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稻專用肥要不要尿素?一畝地用一袋專用肥還要用多少尿素?

夢之百合520


用水稻專用肥要不要尿素?一畝田用一袋專用肥還要用多少尿素?

在農村種植水稻過程中,現在一般農村為了省事,採取使用水稻專用肥。因為水稻專用肥,是依據水稻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成分,平衡氮磷鉀比例,保障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供給,配製而成的速效專用肥;另外水稻種植區域廣大,每個地方,每塊水稻田,其土壤營養物質基礎是不相同的,即土壤結構不同,土壤地力存在著很大的著異,所需要的氮磷鉀三元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各有不同。所以,使用水稻專業肥料,因營養物質成分恆定,導致有些營養物質成分富足過剩,而造成浪費,缺少的營養成分部分又會影響降低水稻產量和品質,因此,使用水稻專業肥料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存在很大的侷限性。

水稻專用肥,因為水稻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成分比較齊全,配製是依據水稻所需求的營養按恰到好處的比例而產生的,肥料成分十分平衡,適合作水稻的基礎肥料,是非常適宜的,但要注意依據水稻田土壤地力,適當增減使用量。一般水稻專用肥是每袋50公斤,適合一畝水稻田。若是水稻田比較貧瘠之地,必須增加10~20千克,保證肥料的供給,提高產量;若是水稻田十分肥沃,避免生長過旺,引起倒伏和病蟲害,必須減量5~20千克。這些都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不能強求一致,否則違背了種植法則,降低水稻產量。


水稻追肥不建議使用水稻專用肥。因水稻專用肥是依據水稻生長髮育特點而配製的,是綜合性營養物質成分,而水稻在幼苗期處於分櫱階段,是根系、莖葉生長階段,需要充足的氮元素肥料。在水稻幼苗期必須追施充足的氮元素肥料,保證水稻根系的快速生長,為植株分櫱提供充足的氮源肥料,有利於培育壯苗。一般水稻在幼苗返青、分櫱、生長等時期追施氮肥10~30千克的尿素。追肥使用量,一定要依據水稻田地力和生長髮育狀態,來合理追施肥料的,不能超量使用尿素,避免引起旺長,會影響產量,引起病蟲害。


總之,水稻專用肥適合水稻移栽插秧時的基肥,不適合作追肥。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種植水稻用水稻專用肥做基肥,是否還要追施尿素要因地制宜。

以我們遼寧省盤錦市、營口市為例。盤錦、營口兩市位於遼河下油,黑土層深,土質肥沃,日照充足,很適宜水稻的生長。本區域的東部部分鄉鎮常規水稻平均畝產可達750~850公斤。部分地塊兒畝產可達900公斤以上(幹稻)。

我們這裡的稻農基肥絕大部分使用水稻專用肥。我們使用的水稻專用肥氮磷鉀總含量都在50以上。本人每年使用的都是摻混肥料,一般氮磷鉀含量分別為27-13-15,每畝用40~50公斤。

這樣的基肥用量,磷元素基本可以滿足全生育期生長需要。孕穗初期每畝再追施5~7.5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促穗增重。

氮肥包括尿素都屬於速效性肥料。單靠基肥中的氮肥不能夠足水稻全生育期生長的需要(我們種植的水稻全生育期160天左右)。

水稻在分櫱期及拔節孕穗期需要大量的氮元素。我們的做法是在插秧7~10天左右每畝施用10~15公斤硫酸銨做為緩青肥(屬於分櫱肥範疇,也可以不施),在6月20日前追施尿素7.5~12.5公斤做為分蘗肥。在抽穗前20天左右,對於稻色特別淡的田塊可施少量尿素做為穗肥。每畝可施尿素1.5~4公斤。粒肥結合防病用藥噴施兩遍磷酸二氫鉀。

如果是用一次性水稻緩釋肥,一般在分櫱期也要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滿足水稻生長的特性,這樣才能夠高產。


盤錦陽哥


水稻專用肥一般情況下都是含氮磷鉀的顆粒狀的複合肥料,總養分為45%,含氮20%,磷10%,鉀肥15%,屬於比例固定型,肥效慢的肥料,做深耕基肥使用較為適宜,做追肥使用的話有點兒浪費了是吧,所以,種植水稻科學施肥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了是吧。


用水稻專用肥要不尿素,一畝地用一袋專用肥還需要多少斤尿素。

水稻專用肥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鉀,主要用於水稻深耕基肥使用,專用肥中含有機質成分為45%,其中氮的含量為20%,磷肥的含量為10%,鉀肥含量為15%,水分顆粒物為6%左右。

水稻專用肥袋裝一般情況下是50㎏,每畝水稻用量一般情況下是50一60㎏,視自己的土壤肥力去決定好了。

水稻專用肥料由於比例固定,肥效釋放比較緩慢的,如果你土壤比較貧瘠的話,可以在秧苗移栽十天半個月時間之後,每畝有必要施用10斤尿素去提提苗,可以讓禾苗正常轉青分櫱,效果更好一些是吧。

如果你水稻田土壤比較肥沃的話,那一畝地施一袋100斤重的水稻專用肥料已經足夠禾苗正常生長髮育了,就沒有必要再去施用尿素了是吧,那樣的話只能適得其反,會造成禾苗旺長,病蟲害多,嚴重時還會減產欠收的。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水稻專用肥含有豐富的氮磷鉀,比例穩定,肥效比較穩定,只是肥效期比較長一點兒,肥料釋放慢一點兒的複合肥料。

如果你水稻田比較貧瘠的話,在每畝施用100斤水稻專用肥料的情況下,你可以在水稻移栽十天半個月之後,每畝用10斤尿素去提提苗也行,更利於禾苗的生長髮育與分藥,如果你水稻田比較肥沃,禾苗長勢好的話,也就沒有必要再施用尿素去提苗了,氮肥施得太多了只會使禾苗旺長毛蔸,分櫱增加,田中密不透風,病蟲害增多,最後導致稻穀秕粒多而造成減產了,得不償失了是吧!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關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首先感謝樓主的提問,讓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水稻生長髮育所需的各類營養元素,主要依賴其根系從土壤中吸收。一般來說,每生產100kg稻穀,需從土壤中吸收氮(N)1.6~2.5kg、磷(P2O5)0.6~1.3kg、鉀(K2O)1.4~3.8kg,氮、磷、鉀的比例為1:0.5:1.3。但由於栽培地區、品種類型、土壤肥力、施肥和產量水平等不同,水稻對氮、磷、鉀的吸收量會發生一些變化。通常雜交稻對鉀的需求高於常規稻約10%左右,粳稻較燦稻需氮多而需鉀少。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尿素的養分含量,現在肥料市場魚龍混雜,各種品牌尿素所含養分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你所說的用了水稻專用肥要不要用尿素這個問題,首先得看你專用肥的營養配比,以及你 稻田土壤的墒情來決定需不需要用尿素。一般晚稻在後期養分吸收率高於早稻,生產上常常採取合理施用穗肥和酌情施用粒肥,滿足晚稻後期對養分的需要,這是符合晚稻需肥規律的,就水稻品種而言,晚稻由於其生育期短,對氮磷鉀三元素的吸收量在移栽後2~3周形成一個高峰。而單季稻由於生育期較長,對氮磷鉀三元素的吸收量一般分別在分櫱盛期和幼穗分化後期形成兩個吸收高峰。因此,施肥必須根據水稻營養規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滿足水稻吸肥高峰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


職業農民事業部


使用水稻專用肥料種植水稻,仍然需要視水稻的生長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追施尿素或者鉀肥。特別是使用傳統手揚方式撒施肥料,後期追施尿素是必須的管理手段。否則很容易出現明顯的氮鉀缺素症狀。

這些水稻專用肥料大部分都是一些具有緩釋或者控釋能力的複合肥料,有的含有氮磷鉀三大元素,有的在三大元素的基礎上還會添加一些有機質或者腐殖質,還有的也會添加一些中微量元素成分。因為緩釋或者控釋工藝的加成,一些經銷商就過分的吹噓這些專用肥料的功效,一次性施肥全期不用追肥,實際應用效果呢?

1、肥料利用率低。傳統的撒施方式就已經決定了肥料的利用率,目前我國水稻種植過程中施用的肥料能夠達到最大利用率大概也就在35%左右。其餘的65%呢?大部分都隨著水的移動流失了以及隨著水的作用下滲到深層土壤了。也是說,種植水稻撒施肥料的利用率是比較低的,因為肥料大部分都溶解在了水層中,而不是均勻的分散到田面土壤之間。

2、肥料工藝的缺陷。雖然說這些年我們國家的肥料生產工藝有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和一些發達國家的肥料工藝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我們單位曾經連續幾年使用某央企的水稻專用肥料,我做過試驗,在稻田地裡找一個池子,取了少量的肥料撒施在田地的角落裡,全期保持水層,過了半個多月,肥料溶解的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這也就是說,所謂的緩釋或者控釋技術能夠保證肥料在水稻的整個生長季緩慢釋放養分是騙人的。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肥料企業敢這麼說,哪怕是資金最雄厚、科研力量最強的某些央企或者國企。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肥料的養分釋放週期、肥料利用率與施用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最簡單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一些地區種植旱田作物都是使用種、肥同施的大型機械化作業,為的就是將肥料施入土壤的深層,減少水分對肥料養分釋放的影響。因此,如果您還是使用傳統的耕種方式,即便是您使用了專用肥料,後期還是會出現明顯的缺素症狀。而且,這種缺素症狀不是簡單的增加底肥施用量就能解決的,還是要依靠後期追施櫱肥、穗肥來緩解水稻的缺素症裝。

如果您想提高這些專用肥料的利用率,建議您購買側深施肥插秧機採取苗、肥同施、肥料距離根系側方5釐米、深3釐米的側身施肥技術,基本上可以達到後期不追肥的可能。而且,側深施肥技術對於一些貧瘠地塊的增產效果是較為明顯的,這種技術現在在我們黑龍江農墾地區已經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專用肥就是特指根據水稻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養份,用於種植水稻的專用配方的複合型肥料。


至於用水稻專用肥還要不要尿素,一畝地施用一袋水稻專用肥還要用多少尿素,如果從水稻專用肥的配方和水稻生長分析,水稻專用肥其有效含氮元素高於磷、鉀營養元素,這也符合水稻生長的前中期生長氮元素需求量大的特點。

由於水稻專用肥是複合型的特點,適合於基肥的施用,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大田放水後,在用機械旋耙前全部撒入土壤中,這樣,其不同肥效在水稻秧苗栽插後的不同生長期逐步被吸收利用。


然而,根據我的理解和分析,水稻專用肥不是緩釋肥、控釋肥,夏種水稻受天氣氣溫高等影響,其有效的氮元素也會揮發和流失,就是一畝地基施一袋水稻專用肥,往往在水稻生長的中後期秧苗乏黃,這也是氮肥的脫靶缺乏而造成,更何況,土壤有機質等含量的不同,水稻生長施用水稻專用肥就要根據土壤的肥力和苗情精準科學地施用,才能發揮最好的施用效果。

因此,我在種植水稻時,根據水稻專用肥和水稻生長各自的特點,水稻基肥畝施40~50公斤,並在水稻栽插後4~7天內,再畝用5~10公斤尿素拌合封閉除草劑撒施土壤,既當水稻返青期氮肥的追施,也能達到水稻除草效果,至於在水稻撥節、孕穗期基本上不會再追施尿素。


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和經歷,如有人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評議,謝謝!


老農話三農


大多數農作物生長都離不開尿素肥料,水稻也不例外,尿素肥試用於種植農作物的,底肥,追肥等。

尿素的主要成分是由,碳,氮,氧,氫所組成的有機化合物,通常大家看到的都是一種白色晶體,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尿素肥作為一種中性肥料,適用於各種土壤和植物,容易保存,使用方便,對土壤的破壞很小是目前全國各地使用量較大的一種肥料。

一般水稻一畝施尿素肥在3次左右,像題主說的配合水稻專用肥一畝施多少尿素,一般都是少量,多次,均勻的進行施尿素肥,讓農作物有充分時間吸收養分,不傷農作物,如果一次性施太多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導致植株看是長的茂密但是就是不抽穗,從而影響產量。





農人家樂


複合肥和尿素混用,具體量要看你的泥土肥沃程度


貴AC8376


採納銷售專用肥老闆的意見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