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鉴今故事系列集」家庭和睦幸福多

「借古鉴今故事系列集」家庭和睦幸福多

家庭和睦幸福多

【原文】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译文】

女子在家里要听从父亲,出嫁后要服从丈夫。只有傻瓜才害怕老婆,贤惠的女人敬重丈夫。

「借古鉴今故事系列集」家庭和睦幸福多

【评析】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痴人畏妇,贤女敬夫,是典型的封建道德规范。它要求女子三从四德,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夫权思想,是一种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禁锢,是束缚女的精神枷锁,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念,应该摒弃。无论男女,都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厚此薄彼终会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

「借古鉴今故事系列集」家庭和睦幸福多

【故事链接】

李清照与赵明诚

宋朝时候,写词的人很多。虽然南宋的时候战火纷纷,但写词的人还是很多,而且出了两个著名的女作家,一个叫李清照,一个叫朱淑真。她两不仅善于填词,而且善于写诗和散文,李清照的漱玉词、朱淑真的断肠词,写得非常好,令人看了称赞不已。

李清照的老家在山东历城。他的父亲名叫李格非,做过礼部员外朗,是个学问很深的人。她的母亲王氏很会写词。李清照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亲就开始教她写词、诗和散文。后来,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做妻子。这一年她才18岁。赵明诚也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和李清照特别合得来,他们夫妻的感情特别好。李清照常常勉励赵明诚好好读书。后来,赵明诚做了官。他拿到的俸禄除了用来买吃的、买穿的等生活用品外,就全部用来买书、买画和买有价值的古董。赵明诚把这些东西买回家之后,经常已是天黑了。他就和妻子李清照特别合得

来,他们夫妻的感情特别好。李清照常常勉励赵明诚好好读书。后来,赵明诚做了官。他拿着俸禄除了用来买吃的,买穿的等生活用品外,就全部用来买书。买画和买有价值的古董。

赵明诚把这些东西买回家之后,经常已是天黑了。他就和妻子李清照在吃完晚饭后,点起一只蜡烛一起欣赏买来的东西,直到蜡烛烧完了才休息。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生活可有意思了、他俩都会背很多的古书。他们一有空的时候,就一起做游戏,由一个人说出一个古代的事情,另一个人就说出这个事情记载在什么书的第几卷、第几页,谁要说错了就罚一杯酒。又过了几年,赵明诚被派到外地去做官,就把李清照留在家里。李清照多么想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一起填词,一起做游戏啊!她就用词的形式写信给赵

明诚。这些信中所作的词都特别优美,包含着相思之情。赵明诚看了非常感动,他也常常写词给李清照。

有一年的重阳节,李清照一个人在家里饮酒,观赏菊花,由于丈夫不在身边,便觉得很寂寞。她马上拿起笔来,写了一首词,名叫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李清照想比丈夫赵明诚想的发愁,也因而吃不下、睡不好,瘦得比菊花还瘦。

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赵明诚看了之后,非常感动,觉得真是写的太好了。他决心要写一首比他妻子写的还好的词,就关起门来,不接见任何人,自己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终于写出了50首词。赵明诚把李清照的那首和自己的50首混在一起,给他的朋友看,让他评一评哪一首最好。结果,他的朋友说。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写的最好。这正是李清照写的。

后来,金兵攻打南宋,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起逃到南方。1129年,赵明诚要到湖州去做官,走到半路就死了。李清照非常悲痛。正好这一年,金军占领了她的老家山东。李清照只好带着家里的书画古董,到浙江去找他的弟弟李迒在赵州、台州、杭州和金华一带,生活非常艰苦孤独。国家的灾难和生活的不幸,使李清照变了个样。她开始写悲愁凄苦的词,来诉说自己的身世和感慨。她还写了一些诗词,说明了自己对祖国安危的关心。

有一年夏天,她写了一首很有气魄的诗,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的志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