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见过最低调却在当地赫赫有名的人,是什么样子呢?

农村种植杨二妮


凡是有能耐、有水平的人为人都很低调,为人平和、乐于助人、说话办事很有准性,人们也愿意和其打交道。这个人很有钱,也能挣到钱,信用度很高。不像有些有钱人铁公鸡一毛不拔,虽然有钱,把钱看的比命还重要,就连自家亲戚及至亲、本户族的人都讨厌,显然低调,没有人缘,孤家寡人一个。

我村有位在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果树合作社的负责人。人五十多岁,脾气憨厚耿直,从未和乡亲红过脸。他这几年收购和贩卖果树苗挣了不少钱,农户种植的树苗大部分由他推销及收购。他也乐于助人,并担任村调解员威望很高。从不吹牛鼻很稳重,从不以自己有钱,说话办事拿钱压人。正经人家孩子婚嫁资金困难,有求必应,从未落空。家家有困难之事都寻他解决,比如,农户谁家媳妇两口闹矛盾住娘家不回,他和男事主去准把媳妇给请回来。他特受农民爱戴,我还没见过这么好心肠的人。

总之,这就是我们村赫赫有名,但为人很低调的人。



康麦平


我们村以前有一个国民党兵和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俩人一个腿瘸,一个眼瞎。平时这俩人哪也不去,也有儿有女,特低调也不去做什么,政府补助点钱,够吃够喝的。俩人经常在一起呆着。互相称呼对方国军共军的。

有一天,县里来人把抗美援朝老兵的家给好好收拾一番,说有领导视察。隔两天来了好几台军用吉普。米面粮油的拿不少。然后有个领导去看老兵,那个领导也自称是抗美援朝老兵。没想到看见我村的老兵。我村老兵一听声音就问:你是不是二铁子?领导眼睛当时就直了。颤抖的问?你是大铁子。原来俩人名都有个铁字。战场上就那么称呼,大铁子的眼睛是给二铁子当炮弹让弹片炸的。后来失联了。大铁子后来也成了三里五村名人。

在说那个国军,其实是杂牌军。但他受伤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他是投降解放军后去的朝鲜战场。枪法好,拿现在话是阻击手的才料。有次阻击美韩联军。全连打光了就剩他一个。他说自己打死好几十人。也没人给证明。后来腿伤了,下战场回国。晚年生活也有政府照顾挺好的。他出名是有一回拿个弹弓愣是逮住俩偷东西的贼。那是吃完晚饭大家在街上程凉,突然有人喊:有贼啊。离老选看见一抬摩托车俩人开过来。老头一听来劲了,拿起小孩玩的弹弓,一下就把骑车的耳朵干豁了。疼的车停下就要过来。老头大喊一声:趴下,要不脑袋开花,老子可以杀过美国佬的。俩人当时就被那气势镇住了。那以后国军也出名了,


将军农民工


我同学的叔叔今年40岁左右,做牛羊肉批发的。高大强壮长像英俊,为人却是沉默寡言,眼神跟刀子似的,若跟他对视会浑身不自在。他为人正派嫉恶如仇又敢说实话、真话,软的不欺硬的也不怕,做事坚决果断无形之中就得罪了很多人。他这么多年把钱都挣海了,每天都是成大车的宰牛。村里人对他是又怕又恨还妒忌的要命。但是你若跟他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真是个好人!后来他把屠宰场搬到了远来村庄的河套边上,也就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正当大家快把他忘了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彻彻底底的让他在我们这方圆几十里出了名,也刷新了人们的世界观。一,有一天他突然单枪匹马的闯进了一家高利贷公司,把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暴打一顿,老板伤的最重,下半生都得坐轮椅了。可这群挨打的却没有一个报警的,包括老板!反倒给了他80万!!!事后大家才知道他外甥女前些时候跳楼了,好像就跟这群放高利贷的有关。第二件事,有一天他来村里喝喜酒(升学宴),正喝着酒突然说哪来的这大血腥味?出事了吧!我们村紧挨着京沈高速,中间就隔着二三百米的隔离绿化带。到下午人们都知道高速上出车祸了,一下死了9个。过后大家特意问过他咋知道的,他沉默半天才说,每天都是手起刀落,可以说我对死亡有特殊的直觉…这回大家都彻底惊呆了


陌陌里过来的


乡下老家的三舅公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

三舅公在我们老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早些年,三舅公在城里做包工头赚了不少,儿女都在城里安了家立了业。现在三舅公老俩口回乡下守着几间祖屋过上了归隐的生活。


村里曾经有人笑着伸出八个手指头试探三舅公:“他三伯,您老银行应该放有这个数吧?"

三舅公笑而不答算是黙认。

现在的千万富翁搁城里并不稀奇,但在乡下象三舅公这样的千万富翁实属少见。三舅公虽说是千万富翁,可是他的低调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三舅公在乡下低调得实在不行。平日里就一袭的中山装,土里土气的。“座驾"吧,说了你也不信,也就一辆半旧的28吋自行车,每天有事没事骑着他的座驾在村头巷尾瞎转悠,和千万富翁根本沾不上边。


老俩口在自家院子里种种菜,养些鸡鸭,生活几乎能够自给自足。

三舅公的低调,村里人拿他真没办法。有次,三舅公把“座驾"停在村头,有个外村收破烂的误以为是谁家废弃不要的废旧,于是顺走了三舅公的自行车。这下三舅公终于可以换新座驾了,最起码也得买个电驴来骑骑吧,不曾想,三舅公到镇上旧货市场又淘来一辆28吋旧单车。三舅公对自行车情有独钟啊。

为此,村里的年轻人调侃三舅公:三叔伯呀三叔伯,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累死累活大半辈子,何苦自己为难自己?你叫我们这些后生仔,打工有了几个钱,就整天嚷嚷着买车的情何以堪?


每当这时,三舅公总是笑笑的说:“这样蛮好的呀,骑自行车既活络了筋骨,又环保。"

我去,三舅公你低调也就算了,怎么还赶上了城里人的意识,美其名“环保"。

低调归低调,说真的三舅公也不是一毛不拔的人,村里头修个桥补个路都是由三舅公牵头来修缮,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就是三舅公一个人出资建起来的。


木头二根


我同学的爷爷,一个小学教师,大学毕业生。因为成分不好,全家被下放到我们东北农村了。

老家是北京的,学识见识非常人可比。而且特别和蔼可亲。天然带有有种脱俗的气质。还有些神秘感。

后来时代变化了,家里的人都回北京了。可是他没有回去北京。具体原因不清楚。

老人家的同学,朋友经常从北京看他,据说有的人还身居要职。他孙子是我中学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老爷子爱好收藏着老物件。没事也给我们拿个鼻烟壶,鸟笼子,什么的看看。

这老头也奇怪不管隔代人。他自己是老师,他孙子学习最差,他也不过问。后来我同学中学都没毕业就出去混社会了。

过来好年之后再老家又看到了我这个同学。他在我家乡开了一个铝合金门窗的店。也喜欢鼓动点老物件。不过和他爷爷比简直就是九年一毛。闲聊中也说到了他爷爷。他说他爷爷死了,留给他爸和他叔些邮票。卖给他爷爷北京的同学了。卖了2000多万。家里人分了。他爷爷还有很多东西在临死前都捐出去了。具体是些什么东西他们家里人也不知道。后来听说他爷爷当时在北京的时候就开始玩收藏。在民间收藏界属于很有名气的。这是深藏不露呀。


胖哥在东北


2000年,我老家河南平顶山鲁山一个村庄的,夏天的夜色,月亮很亮,我们几个朋友都约起来去我们当地一个沙河洗澡(这条沙河2018年10月24日因为沙场乱相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了),那时候水很清,没有沙场啥的,我们几个人骑着单车去的时候,同时又遇到我们村另外一个人,年龄有点大,当时我们也就10多岁,那个人都将近30了,我们在快到沙河的路边遇见,因为有月亮,都有认识,他没车子在步行,我就让他坐我的车去一块洗澡,后来他看我太小,就让我坐好,他带着我去洗了澡,回来的路上,问我们饿不饿,我们也没钱,就说不饿,他说洗了澡该饿了,又请我们每人吃了一碗肉面条,记忆很深刻,第二天早上天快亮时候,村上猛然狗乱叫,来了好多警察,把和我一起洗澡这个大哥抓走了,等天亮了才知道,头天晚上晚饭时候,他在邻村杀了人家一家三口,因为一个女的,洗澡是杀了人怕身上有血,又刚好遇见我们,这是我见过我身边最出名又最低调的人,只有唯一,没有别人曾在我身边超越他……


等着你志愿者


在农村的确有做事十分低调但在当地以及村民的心目中赫赫有名的人。

记得我一位同学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吃苦耐劳,读过私塾,为人和善,由于有文化,解放后还当上徽成县某区区长,后因对当时虚报浮夸风有意见而辞官回乡务农。他回乡后又被任命为他所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当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他都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做事光明磊落,善于助人,是一位处事非常低调但在当地及村民的心目中德高望重的人。


百花土蜂


在我们老家还真有个特别低调的、大概50岁左右现在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为我们村里做了很多实际的事。前些年我们村的路很烂。下一次雨要个把月路上才能不存水。在我们这里人家都传谁家嫁闺女都不能嫁我们村。现在的支书以前是在城里做生意的,听说挣了大概有几十万吧。大概是看着村里这样想给村里做些实际的事吧,就回村竞选支书。大家也都知道他的确是想做事的,因为我们村太穷,什么都没有。结果就是成功竞选。



选上了之后支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那时候村里没有修路的指标,全靠自己去想办法。支书就拿自己的钱垫进去,差不多50万。修路过程有一处路面太低需要垫土。村民都不愿意管。支书就把自家7亩多责任田全部挖了3米多深的坑来垫路。到现在都还是坑。包括后边修学校建厂都是困难重重。的的确确的帮我们改善了些条件。


回归正题支书现在也算有钱人吧,他确实很低调。不管什么时候回村,只要看见人小孩除外都跟别人打招呼。开的一辆五菱之光但是在我们附近应该没人看不起。抽烟到现在都一直是七块钱的红塔山。穿的也都是灰噗噗的旧衣服。


满城一字眉枚


在中国,可能知道华西村的人比较多,而知道长江村的人比较少。但应该有头条的朋友知道前几年有个发别墅,发五万八千的铜门,发金条,发银条……的村吧?对~~那就是江阴长江村!在江阴的地面上,名气比华西村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几年前,我在长江村隔壁的普惠村一个农庄里工作。长江村的书记~~一位老者,身材并不是很高大,经常穿件对襟的老式棉袄,脚上穿一双他夫人做的納底的布鞋,过来吃饭。对谁都客气。若他走在人群里,你绝对不会相信他是一个年产四百多亿(十年前了)的村里的领头人。


雨夜流云


在农村,你见过最低调却在当地赫赫有名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镇(以前是“乡”,前几年刚合并成“镇”)有这么一个人,今年不到50岁,是我们镇一个村的村长。

他在我们这里挺有名,乡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这个村长不是竞选的,是村里人拥护硬让他做的,他不愿意当村长,嫌当上村长后事多耽误时间干别的事情。

这个人为人和气,很低调,在我们这一带算有钱的,穿戴很随便,出门就骑着一辆2005年前买的摩托车。我是去年在他们村买树苗时认识他的,就是一个普通 农民。

在在十几年前,他在村里建了几个香椿芽大棚,觉得合适后开始带领村里人一起建大棚种香椿芽,他们村现在成了远近有名的香椿村。

农闲的时候他出去给村里人找工作联系单位务工,慢慢的时间长了,村里都不用出去找活了,他到成了有名的小包工头,很多单位需要临时工什么的直接跟他联系,由于他们干活实在,出去务工的工资都比别人高,也从不拖欠。

他为村民也做了很多贡献,2000年左右时,那时还不是村长,自费为村里打了一眼机井,为村里修了水泥路,装了路灯,还有好多,就不一 一说了。

他这个人虽然出名,由于低调不怎么招摇,认识他人却不多,和他打过交道或者有过合作的人会认识他。这就是我说的这个在我们小小的农村小山庄,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让村民不用出去打工,可以在家致富的带头领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