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開始在老工業基地包頭唱“主角”

新華財經呼和浩特2月3日電(記者賈立君)一塊鋥亮的鋼錠熠熠生輝,用現有的工具無法切割;一種“剛強”的特種工程塑料所制自潤滑飛機齒輪,能在零下260攝氏度至零上300攝氏度之間正常運轉。

這塊鋼錠,是稀土特種鋼,它靜臥在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實驗室裡。“我們正在研製新的鋼鋸,來切割這塊鋼錠。”該中心主任池建義說,鍊鋼過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優質的鋼變得更加純淨“堅強”,但怎麼加,卻是世界性難題。兩年來,中國科學院李依依院士和李殿中研究員團隊通過模擬計算、大量試驗,開發出亞微米尺寸夾雜物的稀土鋼製備技術,可使稀土加入到潔淨鋼中時夾雜物進一步減少50%、使軸承鋼材料疲勞壽命提升40倍。中心已建成千噸級高端稀土特種鋼生產示範線,即將開展工業化試驗與生產。

這種塑料,是高分子材料,由可替代金屬的高性能熱塑性樹脂――聚苯硫醚(簡稱PPS)、聚碸類、聚醚醚酮改性複合製成的特種工程塑料。耐高溫、也耐低溫,可在溫差200多攝氏度環境下保持性能穩定。它是包頭市昆都侖區金屬深加工園區中的內蒙古磐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系列高分新材料產品之一。因市場供不應求,春節期間仍在加緊生產。該公司董事長馬志強介紹,國內每年需聚苯硫醚約17萬噸、而年產能僅有2萬噸,主要依賴進口;磐訊“年產1萬噸聚苯硫醚”項目於2019年10月全線量產,目前已達產、達標。

“稀土特種鋼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代表,將帶動當地及周邊鋼鐵產業提檔升級。”包頭市副市長王秀蓮說,高分子材料是新興產業提升方面的代表,磐訊年產5萬噸先進高分子新材料園區全部建成後,將形成高分子與碳纖維、稀土、先進煤化工、石墨烯的產業聯合體,在包頭打造一個國際高端先進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基地。她說,這些只是包頭工業轉型升級“全豹”之“一斑”,新材料已成為包頭工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聚乙醇酸(PGA),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樹脂材料,用它做成醫用縫合線、骨折固定材料,術後不需拆線、拆鋼板,一定時間後逐漸變成對人體、動植物和自然環境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內蒙古浦景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設年產1萬噸聚乙醇酸(PGA)項目,投產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PGA生產基地。這一項目的原料是捕捉附近煤化工企業尾氣而製得。

浦景化工所在的包頭市九原區內蒙古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核心區,瞄準新技術,緊盯世界首臺、國內首創等前沿技術引進項目,打造國內重要的煤化工及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基地、國內最大的400系不鏽鋼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高純稀土金屬加工及應用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負極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園區主任劉永明介紹,園區已入駐104家企業,201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5.6億元,到2025年“四大基地”全面建成,將跨入千億級園區行列。

包頭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近年來,包頭壓減生鐵產能,力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稀土、新材料、智能製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2019年就重點實施了包鋼高精端合金鑄鍛技術改造等82個傳統產業升級項目,以及總投資1178億元的永磁電機、動力電池、聚乙醇酸、高分子材料等16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包頭市市長趙江濤介紹,目前全市優質鋼、特種鋼比重達90%,電解鋁就地轉化率達80%,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達75%,稀土功能材料及終端應用產品佔比達53.6%,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原”字頭產業提檔升級,稀土、軍民融合、新能源、裝備製造四大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凸顯。其中,已形成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5大功能材料產業鏈;培育了9家軍轉民企業、37家民參軍企業,形成軍民通用製造產業集群。

“高端化、終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趙江濤說,包頭將通過先進技術延伸產業鏈,推進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建設,使原材料基地向新材料基地轉變,讓新材料改造傳統重型裝備,“輕裝前進”。

作為“外來人”的池建義感慨道,包頭的工業曾為新中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近幾年當地強化政策和外腦支撐,撬動起澎湃的科技力量,助推高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僅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5年來就孵化20家稀土新材料企業。他說,以往包頭產業融合發展不足,如今高端材料與新興產業齊頭並進,許多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如此下去,這個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新材料必將在製造業強國戰略中結出累累碩果。(完)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