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的话,就别拿“回避型依恋”当借口了

心理学人们对科普“回避型依恋”时常常会说,“ta不是不喜欢你,只是ta依恋风格如此”;但我看到,可能有朋友把“不喜欢”当成了“回避型依恋”,比如“觉得对方恶心”,还觉得是自己依恋风格的错;也有单纯的朋友受渣男骗,明明渣男在外面勾三搭四,她还能被一句“我不是不想见你,我是回避型依恋”蒙蔽……

不喜欢的话,就别拿“回避型依恋”当借口了

所以,本文中,我们就区分一下“回避型依恋”和不喜欢。

婴幼儿的回避型依恋

依恋相关的研究起源于婴幼儿。婴幼儿的依恋类型最初是靠研究者观察儿童行为来区分的[1]。网传的“FBI亲妈测试”,其实就是研究者做这个研究的示意图。

不喜欢的话,就别拿“回避型依恋”当借口了

18到24个月的幼儿,就已能在实验室中展现出不同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在主要照顾者(比如妈妈)离开实验室时,不会出现明显的沮丧和烦躁,当与主要照顾者重聚时也不会主动靠近和寻求安慰——好像主要照顾者在不在身边,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他们会对陌生人保持距离,但在陌生人靠近时也没有强烈的反应,对陌生人的态度与对主要照顾者没有明显不同。

回避型幼儿的主要照顾者往往是不可亲且缺乏回应的,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有需要时,主要照顾者既不在身边,对婴幼儿的需求也没有响应。幼儿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并满足需求,不认为可以依靠主要照顾者,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他人照顾。

如果幼儿不喜欢谁,那表现是很明显能与回避型依恋区分的:他们会哭叫,会推开不喜欢的人。


成人的回避型依恋

成人依恋关系与婴幼儿和主要照顾者的关系类似的是:伴侣彼此的可亲性与响应性。对伴侣而言,影响关系安全感的关键问题是:“你会支持我吗?当我需要你时,你会站在我身边吗?当我需要时,可以亲近依靠你吗?你在乎我吗?在你心目中我是重要的吗?”[2]

回避型依恋的人认为自我是不值得被爱、不够好、无能、被看不起、没有掌控的,这个世界和他人并不让人信赖,也不需要有所期待或依靠,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需要亲密关系,宁愿保持独立,不依赖他人。

总之,成人回避型依恋的底层逻辑是,害怕自己被抛弃,害怕“你不喜欢我”;而不是“觉得对方恶心”,后者是很典型的“不喜欢”。

后来的研究者提出,成人的回避型依恋分为两种:一种是“恐惧型”——害怕被拒绝,为了避免自己在关系中被伤害,而采取回避态度,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这种;另一种是“淡漠型”——强调自立, 认为依恋对自己没那么重要,而采取回避态度[5]。但即便是后者,也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过于亲近”,而不会是“觉得对方恶心”。

不喜欢的话,就别拿“回避型依恋”当借口了

成人依恋的维度和类型

成人的依恋在测量时,主要是靠自陈的感受和行为。比如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3]:

不喜欢的话,就别拿“回避型依恋”当借口了

问卷项目举例

最后,我有时会收到一些问题,有人会列举一些男/女朋友的行为,然后说想知道“怎么判断回避型依恋”,看起来是想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是回避型依恋,还是不喜欢自己。

其实,这样的提问在我看来主要是沟通上的问题,“ta这种行为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解答,就连情侣两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两人差异的来源,也许是生活背景,也许是文化习俗。这是背景水平的沟通。虽然我们总把地域差异等当成娱乐话题,津津乐道,但我们很难在爱人表现得跟我们观念不同时意识到这一点。更多人,需要在外部力量——有时是家庭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能进入一种“对沟通的沟通”,有治疗师称之为“元沟通(metacommunication)”[4]。

最准确的答案还要从行为者本身得到——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想法和感受如何?区分不喜欢和回避型依恋,让每一位心怀喜欢的人都得到回应吧。


参考文献:
[1]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N.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 23.

[2]刘婷 等(译). (2011). 婚姻治疗的九个步骤:情绪取向的婚姻治疗

[3]李同归,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4]Bernal, G. , & Baker, J. (1981). Multi-level couple therapy: Applying a metacommunicational framework of couple interactions. Family Process, 19(4), 367-376.

[5]Bartholomew, K. , & Horowitz, L. M. .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