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次物种灭绝已经过去,鹦鹉螺会在第六次大灭绝中幸存下来吗?

athenacool


鹦鹉螺被称为“海中活化石”,因为它保存着非常原始的特征,而它的近亲们早已经灭绝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鹦鹉螺实际上属于鹦鹉螺目-鹦鹉螺科下的鹦鹉螺属(Nautilus),在分类上属于曾经非常繁荣的鹦鹉螺亚纲

图注:聚集在一起的鹦鹉螺,图片来自网络


鹦鹉螺亚纲在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就已经出现,其最早的成员是短棒角石(Plectronoceras)。实际上,最早的鹦鹉螺外壳并不是螺旋形的,而是直的。比如著名的房角石(Cameroceras),这种生活在奥陶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体长可以达到近10米,非常巨大!

图注:鹦鹉螺亚纲最早成员——短棒角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鹦鹉螺亚纲的演化方向,图片来自网络


鹦鹉螺亚纲是一个曾经非常繁荣,而且非常长寿的家族,仅仅是我们人类目前从化石中鉴别出来的种类就超过了2500种,它们的确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并且成功的生活到了今天。不过今天地球上生活的鹦鹉螺只有2属6个种,不仅有我们常说的鹦鹉螺属,还有异鹦鹉螺属(Allonautilus)


今天我们所说的鹦鹉螺并不是亿万年前就已经出现的非常古老的物种,它们出现时间大概是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不过4000万年对于人类已经非常漫长了。

今天的鹦鹉螺仅仅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海域

,其标志性的螺旋形盘卷外壳非常具有代表性。


正是由于鹦鹉螺独特神奇的外壳,使其成为捕捞和销售的对象。每年依然有大量的鹦鹉螺被捕获销售。在我国,鹦鹉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限制出售的。

鹦鹉螺会不会在所谓的“第六次大灭绝”中消失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怎么做。由于我们人类的捕捞,已经造成了鹦鹉螺种群数量的下降,如果想让鹦鹉螺继续生活在地球之上,我们应该减少和限制对鹦鹉螺的捕捞,大家也不去购买鹦鹉螺制品。

图注:在当地出售的鹦鹉螺外壳,图片来自网络


鹦鹉螺能否逃过灭绝,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怎样做。我们已经导致了许多动物消失,希望鹦鹉螺不会是下一个。


古生物探索


看到问题我一琢磨,还真是,鹦鹉螺这一神奇物种已经经历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了。五亿多年来,它们虽然失去了霸主地位,虽然物种规模缩水不少,但至少挺到了今天。现在正它们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真是够命硬……

鹦鹉螺在五次大灭绝事件中幸存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五次大灭绝都是怎么回事,看看鹦鹉螺都经历过哪些考验。

第一次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那时鹦鹉螺是绝对的地球霸主。它们是顶级海洋掠食者,有些种类体长达到了十一米(直壳的)。这是软体动物的时代,鹦鹉螺的天下。到奥陶纪末期,突然繁盛的植物让二氧化碳浓度骤降,地球经历了一次冰期。海洋封冻使得85%的生物灭绝,鹦鹉螺中的巨型种类也在其中。靠着分布广和种类多,这一物种没有全军覆没,但它们跌下王座,再也没能爬上来。



第二次大灭绝发生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与第一次一样,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冰期。

第三次大灭绝事件是最具有毁灭性的一次,它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距今2.5亿年。这次灾难是“复合型的多重打击”,相当严重,96%以上的物种永远消失了,包括著名的三叶虫。

联合古陆形成导致的气候恶化(中央区域干旱沙漠化和季风系统紊乱)、地质活动导致的海平面反复升降(沧海桑田再沧海,生物栖息地被破坏)、海中溶解氧被化学反应大量消耗(主要是与铁的反应)等原因共同催生了这场灾难。还有个最厉害的,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的陨石坑——480公里宽的威尔克斯地陨石坑也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一系列灾难使得鹦鹉螺种群再次被重创,只有一些生活在100至600米深水中的种类,靠极低的代谢速度和强大的适应性活了下来。

第四次大灭绝事件是1.95亿年前的三叠纪大灭绝。与第三次灭绝事件类似,它表现出来的现象也是严重的海水缺氧。

第五次大灭绝咱们都非常熟悉,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事件。两百万颗“大伊万”的威力,让恐龙家族持续一亿多年的统治被终结,至少80%的物种灭绝。撞击导致地球陷入“核冬天”,这是一场持续了至少一年的黑夜,陆地与海洋的食物链均被寒冷瓦解。鹦鹉螺中,直径超过20厘米的种类和浅层水域种类全部灭绝,一些较小的深水种类幸存下来,繁衍至今。



第六次物种灭绝事件正在发生,它是人类活动引发的。对鹦鹉螺来说,人类的猎捕、海水富营养化和海水酸化都是致命打击,随便一个都能让本已稀少的鹦鹉螺彻底绝迹。不幸的是,这些情况都在发生。

鹦鹉螺有光亮美丽的石灰质外壳,非常适合做成高档工艺品。


这使其成为了不法分子盗猎、交易的对象。(喜欢鹦鹉螺,请购买化石制品,更漂亮↓)

海水富营养化指人类排放的污水使海水中磷元素过多,有害藻类增加,食物链底层被破坏。鹦鹉螺的主要食物是小鱼和小螃蟹,海水富营养化将使它们数量减少,进而让鹦鹉螺食物不足。

最要命的还是海水的酸化。二氧化碳溶于水中生成碳酸,使海洋的PH值不断降低。鹦鹉螺的外壳由石灰质构成,酸性环境下它们的壳是无法正常生长的。正常情况下海水的PH值是8.2,呈弱碱性,如果人类不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预计2100年海水的PH值就会下降到7.8甚至7.3,变成中性。真如此,鹦鹉螺、珊瑚以及海中的所有贝类螺类都将无法生存。

所以,鹦鹉螺灭绝与否的关键是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停止捕捞和交易、减少排污、扭转海洋酸化趋势,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珍惜大自然,才能在自救的同时救它们,否则,鹦鹉螺躲不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不过鹦鹉螺并不害怕灭绝——毕竟有人类和地球80%以上的物种给它们陪葬呢。


纯野生科学家


这个很难说。这要看第六次大灭绝的性质是什么样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 灭绝的性质是指:是属于什么样的大灭绝,或者由什么原因导致的。例如:小行星?海退事件?气候变暖?

  • 影响范围有多大是指:灭绝事件是局限在局域的还是全球的?是局限于陆地的还是海陆都受到影响的。



先来看看鹦鹉螺“游过”的这几次大灭绝

鹦鹉螺最早出现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而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五次灭绝事件鹦鹉螺都经历过了。居然能够幸存到现在,难怪被称为“活化石”啊!


上图:地球上的5+1次大灭绝事件时间线和原因。

  1. 4.45亿年前,奥陶纪末大灭绝(60-70%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强烈的冰川时期来临;

  2. 3.75-3.6亿年前,泥盆纪末大灭绝(75%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3. 2.52亿年前,二叠纪末大灭绝(95%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和剧烈的火山活动;

  4. 2.00亿年前,三叠纪末大灭绝(70-80%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巨型火山喷发和小行星撞击;

  5. 0.66亿年前,白垩纪末大灭绝(75%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

  6. 正在进行中(??%物种灭绝),可能的原因是人类……


全球变冷封冻、氧气含量下降、多次小行星撞击和火山喷发都没有灭绝鹦鹉螺,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个跟鹦鹉螺生存的环境有关。


鹦鹉螺的适应能力

  • 水压的适应

鹦鹉螺生活在海平面以100米以下(最深可达760米)处的珊瑚坡上,这个深度范围水压在10~76个大气压之间。深度悦深,猎食者越少,再加之鹦鹉螺有坚硬的壳保护,因此即便它行动缓慢但实际上很少遭遇敌手。

上图:鹦鹉螺的解剖结构。非常有特色的是其壳里面的气室(通常充满了氮气),其中气体可经由中间的导管由鹦鹉螺自行控制来操控沉浮。


气室的存在使得鹦鹉螺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深度范围内活动并且不用花太大的能量来下潜,这是它的优势之一。鹦鹉螺的游泳速度不如现代章鱼、鱿鱼等头足纲动物,但鹦鹉螺潜水的能量消耗远低于其近亲,这或许是一种生存优势。而坚硬的壳也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

据研究发现,鹦鹉螺对于水压的变化有惊人的适应力,它可以忍受高达80个大气压差的变化而安然无恙,不像很多深水软体动物和鱼类,如果捕上海面通常会失压而死去。但鹦鹉螺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从800米捞到海面之后再放到水里它们也能够好好的。看来鹦鹉螺真的是比较皮实,因此才跨越了五次大灭绝活到今天。

  • 食物

鹦鹉螺不像它们的头足纲近亲,很少主动出击捕捉猎物。它们基本上是食腐者。吃从上方掉落的各种海洋生物的实体或食物残渣,这样的生活的风险和成本都比较低。尤其是当灭绝来临的时候,食物会变得更丰富。难怪这种坐吃等死的生物5亿年来一直没怎么进化,要知道鹦鹉螺的寿命也很长,最长可达20年,是头足纲当中寿命最长的。

  • 智力

曾有研究认为鹦鹉螺智力不佳,因为它们的大脑与现代头足纲动物相比似乎要简单一些,但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鹦鹉螺的智力也没有想象地那么差,它们的长期和短期记忆都不错,只是比乌贼、章鱼等略迟钝了点,因为头足纲的神经系统跟脊椎动物不大一样,他们神经系统可能并不完全集中在大脑,因此不能简单用脊椎动物的标准去衡量。当然,这个跟它们相对“佛系”的性情也有关系(显得智力不高,但其实可能并不是看到的那么不堪)。


第六次大灭绝——人类对鹦鹉螺的威胁

一方面,人类很喜欢鹦鹉螺的壳,不仅仅因为它的螺壳又大花纹又好看,比例自然而和谐(常常被用作大自然中天然的斐波那契数列黄金比例的演示),还因为它的壳内表面的珍珠质可以用来替代珍珠,因而常常被捕杀,主要做了工艺品。

上图:被人类制作成精美工艺品的鹦鹉螺壳。


但是因为鹦鹉螺的繁殖需要在数个大气压的水中进行,因此非常难以人工养殖。加之其较长的寿命,漫长的生长期,缓慢的游速,很容易被捕捉,从而容易因为种群数量下降而面临灭绝的威胁。虽然目前出产鹦鹉螺的主要国家以及立法保护,但是鹦鹉螺壳仍然在市场上大肆售卖,尤其是在亚洲。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显然人类的需求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除此之外,人类工业化带来的全球变暖以及海水酸化也威胁着鹦鹉螺的生存,海水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使得鹦鹉螺等海洋软体动物难以形成足够坚硬的外壳,这将削弱它们的自我防御能力。

最后,至少可以庆幸的是鹦鹉螺还没有登上人类吃货的菜单,这算是不幸中的一个侥幸(但估计也有不少没品尝过世界的好事者在谋划这个事吧——人类的好奇心最终杀死的是可能是自己)。


总结

地球的第六次大灭绝的性质与之前几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一次因地球顶级主导生物对其他生物的绝对优势所造成,这种顶级主导生物对自然生物资源的需求逐渐逼近极限,已经使得不少无法平衡种群数量的物种灭绝。而且这次正在发生的大灭绝的范围也是全球性的——自1970年代开始,人类已经消灭了全球大约60%的动物种群,其中不少直接灭绝。

虽说目前我们很难断定,鹦鹉螺这种美丽而古老的生物是否能够再次躲过这一次灭绝,但其前途堪忧。气候变化加上人类的滥捕,任意一条都可能断送这个物种的未来。


小宇堂


鹦鹉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软体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5亿年之久。但在人类活动日益增加的今天,它们的生存却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鹦鹉螺的现状

鹦鹉螺5亿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之中了,奥陶纪时期更是海洋的霸主,是顶级捕食者。鹦鹉螺被科学家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外形和习性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由此可见鹦鹉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鹦鹉螺曾经遍布全球,但是在之前的两次生物大灭绝中损失惨重。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中,鹦鹉螺及其所在的头足纲损失惨重,鹦鹉螺的近亲——菊石和箭石全都灭绝了,而鹦鹉螺目前也只剩下仅仅6种,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由于大型灾难或地质变化,地球上曾经出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近几千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非常剧烈,物种的灭绝速度比人类出现之前快了100-1000倍,地球即将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全球变暖、森林砍伐、外来物种入侵、资源过度使用和非法生物制品交易都是造成大量野生动植物灭绝或者濒危的重要因素。

鹦鹉螺能挺过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吗?

鹦鹉螺安全地度过了之前的两次生物大灭绝,而在即将到来的下一次生物大灭绝中,它们还能坚挺下去吗?这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动物交易。鹦鹉螺外壳鲜艳漂亮,是许多收藏者的最爱,而被海浪冲上岸鹦鹉螺壳一般都是被碰撞过的、有瑕疵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许多渔民为了获取完美无缺的鹦鹉螺壳,会不惜潜入深海,使用诱捕器捕捞鹦鹉螺。大量成年个体被带上岸,而鹦鹉螺幼年个体的成活率不高,过度的捕捞很可能给整个鹦鹉螺种群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是深海资源开采。由于人类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深海资源开采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这会极大地破坏深海生态环境。鹦鹉螺的栖息地很有可能受到影响,鹦鹉螺的生存也会面临考验。

三是人类的保护意识。如果人类只顾及眼前利益,放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那么越来越多的生物会同大西洋的大海雀一样从地球上消失。鹦鹉螺已进入《华盛顿公约》,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还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铤而走险,非法贩卖鹦鹉螺壳,这无疑会使得鹦鹉螺面临极大的灭绝风险。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合理捕捞、加强保护,才能让鹦鹉螺家族继续繁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