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宜修是真恨透了純元,否則不會殘忍殺死純元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宜修是這句話的範本。

她不是從一開始就壞成那個程度的,宜修其實跟端妃很像,不過是一個走火入魔了,另一個理智尚存,智慧在線。

宜修之是被純元和皇上給刺激壞了。

一入府就是側福晉,本來不出什麼差錯的話就是妥妥的母儀天下的皇后,對自己的丈夫也很恪守不渝,從開篇皇上去皇后那裡用膳,她進諫不能太有所偏好能看出,宜修確實是處處替皇上的長遠考慮,且很老實地恪守妻子的規勸之責的,這要是一般的嬪妃,管他長遠眼前,恩寵最重要,投其所好是最好的選擇,所以美人巧兮倩兮,眉目盼兮,既靈動可愛又有趣輕鬆。

甄嬛傳:宜修是真恨透了純元,否則不會殘忍殺死純元


狠毒,主要還是因為純元,這是她跟端妃後來走向不同的很大一個原因。

端妃愛皇上,知道是皇上太后借她的手除掉了華妃的孩子,只是把恨都算到了華妃頭上,但華妃畢竟跟她不是什麼親姐妹,所以華妃整了她,她還是可以保持一定的理智圖謀來日方長的。

宜修就不一樣了,本來福晉做的好好的,偏偏自己的親姐姐入宮搭上了皇上,搶了自己丈夫,雖說可能純元沒有說不的權力,但是如果真的在乎一點自己妹妹的感受,依照皇上對純元的喜歡,退不了三步,退一步總是可以的吧?可惜純元彷彿什麼都沒做,就接受了兩情相悅,開始甜甜蜜蜜恩恩愛愛,還整天一副歲月靜好,天作之合的狀態,對於宜修來講,這要是其他女子也就罷了,這是自己親姐姐啊,不要說宜修了,甄嬛夠大度夠七竅玲瓏心了吧,對於浣碧勾引皇上,都不免心有慼慼,後來皇上看上了玉嬈,玉嬈向甄嬛陳清自己的心意,甄嬛都大讚這才是我甄家的女兒,可想而知,宜修當時有多難受。

偏偏純元每天都搞一個白月光的形象,在別人那裡簡直真善美的不要不要的,這被宜修看在眼裡,心裡是有多噁心,明明你就是個婊子,還偏生全天下人把你當白蓮花一樣捧著,這種不平衡豈不是天天如鯁在喉。

甄嬛傳:宜修是真恨透了純元,否則不會殘忍殺死純元


甄嬛傳:宜修是真恨透了純元,否則不會殘忍殺死純元


女人之間,你跟餘鶯兒,祺貴人,齊妃之類鬥,終究能找見對方的弱勢來,你跟一個在所有人眼裡都美好如畫,大方得體的白月光鬥,對方掉一滴淚,就能惹得皇帝直接把你打入冷宮去。

你說宜修恨不恨純元。

這就罷了,關鍵,宜修的孩子,還好賴不賴地在純元和皇上你儂我儂時夭折,後來宜修痛斥皇帝:我的孩子,渾身燒的滾燙,不治而死,而此時姐姐懷孕了,皇上只記得姐姐的有孕之喜,哪裡還記得你與臣妾的孩子啊?臣妾抱著孩子的屍身在雨裡走了一夜,想求滿殿的神佛要索就索我的命,不要索我兒子的命啊。

兩相對比下,姐妹之間那點親情早就被人生命運的巨大落差衝沒了,極大的不平衡帶來極大的仇恨,這種仇恨裡不僅僅是恨純元一人,即使宜修說臣妾做不到啊,實際上對純元的恨裡就帶著對皇上極大的恨。

你愛她,我就讓她去死,我要讓你失去她。我要讓你們都痛苦。我要讓你也嚐嚐失去摯愛失去孩子的痛苦。

這種恨明顯已經漫過對純元的恨,轉到對皇上的恨了,否則就不會出現後來宜修想盡辦法搞死別人孩子的情況。

宜修一方面耿耿於懷自己的孩子沒了,別人的孩子休想出生,一方面見不得後宮的女人母以子貴,騎在自己頭上耀武揚威,因為她受夠了。

不論是與皇上真心兩情相悅的純元,還是那些以色事人,把炫耀掛在臉上的嬪妃,每一個都刺痛宜修,看見她們就都想弄死她們。

只不過是弄死孩子更容易一點,否則,以宜修的心思,可以的話,最好皇帝跟前的女人都死光,這一點同華妃。

端妃好的一點就是本身期望值沒有皇后那麼高,安安分分做個妃子就可以,愛沒有宜修那麼濃,恨也沒宜修那麼深,也沒有純元這樣的例子刺激,所以凡事都能退一步。

宜修是真真恨毒了純元,否則不會搞死純元后,每次都把純元拿出來換取皇上的不忍,我就是要弄死你,還把你利用殆盡,你不是真善美白月光嗎?我就把你這白月光的福利利用殆盡。我覺得宜修每次看到皇上為純元痛苦都會帶著三分痛快,你不知道吧,你那白月光,是我弄死的,你九五至尊又怎麼樣,我還是把她弄死了。

正是因為恨毒了純元,恨毒了命運,所以才什麼良心都不講了,稚子還是如花少女,都不眨眼,弄死。毫無愧意,毫不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