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提蔓和翻蔓有什么区别?如何防止红薯徒长?

黄晓红果果


从字面就能反应出二者的意思,提蔓是在红薯疯长期(蔓大约30-50公分)将秧子提起来放回原处;翻蔓就是将秧子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下面咱们说下为什么会对红薯进行提蔓和翻蔓。在红薯快速生长期,红薯膨大需要很多养分,红薯有个特点,就是秧子长到哪里根扎到哪里,而且都会发育成小红薯。以前群众认为不翻蔓的话。秧子和小红薯会争夺根块的养分,降低产量。现在科研人员经过实践论证发现,翻蔓虽然斩断了不定根,但是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产量提高不明显。因此提倡采用提蔓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我在老家,都用一个小三齿,顺着垄沟,稍微提下就行,省时省力效果还挺好。提蔓时配合红薯摘心法,那样效果更佳。就是在提蔓的时候将秧子尖1-3公分摘除,遏制秧子疯长。但是个人觉着如果种植面积比较大,这种方法比较费人工可以着情考虑。

除此之外红薯增产,还可以在红薯根块膨大期叶面喷肥和在红薯后期拱窝的时候根部灌草木灰水(因为各地气候和土壤不同具体叶面肥的选择和草木灰的浓度可以咨询当地技术人员)。这两种方法不仅能增产,而且口感好。








中国香瓜之乡蒂落果蔬


已经进入三伏天了,天气会越来越闷热潮湿,降雨也会越来越多,农作物也进入到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我们这里种植红薯主要是麦茬红薯,也就是在小麦收获后再种植红薯,现在正是麦茬红薯旺盛生长的时候。伏天雨水多,红薯不仅块根生长迅速,藤蔓在降雨后也会旺盛生长,但是红薯藤蔓旺盛生长就会和块根争夺养分,人们便会用提蔓或者是翻蔓的方式来防止控制红薯藤蔓徒长,那么红薯提蔓和翻蔓有什么区别吗?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防止红薯藤蔓徒长呢?

红薯翻藤是最传统控制红薯藤蔓旺长的方法,记得小时候我家里种植红薯时一到了伏天,只要下过雨后爷爷便会去红薯地里挨个将红薯藤蔓翻一遍,在雨后如果不及时对红薯进行翻藤,红薯藤蔓上就会生长出很多气根扎到土壤中,和红薯块根争夺养分,所以为了防止雨后红薯藤蔓长出气根和块根争夺养分,就要通过翻藤来控制红薯藤蔓旺长。但是红薯翻藤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在翻藤后红薯叶片要7天后才能恢复生成光合作用产物,在翻藤时还特别容易将红薯藤蔓掰折,再加上红薯翻藤耗时耗力,所以现在人们并不会用红薯翻藤来控制红薯藤蔓旺长,取而代之的就是红薯提藤的方法。

提藤其实和翻藤的理论一样,都是通过人工干涉的方式防止红薯藤蔓在雨后生长出气根,但是相比较翻藤,红薯提藤会更省时省力,同时也会避免红薯藤蔓受损,也不会对红薯的叶子造成损害,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

红薯提藤是在下过雨后将红薯藤蔓轻轻提起后再从新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在雨后红薯藤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出气根,将红薯藤蔓提起可以将扎到土壤中的气根提出来,再放回到原处时红薯藤蔓上的气根接触不到土壤在短时间内就会死掉,因为在提藤时也不会伤害到红薯叶子,所以并不会影响红薯叶子形成光合作用产物向块根输送。

在雨季红薯藤蔓很容易徒长,除了提藤可以阻止红薯藤蔓徒长以外,还可以通过打顶、化学控旺等方法来控制红薯藤蔓徒长。红薯打顶在红薯主藤长到40公分时进行,将红薯主藤顶端的心摘掉,避免主藤继续生长。在红薯分枝长到30公分时将侧枝的心摘掉,这样会促进其他分枝长出,可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对红薯块根的膨大提供充足养分。化学控旺是在红薯藤蔓还未徒长前喷洒控旺剂,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红薯藤蔓徒长,不过这个方法用的并不是很多。

控制红薯藤蔓徒长是种植红薯时很必要的一个工作,如果任由红薯藤蔓徒长,那么只会收获满满的一田红薯藤蔓,红薯产量会特别的低,所以合理控制红薯藤蔓徒长很关键。


悠悠乡村路


从实际作用上说,红薯提蔓和翻蔓都属于红薯控旺防徒长的措施。但红薯提蔓和翻蔓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提蔓,只是把红薯茎叶轻轻提起来,切断茎节扎入地表的细弱根后,再放回原处。而翻蔓却是把红薯秧蔓拢起翻向一侧。


红薯提蔓后,既不会造成茎叶损伤,也不会打乱原有分布,只是通过切断茎节细根防止养分分散损失,保证薯块膨大。有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提蔓控旺的红薯,可以增产15%以上。反观红薯翻蔓,因为既打乱了茎叶的原有分布规律,又不可避免地伤害了部分茎叶,致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造成养分流失,结果只会使红薯减产。资料显示,经过2次翻蔓的红薯,平均减产15%左右,经过4次翻蔓的红薯,减产量会上升到20%。

事实上,红薯种植户完全不应该单纯为了控旺而控旺,而应当把控旺的目的着眼于红薯增产上。而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在红薯的整个生长期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三次适时控旺防徒长。


第一次控旺防徒长时间应当选择在红薯定植后的40-50天左右,红薯秧蔓生长到35-45公分左右时进行,对长到50公分的主蔓和长到35公分的侧蔓进行摘顶,控制薯秧徒长,避免养分无畏消耗,促进薯块膨大。一般通过搞好首次次控旺,可使红薯增产20-30%。


第二次控旺防徒长一般选择在定植后的65-70天左右进行,此次控旺应当作为红薯生长季的重点控旺,该提蔓提蔓,该摘顶摘顶。因为此时红薯经过前期生长,已经基本封垄,是通过人工物理方式控制红薯徒长、确保增产的最后机会。


第三次控旺防止徒长需要在定植后的85-90天,薯蔓伸长到60-80公分左右时进行,此时已是盛夏多雨季节,如果雨水充沛,温度高,红薯徒长是必然的。可选用50ppm的多效唑药液进行化学控旺一次。但如果是遭遇伏旱的地方,则不应该控旺,而需要在施浇小水的同时,每亩运用膨大素12克兑水15公斤,间隔7-15天,连续喷雾两次,帮助薯块更好地完成最后的膨大。


飞火流星905


红薯提蔓和化控(控制瓜蔓徒长)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绕不过的课题。。

试分析一下红薯高产栽培中为什么必须提蔓和化控:

一,自然生长的环境下红薯的生长及产量状况。红薯蔓长到50cm长时,蔓的节间会生长出大量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很快扎入土壤中,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增大了红薯蔓养分水分供应,蔓长得更旺,随蔓延长气生根会大量爆发,扎入土壤中吸收到土壤中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供蔓生长,循环往复蔓越来越疯长,爬的越来越长,造成蔓的徒长和田间郁闭,蔓头结不出红薯,只长根毛,气生根入土壤后虽能结出大量的小长形的红薯块,但由于太小形不成商品,且产量低,等同于无效种植。

所以红薯生长的中后期整蔓是红薯高产优质栽培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传统翻蔓法。垄左边的蔓翻到垄右边,结合拔草,然后再把垄右边的蔓翻到垄左过去,再拔掉垄右边的草。红薯翻蔓后往往造成蔓子重叠,叶片朝下,虽解决了气生根扎入土壤中造成蔓子徒长,但也使叶片分布不均,叶面积大大降低,极大消弱了光合作用总能力,极大降低了光合物质的总量,极大影响了红薯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与品质。据实验报道红薯块快速澎大期翻蔓与提蔓产量影响达20%。所以红薯翻蔓特别是后期翻蔓是不可取的。

三,提蔓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的必要手段。红薯提蔓的方法,当蔓长60cm时第一次提蔓,提蔓后把扎入土壤中和尚未入土的气生根抹去,不要怕麻烦,否则轻轻一提又放下,气生根会很快又扎入土壤中,起不了大作用。第二次提蔓应在红薯块膨大期,有2一3节气生根入土又扎得不很深时,提蔓把气生根全部抹除。

四,根据红薯品种特性,蔓长蔓旺易徒长的品种,可在蔓长50一60cm时叶面喷洒助壮素,多效唑,奈乙酸进行化控,控制旺长,可简化整蔓增产。

由此可见,合理提蔓和化控可使蔓旺长的品种,增产30%以上,且薯块大而整齐,口感好,商品性好,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好方法。

除此以外,选择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薯块膨大期追施钾肥,浇水,及时病虫害防治,红薯高产便垂手可得。


天道新农


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伏天气,温度比较的高,尤其是特别的炎热,而且雨水也比较的充沛,可以说,在三伏天气应该是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的天气。尤其是三伏天气里杂草生长得非常的快,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的话,庄稼地地里就荒了。尤其是三伏天气里红薯必须做好管理,否则的话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在这段时间红薯会出现旺长的现象,而且红薯秧生须根夺取养分,也会造成红薯产量下降。



在过去对红薯控旺传统技术以及控制红薯生须根一般采用红薯提藤和翻藤技术,这种技术费事费力而且才能够使得红薯秧受到一定的损伤。但对于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区别,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

红薯提藤技术:对于红薯提藤技术是我国红薯种植的传统技术,这种技术对于红薯不可能起到控旺的效果,只是对红薯的秧生须根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能够减少红薯秧分散块茎的养分。但是因为三伏天的温度非常的高,而且雨水又非常的充沛,紧接着又继续在生须根,所以不起到一定的作用性。



红薯翻藤技术:红薯翻藤技术也是我国以前种植红薯的一个传统技术,对于红薯翻藤确实有一定的控旺效果,尤其是在晴朗的天气,红薯翻藤能够使得红薯秧上生的须根被晒干,这样也减少了红薯藤分养分,但对红薯秧的损害性非常的大,降低了红薯产量。

从两种技术来看,红薯翻藤比红薯提藤的技术效果要好一些,而且能起到一部分的控旺效果。但是现在防止红薯徒长都是使用化学药品控旺法,我们这里是亚洲红薯种植的最大基地,有多年的红薯种植经验,所以对于红薯的控旺技术有非常好的先进经验。那就是使用红薯控旺剂,一般是在红薯秧到了垄底以后开始第1次控旺,这是控旺的效果要轻一些,不要一次性控制住,也就是少喷洒控旺剂,在红薯秧长到临垄的垄顶进行第2次控旺,一定要控制住,应该时间在8月底。



总之,对于红薯提藤和红薯翻藤技术都是传统的红薯秧控旺技术,在三伏天的季节里,这种两种技术是比较差的,但红薯翻藤技术比红薯提藤技术的效果要好一些,只是在短时间内起到控旺的效果,而且也能够起到控制红薯秧生须根的作用。现在采取化学药品对红薯秧控旺效果非常的好,对于红薯秧生须根方法也很简单,在红薯苗定植以后,对红薯地里喷洒除草剂就能够起到效果。如果当时没有喷洒除草剂,现在可以一边翻藤红薯秧,一边在喷洒除草剂,这样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农一姐


入伏第二天,天气闷热,阳光不那么毒辣,但温度够高,有一种正在酝酿一场雨的感觉。

我们这里的三伏天,要么连阴天,天天下雨,要么干旱,一个月看不到雨滴,今年属于干旱天气,若是以往,现在山里地里河里,应该到处是湿乎乎的,我们除了能享受到雨水带来的凉爽温度,估计此时也该是给红薯翻藤蔓或者提藤的季节了。

种植的红薯在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里,那红薯藤蔓会在雨水滋润下疯狂生长,而地里的养分就会不断被输送到藤蔓上,藤蔓会一边爬一边继续从结节处往地下扎根,一是用以供养,二是也可以结个小红薯,但很小很小。

雨后红薯藤蔓旺长纯粹是挣抢养分的行为,应该阻止此行动,于是农民们会选择去地里给红薯翻藤,翻藤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今晚,红薯藤蔓上没有露水,干爽的红薯藤重量稍微少一点,藤蔓也比早晨没出阳光时有韧性,还打不湿我们的衣服。

虽然给红薯翻藤能够起到控旺作用,但这种做法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翻藤时是要用胳膊抱起地下的藤蔓,给它翻个,这样做很有可能在翻的过程中动了红薯根部,甚至扯断红薯根部藤蔓,对将来地下红薯结块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农民们一改原来的传统翻藤做法,用提藤法来控制红薯藤蔓旺长行为,提藤比翻藤简单多了,扯着藤蔓提起来,然后轻轻放回去,不过这可得用巧劲,提的时候要保证提起藤蔓上刚扎入土壤中的新根,还要别扯到红薯根部。

不过提藤比翻藤要多进行一次,提藤之后,等于拔了草,把草放回地上,有些生命力强大的根还会想方设法再次扎进土壤中生长,因此提藤要想做到彻底杜绝藤蔓扎根,应该一周后再次提藤。第二次比第一次容易多了,轻轻提就可以了,稍微动动根基。

我们这里发现红薯徒长时,除了翻藤和提藤,还有一个方法是割藤蔓,在一棵长势旺盛的红薯藤蔓中选择一根或者两根藤蔓并割下来,这样适当的控制红薯藤蔓旺长,割出来的红薯藤蔓,我们可以把它的茎叶用来做菜吃,额外得了好吃的红薯叶子。

红薯种植过程中,我们这里全程都拒绝用药,所以红薯是我们这里的农作物唯一一种一点农药不沾的作物。


看农村说农事


红薯为什么要提蔓和翻蔓,有没有这必要。答案是肯定有,那么为什么要提蔓翻蔓?

是由于红薯的特性决定的,红薯是虅蔓植物。它虅长到那里,就会自然生根。长进土壤里,任由它生长。

就会跟主根抢营养,主根营养不良。就会造成红薯难成型,个头小影响红薯的产量。提蔓和翻蔓就是防止,须根扎进土里生长。


提蔓

提蔓是红薯长到两尺长左右,把虅蔓轻轻提起来。把须根扒掉,提的时候不要伤着红薯叶。红薯尖,然后顺便把里面的草扒掉。

翻蔓

其实提蔓和翻蔓起到的都是一样的作用。也是一起完成,就是把提起的红薯虅。扒掉草以后,把红薯虅顺到垄上。

让红薯虅离开土壤,它的须根就没办法往泥土里长。就不会和主根抢营养,红薯块茎才有足够的营养促进红薯成长。


在红薯生长过程中,红薯虅长得太旺怎么办。

说说以前的老办法,在农村都养得有猪,牛,羊它们需要多少青饲料。把长得旺的岔虅割掉,有多少割多少。

解决了红薯的生长,又有了牲畜的青饲料。也不会影响红薯的产量,一举两得的事。

有人说用药物进行控旺

我谈谈自己的观点,药物都是化学成分。先不说对红薯有没有影响,就说有没有这必要。只要人工割掉就行,也不影响产量。


是药物总要錢买,这无行中增加种植成本。有没有这必要,现在种植本来利润就少。都是想办法降低成本,那有增加成本的必要。

这是我个人观点,我们那里种植红薯几十年。没听说用药物控旺,如果有说得不妥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我只是实话实说。

如果说得不对的地方,请留言仁哥愿听教导。


仁哥乡村纪实


红薯大多数已经封田了,对于一些园田比较肥沃的,红薯藤蔓长的会非常旺盛。因为红薯藤蔓是爬地生长的,而藤蔓在地面攀爬的过程中,藤节处会长出一些不定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定根,导致红薯后期生长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旺。当到了红薯结薯期的时候,徒长的藤蔓,不利于结薯,不利于红薯膨大。所以一般在红薯基本封田以后,就要对红薯进行控旺管理,促进红薯结薯。


在农村里面,大家种植的红薯都不多,对于红薯结薯产量要求也不高,所以对于红薯控旺,还是采用的一些植株的管理,比如提藤或者翻藤。那么这些控旺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提藤:提藤是直接将红薯整个藤蔓提离地面,使藤蔓上的不定根完全脱离土壤,然后在放在原处。提藤被应用的会比较广泛一些,也相比较简单,对红薯藤蔓的损伤会小。所以提藤以后,红薯藤蔓恢复生长快,控旺时间不长,效果轻。适合对于红薯生长旺盛不够严重的情况下使用。


翻藤:翻藤是将整个藤蔓先提起脱离地面后,再翻倒在另一边。这样翻藤操作相比较会麻烦一些,稍不注意就会折断藤蔓,或扭伤藤蔓,并且被翻藤后,红薯苗缓苗期会长一些,所以适合红薯苗旺长比较严重的情况。

除了提藤和翻藤进行控旺之外,还可以通过割藤(或者打杈子),或者打顶(可以吃吃红薯嫩尖儿),或者喷施药剂进行控旺。

对于大面积种植的红薯,通过植株的管理去进行控旺,肯定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药剂的施用就很正常。我们对经常使用的控旺药剂有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多效唑的施用很广泛,但是药剂量不易掌握,且会存在残留,而烯效唑就相比较更加安全一些。这里我们在对红薯进行控旺的时候,可以不仅仅控旺,可以加上氨基酸叶面肥,在控旺的同时,使红薯苗生长的更加壮实。


着迷大乡村


红薯我们每年都种植一片,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光长秧不结果,表皮不光滑粗糙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与肥料和管理有关。红薯翻蔓和提蔓有什么区別?


在我们这红薯都需要翻秧,当红薯秧盖满地即可翻秧,大约在7月份,也是红薯生长中期。翻秧更利于红薯生长,而且在翻秧时可以缕秧进行短截,使长期不见光照的地下茎见光通风,改善土壤透气性,对地下茎生长改善环境。

红薯提秧影响短截,而且不能改善土壤通风光照效果,建议翻秧。而且提秧不能完全把秧翻起来,错纵交叉生长的红薯秧还有须根继续原地生长,对防止徒长效果不明显。

如何防止红薯秧徒长?

一、翻秧可防止红薯秧徒长。翻秧就改变原来的红薯生长方向,翻到另一面让它继续生长,而且红薯秧节节处生长的须根无法继续生长,减少养分流失。


二、短截可防止红薯秧徒长,把红薯秧从根部往上留2米左右,这样即解决了土壤通风透光问题,红薯秧若长势旺盛就会形成交叉生长,层压层不通风透光,红薯秧就会自然出现徒长现象。

三、红薯秧采用化学农药矮壮素喷施,也可以防止红薯秧徒长。


小李爱种菜


转眼,红薯已扦插一个多月了,今天刚好去田里看了下,有的红薯藤已经有米把长了,短的都有半米多了,长势还可以,茎杆略带紫红色,没有旺长的迹象,暂时还不需要翻藤,或者提藤。

若是红薯叶片宽大,茎杆粗壮节长,并且绿油油的,容易脆断,这就已经是在疯长了,得赶紧控旺。
红薯藤蔓的每个节结处都有许多根须,深深扎在泥里,吸取地里的肥水。不论是翻藤还是提藤,都是为了斩断这些根须,让藤蔓缓慢吸收,以此达到控旺的目的。
下面我来谈谈翻藤和提藤的区别。

1,翻藤:

牵着红薯藤的顶端,轻轻用力,逐一扯断藤蔓上每个节结上的根须,然后随手翻在一边。就这样一垄接一垄的翻藤,每次后一垄的藤蔓,都刚好搭在前一垄的藤蔓上,完全翻离了地面,避免了它的根须再度扎进泥里。

刚翻过藤的田里,一看翻得乱七八糟的,特别是藤蔓节结上的根须,被强行扯断,风吹日晒,整个藤蔓当时就蔫蔫的。但你无需担心,经过露水滋润一夜,自然就恢复了。其实翻滕,能真正有效的控制红薯的徒长。


2,提藤:将红薯藤提起来,扯断藤上的根须,然后原地放下。没有打乱藤蔓原来的分布,看起来整齐自然,恢复得也很快。

提藤也能起到抑制红薯徒长的作用,但只是时间不长。藤蔓依然原样爬在地上,它节结上的根须,会很快重新扎进泥里,吸取大量的养分。
翻藤和提藤,只是控制红薯徒长的方法之一,还可进行药物控制,喷施助壮素、缩节胺之类的,效果很好。也可适时打顶,侧蔓发得太多,可以疏掉一部分。

红薯的发芽率很强,它几乎终其一生都在发芽,然后很快长成藤蔓。在红薯的生长过程中,疏藤是个持久性的活儿。

我是村妇琼姑,这是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如有异议,欢迎到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