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昌市西大河景區

  西大河原名大河口,是金昌市境內三大河流之一,發源於祁連山嶺龍嶺北麓。這裡有現代冰川,終年積雪。融化後的雪水,經源頭主要支流大小烏龍溝、鸞鳥溝、平羌溝,腦兒墩溝、古松林溝,從南向北在大河壩匯流後,稱之為西大河,最後注入西大河水庫。西大河水庫建成於1974年,總庫容量68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它承擔著永昌縣新城子、紅山窯、焦家莊鄉、城關鎮及軍馬四場、黑土窪農場共23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養育著十多萬勤勞的人民。

甘肅省金昌市西大河景區

  西大河水庫位於永昌縣城西南60公里處永昌縣西部草原的大河壩灘,古稱上房塞子,是一個自然生成的小盆地。

  水庫的東北邊緣,有一個天然峽口,叫兩個半峽,峽口處築起了一座長294米、高37米的水庫大壩,看上去猶如一道雄偉的屏障,攔截著咆哮的河水,在這裡形成了一個綠色的高原湖泊。水庫東面的娃娃山草原,西面的黑土槽草原,南面的腦兒墩草原,碧波綠浪,一望無際。軍馬場一場六個畜牧隊的馬群、牛群、羊群像黑色的、銀色的珍珠一樣撒落在水庫四周的綠色絨毯上,耀眼逗人。水庫的南面是腦兒墩、平羌口、鸞鳥口的諸山異峰,層巒疊翠。峽谷間,松柏林木蔥蔥郁郁,珍禽異獸多不勝數。碧綠無垠的湖面上,野禽成群,魚躍於水,波光嵐影,雲水邈邈,似一塊銀色的明鏡鑲嵌在千山萬水之間,構成了山脈、湖泊、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

  西大河水庫四周的廣大草原山地,古稱大草灘。

甘肅省金昌市西大河景區

  西漢、盛唐直至明清時期,這裡和焉支山下曾設官馬養殖場所,繁殖軍馬。清代名將王進寶曾多次征戰於此,留下了“王進寶鞭掃大草灘、馬踏定羌廟”的歷史故事。1969年至1974年修建水庫時,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城遺址,經文物考古部門考證,認定是西漢建於永昌古縣地的鸞鳥縣故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遺址東臨水庫,南與鸞鳥山口、平羌口及其古代烽燧相呼應,地勢十分險要,清人嚴明曾賦詩云:萬仞摩天到眼頻,縣依山立並嶙峋。昆邪率眾知降漢,武帝開邊遠軼秦。雪嶺自升青海月,松風今度玉關春。高城低谷煙霞裡,有鳥飛鳴景色新。

  著名電影《牧馬人》《蒙根花》《王昭君》,都曾在這裡拍攝了外景及有關內容。

  2002年,在這裡修築了一條從水庫穿越祁連峽谷通往青海門源縣硫磺溝的沙石路,打造了“引硫入金”高原輸水工程。水庫以下,一個個小水電站,轟鳴悅耳。倘若你能親自領略一次這兒的風光,就會進入如夢如幻般的境界。


甘肅省金昌市西大河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