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集团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墨家集团不见了踪影,墨学无人传承。

墨家集团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门在战国二百年期间轰轰烈烈展开的大众学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都感叹墨家的资料太少,连墨子这个人的生卒年月都无法确定。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中实属蹊跷,在一个社会中如此轰轰烈烈存在过的一群人、一段历史居然消失得干干净净。这就令我们怀疑:除了历史被人为地做了手脚,很难找出其他原因。

《史记》中关于墨子的叙述只有24个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传”最后提了一下墨子: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这与其他诸子百家连篇累牍的记载比起来,司马迁的做法可谓是厚此薄彼。

那么是司马迁有意冷落墨子,还是手头确实没有墨子的记述材料?应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

司马迁从观点上是倾向儒家的,可能从心里反感墨家思想,因此,在写《史记》时特意将其省略。要么就是碍于当时的政治气氛,不敢记录封建专制统治者不喜欢的学说。从《史记》的撰写已经可以看出当时独尊儒术造成的社会思想“白色恐怖”。

墨家集团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墨子一生著述甚多,战国时期墨学兴盛的时候,据说有书籍三车。

《墨子》“天志”篇里记载:

“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

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起源之时说道:

“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从这些话中,可以猜想出当年墨家著作的数量,但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现在,只残留了《墨子》53篇。

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封建专制文化绞杀的结果。

墨家主义在当时兴盛了大约100多年,被当时的封建统治阶层深恶痛绝。墨家为什么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

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横亘在封建集权专制统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墨家这一障碍,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中央集权专制的大帝国就难以建立。因此,消灭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历史资料的淹没,墨家与秦兵搏斗的经过只能靠后人想象得知。有一部《墨攻》电影问世,这部历史片以真实的虚构向人们展示了墨家的命运。

墨家集团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非攻”思想的主导下,墨家成了当时社会反对战争的中坚力量。开始是阻止关东六国之间的相互征伐,后来便成了主要是反对秦国对六国的兼并。

在一场对抗秦国入侵和兼并的过程中,墨家元气耗竭,墨家人死伤大半。随着秦王朝的胜利及围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经在中国难以隐藏,不少墨家残余逃亡海外,东渡日本。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墨家学派是最早被彻底打垮和消灭的思想武装集团,继之而来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团。

对于这段历史,流传下来的只有“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焚书坑墨”的事情发生呢?

主要是当时墨家已经不存在了,墨家集团的成员大多已经战死了,或者已经不能公开存在了。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焚书的过程中,墨家之书肯定是主要销毁的对象。秦王朝的统一对墨家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墨家集团从此一蹶不振。随着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政治牢固地建立,墨家再也没有复兴的气候和土壤了。

墨家集团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墨学与封建集权专制是个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的关系,两者形同水火,势不相容。因此,秦始皇的封建专制是墨家的最大克星,只要有墨家在,就不会有秦始皇的存在,只要有秦始皇,就不会有墨家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