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婁山關在貴州省遵義市,距離遵義市區50公里。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婁山關更是千峰萬仞,重巒疊峰,峭壁絕立。佔據了婁山關,向北可以挺進四川,向南可以控制黔桂,所以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我們來到婁山關時是2020年1月份,這天山上有大霧,視野並不開闊。但這讓人總覺得是在雲霧繚繞的高山上,使得婁山關看起來更有一番雲深深霧濛濛的神秘和險要。由於霧大,所以我們此行沒有看到“殘陽如血”,但卻感受到了“蒼山如海”。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在關口東側山崖,有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詩詞手跡的石碑。這塊石碑全長25米,通高13.55米。石碑悉用雲南大理石鑲嵌,最大的字有3米多高。毛澤東的書法自成一家,嬌若游龍,驚似飛鴻,巍峨壯美,氣勢非凡。他的詩詞更是想象豐富、氣勢磅礴、意境高遠。在那樣艱苦的年代,寫出的詞卻充滿了樂觀和浪漫。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婁山關”三個字是1985年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週年,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摩巖全長11米,字徑2.3米,筆力雄渾遒勁,陰刻描紅,輝映於雄關青松間格外醒目。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關口上的這幾個炮臺,據說是太平天國時期就有了。今天站在這炮臺旁邊,還是能感覺到當年發生在這裡的炮火硝煙的慘烈故事。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這裡真的是“天無三日晴”,我們走著走著就下起雨來了。幸好上山之前朋友就提醒我們一定要帶上雨傘,所以大家都沒有被淋雨。溫馨提示一下:到婁山關旅遊,一定要帶好雨具。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在婁山關口西側山埡,有一座碑高11米,底座寬6米的“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碑上有參加過遵義戰役的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遵義戰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15個行草大字。碑身為兩根斜尖型的巨型柱子,好似兩把刺刀,直衝藍天。碑身上兩把“刺刀”中間是一面紅軍的戰旗。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紀念碑的另一面是張愛萍將軍1935年作的《西江月.遵義大捷》手跡。下面的漢白玉浮雕,雕刻著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領、戰士、游擊隊員躍馬橫槍,攻克天險的英雄群像。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小尖山,是婁山關地區一個海拔1400米的山峰。山頂面積很小,大概也就是10幾平方吧。上面有一粗狂的石碑,上面寫著:遵義戰役婁山關小尖山戰鬥遺址。當年紅軍就是在這十幾平的山頂,用石頭壘成工事,擊潰了敵軍的數次反撲。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站在小尖山戰鬥遺址旁,展望四周,萬峰矗立,莽莽蒼蒼,雄渾磅礴,巍峨險峻。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長空橋,是連接大尖山和小尖山的一座鐵索橋。橋長100米,5米寬。這座索橋是2017年為了方便旅遊才修建的,並不是文物。“長空橋”一名來自毛澤東的那句“長空雁叫霜晨月”。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我們來到長空橋時,霧漸漸大起來了。這時的長空橋,猶如一條通往仙境的通道,非常漂亮。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濃霧中的長空橋,看不到對面,感覺好似在天上行走。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建於2007年。館內陳列了婁山關戰鬥的相關史料、圖片、文物等,並採用現代化的弧幕電影、聲光電沙盤等手段模擬當年的激戰,全方位介紹了紅軍當年在婁山關的戰鬥情況,展示了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婁山關戰鬥的恢弘曆史畫卷。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煙雨濛濛的貴州紅色景區: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溫馨提示:

  1. 婁山關景區是免費的,帶上身份證就可以去玩。
  2. 婁山關經常下雨,建議去的時候帶上雨具。
  3. 山上森林茂密,經常有大霧,最好不要一個人走,容易迷路。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找個導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