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勞累一點心臟就不舒服,是血管狹窄嗎?

劉健153013129


勞累一點就覺得不舒服可能的因素是心臟功能不全或心臟的供血不足。如正常活動的情況下如出現胸悶或心慌,並且症狀比較嚴重,可能是由於竇性心動過速所導致的。要判斷血管是否變得狹窄,有幾個標誌可以觀察到:

1.看皮膚的色澤,膚色蒼白可能就是供血不足。

2.用手去感受自己的皮膚溫度,溫度偏低則也是供血不足。

3.下肢是可以反應血管有無狹窄的重要部位,如果血管狹窄,則會引起肢體沉重,會感覺到異常,甚至會有感覺喪失的現象。


臭氧介入專家何曉峰


勞累一點情況就感覺不舒服。這種情況就牽涉到心臟功能。平常我們所說的心功能分為四級。

一級。體力活動不受限制,日常活動不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二級。即心衰一度。體力活動輕度受限,一般活動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三級。即心衰二度。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輕度活動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四級。即心衰三度。體力活動重度受限制,病人不能從事任何活動,即使在休息時也可以出現心衰的各種症狀和體徵。

所以說勞累一點情況就感覺不舒服,就可以參照心功能的分級對照。有些時候平常普通的檢查及心電圖和心臟彩超及冠脈造影都未見異常。但是總感覺心前區悶痛或者後部肩胛區疼痛。很多是心臟功能引起的。可以看一看中醫。


青山隱隱水迢迢


醫學需要嚴謹,一點的差別可能造成天差地別的診斷,我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1,勞累的程度是多少,是慢走幾步,心臟就會不舒服,還是劇烈運動後,心臟才會不舒服。

2,心臟不舒服指的是什麼,是存在疼痛感,還是心慌胸悶似的難受。

假設在劇烈活動時,出現心臟不舒服!

“能量守恆定律”大家應該不陌生,任何生活的活動都需要能量,運動量大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多,當我們進行劇烈運動過於勞累時,會不自覺大口喘氣,這是因為我們平時所攝入的氧份已經無法支持運動所消耗的量了,心臟會劇烈的跳動,急需大量的血氧維持身體所需,如果是一個正常人,血管會急速擴張,肌肉有節奏的收縮擠壓小靜脈,增加血液循環,但這個人本來之前就存在血管堵塞狹窄,血液量本身就少,哪怕其他部位在努力配合,同一時間也無法將血氧輸送過去,心臟就會暫時性缺血,出現胸痛、胸悶、心慌氣短等問題,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疼痛感。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心絞痛,如果是心絞痛那麼患者的血管可能存在狹窄。

假設在輕微活動時,出現心臟不舒服!

這個不舒服包含卻不僅限於“所謂不舒服”,對於普通人來說症狀的描述其實很困難,只要不是疼痛感,那麼不管是疲累、乏力、頭暈、呼吸困難其實都包含其中。

這時候我們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心力衰竭從根本上講,並不算疾病,而是由其他多種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心臟終末階段,就像我上面所說的,不管什麼運動都需要心臟的參與,但如果心臟本身“病”了,其收縮和舒張功能減弱,一旦進行運動,會導致心臟“不舒服”。


心衰按照心功能指標和症狀的輕重、分為四個等級,在沒有看到檢查前,通過病情的描述,初步判定最少為Ⅱ級。

心衰Ⅰ級:心功能比正常人稍低,但並無明顯異常,劇烈運動後,可能偶爾會出現短時間的胸悶心慌等。

心衰Ⅱ級:心功能明顯低於正常人,正常生活裡可以明顯感覺異常,長時間輕度活動(慢走、閒逛)可能會出現不適,但經過休息後可以恢復,無法進行跑步、連續爬樓梯等中度活動。

心衰Ⅲ級:這個時候的患者體力勞動受限明顯,即使長期休息,也依然可能出現不良症狀。

心衰Ⅳ級:患者已經不可能進行任何活動,無時無刻都會感到呼吸困難,胸悶難受,死亡風險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