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农活,对此你怎么看?

终归农村


农村六七十岁老人还下田干农活,对此你怎么看?军哥为你解答



农村老人永远没有退休的时候,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秉承了上一代勤劳耕耘的优良传统,延至到现在。



作为农村人,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回报,种下的庄稼要精心呵护,除虫除草工作要做到位,自己的庄稼才有好收成,而不是一劳而获得来的。




题主说的六七十岁老人还下田干活,我亲眼目睹了我村七十岁老伯。那天早上天开始刚刚亮,老伯牵着一头大水牛,提着犁出发往田里方向去了。老农不愧为老农,他犁田经验丰富,跟着牛走也不觉得累,手里拿着一条小打鞭,嘴里还哼着民间流行的曲子,一点也不觉得累的样子。农村人都知道的,犁田跟着牛跑,还要用双手顾及牛的转向和梨地深浅,是农村最累的活儿。




农民的苦是没有人知道,只有他自已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农民以苦为乐,是靠自己默默无闻耕耘着那块田地,用血与汗换取庄稼的丰收,卖点粮食,赚点小钱。



农村六七十岁老人下田干农活,他们也是无耐的无耐。他们没有像城市老人享有退休金的福份,而是靠自已一双布满荆棘的双手,去泥土里刨出自已的财富,没有劳动就没收入,就没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我为我们农村六七十岁老人辛勤耕耘点赞,他们永远是我们榜样!

关注农夫军哥,与您分享更多


农村军哥


我爷爷有个亲哥大两岁,我爷爷的爸 舍不得家里的田,就把我爷爷留在家里,把我大爷就想方设法送到城里去了,也很顺利,我大爷留在了城里!我爷爷就留在了村里!

我还特别小的时候那时候农村家里穷!逢年过节去大爷家里聚会的时候,大婆满是瞧不起,看不起!那冲的 呵呵!

我爷爷今年70多了,近几年开始就随便种点小菜,油菜!剩下的田全是我爸接了!之前种点水稻,油菜什么的!还种莲藕什么的,种的种类多,数量少!现在每天赶两三百鸭子,百来只鸡!还养好几头猪!身体很好,该抽烟抽,该喝酒喝酒!隔一天上一次街,卖鸭子,卖鸡!今年加上生猪价格好,啧啧… 还跟我爸说:要多养一点,我爸看他们只要日子过得好也不拦着,还帮忙前忙后!跟我奶奶两个小日子过得,每天都有些事情做,又不累!

我大爷比我爷爷大两岁,我还很小的时候老两口就退休了,退休了都好多年了,就是一直过着你们所说的退休生活,大婆 得了帕金森,饭都没法做,大爷年龄大了,胖得没法说:人脑袋也不灵光了,走路需要用拐棍(走路就是一步一步的挪)坐椅子上自己就起不来了,现在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到镇上我我在我就开车去接,我不在我爸就骑三轮车去接,走的时候还送上车,哎… 现在还想在家里常住,可惜没人同意!



是我不够好186821629


农村人一辈子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是任何人没有办法替代的,只要他们生活在农村,大概都会一直干到自己不能干的那一天,六七十岁是年轻的,七八十岁也不少见。我老家以前有一位铁匠,据说一百岁的时候还下地种菜。

说说我们家的例子吧!我父母他们名下还有地,虽然我爸是事业单位退休,他名下没有地,但我妈是农民,名下大概有三亩多地,这是当年包产到户时生产队分的地,几十年一直都没有变过。这些年老家已经不再种粮食,都改成了种花木和草坪,我妈的那两三亩地也就顺应潮流种了草坪,因为树木和草坪平时不灌溉,当大家都不种粮食的时候一家两家就种不了粮食了。种草坪相对比花木要方便一些,因为花木卖掉了,要重新栽种,而草坪一次性下籽种植以后,只需要除草和施肥,每年铲上一两季,新的根又会长出来,不需要重新再种,虽然除草可以打农药,但是他们两个人偶尔也会拿着个小板凳,拎上把小镰刀坐在草坪地上,慢慢给草坪除草。

除了包产到户分到的这些地之外,还有好几处自留地,已经跟了他们几十年了,这些自留地是当年家里面人口最鼎盛的时候的配置,家里面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六个人,六个人的自留地,大概一人一分地左右吧!其中围着屋前屋后的大概有两分地,就用来种菜了,平时自给自足,蔬菜从来不要买,还多到吃不掉,村子里面有人不够吃的时候可以来割,可以赞助,我们回家的时候也是大包大包地往城里带,那些比菜场买的菜好吃,另外还有几分自留地离家比较远一点,通常会种上像土豆、南瓜、山芋、黄豆、菜籽等作物,这些作物不需要经常打理,种下去施上几次肥就等着收了,至于除草,看心情,看体力。

虽然有的时候菜多的吃不掉,让他们少种一点,可是他们总是回我们不种怎么办?总不能让地荒掉?这就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很不忍心看到那个地荒掉。这些年在农村呆着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根本不见了踪影,这些地自己不种也没有别人来种,不像以前人多地少的时候,田埂边上都有人种上黄豆蚕豆之类的作物,那时候是抢着种,现在是越来越没人种,只有自己管好自己的自留地。

我爸今年76岁,我们家门口的一个邻居比我爸大了七八岁岁,老夫妻俩还种了菜上街去卖,老两口没有退休金,春天的时候,他们会种瓜果、茄子、豇豆、辣椒秧子,这些比较好卖,而且能卖出好价格。老太太管种,老头子骑个三轮车上街卖,虽然耳朵已经不太听得清楚了,可是精神还挺好。我想对他们来说,从几岁开始就跟土地打交道,到如今大概有80年下来,对土地的感情绝对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每天不伺弄一下他们的地,仿佛这一天都没有过去,有的时候他们对土地的感情比对孩子感情还深,这就是中国农民。


苏小妮


我身边就有一位60多岁的农村打工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养育了3个儿子,大的30多岁,小的也快30了,没有一个成家的,更不幸的是前几年老人的老伴得病逝世了,为救老伴拉下了几十万的债务,现在爷父4个各顾各,家里房子都快ta掉了。你说他不苦行吗?这是天赶无为的无奈,命苦啊!


用逍遥客


这个问题,要追寻根源,根源在于国家和社会不重视农业,宁可依赖进口粮食,也不重视地和粮食,大家想一想,一每地的产值少的没法说,年轻人靠种地怎能养家糊口,年轻人都跑光了,就是不外出,他们也不会去种地。这就是大家为什么总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地里劳作的情景,干不动也要干,总比地荒要好一些。


78暴风雨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不干就没饭吃,没衣穿,没钱吃药,没钱看病。

不想让儿女像他们一样“磕倒”在农村一辈子,宁愿自己多吃苦也的少花或者不花儿女的钱,甚至还要帮他(她)们还房贷。

总是,希望他们的后代在城里,将来跟城里人一样,过着城市人的生活。不在跟他的父母一样,在农村吃苦受累。

永远跳出农村这个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苦了这些年世已高的农村老人。

他们曾经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出过力流过汉,到了这个年纪带来的只有无奈。








A0晴朗的天空


这个题目,似乎有过评论。别人的事,可能用不着那么操心吧?农村,有不少老人,一辈子劳动习惯了,你就是每月给他两千元,生活费完全够了,他还是非常节约,给儿孙们留着,自己还是要种地。他说,地荒废了是一种犯罪!我还能动,能做多少做多少。总比不做的好吧?所以,这种情况是没人能管得了的!我还见过九十岁下地干活的,他就是这么说的。


F双月


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活,这是普遍现象。

首先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人们舍不得地撩荒,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种地是他们的职业,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对土地有着依依不舍的情结。


其次,有一部分老人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他们深感儿女在城里打拚压力大,孩子的教育和日常消费都比在农村高得多,自己种粮食种蔬菜,不用花钱买,吃不了还可以接济儿女。

还有的老人劳动惯了,闲下来觉得无聊,很寂寞,种地觉得有无限的乐趣,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不仅活动筋骨,而且起到锻炼身体的作身,还可以享受庄稼收获时的喜悦。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整天闲不住,院子里的边边角角,房前屋后,全种满了菜。

也有部分老人确实是生活所迫,一天不种地就没饭吃。他们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儿女过得不好,不孝顺。

总之,农村70岁的老人,如果没有大手病,身板还很硬朗,壮如小伙,种地很正常。


落英乡间


只要身体允许,大多数农村老人一生都在劳动,除了极少数懒汉。

农村老人岁数很大了还要劳动的原因不得一样,但是其目的几乎只有一个——挣点钱贴补家用。

大家都知道,农村老人是没有退休金的,一个月一百多点的养老金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如果他们不劳动,他们的生活来源只有一个,靠子女养老。因此他们生活质量完全取决于,儿女有没有钱,孝顺不孝顺。

其中有一部分老人不太缺钱,儿女也孝顺完全有能力供养他们。但是他们还是下地干活,因为他们觉得闲着也是闲着,自己挣点钱会减少儿女的负担。用他们的话说,自己挣的钱花的舒坦。

还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干活。儿女不孝,不赡养他们,有的甚至还管老人要钱挥霍。

这样不孝顺老人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这样的老人生活才真正的苦。他们中间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赶不上孤寡老人,因为孤寡老人有政府管,有养老院住。而他们因为儿女不孝顺不管,生活没有来源,只有自己想办法挣钱。这样的老人,没有病还好说,如果有病几乎就得等死。

也许有的人说,儿女不孝顺不养老他们可以起诉。当然了,他们有这个权利。但是父母能够下狠心起诉儿女的毕竟是少数。多数父母就是死也不会起诉自己儿女的,这也是他们悲哀之处。

社会在进步,国家给的养老钱在增加,对他们的生活改善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想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增加他们幸福指数还需要加大努力。


占礼杂谈


手头无钱!下地干农活无非想增加点收入,减少手头钱少的苦恼!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本应退休在家幸福养老,享受天伦之乐才是!农村六七十岁老人花钱绷紧,逼着下地干农活无可非厚!奉献六七的老人,点到为止,筋骨老易伤身,适可而止,搞坏了身体就是得不偿失!愿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早日停干农活,在家抱孙,幸福养老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