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武安以商業著稱,縣內商業繁盛,商賈輻輳。縣外則商號林立,業務發達,獨以縣立幫。民國年間,縣城南關街最為繁華,那裡集中了各種商業活動,可以說是全縣的商業中心。說起武安城解放前的商業,必須研究南關街。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南關街

人稱它為武安的“王府井”。那時南關街只有兩米多寬,街道兩邊的店員能隔著街聊天。西邊有和順號、一品齋、魁芳齋等。東邊有蘇記號、元益齋、品香齋、華昌德、同豐裕等。和順號是南關街西側北起第一家,經營副食品和調料。魁芳齋的糕點又甜又軟,受到人們喜歡。華昌德是雜貨鋪,主營染料。同豐裕是染料廠。公私合營後,南關街實施改造,兩側各向後退出兩米多,臨街的商鋪大部拆光。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日軍侵佔武安城

南關街集中了城內90%的店鋪,其餘一小部分店鋪在草市街、衙前街、西關、半壁街、什字街等處。一條南關街不僅是店鋪林立的商業街,而且也承載了武安城太多的歷史文化,很多較大的歷史事件都在南關街發生。如今南關街正在改造,一些比較古老的建築也隨之消失,但一些新的店鋪依然在經營,熙熙攘攘的人流依稀可聯想到當年的繁華。那麼,民國年間武安城有哪些商業部門和商號呢?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民國時期武安城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銀錢業

最早的錢莊是清朝末年在縣城創辦的“萬順德”和“師順成”,兼營商業。民國初期縣城又先後辦起“德源慶 “復源興"、“同和興”和“慶豐源”4家。前3家主營錢業及買賣津票,而“慶豐源”則主營棉紗,兼營錢業。1937年“七七”事變後,外地的錢收回困難,各錢莊相繼關閉,僅餘偽縣長李聘三的姻親(伯延房姓)為股東的“同和興”一家,後也關閉。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綢布業

綢緞來源採自滬杭、豫魯,布匹則採自天津、濟南或順德。九一八後,緞子每尺由一元四五落至三四角,洋布每匹由十二三元落至六七元。商家購貨到手,未及售賣,就開始貶價,歇業者屢見不鮮,此業最不景氣。支會長白日成的福利號和常務幹事龐存禮的慶和祥洋布店較有名。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民國年間舍利塔

雜貨業

縣城內雜貨多辦自順德(邢臺),赴天津、漢口購辦者較少,李存先的“恆昌永”歷史較長。還有支會長駢煥章的“正興源”。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糧業

武安糧商城中最盛,和村、陽邑、繼城、淑村等鎮次之。糧食來源全靠山西,出路則在河北,交易規模可觀。有侯文亮的“義盛公”,陳翰文的“義順興”。

藥材業

中藥大部分來自安國,城中南關街大洺遠尹家開的“積盛會”的藥品最為精良,價格也很高,西藥多為各號代售,無專營者。還有姚立業開的“太和福”藥鋪。

棉花業

此業資本雖小,而營業額很大。每遇收花之年,花店林立,外商來武販運者絡繹於途,經濟很活躍。“益興花店”規模較大。

茶餜業

城內段煥然的“魁芳齋”資格最老,出品亦精。供人民日常之需,數量頗多。還有常木齋的“德春茶莊”,專營茶葉,頗顯興旺。徐良臣的“元香齋”也很有名。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白布業

專營白布大米,兼銷棉紗煤油。城內韓家的“從興韓”資格最老。

木板業

分壽板、木料兩種,不論兼營分營,統稱板業。壽板以柏木為珍貴,產自本境,柏林村最為富饒。次則松木板,產自晉省,運銷本縣。再次則雜木板,小戶用之。有支會長梁夢九開設的“和合同”。

油業

分油房、油店。油房為製造場所,油店為販賣場所。武安有芝麻油、菜油、椒油、花子油、草麻子油等。白油(即花生油)皆來自外縣,行銷武安。草油則產自本境,行銷外縣。

廣貨業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寧晉、清河等籍最多,其他鉅鹿、安陽、衛輝、武安者有之,運銷東西洋貨,京廣時貨,鐘錶玩藝,化妝用品以及江西瓷器等各重陳設物品。光宣年間,城內僅三四家。民國以來,營業曾一度大增,群起仿效。有張懷珍的鼎盛號和王崑山的“德興成”等。

煤油業

武安暢銷之煤油,有亞細亞和美孚兩種,亞細亞屬邯鄲“怡元恆”經營,武安“餘遠恆”為其分櫃。美孚屬邯鄲“貞記”經理,在武委託白布雜貨業代為銷售,每筒油利潤甚微。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美孚煤油燈

麵粉業

本城麵粉業多依賴土磨,自邯鄲怡豐機器麵粉公司成立後,所出叢臺牌面粉,風行武安。

煙業

以紙菸盛行,水旱菸逐步被淘汰,紙菸以英美菸草公司為最風行。雖有各種雜牌煙來武創銷,多不能暢行無阻。國貨煙,因成本關係,製造不精,價值低廉,農民和勞工很歡迎。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南關街

氈業

從事此行業皆為山西人,氈分行貨和淨貨,行貨摻以沙土豆麵,鋪用一二年即破爛。淨貨須定製,每尺面積約二角,價值較昂貴。有蔚和氈房、萬順氈房、順義氈房、德盛氈房等

書籍文具業

此業以“金盛堂”為最有歷史,早年獨自一家,營業頗善。後來學校增多,書籍文具銷路很廣,同業競爭增至四家。

裱畫業

城內共有三家,以“文園齋”為稍有歷史,該號中常發現本縣名畫家張華庭遺墨,如遇識貨者個高價。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商會會長駢克剛書法

肉業

城內肉業共六家,城內韓家的“盛興韓”生意最老,其他鄉鎮,雖也有此業,但大半不能滿足社會需要。

鞋帽業

民國紀元前,只有本地鞋鋪 ,以後風俗日靡,鞋商乘時崛起,販運天津、保定新奇品種,供一般人士之選購,本地鞋工所出之貨,逐漸落伍。

武安縣民國年間縣城主要商號

藥材業 太和福 積盛會 同和恆 同盛源 信義恆 同慶恆 華聲太 (均在南關街)

洋布業 福利號 慶和祥 華興布莊 德源成 恆豐德 同泰恆 惟一號 (均在南關街)

雜貨業 正興源 新瑞同 華昌德 慶福號 福興隆 恆昌永 長勝號 泰昌德 和順號 (均在南關街)

邯鄲武安的南關街,你知道有多牛嗎?

民國商號

糧業 義盛公(南關) 義順興(什字街)太順公(什字街)恆順公(半壁街) 魁記(南關)元 順店(龍門鋪) 仝和公(什字街)

廣貨業 鼎盛號 德興成 豫興恆 德豐號 同興永 倫記 春祥號(均在南關街)

木板業 和合同(西門外) 功同和板(南關) 福和板(南門外)錦順成(什字街)復慶德(南關)和成李(半壁街)義盛德(半壁街)

棉業 人和店(西關) 天元亨(南關) 日升隆(菜園) 雙和店(草市街)恆順德(西關)公信和(龐家巷)瑞昌店(南關)

茶果業 魁芳齋(南關) 元香齋(衙前)德盛恆(南關)華信齋(南關) 德春茶莊(南關)萬鄉村(十字街)新記(衙前)

理髮業 錦盛堂(半壁街) 義和香(衙前)

大家對武安古城這條南關街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