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信,寄给自己

写一封信,寄给自己

去年,在一个社群里面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文友相互写信,从认真挑选信纸,到一字一句书写,最后拿去邮局寄,心里面竟升起一股久违的亲切感。写书信的岁月早已乘着那哒哒的马蹄走远,就连骑自行车的送信员也消失不见。一句问候通过微信发送就可以秒收到、秒回复,可是似乎缺少了书信的仪式感和期待。

别说书信,现在的人恐怕连短信都不发了,有打字的那个时间还不如发个微信视频,三两句话就完事。想起那个发短信的年代,手机内存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好多短信舍不得删,就在夜里反反复复看,记在心里,再依依不舍的按下删除键。

短信成了过去式,书信更是成了时光深处的故人,记不起来,也似乎无需想起。那个住址只有购物的时候才派上用场,其它时候谁又会记得。

写一封信,寄给自己

那个写信的年代,我时常觉得,住址是最美丽的印戳,它承载着一封封远方的来信,又将一个人心里的所思、所想准确的传递给另一个人。那些压在箱底的书信可比衣服首饰珍贵许多,一个拥有很多书信的人内心是富足的,那些书信背后的故事足以和岁月抗衡。

仍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远方的表妹写来书信,还附赠了一张贺卡,大城市的贺卡果真漂亮。乡下长大的我在如此精致的贺卡面前其实是自卑的,但自卑的心里亦是感动的。为了给表妹回信,我手绘了一张贺卡,那是一个小女孩满满的心意和尽力。表妹回信说很喜欢,会一直珍藏着。

那时,两个天真的小女孩通过书信传递着温暖和感动,即使很多年过去,那张贺卡和书信依旧保留着。某个午后,打开那个来自远方的住址,看那些写歪了的字,心头依旧是四月天里的暖意。

写一封信,寄给自己

字落在纸上,在一个美丽的住址里小坐,被送往远方,送往满心期待的那个人手里,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抵达,风送花香,见字如面。

那些年写信,都喜欢用见字如面开头,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了太多太多。都说字如其人,见了字也就相当于见了面,从字里行间你可以读懂对方是怀了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封信,是喜悦、是悲伤,一览无余。落款处无论是一个人的小名还是亲昵的称呼都是最美的。

写一封信,寄给自己

现如今,写书信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有些人甚至觉得多此一举。在我看来,书信是最有仪式感的对话,在这个人人只盯着手机的年代,书信恰好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张悦然说:我们并不刻意再回到那个时代,只是比起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来,书信无疑代表着更郑重其事的时代,同时也是更落子无悔的情感。

铺开信纸,坐下来写下心中想说的话,寄给远方的友人。倘若无人可寄,不妨写给自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自我解压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