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酱油?

两江商业观察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制曲、发酵、浸出等工艺制作而成。

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


我国酿造酱油的等级可以分为四级:

特级:氨基酸态氮≥0.8克/100ml

一级:氨基酸态氮≥0.7克/100ml

二级:氨基酸态氮≥0.55克/100ml

三级:氨基酸态氮≥0.4克/100ml

三级酱油一般只适合烹饪,不适合凉拌,凉拌建议用一级或特级。

市售酱油常见几大类


生抽: 颜色较淡,呈红褐色,一般炒菜或者凉拌菜时用的较多,味道比较咸。

老抽: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了焦糖色,呈棕褐色,有微甜感,多用于菜肴的上色。

其他常见调味酱油

味极鲜:在常规生抽的基础上添加了味精和白砂糖,味道更鲜一些。

减盐酱油:常规酱油含盐量为每10ml含钠约为600mg,所以每10ml含钠量在400左右的可以称为减盐酱油。

铁强化酱油:等级比较高,未添加过多的盐、糖等的酱油,如果进行了铁强化还是可以选择的,虽然食用量比较少,但是也还是可以零星补充一些铁元素。

选购酱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先看酱油标签上的质量等级,并且判断一下你手里的酱油属于以上哪一种分类。好的酱油风味闻起来是自然酿造的味道,品质较差的酱油,会有不自然的类似化学添加剂的味道。另外也有一些有机酱油,这类酱油在原材料的品质要求上会更高。

每天酱油应该吃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们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g,折算成钠的量就是2400mg。常规酱油含钠量为:600mg/10ml,所以每天在不使用盐的情况下,酱油的最大食用量为:40ml。

我是注册营养师田雪,正在推广“好好吃饭”的理念,用最简单的211饮食法轻松搞定营养三餐。最近也为大家准备了《吃出漂亮12天体验课》,留言或私信找我领取吧!

如果这篇回答对你有价值,欢迎与我互动,点赞、评论和转发多多益善哦,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我一起好好吃饭。


田雪吃出漂亮


大家好,我是居家生活咖,喜欢分享生活中的小窍门、小知识,创意生活,品质生活,为生活添色彩。期待您的关注。

酱油是我们生活必备的调味品,可以说餐餐离不开酱油,但是面对品牌各异,琳琅满目的酱油时,我们该如何挑选我们需要的呢。有的人说看品牌,同一个品牌也会有不同系列的呀。下面给大家说下 我选酱油的时候关注的几个点:

1、看成分。

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这是确定一瓶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2、看工艺。

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而配制酱油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还有一种,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所以,酿造酱油 PK 配制酱油,绝对是酿造酱油更好啊!

3、看用途。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

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4、看生产日期

这项是购买食用产品必须关注的一个点哦。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过期的食品千万不能买哦。


居家生活咖


酱油作为每家每户必备的调味料,食物中的神配置,且酱油除了本身的美味之外,还能助于促进食欲对健康有益。

如何挑选一款好酱油?

1、看产品标签上的配料表

我们在超市挑选酱油的时候,可以先看产品配料表,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如果是酿造酱油看是否有添加剂,好的酱油是不加添加剂的。酿造酱油的原料非常简单,除了大豆,现代的制法还会加入小麦来增加风味。酱油独特的风味主要来源于大豆蛋白,而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使酱油更为芳香和甘甜。

酱油中一般的添加剂是:谷氨酸钠(味精)、焦糖色(酱色不够就加这个,颜色就变深)、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防腐剂)。(ps:同时还要看清酱油用途。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这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高,如果是供烹调用的,则千万别用于拌凉菜啦。)

2、摇,看泡沫

手握瓶子用力一摇,上面泡沫越是细小而且消失得慢,说明产品品质好(因为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如果泡沫大而且消失得快,说明产品品质差。

3、看颜色

我们可以看酱油的颜色,除了日本酱油之外,国产酱油一般来说,酱色浓郁的比较好。日本酱油由于工艺不同,他们的酱油都比较淡。

4、闻香味闻

用手蘸一点搓一下,可闻到浓郁的酱香香气,这是发酵酱油独有的酱香。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本答案来自东家匠人古龙天成。

东家APP


选购酱油,注意只要买标牌上有“酿造”二字的。

当下的酱油,已经不是早年的酱油了。原先只有酱油,现在没有酱油,但有“老抽”和“生抽”,是在过去“酱油”基础上细分出来的。 老抽酱味浓郁,色泽厚重,用于重口味的菜肴加味和上色。生抽色泽明亮,味道鲜香,用于凉菜调制,也用于一般炒菜增鲜提色。


建国以后,酿造行业里出了个“新工艺白酒”技术,大白话就是酒精兑水造白酒。醋的生产工艺和白酒接近,最先起来模仿。这样多好啊,不用发酵,长时间才出来成品,还不多。直接的水和醋精、色素勾兑,要多少就出来多少。酱油和醋的生产又相似,于是,酱油也开始了勾兑。

不说这行为对错,反正绝大部分国人几十年很少喝到真的白酒、啤酒,也很少没吃到真正的酱油醋了。好在善良的百姓还是明白过来,要喝真的酒,吃真的酱油醋。于是,有良心厂家开始回过头来酿造酒、酱油和醋。 可是百姓有苦说不出,当年开始搞勾兑,卖的和酿造一样价,如今酿造的回来了,价格增长多少倍,多掏好多钱,感觉还是被玩儿了。当年一斤酱油几毛钱,如今还是那酱油,都是酿造的,却要十几二十元。这个没办法,老话说得好:“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买家根本斗不过卖家。

再说酱油。超市或网店挑选,要做到三要三不要:①有“酿造”字样的要,否则不要;②生抽标牌上有“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要,越高越好,当前最高的“1.2g/100ml”。没有的不要;③厂家、品牌和价格规矩的要,特便宜的名牌不要。好在酱油最贵也就十几元一斤,还不大值得做假货,但也不要放松警惕性,假冒伪劣无孔不入。


普济


酱油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料了,不管是炒任何菜现在很多人都会放一些酱油,酱油人人都吃,那么选购酱油是不是人人都会呢?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的酱油的品种,品牌太多了,每次一到超市都不知道怎么选择了,到底是哪种好呢?

现在市面上主要的就是生抽和老抽,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的主要差别在于“焦糖色”这一配料。做凉拌菜、炒菜选择“生抽”,做红烧肉、炖菜选择“老抽”。简单一点说就是生抽用于提鲜,老抽用于提色。

首先在选择的时候,要偏重于酿造的酱油,而不是勾兑调配的。酿造的酱油主要是以大豆,小麦等等为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但是勾兑调配的,里面会有很多食品添加剂,而且在香气,色泽,味道上都不如酿造的好。

然后就是等级,一般来说酱油的等级最主要的就是看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的多少,这个标签上都会有的,含量越高酱油的味道越浓,酱油就越鲜美,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还有就是在买的时候,尽量不要选购一些袋装的酱油,健康安全不能保证,而且袋装久了的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物质。

再就是色泽,色泽鲜亮,有光泽,呈棕褐色或者红褐色的一般比较好,如果是一些色泽暗淡的,浑浊的就是一些质量比较差的。

当然不管在选购任何产品的时候,品牌,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这些最基本的都是要先看清楚的。这个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所以也就不过多的说了。

酱油不要多吃,少点酱油,多点健康,成人一天的酱油量不要超过6克,还有在保存的时候,要把酱油放在阴凉处,每次用完盖上,避免高温,潮湿等等。


中国美食研究所


选购酱油有很多讲究。

不同的需求建议选择不同的酱油

如果是凉拌或者炒菜,不需要上色的烹调,建议选择生抽;如果是红烧或炖菜需要上色,建议选择老抽。

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高血压或者肾病患者,建议选择减盐或低盐的酱油(但不能因此增加酱油的用量);如果家里有贫血患者、青春期女孩或者孕妇,可以考虑选择铁强化酱油。

选择钠含量低的

很多产品15ml含有1000mg的钠,要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推荐钠的摄入量也只有1500mg。所以,钠越低越好。

选择酿造酱油

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一般是由大豆发酵而成,除了提供鲜味外,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发酵过程中,B2和烟酸的含量增加,会产生本身不含有的B12。

优先选择特级酱油

酿造酱油根据发酵出来的鲜味物质氨基酸态氮含量,来决定酱油的等级。特级含量最高,味道也最鲜美。

优先选择大品牌品质较好的系列

之前曝光过劣质酱油搅出氯丙醇,前几天曝光的出问题的产品也大多是小品牌。同一品牌也分三六九等。


李纯营养师


导读:酱油是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料,可现在超市的酱油品种繁多,除了生抽、老抽,还有诸如海鲜酱油、儿童酱油等等品种,那么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选择的?海鲜酱油真的有海鲜吗?儿童酱油真的对儿童有好处么?

吃了这么多年的酱油,

每次一到超市,

看到琳琅满目的酱油品种,

就会有“选择困难症”。

直到今天才知道,

买酱油原来也有很多学问,

怎么样选择对的、健康的,

下面这些小技巧请收好!

酱油不是油

酱油不是油

一念就是好多年

今天突然发现

酱油可能都不是你以为的酱油了

你说真的?

现在超市的酱油品种繁杂,除了生抽、老抽,还有诸如海鲜酱油、增鲜酱油、菌菇酱油、儿童酱油等等,价格也比普通酱油相差好几倍。这些贵酱油有没有贵的道理呢?

菌菇酱油、海鲜酱油实情: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

大部分海鲜酱油里压根没有海鲜,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干贝成分,酱油中真正起到提鲜调味作用的是琥珀酸二钠等食品添加剂。

菌菇酱油的主要成分还是普通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味精主要成分)、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等,只不过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等。

总之,各种口味的酱油层出不穷,但其本质都没有改变,只不过添加了更多的鲜味物质。购买酱油时不要被各种绚丽的名称蒙蔽了双眼。买“原味”的、等级高的酱油就行,烹饪时要少量使用。

儿童酱油实情:纯粹是广告噱头

现在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开发出了儿童酱油,贴上“儿童”标签的价格飚升是普通酱油的2.5倍。

一些消费者认为儿童酱油是低钠调料,实际上,超市中儿童酱油产品钠含量并不低,譬如某款儿童酱油,8毫升中就有544毫克钠,约是1.36克盐(1克盐≈400毫克钠)。

一句话总结

酱油别迷信花言巧语

买最普通的就行

......

READ MORE

那么,如何买到一瓶好酱油呢?

记住!一定要看清瓶身这三个地方!

01

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首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这项指标了。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02

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置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 配制酱油:

1、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2、另一种是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酿造酱油 PK 配置酱油,

绝对是酿造酱油更好啊!

03

看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 佐餐酱油:

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 烹调酱油:

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

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

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吃酱油的一些讲究

这些人少吃酱油

酱油虽好,但患有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的病人平时应小量食用,以免病情加重。

颜色太深的不要买

有人认为颜色越深的酱油越好。其实,正常的酱油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酱油色泽太深了,则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这类酱油仅仅适合烹制红烧菜肴。

简便方法防止酱油发霉

酱油的储存也要费心思,为了有效防止酱油发霉长白膜,可以往酱油中滴几滴食油、放几瓣去皮大蒜,或者滴几滴白酒,都能起到比较好的防霉作用。


美食杰官方


市面上酱油种类这么多,如何才能从众多产品中挑到一款上好的酱油呢?

其实挑选一瓶上好的酱油非常简单,只需要四步。(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招式,有理有据,学会这个,你在家里的地位又可以上升1位了~):

1. 调味选生抽,上色选老抽

那些还分不清生抽和老抽的同学,这里看仔细啦~

生抽和老抽的叫法来自广东,但其实它们都是酱油。

一缸酱油经过传统古法酿造出来之后,从中抽取的第一道酱油叫「生抽」,也叫“头抽”(“抽”就是把酱汁从原料中分离出来的意思)。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再经过一些其它的工艺制成的,比如更长时间的发酵,或者添加焦糖色(色素)。

所以生抽的颜色浅一些,老抽的颜色深一些。

生抽吃起来味道比较咸,老抽吃到嘴里后,有一种鲜美的微甜。

2. 优选“酿造”酱油

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酱油还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一般需要耗时几个月。

「配制酱油」是直接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再添加一种叫水解植物蛋白液的调味液调制而成的,往往几个小时就可以出炉了。

所以,口感和营养自然相差甚远。

那么如何一眼分辨,你要买的酱油是不是酿造酱油呢?只需要看产品标准号就行了(适用于国产酱油)。

3. 选等级更高的酱油

酱油也是分等级的,但它并不会直接在瓶身标注,需要我们根据标签上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数值来判断。

PS: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酱油鲜味的主要来源。

PS:图中数据指的是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制成的酱油,市面上还有一种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数据稍有不同,但比较少见,维他狗就不多说混淆大家了。

所以,咱们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酱油就欧了。

4. 优先选择“佐餐”酱油

酱油其实还分“佐餐”和“烹调”两种不同的用途。

●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

●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

国家规定,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所以选购的时候只需要看一眼瓶子上的标签就好。


参考文献

[1] GB /T 18186-2000. 酿造酱油[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东方. 几种防止酱油发霉的方法[J].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3 (4): 31-31.

[3] 谢韩, 杨中梁. 酱和酱油的传承[J]. 中国酿造, 2013 (3): 169-173.

[4] 葛可佑,程义勇, 杨月欣. 公共营养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5] 鲁肇元. 酱油生产技术 (一) 酱油的起源及酱油生产工艺的沿革[J]. 中国调味品, 2002 (1): 43-46.

小提示:

1、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更多内容可搜索维他狗营养家关注


维他狗营养家


如果问身边人:如何选购酱油?100个人,估计有100个答案。

无论怎样,挑选酱油肯定是基于个人口味和需求来考量的。

不过,酱油还是有几个硬性指标可以作为挑选的标准:

一、看酿造方式

中国传统酿造酱油工艺主要分成“高盐稀态”的南派工艺和“低盐固态”的北派工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是在我国物资匮乏时期以廉价原料生产的酱油,酿造周期仅为15-30天,香气弱、鲜味不足;而前者往往需要长时间酿造,甚至会长达180天或以上,原料的鲜味成分更好地从原料中溶出发酵,形成浓郁丰富的滋味和香气。

而随着低端“低盐固态”酱油的市场式微,高盐稀态酿造“队列”中也有一股舶来文化正在异军突起——日式酿造。相较广式的“晒制”,日式更受制于纬度,因而发酵工艺温度偏低。这样酿造的酱油时间更长、且人为控温成本更高,色浅,口感偏咸但香气尤其是酒香浓郁,与传统高盐稀态酱油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依小天所见,无论 “广式”还是“日式”,都是“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二、看氨基酸态氮

无论你化学学得好不好,在挑选酱油时都请记住这个拗口的名字【氨基酸态氮】,因为它简直就是酱油的灵魂所在。一般情况下,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越鲜越好吃。因而国内现行的标准是根据酱油的鲜味高低,分为四个等级: 氨基酸态氮≥0.80g/100ml为特级 ;氨基酸态氮≥0.70g/100ml为一级;氨基酸态氮≥0.55g/100ml为二级;氨基酸态氮≥0.40g/100ml为三级。So,宝宝们要注意在选购酱油时,要同一等级的酱油才有可比性哦!

除了看酿造方式和氨基酸态氮以外,为瞄准某些目标市场和精准人群而开发的高端酱油

相对于常规酱油而言有更显著的特点↓

1.绿色有机

有机酱油的大豆、小麦均来自东北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基地,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以确保原材料不受污染,此外,酿造过程也会严格按照执行有机产品标准,无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剂。所以如果宝宝你想遵从绿色健康的理念,那就找有机酱油本人没错了~

2.零添加

玲琅满目的调味技法面前应该给亲近自然的味道预留一席之地。零添加并不是指不添加任何物质,而是指添加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比如防腐剂、色素等。就像海天零添加头道酱油,0%添加味精,0%添加防腐剂,0%添加香精香料,0%添加甜味剂,0%添加色素,适合追求味觉上返璞归真的宝宝们。

3.淡盐

盐是天天入口的百味之首,如果在平日膳食中摄入过多,容易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于是【限盐】,逐渐成为新的饮食时尚话题。淡盐酱油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独有的科学限盐的酿造工艺,口味清淡,但口感一样鲜美,同时0%添加防腐剂,更添清雅滋味。对于崇尚“低盐”“轻”生活的宝宝来说,选择淡盐酱油就既可享受美味,又可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4.高鲜

酱油的鲜味有助于增加食欲。有一类特意为“爱新鲜”的吃货量身订做的高鲜酱油,其最大的特点是经过独特的双重酿造工艺,并提取头道原油,氨基酸态氮含量≥1.2g/100ml。营养更丰富,鲜味更突出,是目前高鲜味酱油中的佼佼者。一年365天,天天都能品味高鲜感受,可以说活得十分精致了!

总之,

宝宝们在选购调味品的时候

请拿出你科学、理性的态度,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

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消费能力


四季餐桌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酱油的分类,酱油分生抽和老抽。

生抽清澈透明、豉香浓郁,呈红褐色,炒菜或拌菜用。

老抽颜色红亮、味道微甜,需要上色的炖菜及红烧类菜用。

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越高。


≥0.8克/100ml为特级

≥0.7克/100ml为一级

≥0.55克/100ml为二级

≥0.4克/100ml为三级

重要提示:优选零添加酱油,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可通过添加谷氨酸钠等获得提升。


请注意看标签,须标明以下内容:

酿造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质量等级,配料表(非转基因大豆……),产品标准是高盐稀态

我一般优选几种品牌,然后串换使用,使用比较多的是千禾品牌和光荣特级酱油。


近期朋友推荐中坝酱油,入手一瓶,果然是极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京东有卖。

还有以下值得推荐的,朋友们亦可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