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脚到底能不能上酒席?

心随影懂


信阳也是猪脚不上正席,但在家常菜肴里很受欢迎。只要不是规矩酒席,猪蹄就是真正硬菜,主客都欢喜。


猪脚不入席是传统的规矩。不仅是猪脚,猪头猪耳朵,所有猪下水、牛羊下水,包括鸡杂鸭杂,都不能入席。自己吃可以,就是上不得席面。歪果仁比我们更讲究,他们根本就不吃。米国人也很爱吃猪肉,一头猪杀了,头尾四肢内脏什么的都扔掉,只要肉。后来知道我们爱吃,就打包出口我们。

说到猪脚不入席,传统饮食文化里可以找到根据。无须引经据典,还有女子不入席,狗肉不入席等等的规矩,都是孔子“克己复礼”时期的文化产物。对孔子的认识,我们是从批他的时期开始的。那时候光说他赖的,知道他对当时的礼崩乐坏很烦恼,就一门心思定规矩。不过没有胡来,都是上顺天意,下应民情,所有很多的规矩沿用至今,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猪蹄不上席,源于先古祭祀。

祭拜上天要用上天赐予人类的最好食物,三牲。每次祭祀礼毕,都要分享三牲肉食,是为祈福得福。延续下来,进入百姓生活,肉就分了三六九等,下水是贱物,不去吃它。重庆火锅就可作为例证,为什么会是下水为特征,主要食材都是下水?就是船民们没钱买肉,捞起长江里顺流而下的牛下水,洗洗煮煮吃。

演变到现在,各种下水都成了好的食材,很多比肉还贵,大多数人爱吃。譬如猪蹄,比猪肉贵,比猪肉的吃家多。就这,古训的影响依然存在,如果正式的宴席上道猪蹄菜式,都会觉着怪怪的,尽管有的说不出原因。

猪蹄可做很多的菜式,三种主流做法,卤、炖、烧。这里分享我的清炖猪蹄菜谱。


【清炖猪蹄】

第一步,挑选猪蹄。

别看猪蹄都一样,猪的蹄子,猪脚,确实有着很多的不同,区别大着呢。

  1. 前蹄后蹄不同,质量不同,做出来口感和味道也不同。
  2. 大蹄小蹄不同,质量不同,做出来口感和味道也不同。
  3. 黑猪白猪的蹄子不同,品种不同,做出来的口感和味道也不同。

挑选猪蹄有三个基本原则:

  1. 有大不要小;
  2. 有前不要后;
  3. 有黑不要白。

意思是买猪蹄要挑大个的、前蹄和黑猪的。因为大个的是散养的猪,养猪场都四个多月就出栏,谅它也长不大到哪里去,相比散养的猪,起码长一年,所以蹄子大,质量足。

前蹄和后蹄的区别在于,前蹄蹄筋厚实,肌腱充实,筋多肉多。后蹄相对干瘦,没多少肉,蹄筋也细好多。两个蹄子炖出来,汤和肉都有本质的区别。

黑猪和白猪,主要是品种的区别。一般的黑色猪,即便是杂交,也是本土品种特性占大头,肉味比白毛猪香。

只是挑选时注意有坑。这个坑就是很大的猪蹄要看清了,别买到老母猪或老公猪的蹄子,那就惨了,回家炖了别说味道又骚又腥,根本压不住,八角桂皮丁香都不行,而且五小时也炖不烂,嚼着猪皮还海蜇皮一样脆生生。掌握一个诀窍就比较好认,看猪皮,如果很厚,厚得扎眼,没准就是母猪或公猪蹄子。

第二步,清理猪蹄。

最简单的办法,买的时候不要挑那毛蹄,就是没整干净的,毛烘烘的猪蹄。这里也有坑:

  1. 看到有毛的不要买,不管毛多毛少。因为买回家不好处理,菜刀不好刮干净,镊子用起来也费劲。搞不好几个小时下来,全没了兴致,做都懒得做了,别说吃。
  2. 有的看着干净,但是掰开脚趾缝里还有老皮和杂毛,买回来也是不好搞掉,这样的也不要买。
  3. 整体看着白白净净,仔细一看,皮里有很多毛桩,尤其是白毛猪,不仔细看不出来。有毛桩的原因是去猪毛采取了非正常手段,不是火燎就是快刀斩乱麻,把猪毛刮断了,毛桩留在肉里。

第三步,斩剁猪蹄。

我原先做猪蹄都是买回家自己剁块。剁猪蹄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要求一刀两断,大小均匀,块块有皮有肉有骨头。为此,没少练功夫,还多次调换菜刀,能切能片能剁的全能中餐大菜刀,一刀切天下。如今好了,买猪蹄时屠户会给你剁好,还按你的要求。回来洗洗干净,注意洗掉剁猪蹄时粘上的砧板木屑就好了。

第四步,炖前准备。

  1. 一般家庭需要两个猪蹄,少了炖不着,多了装不下,家庭版的炖罐5升。
  2. 香葱一小把,挽住;姜一小坨,拍开;醋一小勺;甜酒两小勺;盐适量。
  3. 猪蹄焯水,宽水焯好,捞的时候就汤涮尽沫子,为了不要再冲洗。

第五步,清炖。

捞出焯水的猪蹄,炖罐换水烧开,放进猪蹄。如果是用另外的锅焯水更好,两个火眼,一个焯水,一个炖罐烧着水。这边焯好了,这边炖罐里的水也烧个差不多了,直接把猪蹄捞到里面最是爽快,顺带着葱把、姜块、甜酒一起放里面。然后烧开转最小火,火小到汤面微微有小沸腾,不加盖,2小时,喜欢更软烂的3小时。然后给盐调咸淡,胡椒粉出香就成了。

清炖猪蹄的标准不仅是软糯,而是软糯如膏,筷子夹着骨头才能夹起来,皮肉在上面看着颤巍巍的,根本不用牙咬,奶油一样吸溜就进口,爽死不要命。



三个关键技巧:

  1. 去腥。猪蹄的腥味存在于肉皮,只要整理的白白净净就没得问题。然后只要焯水就行,不再需要任何的生料处理,譬如腌制,还给很多调味料什么的。
  2. 火候。记住永远的最小火,不要加盖,一个小时后自有一层透明的油膜封住汤面,只保持中间一点小沸腾。期间也不要有任何的搅动。时间自己把握,一般在3-5小时之间。不要担心炖成肉糊。
  3. 调味料。炖好后,不要有大的搅动和盛汤动作,轻手轻脚,鬼子进村一样。先挑出葱姜扔了,再给盐调好咸淡,再给胡椒粉提香。如果想要好看,撒几根葱花点缀下。然后轻轻盛到碗里,可以尽情享受了。

普济


肘子种类:前肘, 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后肘, 又名后蹄,因结缔组织较前肘含量多,皮老韧,质量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肘子的菜品色佳、口味鲜香,具有清火、排毒、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特点,特别适宜长期饮酒的人群。

食疗功效:猪肘味甘咸、性平。有和血脉、润肌肤、填肾精、健腰脚的作用。烹调指南:1、将猪肘划切几刀,放入汤锅煮透,撇去血沫。2、将锅放入底油,加入葱、姜、蒜、红抽、酱油、白糖、料酒、花椒、大料在旺火上微炒后倒入大碗中,放入肘子入味。3、炒锅加入油,将肘子放入炸至表皮金黄色取出待用。4、加入步骤2中的调料汁及水、盐,中小火煮至肉质软嫩,(此处如用高压锅可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出锅即可。菜品特色:该菜品色佳、口味鲜香,具有清火、排毒、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特点,特别适宜长期饮酒的人群。注意事项: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爱生活的阿杨



静待花开时光不语


有地方风俗不一样,有的可以上酒席,有些不可以上。


九月123A


蹄膀。每个酒席上都有


玄奘爱鸡哥


可以上酒席,美味佳肴。


潮庭生活


在中国吃猪脚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只有国外一些地方的人不吃动物四肢和内脏。猪脚经常出现在酒席里,一般常见的就是酸辣猪蹄,猪蹄汤,焖猪蹄,烧蹄髈,都是很受欢迎的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