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录片《生门》,有多少人不想生孩子?

娱小晗


看纪录片《生门》,有多少人不想生孩子?

说实话,开心爸爸是今年才开始看的《生门》,从各个自媒体的文章中,依稀可以看出《生门》的路数,并且有了思想准备。但是在看的时候,还是热泪盈眶,还是忍不住要哭,为了那些要孩子不要生命的妈妈们,为了那些要孩子拼尽所有的妈妈们,为了那些还躺在病床上就被家属无情放弃了的妈妈们......

其实《生门》播出的只是一些极端的案例,它把发生在产房外的,最黑暗的事实拿出来给大家看,而这些事实,只占所有生产故事的1%都不到。

而且它更大的作用是,给所有的妈妈们敲响了警钟一一以后该如何挑选老公,以后该如何挑选对方的家庭;给所有的爸爸们敲响了警钟一一以后该如何对待妻子,特别是如何对待即将生产的妻子。

对与开心爸爸自己来说,看完《生门》,真实而又无比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三件事:

孩子固然重要,妈妈也无比珍贵

25岁先天性心脏病妈妈吴莹的故事

也许在25岁第二次怀孕后吴莹的心中充满着母性的光辉,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别人都有孩子,所以才能说出不要孩子的话,但是我觉得没有孩子,人生就是不完整的,我就是想搏一把”。确实,繁衍后代是每个生物的本能,也是种族延续下去的来源,但是,并不是每个妈妈都适合生孩子。

比如吴莹。

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还伴随有肺动脉高压症。这两种疾病对于妈妈们来说,简直就是“怀孕禁忌症”。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病症还算好,通过适当的治疗以及药物是可以缓解下来的。但是当妈妈们怀孕以后,随着宝宝的长大,对心脏,对肺的压迫就开始逐渐升高,而且在分娩的时候,会更加严重。

这一点医生不止一次的和她说过,但是这个小个子的妈妈,总是倔强的说“我就是想搏一把”,现在都在宣传子宫自由,关于生不生,医生只能是建议,完全做不了产妇的主。

其实吴莹的家庭都是反对的,包括丈夫、父母、公公婆婆,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她异常的坚定,所有人的反对都没用。她赌上了自己的生命,然而整个家庭也被裹着,一起无奈的前行。

结果是悲伤的,吴莹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只能是早产剖腹出一名只有1kg不到的男孩子,自己却被送进ICU,坚持了几天后终于撒手人寰,最让人惋惜的是,她拼命生下的孩子,自己却没能看上一眼,真的是一眼都没看到。

所以,对于每个妈妈来说,无论想生孩子的心情多么迫切,无论想要怎样的为孩子付出一切,都要先想到,自己活着孩子才能够更好;生孩子固然重要,妈妈也是无比珍贵的。

不生孩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个人还是个鬼

这是《生门》里一句很著名的台词,同时又是一句沉甸甸的台词。

这里开心爸爸想说的是李双双的事情。

李双双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她生在一个很不错的家庭,而且嫁的丈夫也挺有钱,丈夫负责赚钱养家,自己负责貌美如花,应该是很多女孩子的梦想吧。

前半生李双双的生活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怀孕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7个月的时候,她有了癫痫的症状,优生科建议打掉孩子,因为有不好的可能。但是医院却不同意,一方面7个月了宝宝已经成型,已经不能引产了。另一方面孩子这时候出生是可以活下来的,引产就相当于杀人,这是医生们完全做不到的。出于人道主义,医生建议把孩子剖出来看看情况。

李双双自己是想把孩子生下来的,但是丈夫和公公婆婆都倾向于“杀”掉孩子,自己虽然千般不愿万般无奈,但只能是听从赚钱养家人的意见。

不过最终孩子还是生下来了,就为了在icu的几万块钱花费,家人又有了争执。孩子爸爸还在那里说着自己的道理“首先,我担心钱花出去孩子救不活,第二,我还担心他长大后会有问题。”,侃侃而谈,仿佛病房里那个孩子是充话费送的一样。

从理智上说这样想无可厚非,毕竟几率很小,努力了就相当于鸡飞蛋打了。但是爸爸妈妈应该这样理智吗?面对这孩子,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都应该拼命去争取吗?不知道李双双是怎样想的,开心爸爸当初的心都凉了。

最后孩子确实是如他们所愿“夭折”了,否则这个家庭还指不定会出一些什么幺蛾子呢!也许结婚的时候,李双双并不知道,在涉及到钱的时候,那个对自己山盟海誓的人一下子变成了斤斤计较的吝啬鬼,对于孩子,他也像是对待一个商品一样,挑最好的,挑最棒的,有点不好的地方,他就双手一摊,我不要了!

这样的人实在是冷静的可怕。

你在产房面临生死,他却在外面斤斤计较

这里想说的是38岁高龄三胎产妇林琴的故事

林琴这是第三次剖腹产,和大家想的一样,她是一门心思的想生个儿子,达到所谓的“人生圆满”。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第三次剖腹产已经是女性的身体极限了,很有可能出现极其严重的并发症。这一点林琴都知道,但是她前两个都是女儿,“我们那边都有重男轻女的意识,我们就想要有个儿子。第二个女儿2015年出生之后,当时我都快得抑郁症了,心情很不好。”她这样说,当然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命运之神还是和她开了玩笑,这次的胎盘直接长到了宫颈口处,也就是子宫的下端,而且还与子宫肌层盘根错节深深相连。换句话说,胎盘就像是一棵大树,其树根已经深深的长进了子宫深处。剥离胎盘的过程,就相当于把这棵大树连根拔起,有99%的几率会大出血。医生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但是真正手术的时候还是有点措手不及,林琴的情况更加严重,而且大出血比医生预计的要早,短短十分钟,林琴就出了3000毫升血,而一个人正常的血量,是4000毫升左右……而且,这血还是止不住。

最后医生只能是和家属沟通,要切掉子宫,锁住出血点。

结果丈夫犹豫再三“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子宫真的保不住了吗?”

医生都有点急了“连命都没有了对不对?再不拿子宫命都没了,我觉得你老婆已经够不容易了……”

最终手术进行的还算成功,林琴在被摘掉了子宫后停止了出血,但是这次手术,一共用了10000毫升的血液,相当于体内的血换了3遍。

就算是明知道生孩子是生与死的较量,是需要妈妈们豁出一切的,但是妈妈们能够豁出去,爸爸呢?世界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在那里拼命挣扎,你却在门外斤斤计较。

其实生门更应该让孩子爸爸看看,对于妈妈们来说,生产的惶恐已经很多了,更需要的是爸爸的承诺,以及心底深处的赞同。虽然过程艰险,但拥有一个新生命的喜悦不是完全值得回票价了吗?


开心爸爸的日记


作为一个职业律师。也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想说一点感悟。

27岁生女儿,32岁生儿子,都是计划怀孕的都是顺产,都未打无痛,第一胎从阵痛到生6个多小时,第二胎3个多小时。

两次怀孕前和老公两人都做了孕前检查,一切正常。

孕期都特别顺利,除了怀二胎七个月左右突发过心慌一次,心跳达到200+。

检查出预激综合症A型,产前做心电图又恢复正常。

第一胎请了月嫂在家,第二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

我只能说生育权是女性个人的,包括曾经十分严厉的计划生育,管控甚至伤害的也是女人的身体和健康。

每个女人生孩子确实鬼门关,每个女人应该都要有子宫道德,千万不能随随便便生孩子。

女性不是第二性,希望女人在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生育。

因为我本人在生产前,把要安排的事情一项一项书写下来(真的就是立遗嘱的意思)。

《妇产科学》、《怀孕圣经》、《怀孕40周》、《月子宝典》订阅《妈咪宝贝》杂志等等十几本关于怀孕生产的书;学习过拉玛泽呼吸法;怀孕前一直在请私教练瑜伽,随身携带便携式氧气罐和速效救心丸。我以为我做了万全准备,可是在孕晚期,一向好强的我,半夜醒来觉得做女人真的好难好难好难,觉得不公平,凭什么我来承受孕育一切的痛苦,完全崩溃大哭。第二天,又擦干眼泪继续工作。

万幸神佛眷顾,孩子们给力,生产一切顺利。

女人们,请爱自己!

世界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世界上真的没有“有钱的受害者”这回事!


律师陈金玲


别害怕,我生了两个孩子,你要问我生孩子痛苦吗?我想说真的很痛,但是一点都不苦。

我的外婆于2014年春节后去世,享年93岁,她的一生一共生了11个孩子,存活下来的有9个,有两个夭折的孩子,一个是女孩,一个是连体婴,两个孩子都是因为不健康当时直接放弃了,当年她在世时,听她讲起这些往事语气很平静。我常想为什么外婆要生那么多孩子呢?似乎她的一生都在怀孕、生产、抚养孩子中度过了,后来我明白了,她们那个年代应该是没有采取任何的避孕措施,所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她生最小的孩子也就是我小姨时已经42岁了。

我的母亲生了两个孩子,1986年生了我,1988年生了我的弟弟,因为在农村,当时条件很艰苦,整个孕期没有什么产检不产检的,还要干农活,想吃个苹果都吃不到,我和我的弟弟都是在家里出生的,根本就没钱去医院生。

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老大2013年5月10日出生,老二2018年6月5日出生。从怀孕早期的妊娠反应,到孕晚期的行动不便,尿频,腿抽筋,再到生孩子时的十级痛,再到喂养他时涨奶堵奶的痛,以及从他出生到现在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完整的觉等等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妈妈需要承受的,但是,当你看到他在你怀中香甜的睡着,有时候甚至会在睡梦中咯咯咯的笑出声时,相信我,你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孩子是危险的,以前常听我妈说生孩子就是去鬼门关走了一趟,纪录片《生门》是把所有最危险的情况集中的展现在你的眼前了,很震撼,我想说的是,平静的去面对生孩子这件事,别太害怕,从备孕到怀孕,按时产检,一切听医生的,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你所做的这些不仅仅是对你自己也是对你腹中孩子的负责,毕竟每个妈妈都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最后,还想借这个回答聊一下生二胎的话题,我的意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想生就生。如果你觉得养一个都困难,那就不要生二胎,如果你衣食无忧,别说二胎了,只要身体允许,三胎四胎都能生,为什么明星很多都生三四个,就是因为有经济基础又有身体条件,想生就生了。多一个孩子多一份责任,如果你想多要一个孩子也愿意承担这份责任,那就去生。现在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总说压力大,不敢生二胎,生养一个孩子总共要花多少钱?50万?100万?500万?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有很多人纠结的其实不是敢不敢生二胎,而是敢不敢承担责任,愿不愿意降低生活标准,其实只要你能把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给他就行了,记住,在想当父母这件事上人人平等,生二胎不只是有钱人的权利。


小唐爱电影


忘记了是怎样打开了《生门》,说不清楚是怎样的感受。

我出身农村,我和我弟弟都是在家里出生的,完全没有去医院。当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无比震惊,不仅仅在于“原来在90年代的农村,竟然还是这样落后的医疗条件”,还在于“我妈生我姐弟两个遭了多少罪”。我妈形容的生孩子的场景就是,嘴里咬着根木棍,床边站着一位德高望重的接生婆,妈妈、婆婆或者其他女性长辈陪伴在侧,20多岁的她就开始了她的一次又一次生育。无知,在未开始的时候是无畏,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默默承受着生育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



而我看完了整个一季的生门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就像未普及性教育一样,年轻人也完全没有接受过生育教育”。前段时间在丁香医生公号看了一篇文章,女明星Ella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自己生育之后的难言之隐,引起了大家对生育后遗症的大讨论。似乎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妈妈们隐藏了他们生产后的种种痛苦,产后出血、各种感染、会阴部疼痛、哺乳疼痛、痔疮便秘、产后抑郁症、丧偶式育儿等等,这些一串一串的问题在卸货之后会接踵而至,对一个脆弱的年轻的母亲而言,是“必须承受、甚至是鼓励隐藏的痛苦”。



而《生门》和这个社交平台上自发性的生育大讨论,给很多未婚未育的女生揭开了痛苦的遮布,使得很多女生像题主一样,害怕生育。 但是,社会,或者说至少女性群体开始对女性的生存环境、生育环境有足够的了解,才是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意义。我们了解它、讨论它,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对生育痛苦拥有知情权,并勇敢的面对它,而不再是无知者无畏,到了事情跟前的时候崩溃掉。


当当当465


我是在孕早期看的生门。那时候刚刚怀孕,被医生误诊为异位妊娠,30岁第一胎,觉得不甘心,在等着去其他医院复诊的时候卧床一周,那一周一直都在看生门。

反倒令我敬畏生命。

我本身不是喜欢孩子的人,不是怕疼也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单纯的恐惧孩子。一直在给自己心里建设,毕竟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结婚两年后,开始考虑要孩子,但我和老公的心态一直挺佛系的,有没有孩子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只是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怀上了。

卧床那一周,我面临两个结果,一个是孩子平安无事,一个就是不得已流掉。我做好了一切准备,某种程度上,是生门救了我。

我察觉到孕育生命这件事的艰辛之处。

结果孩子很好。我孕吐严重,之后产检,也是一路忐忑,直到现在27周,孩子偏小,又是说不定什么情况。

不过心态已经平稳。

我不大怕生孩子这件事,我觉得是人生的必然体验,如果不幸我出事了,那我也不会惋惜和后悔,既然觉得为人母,就要承担起所有的后果。

这世间来都来了,何必害怕经历。大抵是因为我把人生这件事看做是一场游戏体验吧每个过程都体验一下,死去时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仅此而已。


糖豆儿特别甜


看《生门》是在我生孩子以后,看完我只有一个想法:女人太苦了!躺在产床上撕心裂肺的用力时,产房门外的景象才是最触及人心的。婆婆的喜笑颜开,老公轻松的表情,亲生父母焦虑的踱步!产房门外就是社会的微缩景观!


看完《生门》,让女人对怀孕生产望而却步的不是会疼,生孩子哪个不疼,都是疼的死去活来,我们从懂事起就知道的事,这是个确定改变不了的事。不确定的是丈夫的冷暖、公婆的态度,这才是让女人看完不敢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好吗?????


就拿我家说吧,我嫂子住院生孩子的时候,我姑妈姑爷哥哥都陪同了,看起来很温馨,我姑妈还做了饭从家里带过来,我哥也进去陪产了。产房跟外界有一个小窗口,可以递饭菜、食物什么的,吃完把菜送出来的时候,我就问了句,嫂子现在怎么样?我哥当时一脸轻松的说,我看她蛮好的啊!其实当时我嫂子连无痛都没打,已经在产床上。生过孩子的都知道,医生让你从待产室进产房,你不开个4、5、6指,能让你进?我哥当时的描述是,她还好!!!


高潮来了,我嫂子顺产生下一个7斤6两的小侄女,我第二天再去病房探望的时候,我哥对着我和我老公说了句:我想要个崽的!哎呀!这话还是当着我嫂子的面说的,我嫂子就像耳聋一样,坐在病床上也不吱声,就在那喂奶,浑然当做听不见!我当时心里气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还他妈是个博士!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连起码对老婆的尊重都没有!


所以,女同胞们,醒醒吧,《生门》最可怕的不是如实记录生产的疼痛,而是亲情、爱情带来的无形恐惧。


澳优袋鼠妈妈


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生门,那时候为了怀孕自己接近崩溃,准备了两期试管的钱,老公那晚有个同事孩子的满月酒,据说是茅台,也没敢尝一口,就怕回来刺激我的小心肝。

结果看上了瘾,虽然泪流满面,但还是抽空在电脑上看了全集,老公有空还拉着他看了几集,然后鬼使神差的27天要测一测,一条灰印,只有我看见了,老公说我精神太紧张了,他没看到,不甘心,29天,老公也看到了灰印,30天,灰印变成粉印了,我们直奔医院,抽血下午才出结果,拿到结果,如释重负,老公感叹,茅台一口也没喝啊。

好处是,我胎盘低,医生让注意,老公看了几个危重病人,孕期比较体贴,我婆婆是听到亲戚掉了一个才重视的,宝宝年底出生,前置胎盘,希望宝宝坚持到足月


用户小班班


作为一名苦苦追寻大型网络纪实剧《生门》13周的男性,让我对女人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尤其是那些肯为你生孩子的女性,敬佩油然而生。问我还会不会想生孩子,会,因为在纪录片中除了看到了孕育的痛苦,我更看见了为人父母的喜悦与生命延续的希望!

纪录片《生门》一共分为13集,在2013—2014年,节目组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记录了许许多多孕产妇与医生的喜怒哀乐。很多产妇都是在怀孕的同时遇到了很多的疾病:高血压、羊水少、前置胎盘、先兆流产等等,让很多本该高兴的妈妈,充满了很多遗憾。这也就让很多还没有生孩子的年轻人有了不想生孩子的想法,但是这是不对的,我们来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大家的看法!

第一个:纪录片所选择的主人公都是特例,在这些特例之外还有好多平安幸福的准妈妈,是我们在纪录片里所看不到的!记录片为了能够让节目更有吸引力,所选择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那些能够引起人的兴趣的,能够让人感到震撼的,但是每天的幸福的准妈妈有那么多,她们都是能够平安地生下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当妈妈的过程。这些在纪录片中会出现,但是却有极少的镜头。也就是说,纪录片里所带给大家的心里恐慌,并不是全部,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幸福的妈妈是在纪录片里所没展现出来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了!

第二个:虽然纪录片展现了很多可怕的镜头与画面,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了这些恐慌的最后是幸福的结局。节目中带给我们很多让人看完以后害怕生孩子的故事:差点儿死在手术台上的夏锦菊、为了想生一个儿子失去子宫的曾宪春家、没有钱治疗差点儿想卖掉双胞胎女儿的陈小凤、脑瘫妈妈张颖等等这些,虽然表面上让我们看到可怕,看到不想生孩子,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在这些苦难后面,她们活得那么的幸福快乐。最后纪录片回访那些故事的主人公,她们一个个笑得那么甜,那么美!这也许就是经历过苦难的花,开得格外耀眼!

最后,作为一个男生,我在这里表态,无论以后自己的另一半生男生女,都喜欢!然后一定要格外照顾自己的母亲妻子,以及尊重身边的每一位妈妈,因为她们太伟大了。她们为了孕育所受的苦,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


你们看了这个纪录片了吗?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评论!更希望大家关注“莒国小严”,一起用文字交朋友!原创,未经允许,不准转载!


莒国小严


不生孩子永远不知道嫁的是人是鬼,这是很多网友看过纪录片《生门》以后总结得出的一句话。


曾宪春是两个女孩的妈妈,这次怀孕是她第三次怀孕,如果生不出男孩还会继续生。因为她说“我们农村人嘛,愚昧,但是没办法啊,你家里没个男孩,别人就会说你家”。在历经难产,险些切掉子宫,最终经过医生努力保住子宫,脱离危险,生了男孩,她终于完成“使命”。

她的老公在采访的时候却说“我们农村习惯必须有男孩”。我想说你家是有皇位要继承还是有家族企业啊!放弃孩子,一切以大人为主。

记得我看过一期最感人的,一位孕妇在怀孕27周左右由于妊娠高血压,导致腹内积水增多,为了产妇的人身安全,医生建议引产,孕妈忍痛含泪服用堕胎药后,胎儿生命力特别顽强。



最后孕妈身体越渐不行,而且就算孩子保住了也有可能影响以后的生活。丈夫为了大人的生命安全选择放弃孩子,保大人,忍着泪水说出了“放弃孩子,一切以大人为主”。

很多女性看过《生门》以后表示不想结婚生孩子,但是我觉得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生孩子是对生命的延续,你不生孩子永远体会不到为人母为人父的喜悦……


文海话育儿


纪录片《生门》一经播出,人性中的一切势利、偏袒、封建都显露无疑。“做女人的,不生孩子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还是鬼”,这是很多网友在看过这部纪录片后总结得出的一句话;还有一些女性表示不想结婚生孩子,作为过来人,我完全可以理解她们,本来就对生孩子恐惧,在看过纪录片之后,更加没有了信心。在她们看来,生孩子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女人生孩子的痛,男人永远没办法理解。从怀孕的孕吐到宝宝在体内成长,再到冒着生命危险生产,有着期待宝宝的降临喜悦更有对生产的恐惧不安。

没生宝宝的时候,我天天看这部记录片,老公叫我不要看,他也不敢看,他怕看到在手术台上的是我,嘻嘻,现在回想起生孩子的时候他整整三天三夜没合过眼,你是超人吗?他好傻啊。影片确实是里面袒露太多人性真实的一面,还有生孩子危险的抢救片段,那时我已经有点产前恐惧症了,还闹腾过一段时间,突然不想生了,呵呵,现在看看宝宝可爱的脸,那时的我好傻,我相信很多女人都和我一样的,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丈夫,和爱你的家庭,样样对你关心爱护,这样一来生孩也就不那么可怕了,说是怕疼不敢生,不如说是怕生孩子遇到的不公和最亲的人的冷漠对待。

影片中曾宪春是两个女孩的妈妈,这次怀孕是她第三次怀孕,如果生不出男孩还会继续生。原因是:“我们农村人嘛,但是没办法啊,你家里没个男孩,别人就会说你家断后。”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这里的后,特指男孩又是重男轻女,女孩难道就不是人了吗?现在这个时代,女人的能力并不必男人差好吗?在曾宪春的心里女孩都是要嫁出去的,只有男孩子才是姓氏的继承人,才能延续自己的香火。在生产的过程中,他老婆差点被切掉了,子宫最后还是经过医生的努力才保住了子宫,脱离了生命危险,还生了个男宝宝,这次她终于完成了她生男孩子的使命了。

在记者采访她老公的时候,她老公说:我们农村啊,必须要有男孩子的。呵呵,我想说,你家是有亿万家产还是有皇位给他继承啊?其实她老公的想法并不明智的,生那么多,只是为了延续自家的香火,值得吗?如果这一次他老婆在手术台上死了,那以后这个家怎么办?这些孩子怎么办?生那么多,有没有想过以后有没有能力给宝宝们过上好的生活?有没有能力给他们好的教育?如果没有能力,那你生他们出来跟着你一起受苦吗?别的孩子上名校,出国深造,而你的孩子呢?

还有我记得我看了一期最感人的,一位孕妇在怀孕27周左右,由于妊娠高血压导致户内积水增多,为了孕妇的人身安全,必须引产,孕妈含泪服吃了堕胎药之后,但胎儿生命特别的顽强,到最后孕么身体逐渐不行了,而且就算孩子保住了,也可能影响以后的生活。丈夫忍着泪水说出了“放弃孩子,一切以全力抢救大人为主”。这位说出“保大人”的丈夫,是非常明智的。先不说胎儿的状况已经非常不好,就是情况良好,在必须作出二选一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先保大人吧。这也可以看出他很爱他的老婆的,通过生孩子这件事上,能够检测出丈夫对自己的真实态度,是真爱还是假爱。能嫁给明智的人还是很幸运的,但愿大家都有金睛火眼,能够一眼把男性的心思看穿,能够知道,你在他的心里,到底在什么位置。但愿大家都能找到一个真正爱自己的老公,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他的手上,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擦亮双眼,找到一个性格,人品修养各方面都很好的男人做人生伴侣,毕竟人生路很长,父母,孩子只能陪我们们二十年,只有丈夫永远陪在你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