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樣本:主播開播 7歲娃作畫為武漢加油

原標題:繪製防疫漫畫、大家庭共捐款,小主播“開播”,7歲娃作畫為武漢加油 十個家庭“宅家抗疫”樣本(上)

一家人繪製防疫漫畫

家住東城區的閆呈軒小朋友一家,已經十多天沒出門了。他們跟大多數市民一樣,選擇用宅在家裡的方式,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煩嗎?悶嗎?一點兒也不,一家人還手繪了一份防疫漫畫,通過微信發給親朋好友。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1月27日中午,小呈軒把最後一塊拼圖放好,興奮地揮舞著小手喊來爸爸媽媽,1000塊的大拼圖終於完成了,媽媽伸出大拇指,在他的小鼻子上點個贊。

“接下來,乾點啥?我們畫一份防疫漫畫吧!”吃過午飯,媽媽開始張羅,爸爸拿紙,小呈軒樂顛顛地跑去拿自己的彩筆,一家三口開始動手畫,姥姥在一旁也沒閒著,一會兒給他們倒水,一會兒去拿水果,偶爾過來提點小建議。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爸爸負責寫字,難畫的部分交給媽媽,簡單的由小呈軒畫,塗色是他最喜歡做的事兒,一家人忙活了兩天,才把這份防疫漫畫完成。

知道出門不安全,宅在家這十多天,小呈軒已經學會了自己找樂趣。他讓媽媽通過微信把漫畫發給親朋好友,還微信留言給他關心的親人和小夥伴,叮囑他們少出門、勤洗手,按照防疫漫畫上說的做,儼然成了一名義務宣傳員。

“小主播”每天傳遞正能量

當每天除了刷手機就是癱在床上睡覺,成了不少市民的“標配”時,家住讓胡路區怡園小區的張舒豪,卻過得很充實。

張舒豪是一名初四的學生,多才多藝,寒假剛開始,媽媽就帶著他去北京學習,疫情發生的時候,娘倆還在北京,回到大慶後,他們自覺地進行了隔離。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舒豪媽媽告訴記者,宅在家的這段時間,兒子一點沒有荒廢,除了日常的看書、聽網課、健身外,兒子最愛做的事就是收聽每天的新聞,關注疫情和一些相關知識,然後模仿主持人播報的樣子,將新聞錄製成一條條短視頻,發佈在朋友圈。

採訪中張舒豪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主持人這個職業,最喜歡的主播是康輝,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像康輝一樣優秀的人。

對於兒子的愛好,舒豪媽媽說:“他喜歡的事,我就放手讓他做,每天拿著手機錄新聞,是他必做的功課,我們支持國家的決策,在家充電!”

7歲娃作畫為武漢加油

東城領秀B區15B號樓的左可心一家,在抗擊疫情期間,積極響應號召,宅在家中。

左可心的愛人李娜告訴記者,平時左可心上班很忙,很難有時間陪伴她和孩子,在這段“宅”的日子,左可心是十佳好男人,做飯洗衣,陪吃陪聊,女兒左彩熙喜歡畫畫,自己就在一旁看孩子作畫,一家人其樂融融。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李娜告訴記者,女兒今年7歲,在疫情防控期間,她沒想到孩子會畫一幅“武漢加油”,當孩子將作品展現在她面前的時候,真的被震撼到了。

她說:“不是孩子畫得多麼好,而是她還這麼小,對抗擊疫情有這麼深刻的認識。”

小彩熙告訴記者,每天看新聞,覺得白衣天使太偉大了,她就想畫一幅畫,為武漢加油,為白衣天使加油,為中國加油。

一個大家庭捐款6666元

對於很多市民來說,春節期間,親朋好友在一起聚會,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每年大年初二,牟先生一家都會去姥爺家聚會,幾個家庭加在一起,至少有三四十人,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牟先生無法和親人聚會,但這並不影響他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1月29日中午,牟先生的一位親屬在家庭群發佈信息,號召全家為武漢捐款,這條信息引起了“連鎖”反應,家人紛紛在群裡發紅包。

有人發5元,有人發20元,有人發50元,有人發100元,有人發400元……

還有不在群裡的其他親屬,聽說大家要為武漢捐款,也紛紛掏腰包。

50多人共捐款6666元,代表大家對武漢的祝福。

1月30日,這筆錢通過騰訊公益,捐給了湖北省慈善總會。

採訪中,牟先生表示,每個人都是小家庭的成員,而祖國,則是由千萬個小家庭組成的大家庭。現在,武漢遇到了困難,牽動著每個大慶人的心,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個人匯聚一點愛,會成為大江大海,每個人捐十幾元,幾百元,影響不了自己的生活,卻可以為武漢加油、助力,他感覺,這個春節,過得不尋常。

三代同堂宅家抗“疫”

這個特殊的春節,讓“宅家”成為抗擊疫情最有效的辦法,可有些人受不了了,天天嚷著要出門,市民劉洪波一家五口,卻享受著“宅家”的快樂,他們在家裡玩套圈、搞訓練、做遊戲、讀詩詞,不僅響應了國家號召,還讓一家人其樂融融。

劉洪波的愛人欒小雨告訴晚報記者,剛開始放假的前兩天,一家人也覺得挺無聊,不能像往年一樣走親戚、逛街,後來慢慢習慣了,不出門是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更能保護家人,所以就圍繞孩子,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三代人都參與進來。

“宅家抗疫”样本:主播开播 7岁娃作画为武汉加油

通過欒小雨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套圈項目很受歡迎,沒有“圈”,就用皮帶代替,套圈禮物有水果、香腸、餅乾、薯片等,為了增加參與性,還在食品下面放了現金,誰套到了就歸誰,三代人輪番套圈,玩得不亦樂乎。

玩過了套圈,5歲的孩子開始讀起詩詞和兒歌,學習娛樂兩不誤,到了晚上,兵哥哥出身的劉洪波,開始對孩子進行體能訓練,俯臥撐、原地起蹲練起來,歡聲笑語中,鍛鍊了身體。

假期裡,小寶貝成了大家的“開心果”,一會兒搶媽媽的面膜敷在臉上,一會兒又拿起拖布,幹起家務。

劉洪波說,看到醫護人員、衛健部門和警察都奮戰在防疫的第一線,他很感動。除了向他們致敬外,自己家一定會按照政府的要求,儘可能不出門,不出門,就是為防疫,儘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