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退耕还林的山地如今已成林,无法耕种又拿不到补贴,这损失找谁补偿?

秋天的果实


我们这里第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是从2003年开始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时间都是八年,第二轮八年正好今年到期。

当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目的,就是停耕原种上粮食,而且地力较差产粮很低的山地,重新栽上板栗经济林,不仅可以彻底实现防治水土流失,而且可以实现农户增收。

我们这里退耕还林第一轮种上板栗,板栗苗是由林业局无偿提供,由农户自栽。第一轮退耕补贴为250元每亩,第二轮减半,每亩为125元,资金都是直达农户账户。

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从2020年起就停止补发了,也有农户提出像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一样,问2020年起没补贴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要再纠结了,再纠结也没用,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过去第两轮的16年,板栗除了头三年不能挂果,但是后面13年,基本上年年都有板栗收入都归了农户,等于说农户不仅没有投资,还既得了板栗收入,又得了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收入,这双重收入时间就是13年,按单边收入计算时间,也就是说16年两轮国家补贴+13年板栗产出收入=29年收入,目前才过去16年,你就提前收获了13年的收入,况且你背后还在连年获取板栗收入,所以你就没有道理再向国家要求发补贴了,而且国家也不会再给补贴了。

虽然两轮退耕还林政策16年的时间到期了,补贴也停发了,但是农民朋友还是要把退耕还林基地里的经济林管理好,经营好,尽量争取创造更高的退耕还林效益来,才是党和政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农民所希望的结果。


湖北大老方


第一轮退耕还林期限为8年,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第二轮退耕还林期限也为8年,从2011年到2019年今年年底到期。

根据2002年颁布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第三十五条 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



也就是说,从2002年第一轮退耕还林开始,国家就已经对符合退耕还林验收标准的农户发放发贴的,当时的补贴标准为: 每亩退耕还林地粮食折现期内的补贴225元,期外的补贴105元;生活费补助20元。补贴期限为: 还生态林的期内补助8年,还经济林的期内补助5年; 期外的延长一个周期,还生态林的延长8年,还经济林的延长5年。县级验收结果是兑现补贴资金的直接依据,但必须是合格面积才能兑现补助。在一轮退耕还林未获补助的情况要么就是退耕还林面积不达标,要么就是退耕还林补贴被他人非法侵占。未获退耕还林的土地承包户可以到村委会、乡镇林业站或者县林业局咨询查询,如果退耕还林补贴被他人冒领,是可以查实的,以前我们村退耕还林补偿款名单期期都在县纪委网站上公布。



第二轮退耕还林补贴在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已经折算成现金补贴,补助标准为1500元/亩,其中1200元为中央财政专项补贴,300元为林业部门发放的种苗补贴。补贴分3年时间发放,第一年每亩发放800元,其中包含了300元的种苗补贴,第二年每亩300元,第三年每亩发放400元,发完为止。


对于第一轮退耕还林没有拿到补贴的,可以去乡政土地管理部门和林业站或者到县林业局咨询查实,可以查实退耕还林补贴是否被他人非法侵占,未被他人非法侵占的也可以咨询一下现在可不可以申请补贴,因为各地政策不一致,具体补贴时限和标准到地方相关部门咨询为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阿洪168


首轮退耕还林始于2002年,根据退耕还林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生态林连续补助16年也基本到期,届时不再发放补助,目前树木也已成林,不能再行耕种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退耕还林以后的耕地性质及相关政策

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以后,土地的性质与管理部门发生了质的变化。

  • 土地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耕地实行退耕还林以后,按照退耕还林管理办法,退耕还林的土地性质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由耕地变更为林地,承包期也从耕地的30年调整为70年,由林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对接,完成相应的注销与登记,发放林权证,林种为防护林。

  • 管理部门发生了变化

耕地是由国土部门实行管理的,退耕还林以后,土地性质发生变化,相应的管理权也发生变化,由国土部门移交给林业部门纳入林地管理,这些已经植树造林的耕地不得再行复耕。

退耕还林期补助期满后的补偿办法和经营策略

在退耕还林补助期间,退耕还林农户可以享受一定的政府补贴,但补助期满,不再发放补贴了,农民朋友该怎么办呢?

  • 部分退耕还林将转为公益林,继续享受国家补贴

此前基层林业曾经做过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到期以后,对一些生态区位很重要的退耕还林,或许纳入公益林范畴,继续享受国家补贴。目前,得到很确权的信息,这种可能将成为现实,目前本地已经在进行前期摸底,征求退耕户意见,愿意纳入公益林的退耕还林,将纳入公益林管理,继续享受国家补贴,虽然补助不是很高,但能暂时解决补助断档的实际问题。
  • 部分区位一般的退耕还林,可以开展一些经营活动,获取收益

对于一些生态区位并不重要的退耕还林,农户不愿意纳入公益林管理的,个人觉得可以在林木可以申请主伐的时候,进行更新改造,在不改变林地性质,继续维持防护林的前提下,更新种植一些兼具生态防护功能的经济林,通过不以生产木材为目的,以采摘花、果、叶等林副产品为主,开展林下经营的方式来产生经济收益。

以上是个人对到期后退耕还林的一点看法和见解,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退耕还林工作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谢谢大家!


基层林业


退根还林在退耕开始,是和政府有合同的,只不过好多老百姓一是想这是国家政策,二是有退耕还林补助,对合同马虎了,或者签了合同都不知道是什么合同,这种情况在农村实在是很常见。

退耕还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林,补助年限短,在经济林成型,可以转化成收入,这个补助年限因经济林的不同和地方差异也应该有所差异!

第二种是观光林,补助时间相对长一点,因为树木成林后,与老百姓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挂钩。

不管是那种,既然退耕了,就不可能复耕,不然是犯法的大事!





农文化信息


你们农村已经不错了,还有退耕还林补贴、我们也是农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这个业务。

按题主的说法、如果政策允许的话,应该是可以砍划一批木头的,这样补贴的钱就有了,今天的货币贬值太严重了,对于当初的承诺补贴来说,是很容易偿还的。


损失么?如果有签合同,就按合同名字去找単位或个人赔偿补贴吧,如果没有合同、只有口头协议的话,估计是没人可找了。

关于退耕还林这不是单个人或几户人家的事,应该是当地有关部分和你们恰淡的事。

现在砍树要办很多证、也是很麻烦的,现在已经没有靠山吃山的说法了。


武夷山独行侠


有些地方土地面积少老百姓愿意种地,为什么非要退耕还林。有些地方土地面积大可以退耕还林,种地是解决吃饭问题。现在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就不想回到农村务农,他们愿在城里挣钱,买房这是问题的关健。农民是愿失取农村房屋和土地都不想回家。钱成了第一要务。


海之韵6969


当时退耕你是自愿的,拿了16年补助,现在不允许种地,地还是你的,自已想办法,在林下养鸡,种药,蘑菇,早就为你设计好了,叫做发展林下经济,你还可以申请项目补助,申请不到,怪你没本事,人家还以为补助你16年早该脱贫转产了。


望天雁


林业就是红线!你退了拿钱了,就回不来了。但是,经济林是可以改变林业的树种,不可以种粮食。


柯子28


退耕还林政策下来好几年了,我先说下豫鲁交接处黄河滩区的情况,首先退耕还林的基本都拿到了补贴,而且还有很多多报虚报的欺骗政府,不过这两年很多人不愿意种树了,第一:刚开始树苗是免费的,现在种树树苗是自己购买,第二:农用田改为种树,虽然有补贴,但是刚种的树也就前三四年长的比较快,很多农民一开始树种的很稠,过两年可以隔一棵树卖一颗,收入还不错,但是过了五年之后树就长的很慢,卖树也就慢收入就少,第三:在我们黄河滩区把土地租出去一年也有400元到800元不等的收入(根据位置和土地属性的不同),而且不用任何的支出,种树不但要上肥浇水除草。人工费也是不少的支出,除了支出,收入和出租出去的收入差不了多少,第四:等第一批树全部都卖掉或者政府回收了以后,由于树根扎的比较深,土壤里面会残留很多树根,而且种几年树会把土地变得比较贫瘠,想要再变回农田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养地,当然这些树基本都为植物树,如果种的是经济果树,加上科学的种植和很好的销售渠道,收入是很乐观的,最后要说的是种农田也有不少的补贴,所以在退耕还林后农民减少的收入应有政府出台方案给予解决,当然我们也应该支持政府的决策,毕竟国家的利益重要,舍小家为大家,


豫鲁牛


第一轮退耕还林期限为8年,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第二轮退耕还林期限也为8年,从2011年到2019年今年年底到期。根据2002年颁布实施的《退耕还林条例》第三十五条 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

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从2020年起就停止补发了,也有农户提出像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一样,问2020年起没补贴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要再纠结了,再纠结也没用,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过去第两轮的16年,板栗除了头三年不能挂果,但是后面13年,基本上年年都有板栗收入都归了农户,等于说农户不仅没有投资,还既得了板栗收入,又得了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收入,这双重收入时间就是13年,按单边收入计算时间,也就是说16年两轮国家补贴+13年板栗产出收入=29年收入,目前才过去16年,你就提前收获了13年的收入,况且你背后还在连年获取板栗收入,所以你就没有道理再向国家要求发补贴了,而且国家也不会再给补贴了。

当前贫困户脱贫收入很大一块是退耕还林补贴,这确实是一个共性共鸣的事,涉及的人太多,望国家合理地处理这个问题,给农民一个较满意的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