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

比李白白


近亲不是不能够结婚,而是因为害怕后代子孙有缺陷,还有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不然的话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上海销售上达功夫


据我了解近亲的危害,我不看什么科学数据,我只说现实,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附近村有几对近亲结婚的夫妻,生出来的孩子基本都不同程度的残疾,有一对夫妻生出4个孩子,一个残疾非常严重,有一个轻微的残疾,有两个还算正常,其中一个就是我同学,其他的近亲夫妻生出的孩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畸形

所以国家禁止近亲结婚是对的


MAN灯_MO


近亲不能结婚?

长久以来,人们基于观察发现,近亲结婚或乱伦生出的孩子出现各种缺陷,或不够优秀的机会比一般人高。

因此,世界上各个地区都有避免近亲结婚繁殖的机制,包括文化和宗教禁忌,现代社会更是直接立法禁止。

比如,我国婚姻法第7条就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真系血亲,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 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和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之间。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堂兄弟姐妹之间、表兄弟姐妹之间,叔伯与侄女之间、姑妈与侄子之间、舅父与外甥女之间、姨妈与外甥之间。

从遗传学角度说,我国法律规定分享12.5%共同基因以内的,即三代近亲属之间禁止结婚。

世界上多数国家,通常是禁止二代以内血亲结婚,二代以内血亲生孩子被称为极端近亲繁殖。

近亲为什么不应该结婚?

这主要是生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缺陷,或者各种性状不如非近亲繁殖的孩子优秀。

从遗传学上讲,越是近亲繁殖,越容易出现存在缺陷的隐性基因形成纯合子而表达显现出来。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被称为性状,都受特定基因的控制。

我们知道,人是由单一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所含的是来自父亲精子和母亲卵子的各一半基因,因此,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分享50%的父母的基因;第二代,即孙子则分享祖父母25%的基因;……以此类推。

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座由两个基因核酸片段组成,称等位基因。

控制某些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地位并不一样,可以表达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等位基因,而不能表达的称隐性等位基因。

也就是说,后代的某些性状只表达来自父本或者母本的遗传特征。

这样,没有血缘关系父母生出的后代,等位基因是不同的,称为杂合子。

遗传学上,杂合子(就是用来骂人时说的“杂种”)所表达出来的性状往往优于父母,这种现象被称为杂交优势

利用杂交优势最为充分的是农作物育种,所有两种都是通过多代杂交优选出来的。

作为国家名片之一的袁隆平的成就就来自水稻杂交的研究。

相反,如果是两个显性基因构成的纯合子,表达出来的仅是其中一条的信息,不具有任何优势。一旦两条存在缺陷的隐性等位基因形成纯合子,那么就会表达出在杂合子被“隐藏”起来的不良性状。

血缘关系越近,两个等位基因完全相同,形成隐性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机会就越大,后代就越有可能出现缺陷或不够优秀。

相对于上述的杂交优势,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近交衰退。

近亲结婚或者乱伦,血缘关系越近出现近交衰退的机会就越大。

这就是近亲结婚容易生出问题后代,社会普遍禁止近亲结婚的生物学原因。

近亲结婚的后代会有哪些不利影响呢?

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发现近亲繁殖的有害后果包括生育率降低,身高减低和寿命缩减等不良影响。

在人类,近交繁殖会导致后代会出现更高的儿童死亡率、肺功能不良影响,和认知能力损害(傻孩子)等。

但是,这些结果基本上是来自粗略的印象观察,往往难以进行量化研究。

因为,既然近亲结婚是被禁止的,那么近交繁殖通常来自乱伦。

而乱伦属于犯罪行为,不会有人愿意将不仅涉及自己,还涉及后代的最隐秘的不良行为公诸于众,或与别人分享,即使对方再怎么承诺保密甚至签署隐私保密协议。

因此,进行近亲繁殖后代不良影响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不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基因数据库的建立似乎为这类研究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最新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大型研究就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尝试。

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45万人的数据,通过鉴定基因序列中具有10%或以上纯合子作为二代以内血亲的判定标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125例二代以内近交繁殖的后代,相当于每3650人中就有一人,或发生率为0.03%。

其中,有54人被认为其父母属于一级亲属乱伦。

在外媒的解读中,普遍用这个比例类推到全英国人口,渲染称“英国有13000人是近亲乱伦出生的后代”。

研究人员使用包括身高,臀腰围比,握力,肺功能测量呼气峰值流量,视力敏锐度,,听觉敏锐度,受教育年限,智商评分,认知功能测量,以及以子女数量为标准的生育率等十个指标,对这125人与来自一般人群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反映身体多种遗传性状的优劣。

这些指标分别代表身高,肌肉性能,呼吸功能,智力和认知能力,以及生育率等遗传性状。

结果,近交繁殖的125人整体的评分平均比对照组低0.3到0.7个标准差。

就是说,近交繁殖的后代很多遗传性状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尽管差异不大,但却有显著性。

另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个体中诊断出的疾病数量来作为总体健康的评价指标。

结果,近交繁殖的125人诊断出至少患有一种疾病的相对风险高出44%;即使经过统计学处理后仍高出34%。

就是说,近交繁殖的后来,健康状况也比一般人差。

总体来说,研究结果显示近交繁殖后代无论身体遗传性状还是健康状况都不及一般人。


挣脱枷锁的囚徒


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就是近亲结婚后加大了遗传病的几率。假如人类都近亲结婚,最终结果就是灭绝!

动物也是一样,当雄性动物到了性成熟前夕,就会被逐出群体,就是为了避免与最近的异性动物发生关系,从而保证整个群体能够不断地传下去。

有人说,以前有很多表兄妹结婚,也没有什么事。这是你只看到很短的一两代人没有事情,可是你有没有看他们五六代呢?近亲结婚未必有风险,但是近亲繁殖的风险太大了,因为他们的基因相似度太接近了,同样遗传疾病的基因也是非常相似,就大大的加大了一些患有不治之症的风险。即使第一代没事,但是隔代就可能会有事情。

我们知道,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见到过很多表亲结婚的,我的表哥就是一个,他娶了他的姨表妹做了老婆。生了俩孩子,一女一男,没有任何问题。难道我敢说表亲繁殖就绝对没有问题吗?这个事我不敢说。

大家应该知道,以前的人可能不讲究这些,所以表亲结婚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同宗在五服之内是不能结婚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近亲。

在汉朝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婚姻,就是舅舅娶了外甥女!这种奇葩的事情就是那个吕雉吕太后干出来的。

吕雉有俩孩子,女儿刘乐,儿子刘盈。

刘邦把女婿张敖的赵王给废了,当了一个侯,没了权势。刘邦一死,刘盈当了皇帝,实际上也就是吕雉开始掌权了。吕雉看到女儿可怜,今后谁来保护她呢?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要女儿刘乐把女儿嫁给皇帝当皇后!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是多么疯狂的举动。这就是历史上小小张皇后的由来。这也是近亲结婚。


乙丙丁6


-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是一对男才女貌的夫妻。

按理说应该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可偏偏变成了非常之不幸。因为他们的两个儿子都是弱智儿。

母亲悄悄告诉我说:叔叔阿姨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

一直很迷茫,为什么看着健健康康的叔叔阿姨,就因为是表兄妹,就会生出傻傻呆呆的儿子...

直到后来上了医学院。

知道了那是因为

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容易使对生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在后代中相遇(即纯合),因而出生素质低劣的孩子的几率会更大。”

-

-

按专业阐述就是:

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数种甚至十数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然而,很让人唏嘘的是,当近亲遇到了爱情,孰是孰非,孰轻孰重?谁又能说得清呢?! 其实,生命科学史的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不乏此类因为‘近亲婚姻’而饱尝苦果的。

-

-

比如达尔文, 达尔文的妻子爱玛是他舅舅的女儿。

他们俩人从小便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后结为伉俪。 结果是,他们的6个孩子中有3人中途夭亡,其余3人又终身不育。

这件事情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与爱玛都是健康人,生理上没有什么缺陷,精神也非常正常,为什么生下的孩子却都是如此呢?

晚年的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的生物进化过程时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这时,达尔文才意识到自己婚姻的悲剧在于近亲。据说为了警醒世人,他还把这个深刻的教训写进了自己的论文。


-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近亲婚配者,曾经创立了“基因”学说的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

《摩尔根传》一书中说:“摩尔根的妻子,也是其表妹的玛丽对他的研究工作有着莫大的支持。但是他们的两个女儿却都是“莫名其妙的痴呆”,从而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他们唯一的男孩也有明显的智力残疾。”

可以想象,当作为遗传学家的摩尔根大声疾呼:“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民族之间的婚姻,才能制造出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为强健的人种。…为创造更聪明、更强健的人种,无论如何也不要近亲结婚。”的时候,他的内心有着多么刻骨铭心的痛楚!

-

-

不过,近亲结婚就一定只有坏处吗... 很多时候,事情常常有其两面性。

有文献曾如此述说:教科书没有撒谎,但它只提供了一半真相。

同样用教科书的原理分析,结果也可以这样:“每个人都携带有数个甚至更多个不同的隐性优秀基因。在随机结婚的情况下,夫妇双方携带相同优秀基因的机会很少。但是,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优秀基因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优秀基因的携带者,这样,他们所生子女拥有优秀天赋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往往要比非近亲结婚者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也就是说,优秀的人群如果世代坚持近亲结婚,其后代就会特别优秀,或者说,对于优秀的人群来说,近亲结婚有利于这个人群长期保持优势。

-

-

所以,有人认为,遗传规则的完整表达应该是:对劣质的基因来说,近亲结婚不利,远缘杂交有利(所谓遗传病,只是劣质基因的极端情况),而对优秀的基因来说,近亲结婚有利,远缘杂交不利。

2001年,有资料报道,澳大利亚某学者花了30年的时间研究发现:亲表兄妹结婚所生子女大部分是健康的。

该学者研究了澳大利亚州500对属于亲表兄妹的夫妻,得出结论说: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表兄妹婚姻导致遗传悲剧,然而大量事实证明这一观念是错误的。亲表兄妹也能生出健康宝宝”。…….

进一步,他还在1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非近亲夫妇生出畸形婴儿的机率是2%,而近亲夫妇生出畸形婴儿的机率只不过增加到4%而已。

-

-

是不是又该感慨了:

生命现象总是如此错综复杂,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近亲婚配,祸兮福兮,一言难尽哦?!

-


小一时空


近亲结婚,在过去医术不发达的古代是许允近亲结婚的,随着近亲结婚带来的问题,因为近亲结婚有一部分血液相同,比如表哥和表姐一个是大姨家的一个是小姨家的,他们的妈妈有着相同的血脉(大姨和小姨),那么表哥和表妹也有一部分血液是相同的,这样就增加了先天性病症的机率,如死胎、聋子、瞎子、呆子等孩子的出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不行结婚。经过慢长的实践近亲出三代是可以结婚的,出生的孩子残的比率小的多。现在,随着医术水平的提高,知道近亲结婚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新生婴儿残疾。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优生优育的政策的落实,在制定婚姻法中,明确规定近亲出三代才可以结婚。


零阿友


我家喂了一条小母狗,名叫大缘。(图片一),生的小公狗,名叫嗲溜。(图片二),当嗲溜性成熟以后,不但自己对其母没有任何性意思,每当其母发情时,有公狗靠近了,立马咆哮撕咬,用身体横在母狗后边挡着,你说奇不奇。可是嗲溜看到别的母狗,立刻骚的不得了。动物都知道近亲不能交配,人就更不能近亲交配了,后代残疾,痴傻的概率太高了。总之,这是大自然的选择,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惩罚。




小脸狐


为什么不提倡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的话题是遗传咨询开设以来最多内容之一。我国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婚姻法中第一章、第六条有明确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婚姻法是国家大法之一,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

有人羡慕国外的自由,说:“人家国外就不管你是否近亲,你愿意就可以到教堂举行婚礼,……。”他不能算是对自由的含义有明确的认识。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专门从事近亲通婚研究的Alan Bittles教授曾经称赞地说:“中国的婚姻法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法,政府立法对人口质量关心。英国就没有这样的法,这是一个遗憾。”

还有人说:“我们家族世世代代没有过遗传病,我坚信我们根本不会得遗传病。”但是提问的人毕竟还是拿不准,想问一下如何进行遗传病的检测,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愿意花钱去检测,请教您我们到哪家医院检测最好?”对此,不用谈婚姻法,让我们用科学的计算来表明为什么不提倡近亲通婚。

根据专家估计,每个正常人身上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的隐性等位基因,近亲通婚会使得这些隐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机会,并且产生遗传上的异常。人类的核基因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在近亲通婚的情况下,两个相同有问题的基因结合到一起的机会远远大于非近亲通婚的人。

近亲通婚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让我们从以下婚配模式来计算:

如果在一级表亲和二级表亲之间有一级隔代表亲和一级隔山表亲通婚,则近亲指数就是1/32 = 0.03125,其他类型依次类推。

假设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1/1000:

非近亲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500 × 1/500 × 1/4 = 1/1000000(百万分之一);

二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500 × 1/64 × 1/4 = 1/128000

一级表亲通婚后代患病风险为1/500 × 1/16 × 1/4 = 1/32000

兄妹通婚的后代患病风险为1/500 × 1/4 × 1/4 = 1/8000 与非近亲结婚相比,二级近亲的风险增大7.8倍;

一级近亲的风险增大31倍;兄妹通婚的风险率则是正常随机婚配的125倍! 如果按照专家的提示,每个人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10几个隐性的有害基因的话,近亲通婚后代患病的风险还会更高。

比如糖原储积症这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可能类型很多,其基因由17个以上的外显子构成,不同外显子发生突变的人结婚后代不会产生异常,而两个完全相同的外显子的配对,通常是产生于近亲通婚。

有人说不同民族之间通婚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这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现代人类没有生殖隔离,也没有种之分,白人、黑人和黄种人都是血缘关系十分相近的同种。用谁都能看得懂的例子来说,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之间的分子上的差异,可能比一个北京人和一个上海人之间的遗传差异还小。这就是遗传学上所定义的族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大于族间个体的差异。

还有人用我国的某些少数民族来举例,说那里的近亲通婚使得那里的人个个长得漂亮,双眼皮大眼睛等等,并以此来论证近亲通婚的好处。这种想法是自然的,但是这种宣传是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双眼皮的特征本身是一个重要的遗传特征,由于南方少数民族大都带有这个遗传特征,因此不论近亲通婚与否,都会表现出这个特点,而与近亲结婚毫无关系。

人的漂亮与否是由更多内在的因素决定的。眼睛的大小是人群特异性的一个标志。从我国的华北地区向东南西北四面八方辐射,眼睛形状的差异逐渐呈放射状变化,你看多了单眼皮,你觉得看腻了,你可能就认为双眼皮好看;但是很多外国人却有相反的想法,他们说把这种特点形容为东方美。你细想会承认,自然美和心灵美是最好的美。


城市汇


近亲(或称亲缘关系)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如果他们之间通婚,称为近亲婚配。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

由于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容易使对生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在后代中相遇(即纯合),因而容易出生素质低劣的孩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 5 ~ 6 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例如,某人基因中从祖父那里遗传了名为A的某种遗传疾病基因,他的亲姑妈家的表妹也很有可能从外公那里遗传了名为A的某种遗传疾病基因,如果两个人结婚,那么他们的子女患上A遗传疾病的概率就会很大。

所以无论从优生优育的角度上,还是从现代伦理道德的角度上,都是不提倡近亲结婚的。


胖道士开的玄品社


近亲(或称亲缘关系)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如果他们之间通婚,称为近亲婚配。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其子女就可能因为是突变纯合子而发病。因此,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亲婚配使子女中得到这样一对纯合或相同基因的概率增加,这一相关系数称为近婚系数 (inbreeding coefficient,IF) 。

何判断是第几代近亲结婚?

从有共同祖先的那一代计起,算第一代,依此类推。如表兄妹结婚,双方的外祖母属第一代,双方的母亲属第二代,表兄妹结合就是第三代。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血亲禁止结婚,包括第三代,即禁止表兄妹结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中原文如下:“(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儿结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和姊妹的儿子结婚。”父辈与子辈之间才属于三代以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