年九十一岁啦,还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些瓜菜等作物,搞的还真不错。你不让她干,她说闭着不好受。二、老年人的儿子、女儿也都成家立业啦,都有了自已的一小班,并且还不一定在家,老年人还都怕自己的儿孙过不好,总想替他们分担些责任,减轻他们的负担。所以他们都还非常努力的把自家的地种好,增加些收入。根据这种现象和情况,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就要注意啦,要根据这些老年人各家的实际情况,做好帮扶工作,为他们的生产生活做好排忧解难。让这些老年人安心,让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放心!


老农李作民


我父母都是八十九岁古稀老人,母亲小脑梗记忆衰退,行动不大方便了,二老口粮由我们几个儿子提供,每年一千二百斤大米,生活费政府每年五六千元,我们二千元,孙子,外甥到年终合计也有八九千,二老生活由我们兄弟姐妹七家负担,每户每月三百元,也就是二千一百元委托我大妹护理,平常的水果,食品做小辈的经常送来,应该说二老衣食无忧,但我父亲还有几分自由地,他坚持要种蔬菜水果,我们不叫他干,他非要干,因为身体还行,他说不干在家闲着反而难受,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对老人身体兴趣也是有利无害,


阿清98540


农民生来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的地在哪里,大人耕耘小孩子跟着去玩,能够劳动开始学前学后就要帮助父母去地里干活。长大后不管在哪里工作农忙时候都想着回去帮助父母去抢收抢种。退休了还想着回归田园生活。我的一位堂哥七十多岁了一家人都在南京生活,他一个人几次偷偷的去火车站买票回家被孩子们拉回去,农村的家是多少在外工作人员的根基所在。何况从小到老一生都在耕耘的农村老人。我的表妹六十多岁承包了十三亩地,两个女儿都很有钱,儿子媳妇都上班,儿子生气的说道,娘啊,你要是累死了我们没有时间给你出殡啊,强行退了十来亩地,她留下来三亩地自己种。他们已经离不开这块热土了。


荣990


大家好,我是一杯仙,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什么上了年纪一些农村老人七老八十了还要重地,是对土地的依恋还是讨生活,你怎么看?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不想成为孩子的生活负担,想为儿女们分点担子,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不象过去种地单纯为了解决温饱。我老娘今七十六岁了,娘种了五亩地,现在种地,基本不用管理,比较轻闲,娘种地说是为了有个事干,锻练了身体,又种了地。其实我娘就是想不让地闲着,同时种地能有一部分收入,为儿女们添上点,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农村老人们种地既不是对土地的依恋,也不是为了讨生活。

小车不烂往前推,只要活一天,就想着给儿孙们创造点财富,让儿孙们轻闲些,让儿孙幸福些。


一杯仙


七八十的老人是为了生活所迫,由于自己和儿女都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而且孩子为了给下一代找个好环境,买了移民般迁房,找到媳妇,可是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老光人一看指望儿子和女儿一点希望都没有,儿女在外打工只能养活他们自己,所以农村老人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只能靠自己劳动种地养自己了,这是我自己所了解的,就在去年我姐夫七十九岁的他在地里加牛坝地不幸身亡,这样的事他一人……。


大风起兮云飞阳


看了很多都说是生活所迫,我只能说一个我的姑姑的故事。我老家在鲁西平原,虽说不很富裕,但是基本上每家都是吃喝不愁生活无太大忧虑。然后我姑姑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在家务农,但是表哥有两个儿子很争气,一个在华东政法大学当老师,另一个也不比他差。而我另一个表哥在市局当局长,每次接姑姑去享福,姑姑都会病怏怏的,气色也不好,一回老家,精神很好。姑姑今年八十多岁了,不能说一直种地,但是一直也没闲着,我们老家都是平房,姑姑八十多岁还自己上房晒粮食,看到姑姑在家真的很开心,后来表哥也不再要求姑姑去家里住了,因为她在家务农过的很舒服,也希望姑姑能活百岁


一个有趣的搬运工


先看一个图吧,这个老人今天七十四了,现在手里有二三百棵栗子树,每天他都去地里照看他的树,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了,现在就老两口在家。

地和树就是他的宝贝!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也没有什么文化,朴实善良还忠厚,他应该能够称得上一个最地道最彻底的一个中国老农民了!

  我和他聊过他的生活现状,他说他喜欢这样的生活,从照片中我们也能够清楚的的看出来,在他的脸上有岁月留下的皱褶,也有风沙打磨出来的沧桑,但没有你心中认为的愁苦和不幸!通过和他交流,我反而被他的纯朴和乐观所感染,觉得“日子”就应该这么快乐简单

  他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在和我聊天时,他告诉我,现在国家每月给他和老伴每月每人730的生补助,吃喝不用愁,每年三百来棵果树也是一笔钱,现在足够他们老两口花。现在身子骨也还硬朗,农活做习惯了,每天不上山来看一眼心里感觉空落落的!

  过去的过日子叫讨生活,是度日如年!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今天把肚子添满了,也许明天还得讨要着去吃。现在的农村没有这种现象了!也根本不能再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的生活了。现在北京农村的老人应该是60岁往上的都可以拿到养老金的。

  本文中74岁的老人还能爬上很高很高的树,他手中的锺子就是他上树的法宝!

  农村的老人都以能劳动为荣!谁能下得了地,谁能上得了山,谁不让儿女给他们花一分钱,这些对于善良纯朴的农村老人来说就是一种最大的光荣。能跑绝不走,能走绝不坐!只要要有一丝力气站着,也要站在自己的田地里!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劳作,是一个中国农民的本分!!


金罡


在农村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说一些七老八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是他们想去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吗?不是的,是他们为了生活。

在城里居住的我们,在城里面见到的七老八十的人绝大多数都过的很逍遥自在。每天不是钓鱼遛鸟,就是打牌下棋。

我上班的路上每次都要路过一座大桥,在桥上我最常见的一群人就是在那里钓鱼的人,可以说的上是风雨无阻啊!记得有一次下着大雨,我穿着雨衣都淋湿了,还看到一位老人穿着雨衣在钓鱼,真心给他一个赞!

可是到了农村,这个年龄的老人,绝大多数只要还能干的动地里面的活,那么多数都会继续下地干活的。有些确实不能下地了可能会在家里面呆着吧!

我奶奶也是农村人,今年快八十了,但是到现在还下地干活。上次回家的时候还听她给我说去哪边的山上打核桃回来的。我每次回去都劝她少干点活,一方面是因为她年纪大了,自己一个人出去不放心,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我爷爷现在身体不大好,需要人照顾。

但是她答应的是好好的,但是从来都没听进去,该干啥的干啥。说她缺钱吧,其实并不缺钱。而且儿女也挺孝顺的,我姑只要是在家的话,基本上每周都要过去一两趟,我爸跟我几个叔家里弄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老人。

可是我也明白她的想法,她想着自己能干点,赚点钱,就让儿女少操心点,毕竟不能啥事都指望儿女。比如说我小叔家的两个弟弟都没有结婚,自己赚点钱,少花儿女的钱,那么儿女就会过的轻松点。

如果真的可以,我想农村的这些老人在自己七老八十的时候也不会种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