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放水了,久旱逢甘露。如果你現在有錢了,會投資哪方面?股票、住宅還是商鋪?

金海洋131419


近幾天看了許多的相關評論。大家對於這一次降準的預期普遍是偏高的。這與近幾年市場下行帶來的情緒上的羈押不無關係。市場需要強有力的利好來刺激,那麼央行開閘放水,社會普遍性看多資本市場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這裡我想說些冷水的話。我們在過分解讀央行降準的前提下,似乎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那便是時間。以此次降準為例,絕大多數文章的論點主要集中於流動性相對寬鬆下,為資本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但問題在於,一來央行官宣中明確表示,這部分資金用於實體經濟的發展。二來,資金如何正確的疏導進入實體經濟尚需改進。距離上一次的面相實體經濟降準,已經半年有餘。但我們發現,實體經濟目前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成本高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大水究竟如何有效灌溉旱田呢?

我不否認降準相對於流動性方面有著強力的利好衝擊。但實體經濟的復甦絕非朝夕可成之事。而資本市場由於資金的瘋狂作用帶來的資金牛市,我們已經經歷過,08年和15年的暴漲暴跌背後不正是資金過度瘋狂,流動性氾濫帶來的資本苦果嗎?股市與樓市最大的區別也正在於時間背後的週期上。樓市週期往往來自於十年為單位的計量。而股市短短半年便可以從天堂跌回地獄。這正是拋開了實體經濟基本面後,資金力量透支企業增長所帶來的弊端。而普通投資者在此過程中被完成了財富重新洗牌。我上面說過,降準是利好,但我們絕不應該忽略其中的時間因素。資金有效流入實體需要時間。企業獲得資金重新走出泥濘也需要時間。股市反應實體經濟復甦,經濟走活則更加需要時間。單純的解讀利好,而盲目的進入股市並不是有效的投資邏輯。這過程中,如果有毅力堅持的,或許可以迎來改革的紅利。但環顧整個市場投資者結構,堅持者寥寥無幾,所以最終難免被收割的命運。而這樣資本瘋狂背後的所謂牛市,在我看來,不來也罷,因為它毫無意義。


醜鑑人生by


央行這次“放水”的幅度可是一點不小,時隔多年久違地採用了“全面降準” + “定向降準”,雙降的模式,總共釋放了多達 9000 多億人民幣的流動性,對於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個強心劑。


市場的流動性終於充裕了,不再缺錢了,對於股票、房產、商鋪而言是否投資的景氣週期又重新開始了呢?——或許,有點樂觀過頭了。


為什麼央行在 2018 、2019 年多次釋放“降準”的大招?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經濟下行壓力顯著,市場風口已經轉向,不採取這些刺激的舉措,實體經濟、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長等都會成為大問題。


經濟和十年前一樣,已經到了不刺激不行的地步了,所以必要的憂患意識一定不能缺少,現在的大環境並不好,這是事實!


降準了,流動性寬鬆了,還能投資股票和房產嗎?


1、股票短期而言會形成利好,長期風險仍不能低估


每一次降準來襲,股市都會迎來階段性轉機,這已經成為了公開的規律。股市的行情走勢與市場的流動性息息相關,央行打開閘門放水了,股市會率先有所起色。


但是長期而言(1-2年的週期內),股市未必能成為一個相對底部走出期望中的大行情。作為國際資本市場風向標的美股存在的風險隱患真的是太大了,一旦步入下行通道,在全球化的今天,幾乎沒有國家能倖免,全球性的危機、恐慌會像 2008 年那樣再次蔓延。


所以,短期而言股票會有所起色,但長期來說,還是保持謹慎的態度。


2、地產業的景氣週期已經結束了


不論是居民住宅還是商鋪,他們的景氣大週期已經結束了,在未來二三十年的大週期內,只會有少部分具備地理位置優勢、稀缺性的地段房產會具備保值的能力,其餘的房產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黑龍江鶴崗那樣“房價如蔥”的危機。


最近十年,房產均價平均每年上漲的幅度在 20% - 30% 上下,不少城市十年間房價翻了 10 倍的案例尚且存在。但是我們的居民收入年增長能達到 10% 嗎?——顯然是達不到的,或許 5% 都成問題。


一邊是房價猛漲,開發商大興土木,住房套數達到 34 億,一邊是居民收入增長緩慢,2018年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才只有 2000 元,與此同時,出生率、結婚率在銳減,超過 30 歲的大齡青年比比皆是,甚至不婚、不育都已經成為年輕人新的選項。。。


再加上“房住不炒”的指揮棒引領,大家覺得地產業還會有繼續向上的空間嗎?明眼人都已經在撤退了,李嘉誠也好,王健林也好,大佬們都先知先覺在有所行動了。


現在的房子就是一件用於買賣、投資、居住的商品,虛高的價格也需要有人來買單才行,在全民負債的新時代,我們的“接盤俠”還能堅持多久,這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該來的風暴遲早都是會來襲的,大家提前有所準備為好。






那麼,現在又應該投資什麼呢?——或許還是風險穩健的債券基金更為妥善。存在的風險較低,投資門檻也不高,在支付寶、理財通平臺上就能輕鬆買到,不少收益可觀的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都在 10% 以上,不僅能跑贏通脹,還有可能實現比股票投資更大的收益,又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這個階段,做投資還是謹慎一點為好,在“經濟寒冬”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多持有現金,降低負債,儘量不要輕易辭職,先把 2019 年下半年過過去來年再做打算。


浮雲財經觀


央行此次放水並非是支持股市與樓市,央行放水是支持小微企業,所以並不能意味著久旱逢甘露的放水是為了支持樓市和股市,所以希望明白這一點。

而在央行放水的前提之下,假如我現在有錢,在股票、住宅、商鋪等當中我肯定會選擇投資股票,而我肯定不會選擇投資住宅和商鋪,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首先說說我為什麼不會投資住宅或商鋪呢?

因為我不是一個炒房客,對於樓市中的住宅和商鋪我是局外人,是根本看不懂內情。而我作為要出資去投資的話,肯定要勝算概率大才具有投資的價值,但我對於樓市不太懂行,半桶水的投資能力,這是我不投資住宅和商鋪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大原因就是樓市環境已經遇冷,各大房產政策施壓,限購限量,出臺新的房貸利率政策,這些種種政策抑制了房子未來的升值空間。而且投資房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現在在高位階段,我肯定不會去選擇投資樓市的。

然後再來分析為什麼會投資股市呢?

因為投資股市是我當前最主要的投資方式之一,我本身就是學習金融的,而且也是職業金融行業,所以對於這些金融理財還是比較內行業。從投資角度來看,投資是為了追求高回報,想要高回報肯定就是要投資熟悉的行業,這樣勝算概率大。我投資股市12年多,已經有自己的炒股經驗,這是我選擇投資股市真正原因。


其次就是我看好未來股市的發展,A股已經經過30年的發展,股市制度已經得到完善,逐步的成熟起來了。未來的股市只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具備投資的價值,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股市點位絕對不會只值3000點,相信未來1萬點,甚至3萬點都不是夢,所以未來的A股上漲空間非常大。

最後綜合樓市與股市的分析

上面我已經進行了分析,假如我現在有錢只會投資股市,而不會投資住宅和商鋪。上面也說過投資樓市我是行外人,而且我未來10年不看好樓市發展;相反我對股市屬於行內人,而且非常看好股市,這就是我個人一定會選擇投資股市,而不會選擇投資住宅和商鋪的真正原因。


老金財經


自從去年10月份,創業失敗關閉公司後,我已經沒上班了,一方面人到中年,找工作比較困難;另外一個方面,只怕很難適應被管,而我除了原有的專業技能,就是炒股經驗15年。

這段時間,我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找房子和炒股上面,商鋪沒有考慮。

1、為什麼炒股

正如你所說,全面降準了,最近市場流動性比較寬裕;而且註冊制即將推行,為A股營造了新的市場法治;昨天銀監會又建議銀行把居民儲蓄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長期投資;社保已經有22個城市地區簽訂了入市託管協議;外資進入市場超過萬億。

基於此,我覺得證券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而正好我有這個經驗,所以,選擇炒股是必然的。

2、為什麼考慮買房

2019年國內房地產價值總體是趨於平緩,部分有下降。而來深圳十多年,大孩子小學了,小的即將讀書,我家住龍華,沒好的學位,所以考慮關內買個好點兒學區房,這與降準沒半毛錢關係。

3、不考慮買商鋪

首付5成,貸款10年,壓力大,位置好的價格大,位置不好的,買個累贅。


王閱註冊牛


朋友們好!

隨著這次降準的實施,大概能夠釋放出來9000億元資金,這次降準有利於房產市場和股市,因此,如果有錢的話,可以考慮投資房產,也可以投資股市。下面來分析一下。

投資房產

如果有錢的話可以投資住宅。隨著這次降息,可以說對於房地產也是一個利好。一個是有利於開發商進行貸款,另一個是有利於購房者貸款。因此,這次降息有利於維持房產市場穩中有升的態勢。

現在房產市場整體上來看仍然處於白銀時代,未來房產價格肯定不會像過去十幾年那樣猛漲了,但是未來房產價格也會緩慢攀升的。

現在我們的市場化仍然在持續推進,我們的城市化建設仍然在持續進行,人口也在持續流入城市。隨著人口持續流入城市,對於城市住房的需求也會緩慢增加,需求的增加將帶來房價的緩慢上漲。

現在的商鋪受到電商的影響比較大,因此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想投資房產的話,可以考慮投資經濟發展較快城市的市中心學區房,這些房產未來升值空間較大。

隨著未來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會越來越重視,對於學區房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因此,投資學區房可以說是個較好的投資方法。

因此,如果有錢的話,可以投資經濟發展較快城市的重點小學學區房,這樣的房產未來升值空間較大。

投資股市

有錢的話也可以投資股市。這次降息總共釋放出來9000億元,對於股市肯定是利好。

首先是有利於銀行股業績的增長。降准以後,銀行貸款資金增加,能夠提升銀行股的經營業績。業績增長,能夠帶動銀行股股價上漲。

有利於上市公司利潤增加。銀行貸款額度增長,也有利於其他上市公司降低貸款成本,有利於利潤的增長。利潤增長,也會帶來股價的上漲。

有一些資金可能會進入股市。降准以後,資金比較寬裕了,有一些資金可能會進入股市進行投資。

因此,整體上來說,降準有利於股市。

現在投資股市,可以堅持價值投資,堅持長期持有,這樣可能風險較小一點,而且也能夠獲得更加穩健的收益。

現在股市中有3700多支股票了,其中很多高分紅績優股經營穩健,業績較好,而且每年也能夠分紅,可以說很多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因此,如果投資股市的話,可以考慮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這些股票如果長期持有的話,可能風險較小,而受益較為穩健。


綜上所述,如果有錢的話,想投資房產的話,可以投資重點小學學區房;如果家裡房產已經有2套或者更多的房產,那麼也可以投資股市高分紅績優股。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有多餘錢,股市,住宅和商鋪我都不會投資,因為我自己也在開企業,給我多少,我都會用於作為週轉資金或者擴大規模。對於普通人我的建議是投資股市,科技企業的股票,千萬不要投資住宅和商鋪,我們說說為什麼?

第一,中國未來發展我們只能依賴科技,互聯網科技,農業科技,人工智能,現代化和自動化,從而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力,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這也是真正推動社會和人類進步動力。

第二,住房和商鋪已經成為了歷史,這是歷史產物,商鋪現在是一鋪坑三代,市場已經告訴我們了,現在多少商鋪淪為倉庫,還投資商鋪就等於往水裡扔錢,打水漂。住宅投資也將會出現一房坑一生,住宅已經嚴重剩餘,現在投資住宅就是接盤俠,根本無法轉手和賣掉,人口下滑,房子越來越多,老齡化加劇,收入和房價不匹配,現在很多城市二手房掛幾年賣不掉,租也租不掉。特別是郊區,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大跌已經是必然,大家可以考慮鶴崗,玉門和山東乳山這就是郊區,縣城和三四線歸宿。這一系列告訴大家,投資住房是玩命了,是自殺。


劉華銀mark


如果有錢了,我認為應該要進行這樣的資產配置:

1、剛需房要先買

無論房價高低,該買的還是要買,不能因為房價貴了租一輩子的房,那怕你在郊區置業,房子永遠是人生奮鬥的第一目標。要知道,將來成家立業、孩子讀書上學,房子是繞不過去的坎,但只限於剛需房。

對於二套房甚至是N套房,我認為目前的投資價值不大:

a、租售比較理財產品要差,以北京為例,租售比只有2%,低於大額存款年化收益率;

b、中國出生人口逐年下降,未來供求關係並不緊張,甚至會出現供大於求;

2、商鋪前景不明朗

儘管傳統商業不可能會消亡,但經歷電商競爭和外賣崛起,已經與二十年前有明顯差別。打個比方,佛山禪城已經開通地鐵,交通相當方便,按理說地鐵上蓋人流密集,商鋪前景一定很好。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普君新城商圈,商鋪關門已經是常態,而且已經延續數年之久,從這個角度看,我看不到商鋪未來的發展在那,我不會把錢投向這個方向。

3、股票的確有投資價值

2015年股市大幅下跌後,很多個股腰斬再腰斬,但不少有價值的個股,如招商銀行、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三一重工等很多優質股票,並沒有因為4年大熊市而出現虧損反而創出2007年大牛市後的歷史新高。我覺得只要堅定做好長線股東,優質個股的業績增長能股票的價值進一步抬升,分享中國經濟的紅利。2019年外資認為中國股市屬於低估區,並以實際行動大幅流入抄底中國,我認為也是股市低估的一個明顯信號。

綜上所述:

如果我有錢,第一個要解決的是則需房的配置,然後會關注被國外資金認為是低估的股市進行價值投資。


風雨順德人


股票和商鋪我都有投資!所以我來解答你的問題吧!

這次的降準放水其實是利好實體經濟 ,刺激股市的,對於樓市來說真的作用不大。因為目前調控已經箭在弦上,住房不炒將是未來5-10年裡長期保持的一個趨勢,所以,誰頂風作案,誰就買單!

目前來看,就是一個優質個股>優質房產>優質商鋪>劣質房產>劣質商鋪>劣質股的一個結構。

也就是說,投資優先股票,其次優質商鋪,最後才是一線和新一線的優質房產。

因為目前的A股已經在一個歷史底部區域,並且估值非常低,投資的價值非常高。

每一次大級別的熊市過後必定會有大級別的牛市到來,此次也不會例外,這是所有市場必定會遵循的規律。

而且熊牛之間的跨度裡,個股的漲幅都是驚人的,少則2-3倍,多則3-5倍,強則5-10倍。

所以說,對於目前的情況來看,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更多的把閒錢投入股市。

記住3個忌諱,2個建議:

第一就是別在熊市第一波接盤;

第二就是別在牛市第一波出貨;

第三就是別在震盪市追漲殺跌。

投資中也經常會出現兩個誤區,而這兩個誤區往往與時間密切相關,我的甲建議是:

第一個建議是,不要買進了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劣質資產;

第二個建議是,不要過早賣出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資產。



琅琊榜首張大仙


降準等於放水嗎? 官方每次降準都要說“絕非大水漫灌”,一定要否認“放水”,事實上,就是放水。

從降準來看,是希望向實體經濟輸送“流動性”,但是,之所以每次降準降息,都要否認“大水漫灌”是因為“錢是最聰明的”,總是要流向有盈利的方向,即炒房!

而這次降準之前,發生了什麼?就是lpr——即市場貸款利率報價基準機制,之所以,降準之前央行要打開lpr機制,就是為了降準後資金不流向炒房,銀行不房貸給炒房!至於效果如何?應該說比歷史上的降準後房價上漲要有效——因為“二套房加不低於60基點”是一個死穴,直接擊中了炒房的死穴。

而從降準後的社會效果來看,本次降準釋放8000億資金,同時向城商行定向降準釋放1000億資金,合計9000億資金。未來還有降準和降息。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宏觀經濟增速壓力逐步加大,而失去“房地產”這一個“刺激”,未來經濟增長只能靠“科技轉型”和“消費升級”,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實體經濟的增長質量會逐步改善。

而從高層對經濟結構和對經濟刺激方法角度來看,未來,資本市場,即股票市場的機會將會明顯提升,即股票市場活躍,有盈利機會。

因此,未來“炒房”這條路走不通了,資金逐步流入資本市場,是一個大概率趨勢。儘管走勢會有波折,但是,從8月底lpr機制發佈以來股市成交明顯放大,從日均成交3500億左右的水平提升到目前的7000億水平。(當然,有明晟指數,港股通,以及標普指數加速納入a股的影響),市場面對外部局勢,抗跌性明顯和8月之前大為不同。

因此,建議在降準之後,對股市的重視程度應該提升到家庭主要的資產配置的程度!



屠龍刀fei0598


一、什麼是央行放水?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那麼怎麼理解呢?就是金融機構要想放款必須按照要求在央行那繳納存款。央行要求的高了,金融機構能流向市場的錢就少了,反之,央行降低準備金要求了,流向市場上的錢就多了。所謂央行放水就是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流向市場上的錢多了。

二、央行1月6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次央行放水將釋放8000億流向市場。人民幣也受供求關係影響,流向市場上的錢多了就表明人民幣的購買力相對下降。為了應對錢不值錢,老百姓通常會將手裡的錢做一些投資來減少一些隱性的損失。那麼在股票、住宅、商鋪 這三個投資方向上選擇,應該投資哪個呢?

三、股票、住宅、商鋪這三個都有什麼特徵

1、股票投資對投資人要求專業度比較高,股市市場波動頻率比較大,屬於風險偏高的投資品種。如果投資人有一定的投資知識的話,在股票市場投資也是相對不錯的,正因為波動大,所以如果做對了,利潤也是很客觀的。

2、住宅投資和商鋪投資。這兩項可以簡單的說就是買房子進行投資。商鋪價格一般是住宅價格的2到3倍,投資商鋪一般是賺租金的,租金相對比較高點,古語有句話“一鋪養三代”就是這個道理;而投資住宅單純靠收租金價格比較低的,一般是買完等過幾年再賣來賺錢的。但是隨著這兩年房產價格下行通道打開,住宅市場投資沒有前幾年那麼好做了,實體經濟環境差,租商鋪的人也就越來越少,租賃價格下降,商鋪買賣也不是太好賣。

三、綜上、首選建議你投資住宅,住宅投資切記不要亂投資,要儘量購買稀有房產,比如學區房、小高層、別墅等。其次、股票投資,如果有你有專業的投資知識的話。最後、商鋪市場這幾年市場並不太好,不建議介入

我是財經領域從業者,這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探討財經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