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这句话,用你的家乡方言怎么说?

长春微视点


“干什么"这句话儿,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就是“做甚呀”,“干甚圪呀",这是句很浓重的地方方言,说到方言在我的家乡塞北乌兰察布一带叫土话,为什么叫土话呢?简单地说就是与普通话在语音上和习惯上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方言中相当一部分词汇脱离普通话的基本词素,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书面文字,这样的文字一般说是原来意义的引申或字形的借用。在方言的词汇上既有与普通话相一致的,也有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词汇像普通话的“结巴",在当地叫“结磕子","打盹"在当地叫“丢盹",还有,例如:

盖窝——被子的意思。

缺见见——指希罕的或有特殊才能的人。

扎挣——勉强支撑的意思。

好活——舒服,适意。“好"读“豪”。

咋底圪——意思是怎么样,如何。

黑老鸹——指乌鸦。

脓带——鼻涕。

断——追赶,撵的意思。

鸬鸬——指鸽子。

圪蹴——蹲之意。

不尿他——意即不理睬他,不在乎他,如说“怕他干啥?尿也不尿他。等等!

乌兰察布地方方言在词汇运用上的特征和特点是有很多以“圪”做词头的词   “圪”乌盟话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头。它常常加在一些单音节的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构成双音节词。   带词头“圪”的名词如:圪台、圪棱、圪角、圪崖、圪疤、圪蛋。   带词头“圪”的量词如:圪截儿、圪节儿、圪绺儿、圪堆儿、圪撮儿。   带词头“圪”的动词最多,例如:圪吵、圪怯、圪奓、圪抓、圪嚼、圪卷、圪摆、圪叨、圪瞪、圪沓、圪扭、圪肋、圪爬、圪翻、圪躺、圪挤、圪蜷、圪眨、圪谄、圪颤、圪揉、圪挪、圪摇。   带词头“圪”的形容词如:圪腥、圪朽、圪腻、圪瘆、圪搐、圪蔫。   带词头“圪”的词有不同的重叠形式:   一是“圪涮圪涮”相当于“涮一涮”,“圪挪圪挪”相当于“挪一挪”,“圪挤圪挤”相当于“挤一挤”,“圪转圪转”相当于 “转一转”。   二是一部分“圪X”式动词可以重叠成“圪XX”式,并在“圪XX”后带个“的”字,具有形容词性。如:“长得圪晃晃的了”等等。

还有无适当的书面文字,多在口头上运用。例如:

囤囤——用莜面与马铃薯丝制作的一种食品。

逼兜——意即耳光。

鄙低——挖苦,讽刺之意。

眊人——看望的意思。

圪出——皱褶太多或指小气。

倒叉叉——即衣服兜子。等等

汉语言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丰富灿烂,底蕴深厚,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就使用语言方面,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经过一代代传承,在交流中运用,得心应手。乌兰察布地区方言,词条繁多词意多彩,独领风骚,特别是农村人应用的最好。用方言士语,听起来亲切,自然,意思表达也容易切中要意。有时用文字和大众语言啰里啰嗦一大堆,听起来却一知半解,而使用方言土话,仅用三四字,就能表达的清清楚楚。例如:

歪三仄愣——就是说性情鲁莽,不听劝阻的意思

球眉悻眼——指神态呆板,不灵活。

朝眉架眼——心不在焉的样子。

圪绌八带——不整齐,不精干,不展活。

侃七愣八——没教养,不懂礼貌。

二忽兰悻——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忽松摇塌——物体放置不牢固,摇摆不稳。

流脓塌水——形容伤口感染。

窝机圪囊——没有主心骨,办事没主见,或没办事能力。

白秃生干——脸皮厚。

胡眉曰鬼——说话办事不光明正大。

寡说溜道——说没来由的话。

人命由子——是非祸端的挑起者。

死皮赖脸——对人耍赖,纠缠不休。

迷糊打旦——萎靡不振,无精打彩。

等等,这些方言在表达上,一针见血,特别能把人的行为动作,以及言语状态说得很明白,很清楚!深受当地人喜爱,口口相传。


快乐638567


湖北荆州,靠近湖南的地方,干什么我们说搞么子呢,鞋子说孩子,上街说上该克



一茉乡村日记


干么!



盗月偷天


搞哪样



小河马127


干什么用我的家乡话就是一个字—抓?(第二声),能猜出我是哪儿的吗?


仁心解码2020


重庆的,zuá子[大笑][大笑]



这名字已经取累了


我是湖南常宁白沙的,在我们那里干什么说成‘’做马狗‘’用文字表示感觉有点意思,又是马又是狗的。



小英236669509


你们的方言都很容易猜得懂,我来个江西赣州的客家话:乌自该?

有老乡猜得到我是赣州哪个县的吗


楚水之畔


“按该依"谁能答出它是什么语我就加她(他)微信做朋。


俏牛1


搞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