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推背图》?

别酒流年


对于集神棍之大成者的《推背图》,我个人认为是一部特别的道门记载的“史书”,而这部道门“史书”正是道门发展成熟之后的产物。

不问人心问鬼神是旧时代的特色,历朝历代每逢大事都会向天祷告,而每代当权者都假借上天之名统治天下。古代负责天象测算的钦天监一职多为擅长阴阳八卦和术算之道的道门人士担任,因此借天之名没有比道门更擅长的。这群道门高人除了在太平时代充当钦天监之职外,还负责为有能力谋朝篡位之人制造“顺天应命”的谶言。一般这种谶言分为通俗易传播和隐晦难解两种,前者为方便民间百姓接受,后者为保持“天意”的神秘感。

自旧时代秦末第一次农民起义开始,就有了借天之名的“大楚兴,陈胜王”的鱼腹藏书的天机谶言,效果出奇的好,于是每到改朝换代之时,各种天机应运而出。到了武则天之时,为顺利登基为皇,先以法家酷吏来俊臣等人以酷刑威慑朝臣,再命钦天监制造天命传播于民间,一来试探百官态度,二来为自己登基造势,于是就有了在武则天小时候被袁天罡算出“若为女子,必为天子”的流言,而后在有了“女主昌,武氏代唐”的谶言。制造天机是一项高难度的活,必须要经得起推敲,做到弄假成真的地步,因此在这一段天机里,李世民和李君羡就成了弄假成真的道具。

李唐自称老子后人,于是大力推广道门,道门在唐朝之时逐渐发展成熟,而自武则天登基之后,为了消除李唐的影响力,便大力推崇佛门。佛与道的信仰争夺越发激烈。佛门善于在民间吸收信众,而道家毕竟是一门学说,以至于门槛较高,用现代化来讲,佛门更接地气。因此道门另辟蹊径,以天机谶言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神秘性,自此后道士算命这个行业应运而生。

我不知道《推背图》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但它的第一个版本来自于明朝,明朝也是道门的一个巅峰。据我推断,道门为了维持自己的神秘感,一代又一代的将影响时代走向的大事以阴阳八卦的方式制册成书,也就是《推背图》。《推背图》之所以版本众多,且关于现代部分的谶言图册都不一样,原因在于道门门派众多,有过分裂。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因此当第一个版本流传开来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便用《推背图》来蛊惑人心,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由时代的道门失去了自己的权威,为了与这群人划清界限,将自己手中的《推背图》珍藏,让其不现于世,成为了道门唯一的办法。


虽然《推背图》的天机是假,但是其记载的历史事件却是真实无疑,因此这也算的上是道门版的“史书”吧。


达达说历史


我相信!

举个例子吧!推背图里关于黄河水清的预言。推背图预言300年左右(正负20年左右)也有人说是500年,黄河水会变清一次。每次黄河水变清时,就是天下大变局,或杀戮,或灾乱,或圣人多出时。

我举两个历史发生过的事:

1,靖康之乱,那年就是黄河水变清之年。

2,朱元璋大杀功臣,也是黄河水变清之年。


澳多宝


都说中华文化寓意深厚,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很多著名的书籍巨作,《推背图》就是其中之一。

在人类历史中,“预言”二字永远代表着某种神秘力量,而《推背图》就是中华史上预言第一奇书!其预言了后世发生的许多大事,比如:不文亦武照临下土(武则天称帝),无王无帝定乾坤(新中国成立)等等。


相传,推背图是唐太宗为了推算唐朝未来的走势而请当时著名的2位大师(李淳风、袁天罡)共同编撰而成的。这部书贯穿了易学经典理论、形象的图文描述、天文知识等多种艺术形式,甚至应用诗词形式来进行阐述,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多年的演变过程中,《推背图》因其神奇地预测功能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一度被用来和古埃及的壁画作比较。这是因为古埃及遗留下来的图画预测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习惯的演变,而推背图也恰好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在上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推背图的描述形式可谓是非常多样,而且融入中华文化中的各大学派理论,所以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丰富程度上远胜于古埃及文明。

虽然《推背图》被传说得神乎其神,但是深究其意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这部来自于唐朝的道家奇书虽然通过六十象来大胆预言和构想,但是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并没有全部应验。

而且其所流传版本大都有所编造和改动,其原因有很多,有封建帝王通过篡改《推背图》的谶语来佐证政权合法性,有野心家、阴谋家通过篡改《推背图》来帮助自己实现野心的,还有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神棍瞎掰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集几版的《推背图》,比较着看,就会发现它们的互相矛盾之处。所以说,这部《推背图》是一部道家经典哲学书,并没有那么的神秘。从了解道家文化,丰富见识的角度来看,读读《推背图》是可以的,但若当真,那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从这件事请可以看出,不管是来自于专家墨客的学术作品,还是坊间流传的小道传闻,我们在听取其有益之处之时,仍需保持理智头脑和鉴别性。

比如推背图这本书,虽然他在现代研究中被广为流传成不可超越的预测经典,但其真实性仍待考证。


白话历史君


这才是真正的推背图



喜耕田32026552


很早以前,我就得到了《推背图》,当时,惊为“天书”。经过这些年的研习、对照,在此,郑重的声明一句:这是一本绝大部分内容涉嫌作伪的伪书。下面的一段文字,试与同好者分享一番这方面的心得。

《推背图》的由来

此书托名唐太宗时期袁天罡、李淳风所著,从大唐开国讲起,接着讲贞观年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预言了数千年之后的未来。

据说,唐太宗想知道自己身后之事,大唐帝国到底能够延续多少代。这一天,李世民将袁天罡、李淳风招入密室之中,问天下未来之事。袁、李二人说,这是天机,怎么能泄露呢?李世民说,我是天子,是可以知道天机的。袁天罡、李淳风想想也是,老子的机密让儿子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给唐太宗预测未来。

注意了,这样的编排,同样被借去用在了《烧饼歌》的故事中。

为李世民进行推演。君臣三人讲了大半夜,大概是推演到了“世界末日”,再也没有可以预言的了,便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的背,口中念念有词,道:

茫茫天止数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归去休。

据说,当时有一名宫廷画师在场,记录下了袁李二人推背的场景。再加上这四句颂词最后一句,于是乎,这部书便得名《推背图》。

我大胆的猜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当时在密室中推演未来的,绝对不止四人,至少还应该有一个书记员。因为,只有这个人才可能把袁天罡、李淳风所念的颂词、谶诗、图谶记录下来。袁天罡、李淳风是不会事后回忆、整理的,他们对李世民都要考察一番,哪能事后又把天机泄露出来呢?

所以,从《推背图》的出笼故事,就可以开始质疑这部书的真实性了。

《宋史》为何有《推背图》的记载

最早记载推背图的,是《宋史·志第一百五十九》。但是,这一处史料只提到“推背图一卷”,但究竟内容如何,则没有提及,也没有注明作者。可见,至少在元代的时候,就有《推背图》的说法了。

岳珂在《桯史》中也记载了《推背图》的相关野史,说宋太祖知道这部谶书很厉害,便下令禁止《推背图》。赵普说,硬性禁止恐怕效果不好,不如把它篡改、搞乱顺序,大量的散发到民间去,让真假混淆,慢慢的就没人相信了。赵匡胤照此办理,果然,民间私藏这部书的人便逐渐少了很多。


岳珂讲的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很难讲。我所藏的版本中,倒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代后周大将赵匡胤北伐有功,升任殿前都点检。为何是这个官职呢?因为周世宗柴荣在招文袋中发现了《推背图》,其中,有这么一行文字:“点检作天子”。

现在能见到的各种《推背图》,都没有这样一句话。是不是因为赵匡胤篡改《推背图》,这句话被删掉了呢?大概不会,反倒是有可能被加进原书去了。赵匡胤得国不正,北宋开国后,便一直编故事,把自己讲得冠冕堂皇的。这句话写进《推背图》,赵匡胤作天子就是“天意”了。

一般来讲,图谶是最受帝王忌讳的,假如周世宗在《推背图》见到了“点检作天子”这句话,怎么能给赵匡胤封这么个官呢?周世宗绝对不会让位给赵匡胤,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柴世训。

《推背图》第十四象是关于五代历史的预言,作伪的嫌疑非常明显:

干支:乙丑(一作丁丑);卦象:泽火革;图像:如图
谶曰:李树得根芽,石榴慢放花。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竞荣华
颂曰: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很显然,其中,“枯木”的谜底是“柴”,配上“荣华”,说的就是柴荣。赵匡胤很明确的说,柴家后周只是枯木逢春,荣华一现而已。

为什么说这首谶诗是作伪的呢?

第十三象画的图是雀儿飞过水面,有谶诗云:“汉水竭,雀高飞。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这是语言郭雀儿(郭威)灭掉北汉,建立后周的事。也就是说,后周姓郭而不姓柴。柴荣是郭威的养子,早就改姓郭了,否则,如何继承郭氏皇位?

赵匡胤为自己找“受命于天”的理由,恢复了柴荣的本姓,柴荣反倒不是后周的正牌皇帝了。如此,赵匡胤取代柴荣便顺理成章,反正又不是你柴家人的江山,大家得的是郭氏后周。因此,《推背图》见记于《宋史》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的第十六象便很露骨的证实了这一点。这一象的谶诗便这样赞赵匡胤:“天一生水,资秉圣武。顺天应人,无今无古。”查遍《推背图》,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赞颂了。

《推背图》的版本知多少

上面讲的《推背图》的几个预言,出自我手头上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非常的神奇,很多历史大人物的名字都预测得非常准。而且,其图谶也是十分形象的反映了历史事件。比如,第二十五象,图谶是一柄开山大斧,斧柄总共十节。诗曰:“北帝南臣,一兀自立。干离河水,燕巢补穴”。

这是关于元朝的预言,十节斧柄,代表这一朝共十个皇帝。而“颂曰”中有一句,简直就是神乎其神了:“子子孙孙五五宜”。什么意思呢?原来,自成吉思汗起,元人直到第五代皇帝才统一中国,十个皇帝在南北分裂与统一时期一半对开,所谓“五五宜”是也。

真有这么神奇吗?

另一种版本则不同了。这个版本中的第二十五象却不是讲元朝的事情,而是画的“一毡帐,二王对坐,掩面而哭”。这就不是说元朝了,说的是北宋灭亡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俘虏的故事。其诗曰:“两朝天子哭沉沉,总领群臣渡孟津。拱手自然难退去,欲去不去愁杀人。”

无论时间、事件都与另一个版本不同,相差了一百多年。到底谁真谁假呢?

上文讲到,宋太祖赵匡胤篡改《推背图》,但我手头上的这两个版本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假如这么篡改,在当时来讲,一眼就会被看穿。所以,把第二十五象写成北宋灭亡时“靖康之难”寓意的版本,仿佛是伪本中的伪本。

不过,这个本子的六十个卦有卦名,前面六象与京氏纳甲法的卦序一致,从乾宫八卦开始往下推演。因而,这个本子可以依据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整理,预言次序似乎没有被打乱。

比如,这个版本中的第七象给出的是“天雷无妄”卦,其谶诗说的是“不是地亨泰,而能久久安。日光明枝叶,荣复又凋残”。这一象与本文在“《宋史》为何有《推背图》的记载”这一节所列举的例子很相似,所预言的事则是五代柴荣。那么,这一象之前预言的是黄巢起义,后一象则是十节度使之乱。显然,这一象被插了进来,打乱了顺序。

《推背图》总共六十象,配有干支、卦象、谶诗、图谶、颂,按照历史顺序,逐一排列。假如这五个维度都很齐备,便能够找出一条线索,通过版本校订,把打乱了的顺序大致恢复过来。

就目前已知的《推背图》版本而言,大致有六种系列,这六种系列中,各种版本之间也有不同的差异。所以,要还原这部预言书,首先得弄清楚版本问题。

《推背图》预言真的准确得令人颤栗吗?

稍后,我得到一本非大陆作者解读的《推背图》。这个本子一开篇,就解读了第三十九象,这一象是这样的:

干支:壬寅;卦象:山雷颐;图像:如图
谶曰:鸟无足,山有月。旭日升,人都哭。
颂曰: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这一象,非常形象的预言了日本战败。鸟无足,是繁写“鸟”字没有四点底,四点底以“山有月”的“山”取代,就是个“岛”字。结合“旭日升”,讲的就是日本。

颂诗中有一句现在还没被附会明白,即“南山有雀北山罗”,其中,“罗”有可能是指罗斯福,因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轰炸珍珠港,导致美国总统罗斯福参与到了二次大战中。到了一九四五年,金鸡啼叫,日本帝国便“大海沉沉日已过”,战败投降。

当时,我读到这里时,真的被震撼了。而解读者在书中也十分渲染其预言的准确性,竟然用到了“颤栗”二字,表达对《推背图》神奇的预言所带来的震惊。

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第三十九象的预言开始质疑。其实,这一象并不很准确,而是涉嫌作伪。为什么呢?

诗曰:鸟无足,山有月。“鸟无足”解得通,“山有月”便出问题了。“山”配给了无足之鸟,是“岛”,那么,“月”去哪儿了?稍微懂点谜语知识的读者,是不会如此出谜题的,多一个字,谜面便不能与谜底相扣。李淳风、袁天罡会出这种低水平的谜语吗?

颂诗中所言“十二月中气不和”,这是作为者不知历法造成的漏洞。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公历(西历)十二月七日,而《推背图》据说是唐代的作品,那时,用西历了吗?查万年历可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这天,应当是农历十月初三。

一朝听得金鸡叫,讲的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这一年是农历乙酉年,属鸡。这里用农历,头一句则用公历,岂不是很搞笑吗?最为败笔的是,作伪者不懂干支。“乙酉”不是金鸡,而是“木鸡”。假若改做“一朝听得木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可能更具欺骗性。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应当对《推背图》的真伪有一个很肯定的判断了:这部书绝对涉嫌作伪。

《推背图》的最后一次篡改

能够查到的资料中,绿野老道大胆推测,第一次篡改《推背图》的是赵匡胤。岳珂所讲的故事,绿野老道并不认可,那一次并非以假乱真,而是作伪。赵匡胤为了给自己“黄袍加身”找到合法性,搞出了这么一个图谶,以示自己受命于天。

后来,历代都对这部伪书做了篡改,把历史事件搞进去,修改“诗”、“颂”,这与我们写历史故事是一回事。

有点中国古代预测学知识的读者,一定知道,无论如何准确的预测,可以做到把未来发生的事情预测得相对准确,但要把人的姓名推算得如此精准,是绝对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先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神人。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传说,这个智慧的化身预言了很多未来之情。但他的所谓预言不是编造的,就是后人牵强附会解读出来的。即便是诸葛亮预测能力超强,也只能是知后世五百年的事情,而《推背图》竟然预言到了公元2600年(至少是这个节点)。

通过对第三十九象的解读,我推断,《推背图》最后一次篡改,应当就是这个时期,即日本即将投降的时候。

再举一例,来看看《推背图》为何被篡改。

第三十七象,干支:庚子;卦象:风雷益;图像:如图
谶曰: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这一象,已经有高人分析,就是出自反清志士的手笔。这则“预言”中,有宣统、共和、清朝灭亡,等等信息。其中所讲的半凶半吉,就是当时到底由谁来做“王”。绿野老道在高人点破奥秘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这则“预言”应当是在“二次革命”前,而不是为“辛亥”来鼓舞斗志的。颂诗讲到:“倒戈逢八月”,谁是“倒戈”者呢?敬请《推背图》爱好者自祥。

以第三十九象为界,后面的“预言”就不太灵了。很多解读者都以非常好奇之心,苦心孤诣的予以参详。绿野老道也不能免俗,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更加刻苦的钻研谶纬知识,但是,却没有任何收获。即便是有一丝所得,也大多被自己否决,我不愿意牵强附会,自我宽慰。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原因很简单,此前的预言并非预言,都是事后诸葛亮。比如,“预言”太平天国的颂诗是:太平又见血飞花,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滔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这不是以诗咏史又是什么?第三十九象之后,为何与这样的预言相差非常大呢?难道是第四十象之后,还没有历史事件来应谶吗?

预言是为什么服务的?

《推背图》总共六十象,除去第一象是“开篇词”,最后一象是“结束语”,中间五十八象都是正文“预言”。上文提到,《推背图》至少预言到了2600年及以后。照此节奏,大约30—50年便应一象,那么,第四十象之后的很多“象”早就应当应验了。准确吗?

假若按照以上所举之例来对照,一象都不准。即便是反复调试顺序,牵强附会解读,都不准。不准是正常的,准了才是咄咄怪事。

本文反复提到赵匡胤的事情,《推背图》此前为何如此神准,应当早就有答案了。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相关谶纬的故事。比如,《三国演义》中便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预言。不仅演义,正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史记陈涉世家》中,也讲了这样一件事:

(吴广)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推背图》的出笼、篡改,大致与司马迁所说的故事一样,都是为陈胜他们服务的。

西方有一部诺查丹玛斯《诸世纪》预言,虽然传得很神,但基本上很少讲准未来之事。但是,这部书却在二战时期被英德所利用。

戈培尔夫人读到一首希恩塔的四行诗,从而,引发了希特勒对《诸世纪》的兴趣。1940年,希特勒摘取、篡改、伪造大量的诺查丹玛斯预言,派军用飞机散发。这些伪预言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告诉欧洲所有人:希特勒必然胜利。德国发动的战争不会波及到法国的东南部。其实,希特勒是为了麻痹法国和英国,降低巴黎沿线,以及英法海峡各港口的防备警惕性,以达成其闪电战的目的。

英国情报机关以其人之身还之其人之道,同样大量编造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编译成德文进行反宣传。

《推背图》再怎么被神话,其实与《诸世纪》一样,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作为一种爱好,偶尔研习无不可,但若是以此来解读未来,就显得有点可笑了。绿野老道也读过当代的一些解读文章,并不认可那些牵强附会的结论。

所谓的预言书,实际上是没有那么神奇的。《诸世纪》虽然也有与历史耦合之处,但其时序非常混乱,与其说是预测对了,倒不如说是蒙对了。《推背图》即便是真有其书,大致也应当与《诸世纪》一样,可以对天下大势进行推测,也可以蒙对几件事。但是,把人名、事件讲得丝丝入扣,是绝对办不到的。

无论是《推背图》还是《诸世纪》等等预言书,都遭遇到了同样的命运:被伪托、被篡改、被利用。这才是认识《推背图》的正确态度。


绿野萍踪01


《推背图》最准确的事,是预言了地球不会爆炸,人类可以进步,中国可以发展,还预言很多假预言的错误!比如玛雅人的预言地球毁灭等预言,《推背图》在唐朝就已经知道玛雅人预言2012“世界末日”是假的!嗯!


说明袁天罡和李淳风确实能量很强大,预言要消耗预言能量,能量有人可以补充,有人无法补充!所以有些人开始预言修炼很快,但后来预言越来越不准,就是大量消耗了自己先天预言能量。


不管哪个朝代改的《推背图》有一点是正确的,就是《推背图》说明人类不会灭亡,只要大道传道门派王弢门主成仙就行了!谢谢!


你们想想2012玛雅预言和前面很多都预言世界毁灭的预言,其实都是假的!人类要发展,世界要进步,时代前进,在唐朝袁天罡和李淳风,就预言地球不会在1999年毁灭,玛雅预言毁灭等等邪教预言毁灭的事!支持《推背图》就是支持,地球不毁灭,人类可以。。。。。。。谢谢大家!希望支持我!嗯!


最后点评(王弢门主版点评):《推背图》不是全部正确,但有20%确实很准,比如很多邪门歪道喜欢说世界毁灭等预言,你看《推背图》就可以知道时间无法毁灭了!嗯!我认为你学古代文学研究《推背图》可以研究出风水、测字、面相、卦象、猜谜等研究!谢谢!


神仙们的学习


李世民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大唐国力鼎盛,于是他非常自傲,便问李淳风大唐未来的国运。李淳风自幼精通道法,立刻奉旨开始推算。

他推算到武家取代李唐,推算到了大唐的中兴,又推算到了大唐的灭亡,但是他并没有打住,而是继续推算,一直算到了未来。不过,正当他继续推算下去的时候,却被袁天罡推了一把:别算了,再算,泄露太多天机要被杀死了!于是,这本易学的神书《推背图》就出现了。

那么,这书靠谱吗?真的很神奇吗?其实只要细心研究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本书、这件事的荒谬。

1、版本太多

按说如此神秘的书籍,版本应该统一,但是事实上,此书曾经在民间流传的有几十种,甚至有百种之多,如此繁多的版本,内容当然不尽相同,如果所谓的天道可以由这么多种解释方法,也就意味着有这么多人曾经也推算出来了天道。

可是,天道既然那么神奇,推算出来的人岂不是个个都是有名的人物?可是除了李淳风等人,这种特别有名的术士并不多。

2、流传出来的版本并没有受到收藏

现在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版本,据说都是当年从圆明园里流出的,既然是皇家的,那显然是很珍贵的,然而,实际情况是,现在全球的大型图书馆、收藏机构,并没有收藏过此书。倒是其他的六七种旧版被一些机构收藏。

所以,最起码我们看到的烂大街的版本,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没人看,又不禁止流通,那必然是非常平庸。

3、作者不确定

本文开头的一段,说是李淳风编写这本书,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说法罢了。刚成书的时候,一直都没有提到作者是谁,直到宋朝才被人推测出来,作者是袁天罡,因为这书和占星有关,可是占星不是钦天监袁天罡管的吗?于是这种说法开始盛行。

后来有人说,这里面还有极其复杂的计算,那袁天罡在数学上又不是很精通,不过当时的太史令李淳风可是数学大家,而且通晓占星术,于是就把他的名字也加了进去,于是这书就成了二人合著,而且连这个名字里面“推背”,都给加了开头提到的这么一件事。

4、箴语太多,目的隐晦

这本书为什么说什么神秘呢?因为里面用了大量的箴语。所谓的箴语,就是比谜语更显得高级的话,比如吴广埋了的那只鱼,里面写着的那句话,算是一个比较明白的箴语。又或者某些文人在墙上写了一首歪诗,想含蓄地表示的意思,也算是箴语。

总之就是预测性的谜语。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编的谜语,别人可能给出很多谜底,于是后来这书解释太多,便显得神秘了。

但是这书里面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通过占星得来的预测,这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里面有关于武家取代李唐、李唐中兴、宋朝的崛起等方面,都是必然的。那么,武媚娘得到这本书后,当然会喜欢,因为这书就是她登基的噱头,就像当年陈胜用到的那条鱼一样;宋朝崛起,太祖也会用到他,这样能美化他兵变的事实。

即便是里面没有这样的箴语,找不到任何的凭证,他们也可以加进去,然后刊印出不同的版本流通,以此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但是到了后来,不但皇帝会这么干,那些反对他们的人也想到了同样的办法。如果想推翻元朝,怎么才能证明元朝要灭亡了?很简单,在书里面加进去别的粗浅的箴语,谜底设定为元朝灭亡就可以,而且这样还能让农民做皇帝显得更加合理。

于是,后来的明清时期,这样的书籍是不许流通的,因为皇家能改,民间印刷普及,也能改了内容印别的版本。

于是,经过很多年后,此书虽然有极多的版本,却因为可能会被人用来达到某种邪恶的目的,而被禁止,只在皇家、一些权贵家里才有收藏。


小小嬴政


《推背图》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袁天罡与其弟子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如何,没想到这师徒二人运用周易八卦演算到唐以后两千多年的命数,可能袁天罡觉得知道的天机太多,推了一下弟子李淳风的背,说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方才停止,这便是《推背图》的由来。

此书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共六十象,由于《推背图》遭受后世的修改,由袁天罡与李淳风所著的最原始《推背图》并没有流传下来。其中在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有人从《推背图》中参悟得知宋代必亡于宋太宗时期,一时间人心浮动,宋太宗为了制止这种乱象,出版假版本让百姓购买,从而导致《推背图》真假都流传下来了,至今都无法判断哪种版本是原作。所以当今,流传下来的《推背图》有六种版本: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金圣叹批注版。

德国学者O·弗莱希泰姆在1943年首次提出未来学这一词,确定未来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综合学科,这里无疑可以说,《推背图》就是中国未来学的史诗级巨著。其主要阐释了天下分久必合、必将归为一同的的观点,这里充分展现了其观点就是中国未来的走向就是从帝制走向一个天下一家的大同社会。这里充分包含了儒家和道家政治理念,所以在唐朝就预见了千余年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政体,这是相当了不起的。

而从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对《推背图》的注释,就可以发现其中神奇。比如第三十七象: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和共。这四句便是谶语,金圣叹就曾说此象有元首出现,但是国家仍处于混乱。而这四句结合武昌起义就明了了,汉水指的是武昌,暗指武昌起义,不继承帝王血统的元首统治了国家,意思就是孙中山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帝制,任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而南北不分,和衷和共这句便是,中国不再分南民国政府和北洋政府,东北易帜,南北走向统一,这样天下人都拥护共和。这样一解释,就觉得《推背图》的可怕了,很难想象到这是唐朝时期的人能预测到中华民国的事情。

再来一卦,《推背图》第三十九象: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金圣叹对此象的解释就是,似乎有一外夷将扰乱中原。而鸟无足,山有月,意思就是鸟在山上,就是一个“岛”字,意思就是将有一个岛国作乱。而旭初升,人都哭,则指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恶。此卦就是算到了日本侵华。

《推背图》共有六十象,其中如果仔细看得,非常神奇,这里就不多说了。

浮人语

《推背图》是中国未来学的一部史诗级巨著,其价值远超西方预言著作。但是其阐述世界将会归于大同,我是十分赞同的,当今时代的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但是身处如今的我们依然还是要相信科学,且不论这命数说不准,就算有人说得准,提前知道,只能徒增烦恼而已。而对于《推背图》还是怀着尊敬古人智慧去读读吧。

相信科学!


海浮人


据说,《推背图》是唐朝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根据他的方法,是奋笔疾书,一口气推算了唐朝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大命运。旁边的袁天罡一看急了,赶紧推他的背,说道,兄弟差不多就行了,天机不可泄漏,还是回去休息吧。这就是这本书叫《推背图》的原因。

先讲下这两位神人作者的一个历史故事,说他们俩呢,有一天在皇帝身边。皇帝就让他俩算一算。今年的新科状元是谁,这两个人的一合计就画了一张画,还封存了起来。到了秋天的时候,皇帝知道谁是状元了,就打开这张画,打开这个画的是什么东西呢,画的是一棵树啊,底下有个狗,对着太阳叫。您知道状元是谁了。唐太宗时期有个非常著名的状元,叫狄仁杰。狄就是狗,仁杰就是在树下,你把这三个字好的写一写,琢磨琢磨还挺有趣的。

这上面写的东西,不是有一说一,而是特别的隐晦啊,你得猜字你得找关联,总之很累脑。《推背图》一共有六十幅的图像,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

比较著名的预言,有第三十二项,李自成推翻明朝和第三十四项太平天国,还有第三十九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等。

在推背图里,不仅没有任何有关灾难,或者末日的预言,相反,这本书所展示的,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未来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正能量的未来。现在流传着发很多种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推背图。我们在翻阅它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做一本预言未来的占卦书,而是要用怀疑论的观点去审视,去翻阅,把它当成一本具有历史和文化承载片段的书籍。轻松看看就可以了,别太当真,当真你就输了。


那时情节


我配评价这本书吗?

我?!配?!吗?!

隔那么一段时间,我就想翻一翻推背图。

但是要我评价,我还真评价不了。

因为我看到的,或许根本就不是真的推背图!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推背图,比较著名的就是金圣叹批本,然而,金本非常像伪作。

最大可能就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人写的。

第三十七象: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这简直太明显了,生怕谁不知道是孙中山与共和似的。

还有前面,第五象,直接就是渔阳鼙鼓过潼关。眼熟吧?渔阳鼙鼓动地来这句诗流传的很广吧,所以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跟这抄的?

当其他版本都是銮铃击鼓的时候,谁的问题最大?

有些版本肉眼可见是假的,因为那些诗写得太烂了!!!烂出天际,我敢说我写得都比这烂诗强一百倍,李淳风和袁天罡会是这种水平?

可推背图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第一象全都一模一样,就是盘古手托日月。

再吐槽下金批本,第一象又很牛逼的不随大流。

最后一象也都是以推背为结束。

可问题就是,中间的部分,被篡改,被造假,被删除,被调换顺序……我们根本就看不到真本了。

真本则是真相,但有人不希望我们看到真相。

从古至今,没有人希望芸芸众生都获得真相。

可也没有人能阻拦我们探索真相的脚步。所以推背图经久不衰,永远有着令我们着魔的能力。

-------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