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的三次“换装”

淮军成立于1862年。当年春天,太平军李秀成率部东征,势逼上海,苏、常官绅迫不得已到安庆曾国藩处请兵。在湘军部将曾国荃、陈士杰不愿前往的情况下,派李鸿章征募军前往。

淮军成立之初共13个营,计6500人,士兵部分从湘军中调拨,部分由李鸿章在安徽募集而成。

淮军的三次“换装”

淮军主要将领

军事编制

淮军的基本战斗单位是营,每营置营官1名,下辖5哨,分“前、后、左、右”哨以及“亲兵”哨,一哨由6到8队组成,每队编有10到12名士卒,除去营官和帮办人员外,全营有士兵500人。以现代军事编制眼光看,淮军的一个营与现代军队中一个营的人数相当,哨相当于连,队则相当于班,全营没有排的编制。

营以上的军事长官称统领,统领管辖的部队总称为“营头”,每个营头下编几个营十几个营甚至几十个营,各营根据统领的名号命名,如淮军将领刘铭传的部队通称“铭字营”或“铭军”,周盛传的部队称“盛字营”或“盛军”

淮军初期的装备

由于清朝奉行闭关锁国和弱兵政策,自康熙以后就停止了军事技术革新的步伐,因而迟至十九时候中叶,晚清军队的火器水平仍仅与明朝持平,甚至还有所不如

。淮军初期的装备,也只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在一营所辖的38队中,有枪炮19队(劈山炮2队,抬枪8队,小枪9队),刀矛19队,全营火器共127件,其中小枪99杆,抬枪24杆,劈山炮4门。

淮军的三次“换装”

抬枪

小枪,即鸟枪,又名鸟铳或线枪,是明代仿制外国火器制成的火绳枪,重约8斤,有效射程在120—150米之间,射速为每分钟1一2发。抬枪则是大型鸟枪,重约23—24斤,射程可达200多米,需4人抬射。至于劈山炮,台湾学者王尔敏认为该炮是在明代红夷炮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前装滑膛炮,重300余斤,炮弹是所谓的“群子”,每炮可装100到300粒,喷薄而出杀伤敌军,最大射程达1公里左右,数分钟始能施放一次。

这些火器不仅射程近、威力小,而且装填较慢,假如完全据此作战,那么己方军队很容易被敌人的冲锋击垮,因而在火器射击时,还需刀矛手从旁保护。正因为如此,淮军在战术上就只能因袭湘军,采用稳扎稳打的防御战法。


淮军的三次“换装”

劈山炮

这些武器装备,落后西方2—3个世纪,鸟枪、抬枪、劈山炮等火器不仅无法与内刻线膛、铜帽发火的前膛来复枪相匹敌,甚至在部分装备滑膛火器的太平军面前也无法占到便宜。李鸿章率军进入上海后不久即发现了这一问题,并由此启动了淮军军事改革的进程。

第一次换装

时间:1862—1868年

1862年二月下旬,上海官绅雇佣七艘英商轮船,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淮军。

此时保卫上海的,有江苏巡抚薛焕的五万绿营军队,有英、法两国驻扎在上海保护侨民的少量军队,也有美国人华尔率领、中外雇佣兵组成的洋枪队——常胜军。常胜军新式火器的强大烕力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印象。立刻着手购买西式火器,开始大规模换装。

淮军的三次“换装”

来复枪

换装后的淮军,一营共有28个洋枪队,10个劈山炮队。每营装备的来复枪,多者400余支,少者300余支,是湘军陆营的2—3倍;劈山炮40门,是湘军陆营的10倍。就性能而言,当时的洋枪大都使用膨胀型子弹,并用铜火帽击发,每分钟可发射子弹3发左右,有效射程达二三百米,装填简单且不受天气影响,各方面性能都优于旧式的鸟枪、抬枪。因此就火器而论,淮军战斗力已远远高于湘军。

淮军装备的洋枪,大多可通过香港购买转运,但由于英、法政府对武器出口的限制,新式火炮仍难以购到,这使得李鸿章不得不与常胜军统领华尔拉近关系,请他帮忙在国外代购,当时应用于中国战场的西洋火炮,以青铜制的前装滑膛炮为主,分长短炸炮两种。长炸炮类似现代加农炮,其身管长度约为口径的16—25倍,规格以炮弹重量来区分,有12磅、24磅、32磅多种。12磅以下的属轻炮,多用于野战,有效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3500米。24磅以上的为重炮,多用于攻城或装备要塞。

淮军的三次“换装”

青铜制的24磅前装滑膛炮

当年8月淮军进攻苏州时,刘铭传、程学启部正是凭借这些新式火炮摧毁了苏州城外太平军的工事,随后又轰塌了嘉兴和常州城墙,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1865年春,淮军奉命调扎三河尖镇压捻军起义,此时全军6万多人,装备洋枪4万支。到1868年8月捻军起义被镇压时,淮军已全部更换洋枪,并淘汰了劈山炮,率先在中国军队中完成了火器装备的近代化。

第二次换装

时间:1868—1884年

捻军起义被扑灭后,淮军本应解散,但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淮军各部虽进行了裁剪,但仍保留了89营50000余人的精锐力量,分遣直隶、山东、江苏、湖北四省充当防军,担负起对内镇压叛乱,对外支撑国防的重任。

淮军登上晚清政治军事舞台的同时,正是世界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50年代中期,法国军队和德国军队就首先装备了使用米尼式子弹的后膛枪。70年代之后,集火药、子弹和铜帽于一体的金属定装弹得到推广,更进一步简化了步枪的装填程序,火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这一时期的步枪已经能够达到有效射程500米、射速每分钟10—20发的水平,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每分钟发射几百发子弹的机关枪。

火炮方面,膨胀型弹丸的应用同样使得后膛炮进入实用阶段,由此提升了火炮的射击效率。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则使火炮质材由青铜过渡到了钢铁,这意味着炮膛可以承受更多的装药,射程更远、耐用性更好。

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交战双方都使用了新式后装步枪。李鸿章通过与淮军中的外国军官、驻外公使李凤苞以及德国商人斯米德的交流,得知西方新式步枪中虽然价格不菲,但确实性能强大。

1875年之后,西方军火市场进一步向中国开放,此时性能更佳的温切斯特、毛瑟、哈奇开斯、李式步枪等先后输入中国,淮军加紧更换,仅1875年一年,李鸿章就向德国毛瑟公司订购了26000支步枪。到1884年,淮军陆营都装备有毛瑟、哈奇开斯等带弹匣的连发步枪,骑兵则全部装备温切斯特十三连发步枪。

淮军的三次“换装”

毛瑟步枪

到1877年,淮军共购买克虏伯后膛钢炮114尊,并仿照德国炮营建制成立新式炮队19营,每营装备钢炮6尊,编入兵勇144名,战马155匹,可独立遂行作战任务。1888年前后,淮军购买装备的火炮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三百七十多尊,除克虏伯外,还兼购了阿姆斯特朗和格鲁森等品牌的火炮。

第三次换装

时间:1885—1894年

中法战争后,世界火器发展进入新的局面。1884年,法国化学家保罗雖勒合成了新型燃料—无烟火药

第一,无烟火药燃烧时不产生黑烟,不会轻易暴露射手的埋伏位置,士兵在战场上更加安全。

第二,无烟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是黑火药的三倍,使用这种推进剂的子弹可以将初速提升近50%,这就意味着火器射程的增加和射击精度的提高。

第三,使用无烟火药不会产生使用黑火药时的枪管淤塞现象,步枪使用起来更加可靠。

第四,根据动能定理,子弹的能量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子弹初速的增加,意味着质量可以适当减小,同时也意味着步枪重量的减轻和士兵带弹量的增加。到19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纷纷转而试制和装备性能更好的小口径连发步枪。

另一方面,1884年,英国人马克沁发明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连续制动的机关枪,其子弹发射速率达到惊人的600发/分钟。在改用无烟火药作为推进剂后,这种高速武器便在战场上大显身手。1893年,津巴布韦警察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士兵的猛烈攻击,击毙3000余人。1898年恩图曼之战,11000名伊斯兰教托钵僧被英军屠杀在马克沁机枪阵地前。

淮军的三次“换装”

马克沁机枪威力惊人

到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军使用马克沁机枪抗击英、法联军的进攻,一天之内竟使英军陈尸6万。马克沁机枪的惊人杀伤效能改变了战争面貌。《武器装备百科全书》甚至写道:“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法国于1886年首次装备使用无烟火药弹的小口径步枪时,即实施严格的保密管制,不仅控制枪械的出口,对无烟火药的配方也秘而不宣。即便是欧洲化学工业最为发达的德国,也只是到1889年才仿制出无烟火药。

军械进口的道路并不畅通,李鸿章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军械仿造上。1885年,李鸿章即对仍处于试验阶段的马克泌机枪产生了浓厚兴趣,制定金陵制造局进行仿造。1888年金陵制造局生产出了仿制品。1890年,江南制造局仿制成功英国小口径步枪,命名为“新利”

在无烟火药的研制上,江南制造局申请购买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机器,并雇请外国专家来厂指导技术攻关,但是成本高昂,所以淮军主要装备的还是80年代末从国外购买的大口径毛瑟步枪、哈奇开斯步枪、加特林机枪和克虏伯火炮,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小口径火器只在小范围内列装使用。

小结及感悟


淮军的三次“换装”

日军村田步枪(单发、黑火药)

淮军的三次“换装”

淮军“新利”步枪(无烟火药、5连发)

通观淮军的火器换装历史,可以看到,从滑膛枪炮的购买到后膛枪炮的换装,再到连发步枪的引进,淮军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于西方国家列装。淮军甲午战争中的劲敌一一日本,此时大量装备使用的,也只是发射黑火药弹的村田式单发步枪和青铜火炮,整体水平远不如淮军。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装备。

甲午一战,中国在拥有主场优势、装备优势、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完败、惨败给日本,背后的问题确实值得感慨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