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瘪及腌汤被称为黔东南的“顶级黑暗料理”,谈谈品尝感受?

民传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黑暗料理”,至于品尝感受,当然都是各花入各眼,喜欢的人爱到骨子里。

牛、羊瘪及腌汤被称为黔东南的“顶级黑暗料理”,重口味的确是重口味。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苗家的羊瘪汤。

瘪,桂柳话的意思就是屎。羊瘪汤原材料是从羊胃出来,到大肠前的那一段肠子。在壮家人看来,羊吃百草,百草就是药,经过羊的胃分解后的百草,是极宜被人体吸收。

黔东南人认为常喝羊瘪汤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避寒消暑、润肺滋肝、养心益肾、消除疲劳、延年益寿。

并不是所有的羊小肠都可以用来制作这道特色美食,必须是本地散养的山羊,而且是从山上现抓现宰的羊肠才有这个功效,对于吃饲料或者那些抓回家里养了一段时间的羊都是做不了羊瘪汤的。

因为吃饲料的羊,在羊小肠里是没有百草精华的,而从山上抓回家圈养上一段时间的羊已经自己把百草精华吸收完了。

相较大家平时在城市里面吃的羊,苗家的羊吃的是山上的百草,所以肠子都是非常的干净,这种羊瘪汤就是用山羊的肠子还有一些的内脏在锅里面煮的,做成一道比较有特色的地方美食,因为里面还有没消化完的草,所以汤煮出来还是绿色的。


牛羊瘪都是一样的做法,外人觉得“黑暗至极”,黔东南人们可爱到不行。

闻起来臭,吃起却很美味,这就是腌汤。腌汤气味独特,喜欢吃的人觉得香,不喜欢吃的人则觉得很臭,然而也正是因为这股怪味,腌汤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但在苗家,腌汤却是蛮受人们欢迎的。

腌汤分为素腌和油腌两种,素腌多为民间群众传统食用,腌味更地道,更具原生态;油腌则是各饭馆在民间饮用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调制做成,以火锅为主。

苗家腌汤,可口开胃


武汉壹周


我就是一个黔东南人,牛瘪、羊瘪、酸汤,都是黔东南黑料里,好在,这些食品我都得吃过,在从江吃牛瘪,听说从江的牛瘪是最好吃的,就是有些不大干净,很多人都不敢吃。主要是害怕牛瘪,害怕牛胃里拿出来的东西有些脏,特别是通过人工‘’制造‘’的过程是那么的叫人受不了,从牛肚子取出来,是还未有完全消化的草,只不过是牛的第三个胃,或者第四个胃中取出来的草草,还有青草的味道,主要是在人工加工的时候,叫人有点受不了,我就是经不住人们的说加工的过程,‘’哇‘’的一下把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还给了从江,也还给那些做牛瘪的人……榕江的塔石香羊瘪,就有些不同,不仅是香气扑鼻,还是人们爱吃的下饭菜,百吃不厌,吃了还想吃的美味佳肴。每次从榕江出差回来,都要买上两斤炒好的羊瘪带回来吃。比起牛瘪和羊瘪,酸汤是我经常吃的食物,黔东南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川的说法,黄平的酸汤腌水是出了名的食品,从酸汤鱼到腌汤肥肠,都是黄平的特产,盛夏时节得一碗酸汤黄瓜吃,那就会使你暑气尽消,什么时候把黄平的酸汤鱼传递到凯里,又传递到贵阳,不能不说是黄平县的一个损失……


6353902879


我很喜欢吃牛羊瘪,而不是那个瘪孙,呵呵。

窃以为,乱讲牛羊瘪火锅为牛粪火锅的都是瘪孙。

我已经多次在网上回答这个问题了。内容都是复制过来的,希望头条不要以为抄袭。

1、因为这个首先瘪不是粪。“瘪”是侗语音译,意指是“从胃里经过反刍的半消化物”。普及一下知识,反刍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其中牛瘤胃的容积为最大,约占四部分胃的80%。我们所取用的牛瘪也大部分从瘤胃中取出,这里面的消化物也都呈现出牛羊食用的草与树叶经咀嚼后的粉碎状态。说得简单一些,我们所采用的牛瘪或羊瘪也就是利用牛羊之类反刍动物将树叶与草叶进行粉碎并在胃里适当发酵罢了。粪是指大肠里的废物,只能排泄作为肥料使用的。如果将瘪与粪混为一谈,我只有称他进化或消化速度太快了,食物在胃里就形成粪了,到大肠已经变成肥料了,他的菊花就是他种植的盆景,呵呵。有些人自以为是,觉得自己高贵,不尊重别人的习俗,甚至鄙视别人的习惯,其实就是浅簿与无能。燕窝不也是燕子的口水分泌的,上面还粘了许多羽毛,吃什么吃呀。

2、其次我们这边的牛羊的饲养条件大部分都是放养状态的,任其在山间田角采食干净的草与树叶,渴了饮用山泉水。我们常称牛羊瘪为“百草汤”,就是牛羊的食性很杂,里面的有很多都是中草药。黔东南的生态环境是很好的,在乡下,想要污染都没有工厂冒烟。农村很穷,但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富有。其实讲句难听的话,在乡下吃的东西远远比城里吃的东西品质高。网上有网友总结得好呀,农民吃剩下的,才流进大城市。

3、我们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也是很认真细致的,检视胃中的食糜的状态,然后取出放入桶盆中,加入适当清水进行搅拌,以溶解其中的草液。然后装入用细纱布做成的布袋,进行挤压过滤。挤好的牛瘪,加入适当苦胆,可以调味,清热解毒。

准备好,切段的干辣椒、姜片、花椒、干桔皮等类香料,尤其要有茣茱萸(俗称垂油子),用火烧焦后捣碎待用。在锅里放入适当菜油,将香料逐一放入炒香,再加入牛瘪或羊瘪。煮开以后,再放入牛瘪,烧开入味,加入茣茱萸粉,再放入切好片的牛肉就可以食用了。

在开始煮的时候,确实有臭味,有如古诗词里面所讲的“其臭如兰”。待煮开之后,就是草的苦味。刚接触的时候,确实为许多人不喜,连笔者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不吃的,但是后来慢慢地品尝,结果上当了,现在无瘪不欢。连一个遵义的同学,也被我带上沟了,每次两个人都会搞点瘪来吃,甚至连生瘪也成为习惯了。

满大街都有的牛羊瘪店,无一不映衬着牛羊瘪的美味。如果你喜欢它,请你不要贬低它,自然会有懂它的人欣赏。

我是黔东南非典型农民,茶余饭后胡说八道农村的事情,敬请关注与交流。


构洞潘启智


很多外来的小伙伴们到我们黔东南,第一次看到或尝试到牛 羊瘪,相信第一反应都是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自己看着就恶心想吐反胃,因为大家的认知里,牛羊瘪是牛羊的排泄物,那么脏那么臭的东西怎么能吃呢?就连我自己是贵州黔东南人,之前我都觉得这东西,能下口吗?敢吃的人当时都觉得佩服!那来的勇气。那么小侯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下我们贵州当地的牛羊瘪吧!

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是我们贵州黔东南地区独特的一种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

牛羊瘪的制作工序也相当复杂,牛羊瘪主要是牛羊吃进去的草,还没有消化的,人们将牛羊宰杀后,把牛羊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可以说是有点牛羊屎的味道,但觉得不是屎奥。

有机会来贵州游玩的小伙伴们,可以尝试“牛羊瘪火锅、干锅”还有羊肉粉加上2~3勺的羊瘪汤,也很美味奥!不一样的美食,不一样的味,欢迎大家到贵州黔东南做客,品味贵州大山美食,如果是你,你比较喜欢吃汤锅的还是干锅的呢?欢迎在下方给小侯留言奥。







贵州小侯


牛羊瘪一般分香瘪和汤瘪,香瘪一般做成干锅,汤瘪一般做成火锅。其实如果不告诉你所吃的火锅或干锅里面有牛羊瘪,味道上也就是会感到有点特殊,类似淡淡的芥末味,或者木姜子油味,并且略带苦味,但也会回味一点香味,大部分人不会接受不了,但是告诉你了瘪是什么东东太大道后,就另当别论喽,哈哈。

腌汤最难接受的是黔南州的虾酸还有臭酸,一般做成火锅,煮的时候真是会臭飘整个小区,但是爱吃的人会觉得很香,关键是你闻到那个味道还有没有食欲?何况虾酸是小淡水虾腌制的,臭酸是剩饭剩菜腌制的,你能不能接受?

最后贵州的第一菜——酸汤鱼,用的酸汤也是腌制的,红酸汤是贵州当地特有的小西红柿,白汤是米汤腌制,这些煮出来的味道比较容易接受了。


铜仁杨泽高


在20年前在贵州的黎平吃过,在黎平的风俗是招待贵客的,牛瘪也喊叫牛屎巴,其实是牛装草的胃,闻起来有股牛屎的味,吃起来有点酸有点苦,不有点青草味,很特别的味道。


贵阳黔驴


没吃过草田共的可以尝试


省港旗兵


榕江的牛瘪最好吃


独小僵


香雅克。。我昨天都才吃。


凯里王力宏


没品尝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