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龍江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0年1月12日在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黑龍江省財政廳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將黑龍江省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

過去的一年,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突出的收支矛盾,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五次、六次全會部署和省人大各項決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力提效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統籌推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堅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較好完成了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事項。

(一)2019年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完成情況。據快報統計(下同),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62.6億元,下降1.6%,剔除減稅降費因素增長7.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11.5億元,增長7.2%。

農墾、森工等賦予財稅職能的試點管委會(以下簡稱“管委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億元,下降3.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億元,下降22.7%。

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9.9億元,下降9.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45.2億元,下降10.3%。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市縣上解收入、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4512.4億元,收入總計4812.3億元。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上解中央支出、對下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債務還本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3644.7億元,支出總計4589.9億元。收支相抵,省本級結轉222.4億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完成情況。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77.9億元,增長5.8%;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75.1億元,增長11.3%。

省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1.3億元,下降26.1%;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4.3億元,下降1%。省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中央專項補助、上年結轉和市縣上解等328.2億元,收入總計369.5億元。省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加省補助市縣、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和調出資金等280.4億元,支出總計344.7億元。收支相抵,省本級結轉24.8億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完成情況。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1.1億元,增長7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7.2億元,較上年增加12.2億元(主要是2018年中央清算上解廠辦大集體補助資金,當年支出為-5億元)。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億元,增長80%;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億元,較上年增加3.3億元(主要是2018年中央清算上解工業結構調整資金,當年支出為-1.7億元)。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加上年結轉1.3億元,收入總計3.3億元;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加調出資金0.5億元,支出總計2.1億元。收支相抵,省本級結轉1.2億元。

(二)2019年重點工作情況

1.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最大限度釋放減稅降費紅利,以堅決態度和有效措施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在國家授權範圍內,頂格執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附加”和文化事業建設費減徵政策,對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不動產登記費等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實施免徵或降低標準徵收,將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降至16%,全年預計新增減稅降費274億元,以政府收入“減法”換企業效益“加法”、市場活力“乘法”。用好用足東北振興政策,深度對接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財政部《關於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充分反映困難問題,細化落實承接載體,贏得了國家在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搶抓國家基礎設施補短板政策窗口期,爭取國家核定我省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80億元,較上年增加189億元,增長38.5%,聚焦用於三大攻堅戰、棚戶區改造、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項目128個,有力推動了全省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放大稅收增量返還政策激勵作用,在2018年實行哈爾濱新區、全省開發區省級分享增量稅收返還政策的基礎上,出臺市縣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省級分享增量返還政策,激發各地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的積極性。深化財政和金融、社會資本聯動,全省各級政府發起政府投資基金17支,設立子基金39支,共計投資項目419個,吸引社會資本跟進投入58.8億元;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全省納入財政部管理庫項目累計106個、總投資1119.7億元,其中2019年新增項目21個、總投資158.4億元;創新實行分片打捆招商,引進社會資本方參與城鄉固體廢物治理和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

2.支持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綜合施策防控政府債務風險,設立用好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週轉金,推動落實展期、重組等政策,有效緩解了各級政府還債壓力。積極應對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建立保工資、保企業養老金髮放、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保償還到期債務利息“五保”工作機制,省對下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比上年增長18.1%,確保了全省各級財政平穩運行。全力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財政資金保障力度不斷加大,省級籌集撥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5.3億元,其中省級安排20.9億元,較上年增長85%,20個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54.9億元,切實做到“兩個不低於”。堅持向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聚焦發力,在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危房改造任務的基礎上,推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131萬農村人口;堅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以農村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為重點,支持改造農村危房7.8萬戶;推動落實交通扶貧等項目,支持養護鄉村公路12.1萬公里、420個自然村屯通硬化路1151公里。持續強化扶貧資金監管,財政扶貧資金全部納入動態監控、全面實行績效管理,到人到戶資金髮放情況通過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向社會公開,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穩步提高。積極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踐行“兩座金山銀山”理念,省級籌集撥付資金415.3億元,以藍天、碧水、淨土、原生態等保衛戰為支持重點,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省級籌集資金53億元,支持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3.2%;支持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實行,推動跨行政區界水環境生態補償持續開展,支持鶴崗入圍“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促進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等項目穩步實施;推動完成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整改,支持139箇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項目穩步實施;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積極支持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購置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啟動實施,全省65個子項目開工64個;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推動開展國家級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管護、退耕還林、修復造林、森林撫育、溼地保護共計2.2億畝。

3.促進轉方式調結構邁出新步伐。

聚焦“百千萬”工程,綜合施策助力產業發展。創新出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軍民融合發展等領域扶持政策,全面兌現做好“三篇大文章”等產業政策,省級籌集撥付資金12億元,通過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新增規上企業獎勵、重點工業投產項目獎補等政策措施,為712戶工業企業賦能助力。推動雙鴨山、齊齊哈爾開展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設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紓困基金。省級財政通過注入資本金、推進企業劃入資產,支持七個省級投資運營集團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升運行效率。扶持發展全域旅遊,支持伊春市承辦第二屆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設立旅遊誠信基金,推動建設景區廁所428個、開展特色駐場演出1300餘場,促進旅遊宣傳推廣,助力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擴大政府有效投資,推動重大基礎設施補短板。以“百大項目”為重點,省級籌集撥付資金462億元,推動牡佳鐵路、京哈高速、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建立實施省委省政府重點項目財政資金盤活調度機制,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快形成有效投資。推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省級籌集撥付資金12.6億元,助推實施“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和中醫藥研發、省院科技合作等項目84個,促進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支持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兌現孵化器績效後補助、企業研發投入後補助、科技創新基地獎勵等激勵政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完善落實人才政策,全力推動“固巢留鳳”“築巢引鳳”。投入10.2億元,支持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人才、高技能工匠等各類人才在我省集聚,以前所未有力度支持打造92個“頭雁”團隊,進一步留住“頭雁”、壯大“雁陣”。創新政策激發內生動力,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統籌資金96.7億元,支持開發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承載能力。大力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下達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25.7億元,對伊春、大興安嶺資源枯竭城市和獨立工礦區暫緩執行退坡政策,對四煤城採煤沉陷區予以重點傾斜,推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省級財政加大力度推動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統籌撥付資金99.5億元,較上年增長40.1%,促進穩邊固邊、留人聚人。

4.推動鄉村振興開創新局面。支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省級籌集撥付資金512.8億元,推動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重點支持新建高標準農田780萬畝,推動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加快三江平原14處灌區田間配套工程建設,完成地表水置換地下水任務300.8萬畝,發放地力保護補貼121.7億元覆蓋1.4億畝耕地,發放糧食生產者補貼247.8億元保障種糧基本收益、引導調整種植結構,補貼水稻智能浸種催芽1.5億斤,補貼農機5.6萬臺套,新建省級科技園19個、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16個,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67.6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支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省級籌措撥付資金52.3億元,重點支持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農業良種化,實施耕地輪作休耕1415萬畝,扶持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有機肥替代等試點,支持市縣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和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家庭牧場和奶牛合作社、高產優質苜蓿示範基地、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積極防控處置非洲豬瘟,開展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專項營銷和黑龍江大米品牌推介,促進深化第六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試點和農商互聯完善產品供應鏈,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授牌總數居全國首位,全省綠色和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分別達7470萬畝、650萬畝。支持深化農業農村重點改革。省級籌集撥付資金35.6億元,支持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新增農業大災保險試點縣30個,全省(不含農墾)政策性種植業保險承保規模9239.7萬畝、養殖業保險承保38.2萬頭、森林保險承保1.4萬畝,共為135.9萬戶次投保農戶提供了297.5億元的風險保障。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省級籌集撥付資金40.5億元,推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支持改造農村室內廁所18萬戶,支持試點縣完成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務、非試點縣治理工作全面開展,推動全面完成水源地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引導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和非畜牧大縣生豬規模養殖場糞汙治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

5.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政府過緊日子保障百姓過好日子,全省用於民生支出4314.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6.1%。大力推動就業創業。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加強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企業轉崗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和服務。落實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技工院校完善基礎設施、擴大招生規模,全省技工院校擴招3萬人。放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效應,將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分別提高到15萬元、300萬元,落實重點就業群體創業擔保貸款財政全額貼息等政策,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推動發展公平優質教育。助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支持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優先支持197所鄉鎮寄宿制學校旱廁改造,推動解決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冬季取暖問題,對217萬名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學雜費,向12.2萬名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生活補助,兌現邊境縣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政策。建立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機制,支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8所。優先支持貧困縣、邊境縣、民族縣普通高中考場升級改造。推動高職院校擴大招生規模,支持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持續支持“雙一流”建設,推動省屬高校後勤改造。落實教育資助政策,惠及50.3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成績優異學生。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穩步提高。用好國家支持政策,完善落實保發放工作機制,確保516.6萬企業職工、348.3萬城鄉居民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落實民辦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補貼政策,推動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推進健康龍江建設。支持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落實取消藥品加成財政補償政策。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補助標準由55元提高到69元。將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20元,其中大病保險籌資標準提高到70元。加大醫療救助力度,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政策範圍內個人自付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於70%。支持鄉鎮衛生院動態補充衛生人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招聘執業醫師,推動加強住院醫師、全科醫生、專科醫生等規範化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支持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573元/月、4017元/年,實現十三連增,將城市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救助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16828元/年、11780元/年,農村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救助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9134元/年、6394元/年,惠及154.9萬低保對象和10.9萬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將機構集中供養和散居孤兒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550元、1150元。支持做好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提高優撫對象撫卹、老黨員生活補助標準,惠及全省優撫安置對象13.7萬人。支持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推動退役士兵社會保險接續工作順利開展,促進退役士兵生活補助政策落實。支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落實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政策,支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和第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助力打造省級全媒體中心和63個縣級融媒體中心,保障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共文體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動新建25個鄉鎮中心學校少年宮和394個已建成少年宮正常運轉,保障新中國成立70週年各項宣傳文化活動順利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改善居住條件。大力推動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2.8萬套、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6萬戶,推動解決2.5萬戶棚改逾期未回遷問題,向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發放租賃補貼,促進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群眾住有所居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支持平安黑龍江建設。支持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動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促進做好人民調解、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等工作,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支持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和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支持做好煤炭應急儲備和增供工作,努力保障群眾住上暖屋子。

6.促進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推動省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脫鉤改革。做好脫鉤企業資產債務和人員清查、安置成本測算等基礎工作,省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脫鉤和集中統一監管取得階段性進展。推動農墾森工改革。系統測算農墾森工改革經費,積極爭取國家改革成本支持,推動行政職能移交基本完成。支持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完善司法體制改革省以下法院、檢察院財物省級統管制度機制,推動完成農林法檢機構改革、檢察院人員轉隸紀委監委工作,促進深化行業公安改革。推動財政體制改革。推進省以下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合理劃分省與市縣支出責任。作為全國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建設首批試點省份,啟動省級新的預算管理模式,提升財政預算管理現代化水平。推動擴大對外開放。省級籌措撥付資金33.8億元,支持實施哈爾濱對俄郵政包裹航空通道、黑河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橋頭區等重點項目;支持舉辦第六屆中俄博覽會暨第30屆哈洽會、綠博會、國際大米節等重大活動;支持招商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實施“千企百展”行動計劃,鼓勵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繼續支持哈歐班列、哈綏俄亞陸海聯運班列、大慶沃爾沃班列運營。

(三)落實《預算法》和省人大預算決議情況

認真貫徹執行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有關決議及省人大財經委審查意見,持續用力加強財政管理,依法理財、依法行政水平穩步提高。

1.提時效、抓績效,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持續提升。加快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分配下達和支出進度,採取先預撥部分資金、後跟蹤評審等舉措,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及時收回進度慢、成效差的資金用於重點領域急需支出,預算支出執行進度穩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時效性進一步增強。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全省各級財政按10%比例對一般性支出進行壓減。制定《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速構建,在2020年省本級預算編制中,將省級一級預算單位部門整體支出、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省級專項支出全面納入績效管理範圍。推進財政投資評審向為預算編制和項目預算管理服務轉變,全省評審政府投資項目17364個、金額837.5億元,審減144.8億元,審減率17.3%。深化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接入公車管理平臺比例達81.8%,完成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取消車輛11171臺,節約資金2.1億元。

2.重規範、強監管,維護財經紀律力度不斷加大。落實《黑龍江省稅收保障條例》《黑龍江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充分發揮涉稅信息保障平臺、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系統作用,切實做到依法徵收、應收盡收。全面實施新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推動構建統一、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出臺《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國有金融資本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強化公用經費管理,細化完善省直機關差旅費和市內交通費收交管理制度。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糾正預算單位違規使用資金1.2萬筆、金額4.7億元。強化財政監督檢查,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實施效果、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使用管理情況等專項檢查,聚焦醫藥、扶貧、環保、地方金融、代理記賬機構等重點行業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規範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執業質量。

3.守初心、擔使命,財政工作服務水平穩步提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牽動,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自覺在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做好財政工作,依法依規按時向省人大及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有關工作情況,認真落實人大審議意見,完善各級預算聯網監督機制,認真辦理答覆涉及財政的139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著力提高財政透明度,按時公開各級政府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部門均公開部門預決算。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全面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事項網上審批,將147個市縣區、5299家單位納入電子票據改革並啟動財政電子票據,優化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所設立審批,推動實現“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

在看到成績和積極變化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財政收入增長乏力,新增支出因素多,償債壓力大,部分市縣財政運行困難;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仍需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步伐需進一步加快;違反財經紀律問題仍然存在,監管力度需進一步加大,等等。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0年預算安排情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編制好2020年預算,做好各項財政工作,對於保持全省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財政運行中的困難挑戰和積極因素並存。從困難挑戰看,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省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大規模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效應持續釋放,財政收入增收動力不足,財政支出增長剛性較強,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從積極因素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央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發行專項債券促進基礎設施補短板,落實一系列支持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戰略機遇;省委、省政府持續以“六抓”促“六穩”,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百千萬”工程“百大項目”拉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六個強省”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都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財政平穩運行奠定基礎、積攢後勁。為此,我們將搶抓機遇、抵禦風險,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更好地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一)2020年預算安排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要求,2020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2020年預算編制的相關要求,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從“五大安全”戰略高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大力提質增效的要求,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堅決兜住“五保”底線,統籌財力保“六抓”促“六穩”、服務“六個強省”建設,積極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推動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預算編制將強化統籌、突出重點,量入為出、收支平衡。收入預算編制堅持實事求是,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財政政策相銜接。支出預算編制注重把握四方面原則:一是提質增效,強化資金整合。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鞏固減稅降費成果。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零基預算管理,清理、整合、優化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規範性和集約性。堅持問題導向和規劃引領,逐步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強對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引導,強化財政政策與就業、產業等政策目標的整體協同,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二是厲行節約,注重結構調整。堅決落實國務院過緊日子要求,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勤儉節約辦事業;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完善能增能減、有保有壓的分配機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保障“五保”支出,集中財力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百千萬”工程、建設“百大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三是底線思維,防控財政風險。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確定基本民生支出標準,加強重大支出政策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統籌考慮省級與市縣財力配置,堅持財力下移增強基層財力保障能力,防控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四是加強管理,嚴肅財經紀律。硬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控預算追加事項,必須出臺政策按照“大口不變、小口調整”原則調劑資金。嚴格執行各項財經制度,推動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堅持原則,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

(二)2020年全省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287.9億元,增長2%,加中央稅收返還、中央提前下達轉移支付、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等3412.8億元,收入總計4700.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4330.9億元(不包括中央未告知、無法編入預算的轉移支付補助),增長3.3%,加上解中央支出、一般債務還本支出等369.8億元,支出總計4700.7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2.政府性基金預算。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71.3億元,下降1.7%,加中央提前下達補助收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等240.4億元,收入總計611.7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521.7億元,增長10.9%,加調出資金13.5億元、專項債務還本支出76.5億元,支出總計611.7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4億元,下降63.8%。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3.2億元,下降29.8%,加調出資金0.8億元,支出總計4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需要說明的是,財政部提前告知我省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449億元(一般債務限額298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51億元)、預計發行再融資債券416.8億元,債務收入共計865.8億元已經編入預算,其中,省級留用51.9億元,轉貸市縣813.9億元。待新增債券項目細化落實後,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市縣預算需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以上收支計劃安排為省級代編。

(三)2020年省級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303億元,增長1%,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加上中央稅收返還收入118.6億元、中央轉移支付收入2432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2411.3億元,專項轉移支付20.7億元)、市縣上解收入111.4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19億元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638.3億元,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3722.3億元。

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848.6億元,下降0.5%,加上解中央支出27.6億元、對市縣稅收返還支出183億元、對市縣轉移支付支出2024.7億元(一般性轉移支付1970.1億元,專項轉移支付54.6億元)、一般債務還本41.2億元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轉貸支出597.2億元,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3722.3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管委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3.7億元,下降21.9%,加省級稅收返還收入1.4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0.6億元,收入總計5.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6億元,下降12.2%,加上解省級支出3.1億元,支出總計5.7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2.政府性基金預算。省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17.9億元,下降56.6%,加上中央補助收入12.5億元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227.5億元,省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總計257.9億元。

省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2.4億元,下降51.9%,加上補助市縣支出8.8億元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務轉貸支出216.7億元,省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總計257.9億元,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1.6億元,下降22.6%;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1.6億元,下降43.2%,收支安排是平衡的。

(四)省級重點專項安排和支出政策

1.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安排60.9億元。推動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按照保持政策總體穩定的原則,繼續加大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深化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統籌政府債券和行業扶貧資金,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做好財政扶貧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統籌安排、一體推進,在繼續支持貧困縣開展農業生產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支持脫貧摘帽縣統籌資金,開展貧困村必要的垃圾汙水處理、改廁等村內小型公益設施建設,以及貧困發生率較高、貧困人口規模較大的非貧困村開展農業生產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扶貧資金績效管理。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支持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清單內任務和市縣舉一反三整改項目,以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為重點,推動打好藍天保衛戰,促進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還田利用率達65%以上;支持開展水源地保護專項行動,促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推動打好碧水保衛戰;支持鞏固黑土地保護成果,促進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助力打好淨土保衛戰;綜合施策推動保護原生態,支持完成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年度任務,推動實施天保二期工程,鼓勵退耕還林還草還溼,促進草原、河湖、溼地等生態建設與保護。推動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通過發行再融資債券、預算安排、整合資金等方式,償還省級到期政府性債務本息,運用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週轉金和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債務展期重組等政策,有效防控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2.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安排44.4億元。推動實施“百千萬”工程。圍繞建設工業強省,梳理評估、優化整合現行產業政策,制定出臺新的支持“百千萬”工程若干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支持“百千萬”工程規劃體系內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切實增強產業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設立石墨產業發展基金,促進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扶持骨幹企業擴能晉級、優勢產業集成配套、重點園區集群集聚,促進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新的產業結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優勢重點企業支持,支持實施企業上市“紫丁香”計劃。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鞏固擴大減稅降費效果。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政策,充分釋放科研機構和人員創新活力。支持建設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結合推動實施“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扶持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支持實施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支持發展生態產業。貫徹“兩座金山銀山”理念,支持發展全域旅遊,推動加大“精準”和“靶向”宣傳推介力度,支持辦好第三屆全省旅遊發展大會,促進寒地冰雪經濟發展,推動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支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推動哈爾濱新區、開發區建設,促進提升項目承載能力。研究制定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對委託招商、市地招商引資和百大項目推進給予獎補,調動各地“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積極性。

3.支持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安排10億元。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支持高標準農田、三江平原灌區田間配套工程建設,推動加快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加大對大馬力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推動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能力。支持強化黑土地保護,促進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開展有機肥提質增效試驗示範,推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任務落實。完善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糧食生產者補貼政策,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加強農業防災減災救災,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促進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推動發展糧食產業經濟。以“兩牛一豬”為重點,支持發展現代畜牧產業,推動嚴控非洲豬瘟等疫情,加快畜牧強省建設。促進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加快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支持中藥材基地建設和發展蔬菜、鮮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導擴大有機食品種植,促進發展食品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發展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放大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寒地黑土優勢,打響好生態、好土地、好糧食、好食品品牌。推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支持實施室內改廁27.9萬戶、142個行政村汙水治理及8967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推動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目標。支持鞏固提升剩餘7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水平。繼續支持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加大農民教育培訓力度。

4.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排4.5億元。搶抓國家基礎設施補短板戰略機遇期,多渠道籌集資金,突出保重點、保急需,支持“百大項目”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建設。以佳鶴鐵路改造和哈伊高速鐵路等項目為重點,加快構建快速鐵路網;支持醉美G331沿邊公路、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高架橋、京哈高速、吉黑高速等重點公路項目建設,推動國省公路提檔升級;支持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鶴崗機場和新開工通用機場建設,優化省內機場佈局。充分發揮新增地方政府債券作用,用好“專項債券+市場化融資”等政策,加快項目生成儲備和債券發行,推動新增專項債券和PPP項目落地,促進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5.支持重點領域改革安排31.1億元。支持國企國資改革。推動七大產業投資集團發展,做強省級產業投融資平臺。落實農網貸款貼息政策,促進農電企業健康發展。推動龍江銀行深化改革,增強企業資本實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做好“殭屍”“空殼”企業人員安置工作,完成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脫鉤和集中統一監管,加快省直教育、科研部門所屬企業脫鉤改革步伐。推動完成全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任務。積極爭取農墾、森工改革成本缺口國家補助政策,促進深化農墾和國有林區移交辦社會職能改革,推動改革目標如期實現。支持深化政法領域改革。鞏固司法體制改革成果,完善省以下法院、檢察院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做好行業公安管理體制和監獄體制改革工作。支持事業單位改革。推動深化公益類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促進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支持吸引留住人才。落實好“頭雁行動”支持政策,促進留住用好領軍人才;支持啟動實施“春雁行動”,留住優秀青年骨幹人才;堅持引進外來人才和留住用好本地人才並重,創新“候鳥型”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促進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及團隊,落實覆蓋多層次、多領域人才的政策體系,創造安心、安身、安業的人才環境。支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數字龍江”建設,支持建設省級電子政務雲,推動建好全省電子政務一張網,提高“網上辦”能力,為實現“辦事不求人”創造條件。

6.支持提高改善民生水平安排221.9億元。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落實好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勞有所得等民生保障要求。支持就業優先發展。發揮就業補助資金作用,落實各項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大促進性支出佔就業資金支出比重。以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為重點,支持做好就業工作,推動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技工院校擴招,促進做好四煤城轉崗職工再就業工作,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支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支持市縣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支持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推動市縣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劃,加快普通高中新高考綜合改革步伐,支持市縣提高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經費水平;鞏固高職院校“雙高”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優質職業院校和高水平實訓基地;提高省屬高校生均撥款水平,加大“雙一流”建設支持力度,實行高校化債獎補政策,繼續支持省屬高校後勤改造,推動哈工大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聯合校園建設。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繼續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確保企業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將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520元提高到550元。支持落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制度,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群體救助供養保障水平,落實孤兒、老人、殘疾人各項補貼政策;提高優撫對象補助標準,落實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推動做好退役士兵社會保險接續工作。支持健康龍江建設。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補助標準由69元提高到74元,支持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探索完善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省屬醫療機構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持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以二次供水飲水安全設施為重點,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城市主城區為重點,支持開展棚戶區改造。繼續推動農村危房改造。支持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傳承保護和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支持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推動群眾體育發展。支持加強創新社會治理。推動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促進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支持做好應急救援、防災減災、燃煤保供等工作,推動建設天清氣朗的平安黑龍江。

7.支持對外開放和區域協調發展安排15.9億元。推動擴大對外開放。搶抓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機遇,制定實施財稅扶持政策,促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支持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加快發展,推動打造跨境產業鏈和產業聚集帶;做好第七屆中俄博覽會、第31屆哈洽會經費保障工作,鼓勵中小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兌現落實對俄郵政包裹航空通道、歐亞班列補貼等政策,促進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持續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落實扶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財政政策,支持大慶延長“油頭化尾”產業鏈,扶持四煤城加快發展接續產業,促進大興安嶺、伊春等重點國有林區資源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紮實落實興邊富民相關政策。支持改善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適度提高邊民補助、護邊員補助、邊境地區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補貼標準,促進邊境地區人口集聚、產業提質、開放提效。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縣域經濟發展財政激勵政策,繼續分類實行稅收增量返還政策,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預算執行中,將統籌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對上述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根據《預算法》規定,預算年度開始後,在省人民代表大會批准本預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結轉支出;參照上年同期的預算支出數額,安排必須支出的本年度部門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以及對下級政府的轉移性支出;法律規定必須履行支付義務的支出,以及用於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處理的支出。根據上述規定,2020年1月省級一般公共預算預計支出470億元,其中,省本級支出90億元,對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380億元。

三、2020年預算執行重點保障措施

2020年,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人大各項部署,圍繞上述預算安排,堅守初心、勇擔使命,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堅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狠抓預算執行,深化財政改革,強化財政管理,堅決防控風險,促進完成全年各項預算任務。

(一)依法依規理財行政。嚴格執行《預算法》,充分發揮涉稅信息保障平臺、非稅收入收繳系統和財政電子票據系統作用,規範稅收和非稅收入徵管。逐步推進財政涉眾事項公開公示,拓展公開渠道,細化公開內容,不斷提高財政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省人大、省政協和代表委員監督,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按時向省人大及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有關財政事項,深化預算聯網監督,自覺在人大、政協監督下不斷提高財政工作水平。

(二)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完善財政收入預計統計機制,做好形勢研判,促進收入增幅保持合理區間。加大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勤儉辦事、厲行節約,省本級帶頭在上年壓減10%基礎上,對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壓減18%,公用經費壓減15%,辦公用房維修壓減20%;非特殊情況,不安排場館建設支出。

(三)深化預算績效管理。落實我省《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推動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完善預算編制與績效掛鉤機制,做到預算編制與事前績效評估結果、預算績效目標、上年預算執行績效和績效評價結果掛鉤。圍繞提高預算到項目率、預算執行率、預算支出率等方面,強化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雙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對沉澱的資金精準盤活,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項目適當調減或不再安排預算。通過預算與績效一體化舉措,硬化預算績效管理約束,全面提升財政政策實施效果,在更高水平上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四)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創新財政資金管理方式,進一步釐清財政部門和各主管部門資金監管職責,建立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的監督機制。突出監督重點,緊緊圍繞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大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扶貧資金、預決算公開等重點領域監管力度,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強化註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行業執業質量檢查,督促問題整改,規範財經秩序。

(五)堅決防控財政風險。著力防控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嚴格執行統計監測、月報預警、風險會商、應急救助、考核問責五項機制,有效化解債務風險。著力防控財政運行風險,落實“審核、監控、激勵、兜底、問責”的“五保”工作機制,加強年初“五保”支出預算審核,做好財政支付風險監控分析,加大省對市縣轉移支付補助力度,兜牢基層“五保”底線。

(六)深入推進財稅改革。根據國家部署情況,推動農業、林業草原、文化、生態、自然資源等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以財政涉農資金為先導,完善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在資金分配上儘可能採用因素法,對採用項目法分配的推行競爭選擇機制。推進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系統建設,實現對預算管理全流程的有效控制,推動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按照資源稅法授權,調整我省資源稅稅額標準。推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發揮政府採購支持創新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作用。

(七)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強化“財”自覺服從服務於“政”的觀念。加強隊伍能力素養建設,加快知識更新儲備,提升政治素養、專業素質,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持之以恆改進作風,切實增強宗旨意識、群眾觀點,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在解放思想上找辦法,在精準精細上下功夫,將初心使命轉化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執行力。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使黨員幹部敬畏紀律、行有所止,不斷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做好財政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

各位代表,完成2020年預算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鉅。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升財政治理效能,為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