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鵝應選什麼鵝燒的皮才脆?

13553545069


燒鵝是廣東傳統名菜。以整隻鵝烘烤而成,成品的特點是色澤棗紅光亮、鵝體飽滿、腹含滷汁、油脂盈潤。



脆皮燒鵝要做到皮酥脆又肥而不膩,不能選擇太瘦小的鵝。瘦小的鵝本身油脂少,大火高溫燒製時鵝皮下脂肪盡失,出爐後燒鵝皮熱脹冷縮,就會變得單薄、發硬,脆皮也就無從談起了。但如果不用大火燒製又欠缺了幾分燒鵝原有的幹香味。故而我們常說,選材燒鵝不宜太瘦小,選擇偏肥大,皮下脂肪充足的光鵝為宜。


因為全國以廣東燒鵝最為有名,這裡就簡單談談廣東燒鵝對鵝的選擇。

  1. 做廣東燒鵝可以選用獅頭鵝、馬岡鵝、黑棕鵝、烏鬃鵝等品種。有的人喜歡選擇個頭中等、或小個頭的清遠黑棕鵝為材料,也有人喜歡選擇生長期不足兩個月的馬岡鵝,因為這種鵝生長快,體型比較大。還有采用獅頭鵝和馬岡鵝的,馬岡鵝6到8斤左右,使用荔枝柴來燒製,燒鵝味道比較有特色。
  2. 做廣東燒鵝,基本上選擇生長期在90天-100天左右的,體重5-8斤左右,身形肥嫩的鵝。若是選擇烏鬃鵝,採用60-70天的,因為它生長得快。這種“烏鬃鵝”,生長時一般不受汙染,肉質很好吃。
  3. 除了以上所說的,還要避開鵝的換毛期,因為如果用換毛期的鵝來製作,由於鵝皮的毛孔粗糙,短毛拔不乾淨,對製作出來的燒鵝外觀會造成影響。


大羅言酒


要弄清楚怎樣將燒鵝做到皮脆,那就需要弄清楚燒鵝皮水與火候的關係,首先應搞清楚問題的本質,事實上就是糖與火力的關係。我們知道糖不耐火,火力越大,糖就越容易分解成單糖,化學上叫做分解反應。火力越大,糖也越容易變成紅色,如果繼續加火受熱,糖的色澤就越來越深,甚至變黑,變焦。

明白了糖在高溫下的分解特性,接著我們來分析燒鵝皮水與火候的關係。

1,在烤爐內燒製燒鵝,除了考慮到色澤變化的關係,也要考慮到燒鵝變熟的程度。我們知道,要一個燒鵝變熟,它吸收的熱量是一定的,也就是說,一旦燒鵝吸收足夠的熱量,他就變熟了。做燒鵝,除了考慮燒鵝是否熟透,還要考慮燒鵝色澤的變化,而燒鵝色澤的變化和皮水中糖的濃度有密切的關係。假如皮水很濃,那麼燒鵝在吸收一定熱量的情況下,色澤也就越深。假如皮水越淡,在吸收一定熱量的情況下,燒鵝的色澤越淺。這就是燒鵝皮水和火候的根本關係,明白了這個道理,下面我們來看實際做燒鵝是如何把握火候和皮水的關係的。

2,其實不同師傅使用的皮水配方都不一樣,有點師傅使用淡的皮水,有的師傅使用濃的皮水。其實濃淡皮水的差別就是糖濃度的差異。一般港式燒鵝的皮水喜歡用濃點的皮水,也就是糖的濃度高點。很多人到了香港吃燒鵝,看到人家的燒鵝色澤都很深,其實最主要是人家用的皮水濃,而且火力也大。

3,如果用的是濃燒鵝皮水,而火力小,那麼燒製的時間也長,否則燒鵝就不熟,因為火力小,燒鵝的色澤也稍微淡點。皮水濃點,燒鵝皮也更容易脆。

4,如果用的是淡皮水,這個時候火力就要大點,否則色澤就難上得來。如果火力大,燒鵝就越容易熟,燒製的時間也就越短,也由於皮水淡,所以燒鵝的色澤也淡。淡皮水不容易讓燒鵝皮脆,建議不要用過淡的皮水做燒鵝。





天下美食屋


黑棕鵝和馬崗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