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總教習高峰能力那麼強,為什麼沒有原創作品,只表演傳統相聲?

用戶7014061022


我聽了這麼久德雲社的相聲,有一件事兒我一直沒想明白,為什麼高峰能在德雲社有那麼高的地位?就連郭德綱于謙都對他禮讓三分,叫他一聲“高老師”!他一不是德雲社的“開朝元老”,也沒有扛起過德雲社的“大旗”,難道就只因為一個德雲社“總尿鞋”的身份?直到我聽了他和孫越表演的傳統相聲《大保鏢》之後,我才真正明白,高老師是真的強!



郭德綱是德雲社的招牌,那高峰就是德雲社的底蘊!

現在的德雲社,在中國相聲界能有如今的地位,論“首功”那肯定得是郭德綱和于謙這個組合,如果不是郭德綱率領德雲社的一幫人殺出一條血路來,只怕中國的傳統相聲不會有今天的這番景象。所有的人都在為郭德綱喝彩時,只有一少部分的人,關注到了站在郭德綱身後的那一群人,而在這一群人裡,有一個十足的大高個,他就是高峰!



有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德雲社總教習”?德雲社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相聲團體,他們把對傳統相聲的教學,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他們不僅保持著許多相聲的優良傳統,也同時把相聲教學進行了優化,摒棄了很多傳統相聲教學中的“糟粕”之法!



而在這個相聲學員起步的教學過程中,高峰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人會懷疑高峰的傳統相聲功底,他不僅是師出名門,而且還功力紮實,讓他給新學員做起步教學,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這些年來,德雲社的一眾年輕演員,在傳統相聲方面的功課,基本上都是經過高老師調教的,這對於德雲社的傳承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德雲社的後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老師“不務正業”,一門心思搞教學!

高老師的傳統相聲功底著實深厚,但是他在德雲社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這又是為什麼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沒有遇到合適的捧哏演員,眾所周知,平時給高老師捧哏的,是德雲社另外一位“老師”身份的成員欒雲平,雖然欒雲平的水平也不錯,但是要論捧哏的功力,在德雲社的一棒子人力,他還排不上前幾號,所以在跟高老師的配合中,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老師的發揮。




在2018年德雲社的封箱專場,高老師和孫胖子臨時搭檔,表演了一段傳統相聲《大保鏢》,只要是看過這段相聲的人,沒有人不為之驚歎的,什麼才是真正的傳統相聲,哪怕是郭德綱和于謙的組合,也未必就能達到他們倆那樣的效果,高峰老師的逗哏表演行雲流水,孫胖子的捧哏四平八穩,就連郭德綱都忍不住親口讚揚,這是一段“教科書級別”的傳統相聲表演。如果還沒有看過他們這段相聲的朋友,我推薦你們可以去看一下,到時候你們就會明白,我為什麼會這麼說!



第二方面,這些年德雲社的發展越來越快,班主郭德綱常年在外打拼,於老師也閒不住,幾個當紅的後輩,都有自己的事業版圖,對於德雲社的後方陣地,就只能交給像高峰老師這樣靠譜的人,本來郭德綱也有意想捧一下高老師的,但是經過幾次商演之後,二人都覺得效果不佳,也就放棄了,後來高老師迴歸教學崗位,一心一意的做起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高老師永遠都是在表演傳統相聲,並沒有創作出很多新作品的原因,一是他用不到,再一個也是因為他沒那麼多的精力搞創作,但是不論怎麼說,在德雲社裡面,誰也不敢否認高老師在傳統相聲上的造詣!


娛影閒探


高峰是德雲社傳統相聲的門面


在岳雲鵬火起來之後,就有很多的人質疑郭德綱和德雲社,說德雲社的相聲(專指岳雲鵬)不算是相聲,靠裝傻充愣賣萌表演的不算是相聲,更有人拿出1998年馬三立老先生講的:相聲不是出洋相,它是一門語言的藝術來批評德雲社,而高峰一直堅持走傳統相聲的路子,傳統的相聲段子,傳統的相聲包袱,貫口,柳貨等等。就是為了向更多的人說明,德雲社的相聲不僅僅只有改編,創新,獨特的人物風格,還有繼承了傳統相聲藝術的魅力。所以郭德綱曾說:

高峰是德雲社唯一一個奔著相聲藝術家去的演員。

高峰是總教習,他的傳統相聲是新人的基礎


熟悉德雲社的都知道,高峰是德雲社的總教習,俗稱“總尿鞋”,德雲社說白了仍然是一個相聲團隊,即便現在當紅演員很多有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但是仍然要保留著相聲的傳統,所以每一個加入德雲社的人,都要接受高峰的培訓和教導,教導的是什麼?不僅僅的藝術和經驗,更多的是傳承傳統相聲的精髓。郭德綱曾在《魯豫有約》說過:

"每一個新的學員,可以沒有自己獨特的舞臺風格,但是必須要有傳統相聲紮實的基本功,這才是吃飯的傢伙事。"

高峰原話:我比較懶,懶得寫,寫也寫不過老郭


其實這也就是當時高峰一時的謙辭,其實高峰的改編和原創還是很多。大家可以看看最新多倫多的商演,高峰欒雲平用改編《學四省》的《學外語》特別的搞笑。但是高峰的話裡透漏出當年郭德綱是多麼具有創作力。據德雲社的老人說,郭德綱在2003年到2007年共創作和改編了相聲接近300多段,上了臺的都有接近80段,所以高峰說的也有些實情,但是歸根到底,高峰作為德雲社最據傳統相聲實力的人

,他的相聲,真的適合最忠實於相聲的粉絲來聽。

純手打,希望各位看官不吝點贊,評論和關注,謝謝!


有郭有綱


我看過高峰幾場演出,總體來說,名不副實!除了調侃搭檔就是臭貧。完全是糊弄聽眾。別走銅臭路線,拿出看家本領讓聽眾賞心悅目,說出大家風範,也算對得起總教習的稱謂。


馬大善人888


郭德綱最離不開的就是于謙,高峰。這一切全部都是郭德綱硬捧出來的。高的表演一般,創作能力零分,但基本功紮實。


孤鴻牛虻走天涯


二、有沒有原創作品,我還真不知道,但我想不可能沒有原創的,他可是德雲社總教習。有可能是原創不多,專著於研究傳統的東西了,沒時間進行創作。謝謝!



海邊的幸福2000


作為一個資深胡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高峰老師是德雲社的總尿鞋,總教習,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大家知道,郭德綱對相聲藝術可以說有藝術上的潔癖,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把高峰當做德雲社的總教習,可以看出郭德綱對高峰的器重。高峰自幼便喜歡相聲,年齡雖小,但是用自己的隨身聽沒事就鑽研相聲,幾乎到了痴迷的狀態。後來遇到郭德綱,就一直在德雲社演出,逐漸的成為了德雲社的中流砥柱。雖然和郭德綱的師弟,但是個人感覺,風格還是不叫普通的,沒有太明顯的藝術特點,或者是說人格魅力。



但是,咱們話又說回來。相聲自產生以來,也沒有出現過幾個大師級別的人物,能達到郭德綱這個造詣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大多數相聲演員,並沒有那麼光彩奪目,還是很默默無聞的。有的相聲演員可能演出一輩子,也都非常平庸,不被人所熟知。我覺得高峰時屬於相聲功底非常紮實,對幽默肯定也是有他自己的理解。沒有大紅大紫也並沒不是什麼值得深思的事。相聲演員也並非全才,能有很強的原創能力當然最好,原創能力需要的更多的知識底蘊和天賦。就像歌手不一定要會原創寫歌一樣,不會寫歌也可以是歌唱家,你說對不對?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我也是這兩年才開始聽高峰的,耐聽但有的時候並不是太好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慢條斯理的咂摸滋味,儘管高峰的水平比德雲社其他演員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高峰的個人技藝強悍,快板,繞口令在整個相聲圈都得算首屈一指,但相聲就不如岳雲鵬的熱鬧,天然在商演上吃虧,但在德雲社內部不可或缺,有點類似於門派的傳功長老

相聲演員的原創大多數是因為晚會需要,岳雲鵬,張鶴倫都有這方面的創作,而且水平不低,高峰這方面的演出不多,商演更需要傳統的節目,偶爾有新的包袱,但架子是紮好了的

高峰在德雲社的待遇不低,而且現在也不缺乏商演的機會,本人也沒有迫切走紅的想法,並且又擔著德雲社教學的擔子,教的就是傳統相聲技藝,表演傾向於傳統也就不足為奇了


袖手看君


相聲創作能力可遇不可求,很多相聲演員只是東拼西湊把傳統段子改一下而已,大部分群眾就沒聽過那幾百段傳統段子,因此蒙著以為是原創


下一秒天使911


說起高峰高老闆,讓人不得不稱讚。如果說岳雲鵬和郭德綱是德雲社粉絲數量最多的人,那高峰的粉絲就是最傳統、最忠實的聽眾。


高老闆立足於爭議性最大的德雲社,卻又“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著自己最傳統、最乾淨的相聲風格,在整個相聲界幾乎沒有黑粉,這也是他為何能能被郭德綱委以重任,做德雲社總教習的原因。高峰的表演能力確實很強,他模仿的表演並不是少馬爺,而是相聲泰斗馬三立的靈氣,更多的延承了“馬氏相聲”的風格。

他沒有原創作品也是因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傳統相聲上,其次作為德雲社的總教習,高峰還肩負整個社團弟子的教學任務,並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放在他並不擅長的創作上。



高峰能受德雲社全體社員的尊重,是因為他有著對相聲有著至純的熱愛和勇於付出的精神,德雲社能有現在的規模,高峰功不可沒。當年德雲社還在四老時期的時候,高峰只是一個開板演員,他自願放棄了李菁,讓李菁去給何沄偉捧哏,後來更是給王玥波和徐德亮親自捧哏。德雲社在經歷曹、何背叛的時候,外界在不斷施壓的時候,沒有選擇退出,而是留在了德雲社,為相聲的傳承和復興默默的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培養出了欒雲平等一大批實力派的相聲演員。



也正是因為總在背後默默付出,相聲風格延續傳統,多的是儒雅而不是低俗,沒有開闢新的道路,所以他才沒有大紅起來。在整個德雲社內,論相聲基本功,沒有人可以與高峰相提並論,尤其是貫口活,就連班主郭德綱也只能自愧不如。


高峰這種穩重的颱風,儒雅的風格為以後評選藝術家的道路奠定了基礎,也許岳雲鵬、張雲雷等人會過氣,但高峰永遠不會有被人忘卻的那一天。反之,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相聲所做的貢獻只會被更多的人熟知。


聞香識電影


高峰的傳統作品《大相面》,新的作品《學外國語》這些作品都非常的受歡迎。至於題主所說的原創作品,我感覺這可能一個人的創作能力有關,高老師的拿手戲在傳統作品,快板,數來寶等,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