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国家用一流的人才去当教师,中国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是您让我心动


没什么可说,一流的人才应该在关键岗位,如果浪费在教师的岗位上损失就大了,也就是说如果当教师你就要按教师面对大多数学生的方式去工作了,你多牛又有什么用?!难道人才的培养单靠老师的教育就行了?!再说,有一流能力的人也不会甘心当教师的!


戊辰星


如果我们用最优秀的人才去当老师,我们的教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能不能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话题。


第一,所谓的优秀人才,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标准,再优秀的厨师也不一定适合做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小学,尽管非常缺少优秀的人才,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希望适合我们当地教育发展的老师来任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去年我们学校就来了一个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支教老师小李老师,可以说在我们学校这种高学历的人才还是第一位,这位老师的知识框架和学识才能绝对一流,我们校长和其他老师对他也都抱有很大希望,就给他安排了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小李老师也很积极,上课激情非常高昂非常投入,甚至用全英教学,孩子们以前没见过这种阵势,感觉相对新颖,听课情绪也非常积极,但是,随着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课堂提问,小李老师发现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本应该掌握的重点句型句式和相应的语法知识,在做练习时很多同学都不会做,当然,在接下来的月考中,小李老师班级的成绩也很不理想,后来经过调查学生发现,孩子们根本不适应突然到来的全英教学模式,听起来新颖好奇,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听懂更没有理解。所以,我认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盲目使用高学历人才,不一定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行业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我们教育行业当然更是人才辈出的领域,各种名师众多,我们只要人尽其才地发挥各自的工作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样指日可待。同样,各种不同的工作都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我们不可能顾此失彼,把那些所谓的“高分值”人才,都集中到教育行业。现在我们农村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缺人才,而缺真正的沉下心来乐学乐教的老师,大家知道,每一个学校都有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老师,他们都是我们农村学校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更适合农村教育的发展。


总之,我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也更需要适合我们自己的人才。


豫东身边事儿


如果国家用一流的人才当老师,教育会更烂学生会更烂。

把狮子关在猪圈里,狮子会发疯。把家猪放到大森林,会被老虎吃掉。

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在哪里?只有对应确定的领域,才能确定对应的人才标准。我种地是一把好手,全国有名,是人才吧。你让我当老师,那对不起,我干不了。

什么是最好的?最合适就是最好的。只有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懂教学会管理的人对于教育来说,才是人才。

我们教育事业需要的不是空泛的国家一流人才,而是一流的教育人才。注意,是教育人才!只有教育人才比如蔡元培、陶行知这样的人才才能挽救中国教育,而不是像那些当官的经商的等方面的人才。

有的幼儿园老师,20岁左右,幼师毕业,有爱心有耐心,肯上心肯付出,孩子家长喜欢,这也应该是人才。

多大的事业就容纳多大的人才方阵,多大的人才方阵就能做多大的事业。

拥有人才是一方面,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更重要。与其想方设法招揽人才,不如多种梧桐树,凤凰才能不招即来。



一句话文章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个提问我很吃惊,你认为每天辛苦劳动在自己岗位上的教师是几流人才?不错,不可否认,教师岗位上确有能力高低之分,但各个行业皆有可能呀!一流的智商,就一定教出一流的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没有爱生之心的老师,是教不出合格的学生的。


爱小猪的妈妈


无论国家用什么髙等人才去当教师,家长超位,学生错位的社会风气不改变,教师依然让位的风气依然会存在,就是神仙下凡也难以把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合历史潮流的局面,教育事业仍是令人担忧的事,依然是唱国歌的时期。


谭文禄


再一流的教师也改变不了污七八糟的的教育生态,除非你一身兼数职:一边当教师一边当教育部长,一边当省、地、县的教育局长,这样一来你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管理政策就能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克服来自行政官僚形式主义的干扰。


用户3497856940268


谁认为现在的教师不是过去优秀人才吗?告诉你吧,以前招生是这样的顺序 ,初中中考后,按分数高低,高分先录取走中专,由于流行”跳龙门"部分优秀生进了中师,这个是事实吧,中等生进重点高中,其次进一般高中,这不就已是你说的状态了吗?还搞什么假设呢?


醇成锋哲


你这问题真蠢。

国家只有让一流人才从政,国家和社会的各个业务行业才能起飞。

无论农业、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养老、法律、科研等等,都会起飞。

现在都成什么了。

中国各个行业的人才和技术水平,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了。但是行政水平却落后业务和技术水平30年。往死里拖各个行业后腿、把大环境搞得恶劣不堪的恰恰就是这帮行政。

一出问题,总是说体制问题体制问题的。体制只不过是一种管理和运行方式,是谁在顶上管理和运行体制?行政啊。体制不行得根源就是行政不行,尤其是领导。

你让一群没当过老师、没教过课、不懂教学的外行当管教育的领导,这些外行天天对长年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有丰富教学经验懂教学的职业老师们指手画脚。这外行领导内行,怎么行?如果外行领导们素质高点也行,不干涉具体业务、好好提供管理和服务也行。问题是管教育的行政领导们没有自知之明不知天高地厚,天天都插手到学校和老师具体教学业务里去了。这不越弄越乱嘛。

中国的教育,必须去行政化。而且这个去行政化不仅仅是要弱化和精简学校里的那些行政。必须同时去除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这些行政对学校具体业务的行政干涉,让学校真正的发挥出原本的教学力量,让老师发挥出原本的教学水平。

教育部就定全国教育总体方针就行,教育厅局负责传达教育部精神。把行政权力关起来。不要插手具体教学业务,禁止行政干涉具体教学业务。


小猫游侠


如果用导弹打蚊子会怎么样?首先你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培养人才,那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让他们才尽所用,去各行各业发展创造!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运动员是讲天赋的。万里挑一选出一个有天赋的运动员,最后培训好了,不让他参加比赛,让他去当教练会怎么样?这不是搞笑吗?正常的流程肯定是让他去比赛,等荣誉满身,功成身退,再去当教练,这就很符合逻辑了。一流人才也一样,学校里教的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给我们做铺垫的。有了这些积累,不让他们去一线发展,再让他们回来教学,是不是大才小用?反过来让他们去搞科研,去创新创造,等做出名堂再到大学里任教,不是更好?应试教育,考试大纲,中小学教育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乘法口诀表,让一个清华生和一个专科生来教,区别大吗?你就是让牛顿、爱因斯坦来教小学,他们会的多,但是小学生能学吗?随便讲几句可能就超纲了。所以一流人才应该学以致用,之后再返教大学,而中小学用一流人才没什么意义。因为学的知识有限,能否学会取决于自己的天赋,不取决于老师。学校里一个老师同时带尖子班和普通班的情况很多,但是两个班的成绩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足以证明,老师是次要的,学生的天赋才是主要的。就像国足请再好的教练,也踢不进世界杯。科教兴国,科在前,教在后,有科才能有教,教是为科服务的,科是目的,教是基础。


摆渡百科


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教育体制、理念、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混合体,不是靠所谓精英、专家、一流人才来提高的。因为,首先要先界定什么是教育精英、教育专家、一流教育人才;然后要明白引导教育方向,就是教育导向,政治属性问题;还有教育理念的归属性问题,即面向群体还是个别,普通与精英,多样性与单一性问题;最后要搞清教育原则性问题,教育方式多样性,规律性问题。如果教育方式有排他性,如只批评、惩罚、体罚不表扬、奖励,或只表扬、奖励不准批评、惩罚、体罚,则绝不可能取得教育的进步,无论是神还是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