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找到了,他回应:清官难断家务事,你怎么看?

海归智库


对于一直关注王永强的人来说,对于这个结果非常遗憾!这个“故事”,看来很难以喜剧结尾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北大博士后毕业后去国外,和家里失联20年,如今母亲病危,想见他最后一面,这个消息传出后,很多好心人帮助这个老人找孩子,终于有人从美国一社交网站上发现了一个人的信息,和王永强非常吻合:脸上的痦子、注册的名字叫“WangYongqiang",身份介绍是”中科大物理学博士",这让很多人一度非常高兴,确认这个人就是“失联20年”的博士后王永强,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王永强通过别人给他舅舅发了7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希望媒体不要再去找他。

看来,王永强不是“失联”,而是故意不与家里联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王永强舅舅的解释,1999年,王永强北京大学博士后毕业后,打算去日本工作,因为在日本一年能赚18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他还表示在日本挣钱后,就帮助家里盖房子,然而在王永强去日本之前,他和妻子在北京结婚,当时就拒绝了家人去参加婚礼的要求,而且还告诉家人,不要让她女朋友(后来的妻子)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去了日本之后,家里因为父母常年生病,经济非常困难,所以想让王永强给家里寄点钱,贴补家用,结果被王永强拒绝,并且要求不要再和他联系,从此失联20年。

通过这样的报道,王永强显然就是大家所说的那个“白眼狼”。

但是,仅听一方直言,难免引发我们的误判,通过王永强的回复,虽然短短的7个字,看得出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有一个词叫“凤凰男”,形容农村那些通过自己艰苦努力,考上大学,在城市里生活,但是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是其他亲戚都经常来寻求帮助的人,这样的“凤凰男”虽然没有钱,但是却非常要面子,因此经常和妻子闹矛盾。

王永强的成长经历,符合“凤凰男”的特征,他的改变,可能与他的妻子有关,有可能跟家里给他要钱有关。但是,无论如果,一个弥留之际的母亲,想见自己儿子最后一面的愿望,他都无法满足,不管他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包含了多少委屈,都是不能得到原谅的, 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一、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更加自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成绩优秀的学生,容易自私,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人的帮助。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这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家中,孩子成绩很好,当孩子想做点家务时,家中就会说:“不用你干,好好学习就行”。在学校里,老师也不会让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过多的班级事务,一个方面是担心影响他的学习,影响班级成绩,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在管理班级中,既缺少能力,也缺少态度,老师也不愿意用。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二、负心多是读书人?

中国还有一句古语“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读书少的人,在做事时缺乏很理性的思考,他们往往根据大众的价值判断去做事情,比如有孩子落水了,那些毫不犹豫跳下去救人的,可能并不是读书多的“知情达理”的人,他们能本能的去做事情。

而对于读书多的人,往往会加上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想得多了,对于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能够说法自己,即便这个事情是正义的。

再大的隔阂和误会,在母亲病危时,都不应该这么冷酷的回应!当年朱自清因为工资的事情,也曾经和父亲断交多年,多年后也冰释前嫌,才有了大家熟悉的《背景》的问世,不知道同样北大毕业的王永强,能不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北大博士后王永强,江苏常州人,18岁考上苏州大学,22岁本科毕业继续在苏大读硕士研究生,后考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1997年进入北京大学读博士后。

1999年去了美国。

此后,与家人失去联系,一晃就是20年!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王永强为什么会失联?

实际上,他不是失联而是不想与家人联系。



这又是为什么?

有关消息称,父母与王永强最后一次联系是他刚出国不久,因当时家里困难,想让王永强给家里寄点钱,可是却被王永强冷冷的回绝:无能为力,各自安好!

王永强的小舅说:“王永强出国前,他去北京看望王永强,王永强当时很正常,只要求他不要对自己的女朋友说他家里困难的情形。”当时,王永强舅舅对这要求很不高兴,但最后还是按王永强的意思做了。

有媒体评论:王永强还是因为家里穷困,家人社会地位低,与这个“北大博士后”极其不相配,才主动与家里断绝来往。

请先不要给王永强下所谓“有自尊”的定义。

如果他真的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断绝和家中人来往的话,他就不配“有自尊”这个词。这并不是有自尊,而是极度的“虚荣”和“虚伪”。

先不说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王永强与家人之间断绝联系,单就从舅舅去看他,他给舅舅提的要求和父母要他向家中寄点钱他的表现,就完全可以看出王永强的冷酷和虚荣。

即便是他与家人之间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就像他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不至于绝情到如此地步吧?

我们猜想是不是有某种力量在操控着他,或者有某种不可以透露的隐情在背后,导致他不得不和家人断绝来往。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那倒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只是他口中所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



家境贫寒,但父母供他吃穿,供他上学,从小学供到博士后,在那个年代,可不是每一个贫寒家庭的父母都能够做得到了。

供他一直读到博士后,再到出国,这期间自己觉得贫寒委屈了,自尊受到伤害了,那父母呢?父母承受了什么?供他读书的二十多年父母是如何苦熬过来的?

羊尚有跪乳之恩,乌鸦尚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后了。

本应该感恩这份贫寒,感恩这个家庭,感恩艰苦的生活让自己成为博士后,贫寒的家庭不仅不应该是自己的耻辱,而应该成为自己的骄傲才对。

但很可惜,真的很可惜,王永强的认识正好相反

不管和家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不管心中大了多大的结,一个留洋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博士后,20年的时光沉淀还化不开这个结吗?

现在,母亲病危,不期盼你送钱尽孝,也不期盼你送葬,回来让他老人家看一眼不行吗?让他看一眼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博士后儿子不行吗?

20年时光已经过去了,王永强也成了50多岁的人了,也有了自己的子女,有再难以化解开的家庭纠风,也应该让时光淡化得差不多了吧?


教育探微


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找到了,他回应:清官难断家务事,你怎么看?

子木老师针对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北大博士后王xx,江苏常州人,18岁考上苏州大学,毕业后在苏大读硕士研究生,然后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北京大学读博士后,再然后去了美国,之后,便杳无音信,一晃20年过去了!母亲重病,通过媒体找到后,7个字便截断了与家人的联系。

第一、这人心够硬。

1、培养一个孩子,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我们无法计算,但是王姓男子依靠着冷硬的心作出了一个等式:千辛万苦=清官难断家务事

2、父母付出的心血和劳苦,对他而言只是耻辱。从王永强出国前,他舅舅去北京看望他,王永强当只要求舅舅不要对自己的女朋友说他家里困难的情形的情况看,这个家庭对他而言是一个灾难。因为对他而言,也许在他对他的朋友介绍时,也许早就介绍自己是孤身一人了,这样也就撇开了养他的那个贫寒的家。

3、无论与家人是怎么样的恩怨,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你能否认吗?但是,在这位王姓男人心里,这场恩怨就是一场噩梦吧。所以,他把这场恩怨就毫不顾忌地抛弃了

第二、父母够伤心。

1、这个男人曾经是全家的骄傲,在家人眼中,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但是可能就忘记了,如何教孩子感恩。

2、如今的骄傲已经成为耻辱。在我老家邻村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父亲丧偶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在大城市生活,父母80岁时,因脑梗瘫痪了,就在住院期间,几个孩子就因为怎么照顾的问题大打出手,回到老家仍在吵架,这位曾经为孩子骄傲的父亲,是自己从床上滚下来,喝了半瓶百草枯而在痛苦中死去的。

3、不知用什么办法才能唤回那颗冷酷的心。

不想多说,只是感到悲哀吧,为王姓男人的父母感到难言的悲哀。从另方面来说,知道他还活着就行了。见不见到,还重要吗?


子木老师讲语文


父亲靠卖老鼠药把你抚养成人,你却抛弃父母20年,现在还告诉所有人: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看不过去了。

王永强,1969年生,江苏常州人,父亲靠卖老鼠药把他供进苏州大学,然后又读了中科院的博士,最后进的北京大学读博士后。到了北京之后,人就有点发飘了,谈了一个女朋友,在带回家之前告诉所有人不要告诉女朋友家里条件很差,毕业后准备去日本就业,在去日本之前和女朋友在北京结婚,而且也没有让父母去参加婚礼,而是找一个借口给拒绝了。

去了日本之后,有一次母亲生病的厉害,希望王永强给予经济支援,但是他却挂断了电话,就此失去联系20年。最近他母亲病情非常严重,在生前像见到儿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家中的亲戚也四处打听,最后发现在美国有一名技术人员和王永强的特征非常像,是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但是他只给了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然后继续失联!

我们无法否认子女经常会和父母会发生一些矛盾,这属于两代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但无论差异有多大,都不能抹掉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恩。

富人有富人的报恩方式,穷人有穷人的报恩方式,大家都可以扪心自问,有没有和自己的父母闹过矛盾,是不是能够认同父母?我想说这一切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上的恩情与法律上的赡养。

所以,我真心的建议王永强不要这么残酷与冷漠,高智商,高能力,也有高情商,请尽快从美国回来看看病危的母亲吧!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蛙英语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生命垂危的母亲,留着最后一口气想要见见自己离家20年的儿子王永强,多方打探,终于在强大的网络帮助下,获得了儿子的联系方式,但是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儿子也通过找到他的友人向家里传达:不要在网络上再找我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觉得很遗憾,但是表示理解!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声音声讨这个北大博士,说他是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很多人劝他回家跟父母和好!可是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一切,你凭什么大度地劝人善良!

目前为止,我们只是看到这名北大博士的家人在发声,而他本人并未说出其中的缘由,以及在他和父母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恩怨纠葛!而且王永强的舅舅也在梨视频放出的视频中声称:这里头有一些隐情,王永强在出国之前曾跟他说过一些。



王永强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是家里的老小,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王永强从小家境不好,经常寄住在舅舅家,且舅舅只比他大12岁,因此和舅舅感情不错,有什么事情都会和舅舅说。

20年前王永强决定出国去日本的时候,是舅舅从老家赶到北京见了他一面,可见他和舅舅的感情之深厚。

而在另一则报道中,曾指出:王永强的母亲最后打给儿子的电话是“要钱”的电话,希望儿子能寄点钱补贴家用,1999年4月王永强前往日本,当年8月王永强的母亲就给儿子打电话,希望他寄一点钱给家里补贴家用。也正是这通电话后,王永强失联了。



我认为,儿子出国也不过短短4个月,尚且不稳定,大家都知道刚去国外人生地不熟有多难,可是母亲没有体谅孩子,反而张口就要钱,很让人不能理解。

上面说过,王永强出国前曾见过舅舅一面,见面时他还和舅舅说,打算在日本赚钱一年,给家里买套房,让父母和哥哥姐姐享几天福。可见,王永强此时还一心想帮衬家里,回馈家庭。

所以,如果后来不是发生了令他十分伤心的事情,他应该不会做出20年不肯联系家里的举动。

我觉得,此刻的他也一定也非常非常难受,临终的一面见与不见都是他的选择,暂不说临终的母亲是否含泪而去,且希望他自己以后无悔吧。

我理解王永强,但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机会,希望他做一个不留遗憾的选择。


格格斗爱baby


失联北大博士后。看来网络的力量强大。前几天,有位王永强的家人在哭诉,说自己的儿子,读了中科院的博士,又读了北大的博士后。去了日本,然后人就消失不见了。这件事被捅到网上,没几天就找到人了。


王永强的家人已经苦苦追寻他20年了。据说,王永强之前跟家里一直有通信来往,每个月通两次电话,还写信。但1999年去日本之后,再也没有联系。

这次通过媒体之后,很快在美国找到了王永强。王永强对人说:不要通过网络找他了。别人问他,是不是要回家看看?母亲已经病重。他回答:清官难断家务事。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王永强父母有一女儿和两儿子,看介绍,好像王永强父母家不是很富裕。王永强家是常州的,常州属于苏锡常富裕地区。据王永强的家人讲,最后一个电话是王永强妈要问王永强要钱,王永强就挂了电话。可见,王永强父母曾经问过王永强要钱,并让王永强很反感。


从王永强给家人的信里也可以看出来,王永强对父母是有些不满,父母身体都不好,这个不好很大可能性是自己不注意,自己糟蹋自己造成的。

但父母是不是贪得无厌,还是王永强特别凉薄呢?从现在的消息看不出来,反正正反两面的事情都很多。


前几年著名的山东女留学生,赵庆香千里迢迢回家探亲,被自己的父亲活活砍死。赵庆香留学的费用很多是她丈夫所出,小孩也是公婆帮着她在美国带。博士毕业,高高兴兴回家探亲,父亲要问她要钱,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女儿很为难,因为她们刚工作,没有钱,而且平常也给家里寄钱。父母一再要钱,女婿买了票,准备要离开了。女儿偷偷给了他1600多美元。父亲越想越气,拿斧子把女儿、女婿全部砍死。父亲在法庭上说,不后悔。


人家说虎毒不食子,人毒起来,第一个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好下手。


这种新闻很多,北京有个新闻,父母占据着女儿的房子,想把房子弄到儿子身上,女儿、女婿躲起来,父母也是上网络哭诉,说被女儿、女婿踢出家门,老父母年高体弱,其实打架比谁都狠。这地方的王永强母亲的病是不是托词,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反过来虐待、不赡养父母的人也很多。


所以,对于王永强的事情,我觉得还需要看。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你要堕落,神仙也救不了你;你要成长,绝处也能逢生。”前半句是不是对这个号称“北大博士后”的人最好的总结?如此忘恩负义、不忠不孝之人,竟然还有脸用“清官难断家务事”给自己找理由,无非就是想让别人不要理他的丑事!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竟然真实出自北京大学,实在是给北京大学蒙羞!

曾经是整村人的骄傲,曾经是父母眼中的优秀孩子,

如今堕落到被众人、甚至被自己的亲人都瞧不起的角色,不禁让人嘘嘘不已!

难道父母含辛茹苦养大他有错?难道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有错?一个戴着“北大博士后”光环的人,竟然在母亲病重之时想见她一面都被无情地拒绝,而且只用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

按常理,如果自己的确非常困难,一贫如洗,即使想好好孝敬父母也是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就算给病重的父母端上一碗热乎乎的热开水也是尽孝了!

可这个顶着“北大博士后”的人不是,他应该是有能力去好好尽孝的!但偏偏连一碗热开水,他的父母都得不到!

一个人,如果已经堕落到如此田地,在没有足够说服别人的理由的前提下,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想再理的人,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感动时代


这个王八蛋,这个世界什么恩最大?是“生”“养”之恩最大,他的父母是否对他有什么过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出国后二十年不联系父母,畜牲都不如。作为他的父母也别伤心,只当没有这个牲畜儿子了。


赣江55399666


多年前看过一期节目,节目中一位大学生与家庭失联,几经周折在一个城市找到了已经辍学打工的他。

记得当时记者问他:父亲卖血供你读书,你这么做对得起他吗?

他说:他供我是为了让我大学毕业后就养他!

父亲也表露了自己的心生:我辛辛苦苦养他,就想靠他大学毕业养家,他不读大学了,我怎么办?

母亲病危,失联博士后也不愿露面,于情于理似乎都不合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农村优秀学子也许确实承受不了那么多的亲情之痛。

有多少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试图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可是在踏入大学大门之后,才发现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欲望,让自己无法承受?

有多少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背负着原生家庭的沉重负担,给自己的小家庭带来巨大的矛盾?

有多少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除了要养育自己父母,让父母倍有面子,还要照顾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稍有疏忽,就招来所有人的不满?

即使临终,二十年未见的儿子也不愿意和母亲见一面,对母亲来说确实太残忍。但为何儿子如此绝情?也许是痛到深处人无情。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该轻易做出评价。

法律和道德控制不了情感,情感必须来自于内心感受,只是希望他的儿女学会爱人,不再绝情。


妈咪老师


我同事老公的弟弟某知名大学教授!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同事老公也很优秀,可是家里只能供得起一个孩子继续上大学。于是同事老公就考了师范,因为那时上师范不用花家里钱。

家里紧衣缩食,供弟弟读大学,弟弟也很争气,一路读到博士,最后成了教授!

这个优秀的弟弟曾经是父母的骄傲,哥哥做的再好,父母父母都不满意,就觉得小儿子给他们家长脸了,在村里说话都有底气,因为有这样一个在名牌大学当教授,经常出书,经常出国的儿子,可以让父母在村里昂着头做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夸奖小儿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自从小儿子结婚以后,就几乎不怎么跟家里人主动联系!父母想去小儿子那里看看孙子,小儿子都拒绝,不叫去,因为娶得老婆是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去了会给自己丢人。

最让老两口难以接受的是,母亲得了半身不遂,生病期间小儿子就来过一次,拿了3000元钱!其他都是大儿子掏钱的!在医院伺候也是大儿子,他们也体谅小儿子工作忙,来不了,大儿子守着,多付出也没有啥怨言。

出院后,同事家住的是没有电梯的房子,老人有半身不遂后遗症,上下楼不方便,所以大儿子就想给父母买个小面积的电梯楼,这样母亲下楼方便点,可以下来晒晒太阳!就和弟弟商量,弟弟说和老婆商量下,最后老婆不同意。大儿子就东挪西借凑了首付,给父母买了小面积电梯房。这时小儿子转过来1万元钱,说是借给哥哥的。大儿子把钱给了父亲,父亲摔在了地上说:不要!从此再也不夸自己优秀的小儿子了。

王永强也是和我同事老公弟弟一样优秀的人。1969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排行老小,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王小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也没什么区别,并没有表现出来天赋异禀,就是特别喜欢看书,走到哪里,没事就是看书,学习成绩自然也是比较优秀的。

1987年王高中毕业后,考取了苏州大学,在苏州大学读完了本科和硕士。后来考取了中科大物理研究博士。1997年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后。

王永强学业一路开挂,他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王的父母觉得自己走在村子里就被人高看一眼,因为有个这么出息的儿子,以后享福的日子在后面呢。父亲靠卖老鼠药赚取微薄的钱财供王上学,本以为孩子有出息,会苦尽甘来,可又哪里会想到后面发生的事情。

时间来到1999年,在北大读博士后的王给家人电话,告诉家人要和女友出国去日本学习交流,一年就可以赚18万,他跟自己的舅舅说,可以利用这笔钱给父母买一套房子。那时全家听后很开心,都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终于苦尽甘来了。

但是王在出国前,在北京跟女友结婚,就是这样的大事,他都找各种理由拒绝了家人来北京。有次舅舅见他的女朋友,也不叫舅舅说自己家的条件很差,怕女朋友嫌弃,也嫌父母穷,没有工作,是个卖老鼠药的,给自己丢人!

1999年4月王动身去了日本。8月父母因为身体有病,没有收入,给王打电话,想叫儿子给点钱。可是王接电话后表示以后不要再和他联系了,就挂断了电话。

从此20年没有音讯。

今年王母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严重。王母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临死前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看看自己的小儿子。于是家人们四处托人打听王永强的下落。

有网友提供线索说在美亚特兰大有个人好像是他们寻找的人。后来几经周折,终于确认,这个人就是王永强,但是,王永强并没有马上放下一切回国看望病重的母亲。而是说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希望媒体不要跟进打扰。

很多网友一边倒的指责王永强。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局。王永强真的是忘恩负义之辈吗?娶了媳妇忘了娘?就算你不和家里人联系,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身吗?你不还是农民出身吗?你不还是当农民的父母给了你生命吗?父母和子女间到底有什么过节不可以解开呢?20年过去了,就是仇人。那恨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都淡了。那还是自己的父母,怎么就那么狠心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不想见呢。

不论王永强有多少种理由,但是病重的人是你的母亲,也许这就会是你们今生今世最后的见面。从此天人永隔也说不定。为啥就那么狠心拒绝一个母亲的最后请求呢。

王永强曾经是父母的骄傲,可是现在也是他伤得父母最深吧。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根本不少,他们智商高,能力高,但是却自私冷漠,不懂报恩,羊羔都知道跪乳,乌鸦会反哺,可是作为高知的他们却不知道孝顺父母。““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虽然说得绝对,但是这些优秀的读书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只看重了他们的成绩,觉得只要读书好,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就算他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也被成绩好,这一点给掩盖了。

一家人众星拱月般围着他们,谁都是为了他付出,但是他从来不想着为被人付出,觉得别人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品德的教育,百善孝为先,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包容孝顺的人,你养他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养儿不是防老,但是我们养的也不是个冤家,这样的孩子他在优秀又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的父母更加伤心而已。

但愿王永强像网友们猜测的那样,从事的是秘不可宣的工作,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否则的话,就算他满腹经纶,拥有最高的学历,那书也是白念了,他白受了那么多年的国家的教育,这教育的的确确是失败的,并且失败的很彻底。

大家对于此事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