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三嬸子,三嬸子,你要的菜到了,大門口取一下。”“來了,來了,又讓你跑腿了,這段日子可麻煩你了,快到家裡來暖和暖和。”“不家去了,咱不能添亂,再說還有好幾家的東西沒送完哩,俺走了,嬸子。”東白村“快遞小哥”服務隊的陳玉嶺和村民王玉英高聲說著話。疫情防控以來,和陳玉嶺一樣的好幾個“快遞小哥”在東白村成為“紅人”,深受老百姓歡迎和讚揚。

農曆大年,全國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場“瘟”疫衝散了大年歡慶熱鬧的氣氛,為了防控疫情的蔓延,東白村立即響應上級的號召,加大防控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串門、不聚餐、全村消毒等等,村莊戒了嚴,老百姓自我防護的意識都提高了,大街小巷見不到人走動,整個村子一片安靜。可是,老百姓儘可能不流動了,生活還得照常,吃菜吃麵也成為擺在眼前的實際問題。東白村黨支部書記白興艦考慮到這一點,與其他村幹部一起商量辦法,號召村裡的黨員、青年、愛心商戶等,成立一支“快遞小哥”志願服務隊,為群眾開展“送需上門”服務。

說了算,定了幹。村支書白興艦在大喇叭上喊了出去:“村民們注意了,疫情防控期間,咱為了保障大傢伙的日常生活需要,咱村裡成立了‘快遞小哥’服務隊,各家各戶需要的菜、面、油鹽醬醋等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打電話報給村辦公室,統一記錄下來,咱安排人員一天集中買一次,上午買,中午以前送到各家門口。另外,在村口處設了兩處臨時代購點,保證價格合理,大傢伙這一段時期就不要跑遠去買了,安全是當前最大的事……”。大喇叭的話音剛落,正在辦公室值班的村幹部陳子學就接到了電話,“是子學吧,俺聽見喇叭裡喊了,家裡沒青菜了,俺就不出去了,麻煩你們給俺買點吧,多少錢俺聽著……”這是80歲的村民白鳳林打來的電話。不一會兒功夫,陳子學連著接了好幾個電話,他把老百姓的需求信息都記在了本子上。接下來,安排人員統一購置配送。

中午時分,劉意昌老人正站在自家大門口張望,一會兒走出來看看,一會兒走出來看看,這是咋回事呢?原來,他家的燃氣卡里沒錢了,煤氣爐子打不著沒法做飯了,情急之下,老人給村支書打了電話幫自己去充值,白書記二話沒說,自己開著車就去縣城裡的金時天然氣公司了。半小時後,白書記把卡交到了劉意昌老人手裡,老人拉著白書記的手說:“有你這樣的村幹部,是咱老百姓的福呀。”

在村西口的臨時代購點上,村民白興海正在選購蔬菜,攤位不算大,擺的也都是些當地常見的白菜、紅蘿蔔、土豆、大蔥、辣椒等蔬菜,看上去都很新鮮。攤主張俊路介紹說:“俺平時在街店經營,現在是疫情非常時期,俺書記讓臨時在村口擺個攤,為的是方便老百姓買菜,儘可量別出村了。俺的這些菜價格都比市面便宜,賠不賠錢不算啥,疫情面前也算是俺盡個人的一點心了。”

“全國出現這麼大的疫情,保全村人的健康和生活就是最大責任,俺當支部書記的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帶領著全村黨員衝在前,一方面防控疫情,另一方面保障群眾正常生活,村幹部和黨員就是群眾的‘主心骨’啊,咱不慌亂,老百姓才能不慌亂,全民都行動起來,就一定能戰勝疫情。”東白村支部書記白興艦信心堅定地說。

[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疫情防控一線]姜店鎮東白村“疫”線走紅的“快遞小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