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进行乌桕良种繁育?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南粤新农人


如何科学进行乌桕良种繁育?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河南、甘肃以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乌桕的种子含有两种油脂,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乌桕种子外被的白色蜡皮可以榨取桕脂(皮油),种子仁含油率16—27%,可以榨取梓油(青油)。桕脂主要用于制作肥皂、蜡烛、固体酒精和高级香皂等。梓油是油漆、油墨和该级喷漆的原料。

如何科学进行乌桕良种繁育?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一、品种的选择,乌桕品种很多,各个地方都有很多的品种,如贵州有长穗葡萄桕、大穗长柄桕、葡萄桕、铜锤桕、大果铜锤桕、长爪桕、鸡爪桕、小粒鸡爪桕、寿桃桕、鸡葡桕等。其中优秀类型有鸡爪桕、铜锤桕、长爪桕、葡萄桕四个品种。要选择发枝能力强,结果枝比例大,果穗整齐度高,籽的含油量高,种子颗粒大的品种树木进行种植。

二、根据乌桕优质标准来选择良种

1、在各个地方的优良品种中进行单株选择。

2、树龄,选择15—50年的实生壮龄树,没有病虫害。

3、树体结构,树冠紧凑,发枝力强,结果枝比例大,如鸡爪桕为80%以上,葡萄桕为65%以上。

4、产量,按照树冠投影面积计算,大年每平方米0.35公斤,小年0.25公斤,平均0.3公斤。

5、果序,从树冠外围测定最好的10个果序,平均果序果数鸡爪桕15个以上,葡萄桕为20个以上,铜锤桕10个以上。

三、种子的采收、处理和贮藏

选择进入盛果期没有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或者优树为采种母树。当果壳变黑,选择阴天或者晴天采收,采回来后堆放在室内让果壳开裂后脱粒晾晒半天到一天,筛除杂质,用通风透气的箩筐、麻袋装后存放在室内。如果数量多就必须用木仓存放,不能堆放在地上,控制温度、温度、通风、透气,有利于种子的贮藏,水分控制在7%以下。

四、培育乌桕苗木

选择疏松、肥沃、向阳的地块作为苗圃地,采用高床条播,苗床宽1.2米,高20厘米。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去蜡,方法是将种子浸入80℃的温水中浸泡3—5小时,加入洗衣粉用手搓洗,用水漂洗蜡皮。并漂洗出水面上的空粒籽。

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播种,采用宽幅条播,行距35—40厘米,以利中耕除草,播种量每亩7—8公斤,播种后覆盖泥土2—3厘米。

苗圃管理,春季播种35天左右开始出苗,60天左右齐苗。齐苗后要及时除草、追肥,生长季节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等苗高长到10厘米左右进行间苗,间去生长过弱、过密的苗,使保留的苗大致分布均匀,每平方米保留30株左右,每亩出苗可以达到15000株。

五、造林

1、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的适宜种植树林的地块,乌桕对土壤没有特殊的要求,坡耕地、四旁五坎都可以种植乌桕。

2、造林方法,乌桕属于速生树种,容易栽培成活,挖大穴,有条件的每个穴施土杂肥20公斤,酸性土壤施1公斤磷肥最好,覆土栽苗,栽培时根系打上泥浆更能提高成活率。

3、造林密度,乌桕属于喜光树种,密度不宜过大,每亩造林密度不宜超过28株。

4、造林季节,一般是在冬春季节造林。

六、乌桕的抚育管理

一般用实生苗造林幼林期为7—8年,嫁接苗3—4年。

1、幼林管理

第一,及时补植,做到苗齐均匀,对生长弱的植株要增施肥水。

第二、定干整形,培育骨架。造林定植后在主干50—60厘米处截干,并将主干上的枝条全部剪除。当年萌发后在主干截口下1—2厘米处选择不同方向的3个壮芽,让其抽出春梢,多余的芽或者梢全部抹去。当春梢刚抽出近似轮生的夏梢时,每条春梢顶端只保留3个健壮的夏梢,多余的剪掉,冬季修剪时将夏梢顶的秋梢全部剪掉。第二年春季萌发时,在头年夏梢剪口下选留3个壮芽抽发春梢,抹去多余的芽,当春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摘除顶芽,不要使其抽生过于细长,冬季修剪将夏梢保留20—30厘米的长度,粗壮枝条留长,细弱枝条留短,这样经过两年的培养,基本骨架形成,以后每年重复上述过程。

第三,幼林每年必须抚育,一般以耕代抚,成片栽培的幼林,前1—3年不宜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适宜套作花生、红薯、马铃薯等。


2、成林管理

第一,采收结合修剪。

第二,成片桕林以耕代抚,栽植在四坎五旁的散生树要年年垦复,垦复的范围以树冠投影面积为度。

第三,桕树养蜜蜂可以增加授粉率,提高产量。


老周说三农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乌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又是一种优良的园林景观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乌桕可作行道树,可栽植于道路景观带,也可栽植于广场、公园、庭院中,或成片栽植于景区、森林公园中,能产生良好的造景效果。这里我们介绍乌桕种子的采集、乌桕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繁育、嫁接繁殖和扦插育苗技术;另外还介绍了乌桕的造林技术和抚育方法。

乌桕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春秋两季叶色红艳夺目,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的各省区,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化城市、公园、庭院、小区、道路街景中。

乌桕高可达 15m,树冠整齐。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乌桕的花为总状花序,蒴果,成熟时呈黑色,梨状球形。乌桕花期在 4 ~ 8 月,果熟期在 10 ~ 12 月。乌桕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稍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年平均温度 15℃以上、年降雨量在 750mm 以上的地区均可栽植。在海拔 500m 以下向阳的缓坡或石灰岩山地上生长良好。乌桕能耐间歇或短期的水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红壤、黄壤、黄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类,沙到黏土不同质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均能生长,抗盐性强。乌桕 1 年能发 3 次梢,有一定的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能力较强。此外,乌桕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寿命比较长。一般栽后 3 ~ 4年开花结实。嫁接可提前 1 ~ 2 年开花结实。

乌桕,又名木蜡树、蜡子树,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喜光,耐旱,耐短期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5-8的各种土壤上均可栽培。乌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乌柏树冠整齐,叶色秀丽,入秋后红艳美观不亚于丹枫;冬天白色的种子簇生枝头经久不落,也很美。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乌桕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乌桕还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以其种子为原料制成的桕脂和柏油,广泛用于肥皂、化工、蜡纸、油漆和国防工业,现就乌桕的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种子采集

11月种子成熟,宜在果实露白时采种。正确的方法是,在15-30年生母树的结果枝15—20cm处剪取果穗。从基部剪取果穗或采用竹杆敲击以及砍大柱的方法都会影响乌桕生长和产量,不宜采用。

二、育苗

2.1 种子育苗

2.11 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育苗地,山地苗圃可选择水肥条件好的缓坡,沿等高线整地作床。

2.12 整地作床。在头年的冬季探翻1遍,结合整地施用硫酸亚铁30-45kg/hm2进行土壤消毒。为防治地下害虫,可用呋喃丹15kg/hm2进行土壤处理。同时施入腐熟农家肥15t/hm2做基肥,经犁耙后做成东西向的畦床,苗床高15-20cm、宽1.2m。

2.13 种子处理。乌桕种子于10~11月间成熟,当黑褐色果壳自然开裂、露出白色种子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果实经脱粒、除杂、晾晒后干藏。乌桕种子外皮蜡质,吸水发芽困难,播前需进行脱脂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入容器内,用50~60℃的热水加洗衣粉浸泡,边倒水边搅拌,让其自然冷却后,再浸24h;待种子外层蜡皮发软后,搓洗种子外皮蜡质,然后将种子清洗干净。播前经对种子进行消毒,可用0.5%的高锰酸钾浸种2h;春季播种必须催芽,秋冬季播种不必催芽。

2.14 播种。一般多在春秋2季播种,如为了避开农忙也可在冬季播种。播种时在苗床上开垂直于苗床走向成10cm宽的播种沟,沟距20~25cm,株距10cm,进行点播,也可撒播,播种量为112.5kg/hm2,播后覆土1~2cm。

2.15 出苗及苗期管理。播后加强苗圃地水分管理,春播约50~75d幼苗出土。幼苗生长期间加强中耕除草,一般全年进行3~4次。当苗高到10cm时按照株行距要求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补苗。同时加强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措施,促进苗木健壮生长。一般当年苗高可达60~100cm,可产苗18~22.5万株/hm2。秋季落叶后即可出圃造林。

2.2 嫁接育苗

2.21 接穗采集

接穗应选择优良品种母树树冠中上部一至二年生的健壮结果枝做接穗,一至二年生的实生苗做砧木,粗度以1cm以上为好。陕南地区乌桕主栽品种以葡萄桕和鸡爪桕为主。接穗于早春采下,蜡封后于室内阴凉处沙藏。

2.22 嫁接及接后管理

常用切接法。嫁接时将砧木距地面5cm处剪断,并削平剪口处;再把接穗剪成3~5cm,并有2个以上饱满芽的接穗。接穗一侧削成2.5cm长的左右斜面,在斜面的背面尖端削个45°角、长0.8~1.0cm的小斜面,然后在砧木平滑的一侧竖切长3cm左右,深达木质部,再把接穗大斜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使两者形成层对齐(如砧木切口比接穗切口大,至少一侧形成层密接),最后用塑料条包扎即可。嫁接时间以春季为好,通常在惊蛰前后进行。嫁接成活抽梢后,只保留1个粗壮新梢,其余抹去,并及时清除砧木上的萌芽。

乌桕的繁殖方法,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苗木。又名 蜡子树,木油树等。【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椭圆状球形,具有毒乳汁。单 叶互生,纸质,全缘,近菱形或菱状卵形.端尾尖。入秋叶变殷红、 橙黄等色。叶柄顶端具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形成顶生穗状 花序.花小、黄绿色,最初全为雄花.随后有1〜4朵雌花着生于花 序基部。蒴果木质,苗木种子球形、黑色,外包白蜡,固着于中轴上,经 冬不落。【地理分布】主产我国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以浙江、湖北、 四川为主。【生态习性】阳性树,稍耐阴。有一定耐寒性,较耐湿,对土 壤要求不严,不耐干旱和瘠薄。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能抗火烧。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抗性和吸收能力强,对氣气抗性强,对氣化氢抗性较强,并有吸附粉尘的功能。【绿化用途】为较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也是绿化结合生 产的好树种.还是工厂绿化和防护林的树种。【苗木繁育】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进行嫁接、根插。(1)播种繁碴乌桕早的3〜4年生开花结实,迟的7〜8年 生开花结实.10〜15年生开始进入盛果期。花期5〜6月,果熟期 10~11月。①采种:宜选15〜40年生、树形端正、子粒大而饱满、叶色鲜 艳的壮年植株作采种母树。采回的苗木种子经阳光曝晒后,去杂可获 得纯净苗木种子,即可冬播,至翌春4月中下旬出苗。但般是将苗木种子 干藏,翌年春播。②播种:因苗木种子外被蜡层,播种前要进行去蜡处理,否则影 响苗木种子吸水和发芽。一般用草木灰温水浸种或用碱水脱脂法处 理;也有用601温水浸24小时脱蜡,然后将苗木种子阴干播种。播种地选用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2月至3 月上旬进行春播。条播.条距20〜25厘米,覆土 1〜1.5厘米,盖 草。每667平方米播种量6〜8千克。播后25〜30天发芽出土, 出亩率较高。③播种苗管理:苗高丨2〜15厘米时间苗。进人速生期要及 时松土除草,每月追肥1〜2次/伏天后停止追肥。雨季注意排 涝。一年生苗高60〜100厘米。嫁接繁殖优良品种可以嫁接;砧木用本砧。淸明节前 后用芽接、切接.皮接等。成活率较髙。根插繁碴乌桕根萌蘖性很强.苗木起苗后,所留的残根 易萌发.可培育成苗。移植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芽萌动前进行.苗木主根发 达、侧根也较发达,因而起苗要深达40〜50厘米,要保护主根。小 苗带宿土移植,大苗需带土球并防止土球破碎。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人阿富


乌桕,又称腊子树,主要分布中国黄河以南地区,是大戟科乡土树种,属于落叶乔木,花期为4-8月。但很多朋友种植乌桕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确的进行良种繁育,这是乌桕生长不好、乌桕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没有正确掌握乌桕的良种繁育,乌桕也不会生长旺盛。为了保证乌桕丰产,就要合理地、有效地进行种植。下面就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乌桕如何进行科学良种繁育技术。

乌桕良种对增产的作用

乌桕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受着复杂的自然条件,长期异花授粉以及人们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作用下,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分化出许多变异类型或品种。由于品种类型不同,其形态、生理、生态和经济性状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如种子的大小、蜡皮的厚薄、产量的高低、成熟的迟早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优良品种,种子大,千粒重达328克;蜡皮厚,含蜡率高达44%以上,油分多,黑籽含油率高达22%以上,桕籽产量高,有的单株产量达60多公斤。而一般和较差的品种,种子小,千粒重不足140克;蜡皮薄,含蜡率仅为20%3含油少,低的仅为15%强一点;桕籽产量低,单株产量仅为2、3 公斤。

乌桕成熟期,有的早在10月中旬成熟,有的迟到12月上、中旬成熟。在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经营乌桕生产过程中,选择了许多优良的品种类型,形成了一些“农家品种”。所谓良种,就是遗传品质好,种子优良,产量高,因此,在发展乌桕生产时,要选择优良品种,改造低产品种,有了优良品种,还要注意栽培和管理方法,否则也很难实现高产稳产。在改造低产树方面,采用良种嫁接的方法,可以实现结实早、产量高、品质好的目的。

乌桕的品种类型

由于乌桕在长期人工选择、自然选择以及异花授粉的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农家品种”。这些品种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在浙江省有葡萄桕、鸡爪桕、铜锤桕、钢叉桕、拳头桕、饭团桕、杨柳桕、五爪桕、满天星、龙爪桕等;在湖北省有五爪龙、紧朵桕、兰花籽、正花籽、大木籽、小木籽等。

在湖南省有皱皮籽、反花木籽、铁壳木籽、米木籽等;在福建省有串蛋桕、葡萄桕等;在贵州省有大颗鸡爪桕、长穗鸡爪桕、短穗鸡爪桕、长穗葡萄桕、短穗葡萄桕等;在安徽省有木桕、乌桕等。这些乌桕品种有些是同名异物,有些是同物异名。

通常栽培的乌桕有两个变种:即鸡爪桕葡萄桕

  • 鸡爪桕

要开两次花,具有两种花序,第一次开花的是单纯的雄花序;第二次开花的是雌雄异花同序的花序。第一次花序着生在春梢顶端,没有雌花,所以不结果;第二次花序着生于一次花序的基部,花序的下部着生雄花,上部着生雄花,有的第一次花序脱落后,在基部长出夏梢,然后再在夏梢顶部长出第二次花序。

因为它要开两次花,所以形成的果穗分权,呈鸡爪状,故称鸡爪桕。葡萄桕只有一种花序,花序直接生于春梢顶端。花序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为雌雄同序。

  • 葡萄桕


果穗成串,很似葡萄,故称葡萄桕。鸡爪桕的第一次花序出现得比较早,壮龄树4月27日前后,幼龄树5月8日前后。整个开花时间约60-70天,其中第一次花序从出现花序到花序枯萎约50天,初花期到终花期约20天;第二次花序约为30天(花期20天)。第一次花序与第二次花序有10-15天的重叠期,当第二次花序的雄花开放时,第一次花序已经枯萎脱落。葡萄桕花序的出现较迟,约在鸡爪桕的第一次花序之后,壮龄树与幼龄树均在5月14日前后,整个花期有45天左右,初花期到终花期约为30天。

乌桕雌雄花的开放时期不同,一般雌花开放早,雄花开放迟。葡萄桕的雌花开放期,幼树于6月26日,壮龄树6月11日;幼龄树雄花开放要迟21天,壮龄树要迟30天;幼龄树雄花盛开期于7月2日,壮龄树6月20日。鸡爪桕第二次花序的雄花开放期,幼龄树于7月3日,壮龄树于6月25日。

此时,一次花序已进入终花阶段,幼龄树6月30日,壮龄树6月19日。二次花序雄花盛开期,幼龄树于7月15日,壮龄树7月1日。当葡萄桕的雌花开放时,正值鸡爪桕一次雄花的盛开期,鸡爪桕的雌花开放期又与葡萄桕的雄花盛开期相吻合。在不同地区的物侯观察,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就为鸡爪桕与葡萄桕的相互杂交授粉创造了条件。

乌桕优良品种

1、铜锤桕

这是兰溪县永昌、游埠、女埠等区广泛栽培的丰产品种,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选择,用嫁接繁殖的优良品种。铜锤桕状如锣锤,故名铜锤桕。主要特点是枝粗叶大,叶质厚,叶片呈广卵形,嫩叶淡黄绿色,两侧稍带棕红色,春梢顶部和秋叶呈紫红色。花序粗短直立似烛,果穗短园形,排列紧密,每穗有15-20个果实,每枝春梢均能结果。

果实扁三角形,果柄粗短,果大皮厚,蜡皮厚而略发黄,种子有一条较粗的腹筋,每公斤种子约为3800-4000 粒(一般桕籽每公斤为6000-8000粒)。一般壮年树株产15公斤左右,果实成熟期在11月中、下旬。其优点是产量高、蜡皮厚、结实早、耐肥、耐瘠,还具有枝条粗壮、松脆、皮厚,髓心大、容易进行嫁接的特点。缺点是果穗排列紧密,容易发生烂蒲现象。

2、选桕1号(大粒葡萄桕)

母树是二万余株实生幼林中选出的。成叶淡绿发黄,秋叶紫红色,叶柄细弱而长,叶片常下垂,叶背朝上。果实生长中期,果皮淡绿发黄,果柄细长,每穗结果实10-20个,园形,花序中常有雌雄花间隔着生,结果枝少,常下垂。枝条色浅,半边有红筋,另一半边青黄褐色,基部芽少,梢部则多。

从这一特征可以帮助识别这个品种的接穗。在采收桕籽时,保留果枝长度比其他品种要长一些,否则将影响翌年春梢数量和果实产量。本品种早熟,烂蒲少,种子洁白,蜡皮厚,每公斤种子约3600多粒,果实在11月中、下旬成熟。嫁接繁殖的植株,第二年就可开花结果,三年后,株产2.5-3.5公斤。没有大小年之分,比较稳产。本品种是从山地乌桕中选育出来的,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比较耐旱耐瘠,适合山地种植。

3、选桕2号(大粒鸡爪桕)

母树于从浙江省文成县选出。叶大色深,质地厚,嫩叶紫红色,秋叶红黄色。分权多,果枝粗短,果穗3-5杈,状如鸡爪。在生长期内,果皮深绿色,果实园形,皱皮,果柄粗壮,每果穗有20-35个果蒲,种子洁白,粒大, 蜡皮厚。每公斤种子约为2800粒左右:12月上、中旬成熟,无烂蒲现象。

本品种第一次花序也有少数離花能形成果实。嫁接后萌发力很强,结果枝多,果枝下垂。叶背朝上,新梢紫红色,枝条色泽深,果枝带方形,枝条髓心大面松,皮厚,便于嫁接。嫁接繁殖第二年就能结果,三年后株产2.5-3.5公斤。树势生长旺盛,树冠为园形。在水肥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更能获得优质高产,但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栽培时,结实率较低。

4、小粒鸡爪桕

此品种系实生繁殖,是浙江省金华、兰溪等地群众颇为喜欢栽培的丰产品种。发枝力强,枝条细短密集,果权较多,结果枝细密,结果多而果小。叶片小,质薄,菱形,果穗短,果实多,每穗在20个以上。种子很小,千粒重为180克左右。种子含油率达46.72%。单株能高产稳产。经济寿命长,壮年以上的大树,树冠颇大,产量亦高,个别单株产量达50多公斤。

5、分水葡萄桕

母树是从浙江省桐庐县选出,当地社员用嫁接方法繁殖的。本品种主要特点是春梢分枝力强,结果枝多而细弱,因而结果累累,果枝下垂。没有大小年之分,能保持高产稳产。果实扁三角形,果实较小。我场繁殖的这个品种,年年获得丰产。

6、选桕3号(文成寿桃桕)

母树于从浙江省文成县选出,叶大,广卵形,淡黄绿色,秋叶黄色,叶柄细软,叶片常下垂,叶背朝上,色泽和树形均较美观。果实纺锤形,果皮光滑,呈草黄色,种子桃子形,粒大,蜡皮厚,为晚熟品种。12月上旬后果蒲开裂成熟。结果枝亦为草黄色,果枝常下垂,果皮薄,出籽率高。本品种用于庭园及道路两旁绿化,具有艳花美果,黄叶迎秋之特色,对于绿化环境是十分适宜的。

乌桕的良种繁育

种子遗传品质的优劣,对乌桕的产量、品质和生长都有直接的影响。凡是遗传品质优良的品种,对于乌桕产量、品质和桕树生长均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应繁育良种。选用优良单株的种条(接穗)建立良种基地--采穗圃或种子园,逐步实现乌桕生产良种化,以达到高产稳产。乌桕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开展乌桕品种资源调查和良种选择工作

对中选单株加以编号、标牌、登记,以便在建立采穗圃和繁殖嫁接苗时提供良种接穗条。在乌桕“选优”标准方面:嫁接后五年单株产量达7.5公斤以上,平均每结果枝果数在20个以上,20-30年生的实生乌桕,单株产量达25公斤以上,大小年产量变异幅度不超过20%。具有蜡皮厚、籽粒大、种子洁白,不易烂蒲、种子不易掉落、出油率达42%以上,母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生长均匀、结果层厚的植株。

2、建立良种采穗圃

为了改造低产劣树和繁育嫁接苗,需要大量良种接穗。建立良种采穗圃,就可以满足大量良种接穗的需要。建立采穗园有二种方法:一种在乌桕老产区,利用通过鉴定评选出来的优良品种的种条,作为接穗,对成片的低产劣树进行嫁接,改造成采穗啊,以供采穗用。另一种是在乌桕新发展地区,缺少乌桕树,而需大量栽植乌桕时,可用良种嫁接苗造林,建立采穗圃,以供繁育良种乌桕的需要。

3、乌桕良种繁育的方法

繁育良种乌桕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嫁接方法来实现的。所以搞好嫁接技术对良种繁殖工作有重大意义。参阅本书采种育苗部分的嫁接苗的培育和出圃一节。采穗园的栽种密度一般为3.3*3.3米,也可以2X3米,即每亩栽植60至110株。

总结:想要提高乌桕的整体产量,良种繁育方法很重要。根据乌桕的要求来决定选择什么品种来进行良种培育。只有在种植前掌握它的种植技巧,并且熟悉乌桕生长过程遇到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有助于提高乌桕的产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