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

大侃历史


在我国古代,“神仙”是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因为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等因素,中国人信奉的神灵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举例来说,百姓们一面奉玉皇大帝为众仙之主,一面又前往寺庙烧香拜佛。遇到困难时,人们会求助于观音大士,常常出海的人则崇拜守护神妈祖,更别说乡下几乎随处可见的土地庙了。

最初,我国许多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都是彼此独立的,但久而久之,他们便被联系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神仙世界架构。此外,许多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人物也被和神仙扯上了关系,如关羽被尊为财神,钟馗被尊为天师,而唐代名相魏征则可以“梦斩龙王”。在众多资料中,也有这样一位为史所记的黎山老母,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黎山老母,又称骊山老母,因居于骊山而得名。骊山是秦岭的一个支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一带,传说,这里曾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太上老君也曾下凡至此。《古迹志》称它“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时至今日,这座充满灵气的山峰还建有“老母宫”来纪念黎山老母。

最初关于黎山老母的记载,见于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他在书中写道:“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按照这一说法,黎山老母是秦国、赵国先祖戎胥轩之妻,她帮助周天子保卫和治理了西边的偏僻之地,使之安定和谐发展。

《汉书》中也记载黎山老母道:“骊山女亦为天子, 遂以为女仙,尊曰老母。”黎山老母在史书中被记载为神仙后,关于她的神话故事就更加的多了。在一种说法中,黎山老母和女娲的形象高度重合,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世人皆知,而宋代《长安志》中写道:“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今天很多人主张,女娲和黎山老母是同一人。

不过,《骊山老母玄妙真经》中则称,黎山老母是上八洞古仙女斗姥,即斗姆元君的化身。据说元始天尊白天用“先天阳炁”化生出了玉皇大帝,而晚上则用“先天阴炁”化生出了斗姆元君,这样看来,似乎黎山老母的地位是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属于同一等级。

在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中,有着“始皇与神女戏,不以礼,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后人因洗浴”的记载,这里的黎山老母变化为妙龄女子,被始皇帝所垂涎,于是她便惩罚始皇帝,用唾液使其被喷到处生疮。《古小说钩沈》也有类似故事,不过主角变成了汉武帝。

因为我国混乱复杂的神仙体系和框架,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除了是女娲、斗姆元君、她还时而变成沐浴温泉中的少女,时而变成骊山脚下传道于有缘人的老妇。此外,传说黎山老母还收了钟无艳、穆桂英,甚至白素贞、祝英台等弟子,实在堪称千变万化、无所不能。


邓海春


很显然,黎山老母的来历,还是要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本原著中来寻,到其他地方找,没有意义,也没有记载。

让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尊敬为师长,敬为同门前辈,但却跟三大菩萨不是同归阐教的,那只有人教和截教的人,而人教太上老君一代弟子就一个人,玄都大法师。二代弟子跟三大菩萨同辈,不可能当师长。

而截教,却有人选,多宝道人,当了如来佛了,十天君被封了神了。三大圣母,龟灵圣母生死重新投胎了,金灵圣母被封神。随持七仙,也各有归宿。

唯独无当圣母,离开而不知所终了。

也只有无当圣母,当得起三位菩萨一句“母亲”的称呼,因为,人家确实是师长。

十二金仙,虽然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但实际上是南极仙翁授艺的,是二代弟子无疑了。

无当圣母的著名徒弟有两个,一个是白素贞;另外一个是牛魔王。两者,后来都归到佛教门下了。

但低调的好处是,截教庞大的未被牺牲或抓走门人,保全下来了。


董江波


黎山老母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亦称无极老母。传说黎山老母居于骊山,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那么骊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说法一:秦人的始祖女神、山母神

骊山老母殿《创修山路碑石》:

老母殿自秦汉以迄于今屡著神异 ,盖坤舆灵气磅礴。

《汉书·律历志》:

寿王言化益为天子代禹,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皆不合经术。

《创修山路碑石》认为骊山的老母殿,最开始建立于秦朝之时。而《史记》、《汉书》首次记载了 秦国的先祖骊山女。

清代《历代神仙通鉴》:

母曰:“我乃舜妹颗手,欲济世立功,降于商,为武丁之女。幼即遁出宫闺,遇浮丘翁,于嵩洛问,引入九疑,见中元大帝,授以道,要自此游行救度。爱止骊山,武乙无道,民困,我保护教育,皆欲我王宰天下,我不许。至商辛暴虐,民复归余,以道力护之,九州大半归化。闻宛丘降西岐,谕众庶往就之。”

从《历代神仙通鉴》可见,这里说到骊山老母宰天下,联系到了骊山女为天子的故事。至少在清代,已有明证骊山老母就是骊山女。

说法二:真武大帝的师傅

宋代开始集中出现骊山老母的故事。宋代《太平广记》也提到骊山老母。包括《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话本《骊山老母》、《忘忧清乐集》、《观淮阴龚翠岩所修古棋经》等作品,都提到这位女神。

宋末《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也提到她。

骊山老母在宋代发展出的最重要的故事,除了秦始皇一事外,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在道教中,骊山老母除了指点阴符经、麦饭养生外,她最重要的道教事迹也是“铁杵磨成针”。

宋末《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

欲化龟蛇生圣胎,骊山微意孰能猜。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

“铁杵磨针”故事,最早见于 宋代《方舆胜览》的李白故事。

元代《武当福地总集》:

玄帝炼真之时,久未契玄,似有怠意,因步涧下,见一神女以铁杵磨之,即紫元君神化也。

骊山老母在道教里被称为“玉清圣祖紫元君”。因为指点真武大帝磨针修炼,在武当山道教派系中,与丰乾大天帝一起被视为真武大帝的两位师父。

隋唐时有《紫元君授道传心法》,紫元君这个称号似乎是从上清派道经继承而来,没有其他特别事迹。在宋元的武当山道教里,主要指真武的磨针师父骊山老母。

而后期的《骊山老母玄妙真经》,也称骊山老母为“懿德元君”。

她有哪些有名气的徒弟呢?

因为我国混乱复杂的神仙体系和框架,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除了是女娲、斗姆元君、真武大帝外。还有下面三位有名的:

第一:是因水漫金山被困雷峰塔下的白素贞。

第二:是名震四海的巾帼英雄樊梨花。

第三:是保家卫国,对国君忠心耿耿的穆桂英。

总结:黎山老母在古代神话中徒弟众多,而其中女子占了大多数,除此之外,她的徒弟还有春秋战国的著名政治谋略家和军事家钟无艳,还有被宋太祖封为巾帼英雄的刘金定,甚至相传祝英台也是她的弟子。


爱手工的李姐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黎山老母是何方人物?那就先来讲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自恃聪明,不愿意努力读书,常常荒废学业。而黎山老母看中了他的资质,不希望他的天赋被浪费,于是跑到李白面前磨绣花针,李白看见就忍不住问了:“你在磨什么?”她就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从此李白就发愤图强,刻苦钻研学问,终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不羁人物--诗仙。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除此之外她的弟子基本上算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黎山老母据说还有徒弟,那她的徒弟有哪些呢?其实还都很有“知名度”的——

其一是因水漫金山被困雷峰塔下的白素贞。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观众都知道,白素贞的法术是从黎山老母处学习而来的,在青城山下已经修行千年,是一条青城山下修炼多年的白蛇,虽然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酿成大错。最后白娘子的归宿符合百姓阖家欢乐大团圆的传统情感倾向。

其二是名震四海的巾帼英雄樊梨花。据传,她从黎山老母那里学会了很多神通,撒豆成兵和移山倒海全不在话下,身上还有黎山老母赠给她的众多宝物,如诛仙剑和哪吒的乾坤圈,真不愧是黎山老母座下的首席大弟子。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连结婚嫁娶之事都是黎山老母为她指点迷津的,最后她果然觅得如意郎君薛丁山。她和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流传千古。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对他们俩的爱情故事有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拍了不少和他们相关的电视剧。

另一位徒弟的名字,我们也是非常熟悉的,就是穆桂英。她并不因武艺超群而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她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对待丈夫依然是柔情蜜意,满是体贴。后来杨家保去世,她守寡后还经常挂帅出征,保家卫国,对国君忠心耿耿。

这三位都是有文献可循记载明确的师从黎山老母的徒弟。也有些存活于民间传说中的徒弟,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化身为蝶的祝英台,据传她被黎山老母相救,学习了不少神通。还有一位大家对他的名字可能不那么熟悉,也就是和樊梨花算是同代人的高旺。

从这几位徒弟的本领来推测这黎山老母的本领和来历肯定都不小,其实也有不少文献记录了对黎山老母身份来历的推测,这些文献之间的记载不乏矛盾冲突的地方,那么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笔者也很难说得清楚,只能列举分析一些比较可靠的说法。

有一传说是黎山老母和补天的女娲娘娘是同一个人,但是神话故事里女娲娘娘不是身死道消了吗?她怎么可能是女娲娘娘呢?支持这个观点的人给出的说法是:神仙都是法力无边的,金蝉脱壳之术和夺舍重生之术肯定都是会的,再加上女娲娘娘这么聪明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呢?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还有传说黎山老母是远古的女仙,因好善乐施、满身正气、智谋无双、为人指点迷津、引导百姓脱离痛苦,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和供奉。

还有一种对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的猜想是,她是华胥氏的女儿。女娲和伏羲都是她的兄弟姐妹,他们三人仙术专攻方向并不相同,女娲补天、神通广大化生万物,被尊称为大地之母。伏羲创造文字、结绳为网,也是福泽天下的好神仙。黎山老母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减轻百姓的精神痛苦。

在西游记杂剧中,黎山老母的设定是孙悟空的姐姐,但铁扇公主又说她和黎山老母是姐妹,这两个设定是有一点矛盾的,也许铁扇公主和黎山老母是结义姐妹。而铁扇公主我们都很熟悉,她不是一般神仙,是风部的祖师爷,还和王母娘娘干过架,最关键的是干架后她还获得滋润。不管黎山老母和铁扇公主是亲姐妹还是结拜姐妹,都说明她在天庭的仙班中地位很高。

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黎山老母和是一对夫妻,自从她和戎胥轩成婚后,国家河清海晏,吏治清明,天下太平。老母的称号和秦始皇有点关系。据说秦始皇见黎山老母姿色出众,因此想要调戏她,黎山老母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变成了老太太,所以她就被叫作老母了。

众说纷纭,那么黎山老母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有不少史书记载过她的事迹,比较可信的说法应该是在历史中她确有其人,可能也确实非常聪慧,为人正义,献出过几条妙计,也有可能确实在下嫁戎胥轩后就给国家带来了福运。


静说历史


黎山老母真实身份是中国道教中神仙之一,又称骊山老母,或骊山姥。为华胥氏所生,与伏羲、女娲为兄弟姐妹,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女仙名。在道教中,地位崇高。是一位远古尊神,与女娲一样,都补过天。历史上真人其人,她本是秦国的先祖。在《西游记》中第二十三回中四圣试禅心这一章中黎山老母被观音、文殊、普贤尊为母亲。并且还留诗作谢。其中诗云:”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由此可见黎山老母资历多老,仙界地位多高。白蛇传中,白素贞为解救许仙的命。不他顾危险上天庭瑶池偷仙丹,被王母抓住要处死。观音求情。白蛇说自己是黎山老母一位弟子,王母娘娘听后便放了它。由此可见黎山老母在天庭也有着不一般的位置,竟连王母娘娘都得给面子。据说,如来佛祖在她面前都是小辈。她徒弟有战国时代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唐朝大将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宋朝高君保的妻子刘金定、杨门女将穆桂英等,都是其门下弟子。我是南越物流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南越物流


《史记.秦本纪》:“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湡,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

据这两种文献记载,骊山老母是戎胥轩的妻子,并为戎胥轩生育了后代。关于戎胥轩记载,按照历代史籍的说法,戎胥轩是秦始皇的先祖,秦国历代君王皆是他和骊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后代,换句话说,骊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先祖。

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於骊山。秦时始皇帝游此遇之,惊其艳,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八引《集仙录》略谓:

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黄帝《阴符经》,抄读数千遍,但不晓其义。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李筌说《阴符经》玄义。讲毕,为时已久,母曰:“观子若有饥色,吾有麦饭,相与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水既满,瓢忽沉泉中。筌回原处,老母已不见,只见麦饭数升,筌食麦饭后,绝粒。后入山访道,不知所终。

另一说,殷周之间有骊山女,为戎胥轩妻,亲附于周,为诸侯所推服,唐宋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在通俗小说或戏曲中,骊山老母也称“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

在历代传说里,梨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面目出现。关于她的传说真是神出鬼没:

1、战国时期:收齐宣王田辟疆正宫无盐娘娘钟无艳为弟子,出自《英烈春秋》,又名《无盐娘娘传奇》。

2、唐朝:她在唐僧师徒的取经路上,伙同观音、文殊、普贤几位菩萨弄了个莫家庄出来,自己扮寡妇妈妈贾莫氏,三位菩萨则化作三个美貌的女儿真真、爱爱、怜怜,把猪八戒迷得七荤八素,把唐长老调戏得面红耳赤。出自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而更早的元杂剧《西游记》里,骊山老母就是孙悟空的义姐。

然后还在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心的时候,跑去他面前磨绣花针,等着李白问她“你磨什么呀?”她就说,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然后李白大受启发,从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诗仙。

太宗贞观年间,她还收了西凉国寒江关守将的女儿樊梨花做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术。然后叫她下山去找个如此这般的老公,还得让他过三道难关之后才以身相许。

据《薛丁山征西》记载:樊元帅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樊梨花自幼随骊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道法高强。不仅具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更配有诛仙剑、打神鞭、混天棋盘、分身云符及乾坤圈等各种宝物。

当艺成下山之际,骊山老母告之约:将嫁与大唐将军薛丁山协助征西。」并语前世因缘:“汝二人为玉皇上帝驾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会上,因动思凡之心,於嘻闹之间,金童不慎击坏琼瑶,而玉女也将水晶瓶打碎,玉皇上帝盛怒之下,便将予以处罚。斯时,南极仙翁趋前禀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缘未了,建议将二人贬下凡间,结为夫妇以了前缘。”

樊梨花兵至寒江关时,其遵从师命开关降唐,并与薛丁山结为连理,协助大唐继续平西。于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西凉之乱敉平,因居功厥伟,唐高宗时加封为威宁侯。

3、宋代:评书《群仙破天门》记载,骊山老母又收了穆桂英做徒弟.结果这个徒弟命不大好,成了寡妇,还得带领一群老寡妇小寡妇去打辽兵。

还有一说白素贞白娘子也是她的弟子。清代《雷峰塔传奇》《雷锋宝卷》中的白娘子都自称师从于骊山老母。但当白猿童子要白蛇与黎山老母对质时,白蛇却不敢了,因此不知她的话是真是假。

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杭州有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在西湖与美丽女子白素贞及其使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邂逅相遇 ,同舟避雨,遂结为夫妻。

4、清代:居然有刻本小说讲祝英台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了起来,还教了一身法术,当了女剑仙什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