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晚期除了北洋军没有别的可用的军队?

十万个为啥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仅仅是北洋军。

满清后期,八旗兵早就成渣了,绿营也没有战斗力。

扫平太平军和捻军的湘军淮军,迅速腐败瓦解,在甲午战争中灰飞烟灭。

新军武卫军外强中干,被八国联军打的屁滚尿流。

到了丧权辱国的庚子条约以后,满清已经无力控制国家内外局面。

当时新军已经崩溃,满清只能编组新式军队,代表就是三十六镇新军。

到辛亥革命爆发,满清被推翻,1911年,一共只成立了二十六镇。共有军官11463人,士兵16万8544人。

其中,最精锐的是北洋六镇。

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任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

第一镇主要是旗人子弟参军,仍然他们在辛亥革命中也没有什么表现,没有反对袁世凯逼迫满清退位。

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未来。

除了北洋六镇以外,各地都有新军。

比较出名的是湖北新军,最初叫做自强军,是张之洞编组的新军,同武卫军是一个时代。

庚子事变后,自强军被收编为北洋第二镇。

至于湖北新军,主要是后来招募的,名字是两个镇,实际只有一个半镇。

其余就是:

山东:步兵一标、

热河:步兵一标炮兵一标、

吉林:23镇、

黑龙江:混成协、

奉天:20镇、第二混成协、

河南:29混成协、

安徽:第31混成协、

江西:第27混成协、

湖南:第25混成协、

四川:第17镇、

江苏:第19镇、第13/23混成协、

浙江:第21镇、

福建:第十镇、

广东:第26镇、

广西:第25镇、

云南:第19镇、

贵州:步兵一标、炮兵1队、

山西:第43混成协、

陕西:陆军混成协、

甘肃:步兵2标、炮兵2营、

新疆:第35混成协。

这些新军战斗力都不强,武器装备也落后,不能和北洋六镇相比。

有意思的是,新军编组期间各地政府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西洋教官,找了很多留洋的军校生凑数。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革命党,在新军中大量宣传。

当时只要是个人,就知道满清已经腐败到骨髓,纷纷群起拥戴革命党。

由此,满清作茧自缚,扶持了新军推翻自己。


萨沙


清政府在后期仍然有多个武装力量依然奉清室为宗主,而且这支力量也不容小觑。

当时清朝手里还有一支有三万多八旗子弟组成的新式陆军,还有差不多三万旗人加入了装备略逊于新式陆军的巡防营,这些八旗子弟是效忠清政府最主要的力量。其次清政府手里还有二十万人左右的巡防营,虽然武器装备略逊于新军,但是出于对新军的厌恶,他们依然效忠清政府,至少面子上不会公开造反。典型的代表是张勋、张作霖。
张作霖曾经大规模清洗奉天的反清势力,并且要求带兵勤王。而且,根据溥仪的描述,张作霖在天津见已经被逐出紫禁城的溥仪,还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其实也可以理解,溥仪再落魄也毕竟是张作霖的旧主,这点君臣之礼张作霖讲究点也正常。


张勋所指挥的巡防营曾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死守江宁,最后因势单力薄不得不退出江宁。而且在民国之后,张勋满脑子都是想着复辟,坚持留辫子表示忠诚,而且镇压护法军的时候也最为卖力。在复辟失败后,张勋跑到租界做了寓公,但是依然不改对清室的忠诚。

据说,在清室决定禅位给袁世凯之后,由八旗子弟组成的禁卫军曾经一度打算发动兵变,并炮轰使馆区制造国际纠纷。只不过被袁世凯及时镇压,没有造成多大的动荡。
如果按照蛋白质的狗屁逻辑


,辛亥革命是反英起义

而且,当时虽然中央和各省都在编练新军,但是由于地方财政没有中央充裕,除了中央的北洋新军装备和战斗力都不错之外,各省的新军兵员素质普遍堪忧,可以用花架子来形容,甚至还不如装备次一点的巡防营。以江苏新军第九镇为例,主要兵员苏南人向来体质较弱,而且还好吸食鸦片,也不服从新式操典,所以江苏第九镇战斗力最弱。其他各省的新军也并没有比江苏第九镇好哪去。

再者,所谓辛亥革命虽然动静闹的大,但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大规模叛乱,除了湖北之外其他各省不过是军头趁势夺权罢了。如果湖北能快速平定,其他各省军头也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更何况,一旦湖北被平定,袁世凯还能否逼宫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当时清政府如果运用好了这两支武装力量,镇压辛亥革命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清政府误判了形势,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有预谋的全国性叛乱,不再是革命党小打小闹的起义。

但是清政府难能可贵的是没有被一家一姓的利益所蒙蔽,而是做出了伟大的妥协,将帝国的主权和法统完整的移交给了接替他的民国,其意义不亚于光荣革命。


最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一直以来最为亲近的的军队,正是其的八旗兵,八旗子弟共同组成了八旗兵,此外,大清还有绿营兵。

八旗子弟,在当初横扫大明王朝的时候表现绝对是一流的,可以说,大清王朝正是一个靠着八旗子弟在马背上打下来的王朝。



但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八旗子弟生活腐朽不堪,八旗军早已经赢弱不堪,想要依赖八旗军保家卫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八旗军就已经几乎没有作用了,还是依赖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建立的湘军,淮军才最终将太平天国运动这棵参天巨树拦腰砍断。

在洋务运动时,清政府也开始培养新的军队,这些军士更接近现代化,或者说他们就是以现代化军队为模板建立的,是一支新的部队,这也是后来大清王朝的依赖。



但新军并未取得什么成绩,相反,新军表现平平,甲午中日战争,直接让洋务运动破产了,新军战力的底下显露无疑,或许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大清王朝的统治者还能沾沾自喜,自认为手握着精兵良将。

甲午一役以后,晚清政府开始建立新式军队,新军里的代表自然就是北洋军,北洋军得到的是清廷最优厚的待遇,很多人都只知道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但其实新军并不只包括北洋军,全国各地都有新军的身影。

当然了,北洋军绝对是新军中的佼佼者。

虽然清政府一开始为新军指派的领导者并不是袁世凯,但通过一定的关系,袁世凯还是很快的让自己的众多亲信成为了北洋军的高级将领,虽然后来袁世凯一度被赶下台去,但北洋军掌握在他手里,清政府是不得不妥协的。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新军在哪里?他们当然是分散在全国各地了,虽然是分散开来的,但这些新军大多对清廷不甚忠心。

为了培养新军,清廷专门请了西洋人是来负责练兵,如果请不到洋人的,就会用留学生来代替,这样一来,很多西方先进思想也便传入了新军之中,在辛亥革命开始以后,新军中的大多数便直接倒戈,成为了革命党的一员。

清政府原先储备的禁军,绿营兵,早已因昏庸腐朽而不堪重用,而被清政府寄托希望的新军,又在辛亥革命后纷纷倒戈,虽然晚清政府手里还有一定的势力,但载沣却是直接选择了妥协。


其实按照晚清政府的实力来看,再撑个几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清政府的实际领导者载沣因为知道清政府大势已去,不愿再加以抵抗,这才以最小的代价,使清政府和平的退居幕后。


魏青衣


清朝的经制兵是八旗和绿营,鸦片战争的时候,这两种兵已经腐朽没落,对内不能镇压起义、对外不能御侮。因此,当太平军兴起的时候,清朝产生了湘军。湘军是由地方的团练和乡勇发展而来,它的兵为将领的私产,是近代军阀的鼻祖。按照湘军的营制,当过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建立了淮军。湘、淮军使用洋枪洋炮,战斗力远高于八旗和绿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


镇压太平天国之后,为了功成身退,曾国藩裁撤了大部分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成为了清朝的头等主力。与此同时,清政府将绿营按照淮军的营制改为练军和防军。

甲午中日战争时,湘淮军损失惨重。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试办新军,代表分别为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张之洞的自强军。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原计划编练36镇,到辛亥革命时,全国共编练成14镇又14协新军。其中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六镇新军实力最强。同时,将原来的练军和防军改为巡防队或巡防营。



辛亥革命时,清政府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可以调动。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第一镇是禁卫军。它的士兵全部是八旗子弟,但是他的军官都倾向于袁世凯。因此,北洋六镇只听命于袁世凯。没有袁世凯,清政府根本调不动兵。


北洋六镇新军是袁世凯手中的筹码,袁凭借手中的兵力对南方起义军构成威胁、对清政府是要权的资本。最终袁世凯也成功逼迫清帝退位,实行民主共和。


历史军魂


这个问题应该是相对满清前、中期来说的吧,因为满清前、中期确实有好几支军队,而且也是棣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比如满清在东北起家的本本“八旗军”,多尔衮入关利用的吴三桂等一批明末反叛军队,后来参与满清平定“三藩之乱”的绿营兵,再到后来平定“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一支军队能用则用,不能用也可以弃之而另选新军。在满清前、中期利用这些不同的军事集团逐鹿中原,开疆拓土。



以女真人为主体的满清军队有个称号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是它还有另一个有趣特点就是满清军队战斗力“退化”非常快,这个特点比之别的王朝军队特别突出显眼。在一个战争时期,满清总有一支军队特别能打,比如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绿营兵表现很好,但是在“太平天国”作乱时期,把绿营兵拉出来一打,被打成齑粉一样,这样军队自然是不能用了,但是很快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的湘、淮军又顶上了。



说到这,有个问题就来了,虽然在满清前、中期,它的主力部队屡屡出现不堪一击的现象,为什么很快又能培育出新的主力部队来作为中流砥柱?

因为在满清前、中期,满族人主导清朝政治、军事、经济。而且严防汉人染指,满清可以一遍又一遍利用汉人组建军队,牢牢把控最高军事权利。

但是在满清政权晚期“太平天国”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打断了中央政治和地方的联系,标志事件就是满清四大悬案“刺马案”开始的。

北洋军脱胎于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实际上也是汉人把控,从此之后,满清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全面萎缩,实际上已经是僵尸王朝。

这是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遗址

所以说为什么在满清晚期快倒闭的时候,除了不听话的北洋军,再也没有别的军队可用了(前、中期可是一遍一遍让汉人新军刷出了新局面。)这是因为满清晚期早已退出对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中央政权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这样的情况下军队为什么要听你的?你又有什么资本发号施令让汉人再组建新的军队帮你卖命?实际上满清这时再也没有让人可图的了。


林希


在太平天国没闹腾的时候,清朝上下大约有100万部队,其中八旗30多万,绿营大约60万人,但是这些军队在后来面对太平军的时候,那战斗力太过丢人,后来清朝就不得不启用汉族官僚,开练团练,后期像湘军和淮军的人数都被扩大。

甲午战争时,清军被日本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事实证明湘军还是不管用,所以清朝就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这就是后来的北洋军的起源,在庚子年间,袁世凯的练兵颇有起色,所以清政府就逐步削减绿营、八旗、团练的兵额,把重心放在了新军上。

清朝时期,每省份都设置五路巡防营,大约有五万人左右,但是这些旧试军队和新军相比战斗力是没法比的,他们也就只能抓抓小偷,要让他们打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当个治安管理人员。

新军名义上是清朝直接掌控的,但是由于财政困难,清朝规划中的36镇新军中,除了北洋六镇和北洋军抽调组建的新军驻扎在京师附近,其他的新军都是各省自己训练的,按照规划36镇兵力大约兵力四五十万人,一年军费大约5000万两。这个银两和当年的国内总收入一半了,所以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让下面自己练,但是下面的各省也不是都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到最后因为花费太高,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充其量就训练了30万人,这三十万军中,清朝直接掌控的10万多人,地方督抚掌控的20万左右,但是20万地方新军都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不是集结在一起的,只有在京师的北洋六镇等新军是驻扎在一起的。

再加上南方的新军战斗力真的不敢恭维,看看后来的战绩,要是袁世凯不讲和,革命军肯定不会是对手,包括后来的二次革命,所以平叛清朝只有用北洋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小夏日常生活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朝统治者感受到了旧式军队的落后,于是开始在天津小站组建了一支新军,名叫“定武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洋军”。

和以往的改编不同,这支新建陆军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全部采用洋枪、洋炮,在结构、制度等方面基本都仿照当时德国军队的编制。

北洋军的士兵入伍条件严格,因此士兵的素质也比较高。北洋军起初只有几千人,后来随着不断扩编,在1905年时,已经发展到六个镇(每个镇12513人),合计共七万多人。而到了1911年时,北洋军已拥有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北洋军的建立,是因为清朝八旗军和绿营军战斗力太差,还不如后来李鸿章和曾国藩他们建的地方军厉害,但后来甲午战争后,觉得地方军也不行,之后就建立了北洋军队。

不过,让清朝统治者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被赋予厚望的北洋军,最后却成了压倒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关河南望


这是因为清朝晚期改革了兵制,编练了新式军队,简称“新军”,而新军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袁世凯组建的北洋新军。当然其他各省也组建有新军,但规模无法与北洋军相提并论。

大家都知道清朝晚期面对太平天国起义及外国侵略的乱世,清代原有的八旗军及绿营兵因为腐化无能,训练松懈导致基本丧失了战斗力,清政府下令各地组织团练勇营,以募兵制加强了军官权力,最有代表的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这些军队以营为基本单位,基本都是各军统帅的家乡子弟兵,作战勇猛,远胜于之前的绿营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勇营制这一原来临时编制的军队几乎完全取代了绿营制,成为正式的军事制度。

1895年,清政府正式组建了第一支完全效仿西方军队编制及训练方法的新式陆军,就是大家熟悉的“小站练兵”。最早是李鸿章派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小站以德国军队操典编练“定武军”,后来袁世凯接替了他,并扩大规模,设立“新建陆军督练处”,制定新的营规、操典,全部采购国外新式武器,完全采用当时德国的陆军制度来编练新军,并建立了“行营武备学堂”。袁世凯将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安排进新军担任军官,其他还有曹琨、段芝贵、徐世昌等等,这些人构成了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主要军官,日后也都成为了北洋军阀的实权人物。

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他的新建陆军“定武军”与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董福祥的“甘军”合称为“北洋三军”。到清朝最晚期,北洋军基本为袁世凯掌握,这样清政府所能调动指挥的军队基本就是以北洋军为主。



孤竹公子


清朝赖以夺得天下的八旗兵在入关不久后就走向了腐化衰落,乾隆年间就已经不会骑马射箭。平叛太平天国时,由于国家常备军荒废太久,只能寄指望曾国藩的编练的地方军,也就是湘军,后李鸿章又组成了淮军,湘军和淮军共同绞杀了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为打消清廷猜忌,自行解散了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在之后的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消耗殆尽,此时朝廷正在委任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这就是北洋军的开始,北洋军采用现代装备,新式训练法和战法,对军人和军官的要求也很高,这样的军队相对于旧军队和旧战法,战斗力自然是独一档的存在,即便人数不多,但已经成为清朝晚期唯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后来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带领的北洋军也是轻轻松松拿下了汉口和汉阳,给了革命党一个下马威。


左山先生


由于承平日久,清军的八旗和绿营均已腐朽不堪,在鸦战和太平天国战争中一败涂地,团练武装——湘淮军开始成为战争的主力。

于是二鸦之后,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湘淮军崛起,开始大批装备洋枪洋炮,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但诚如李鸿章在19世纪80年代感叹当年的中兴之臣均已老去乃至凋零,至甲午战争之时,湘淮军也陷入了“兴也勃、亡也忽”的轮回,加之洋务运动的片面性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僵化,最终导致甲午惨败。

此后清廷令袁世凯编练新式陆军,由于经营得法,脱颖而出,成为劲旅,在清末十年新政中,更是扩充编练成北洋新军六镇,全国各省新军,无论在士兵数量、战斗素质、武器装备等方面,均无能出其右者。在丙午秋操中,只有湖北新军略能相抗。

北洋新军驻扎京畿、直隶等重地,成为清廷的重要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