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百年难遇的双春。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到底好不好?

伊呀嗬


双春无所谓好不好,平年和闰年都只是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吉凶祸福是有人利用鬼神论来愚弄老百姓的,他的意图自然与利益相关联。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来解答这个问题,物质决定意识,而人的意识又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就行了。某一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说下雨好不好?这若是干旱的季节当然下雨好哇,倘若老农准备打场,下起了大雨,他们就觉得下雨不好了,是吧!


史太截武者


古人曰:一年见双春,豆子贵如金。什么意思呢? 以前吧,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比方说干旱、降水、气候、自然灾害呢都有影响;双春呢,就是一年内见两个立春,就会出现暖冬,暖冬的话就会保护很多害虫冻不死,致使好多害虫提前度过冬眠期,来危害农作物,导致粮食减产; 减产了当然不是好事了,所以对前人来说就不是好兆头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小的自然灾害(比方说病虫害压)已构不成威胁;相对暖冬,给人们的更是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北方;还有就是结婚意向的,碰

到双春,百年难遇,双喜临门吗!





静水有微澜


今年是百年难遇的双春,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怎么看?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痕迹!其实,阴历和阳历把时间赶在一起叫双春,或,无春!老一辈说,一年无春?不能嫁女儿、叫寡妇年!双春、老辈说:当年生育的孩子?多数是儿子!不知道是否有道理?请实践证明一切!


1399766888翔


双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专家:百年只有3次。

大寒节气已过了,天气也是越来越暖和了。大寒作为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紧随其后的就是立春了,这也表示春天就要到了。过了立春之后,世间万物就开始复苏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2019年什么时候立春呢?老农民都很清楚立春在阳历的时间比较固定,都是在2月4日左右,而春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两个节日还是比较靠近的,有些年份在过年前立春,有些年份则是在过年后立春,但是不管怎样,春节最早不会早于立春前十五天,最晚也不会晚于立春后十五天。而今年就是春节前立春,并且十分巧合的是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那除夕立春好不好呢?专家:100年仅三次。

(1)俗语“百年难遇岁朝春”是什么意思?

老话说“春打六九头,春打五九尾”,说的是立春的时间要么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要么就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由此也看得出来,立春的时间虽然在阳历是比较固定的,是每年的2月4日前后,但是在农历的日期则是变化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历法所造成的,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古人就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意思是说每隔十九年中就有七个闰月。而有闰月的年份,就是闰年,其中不再是24个节气了,变成了25个节气。而立春是在二十四节气之首,有些年份就会有两个立春,自然其下一年就没有立春了。这样也就出现了“双春年”和“无春年”了。

而“百年难遇岁朝春”的字面意思是在一百年中,都未必会出现一次初一和立春同一天的。这样的年份确实很少见,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这两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很多的农民朋友,尤其是古人们都一致认为,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而立春也是24节气中的第一天,所以这两个节日重合了,那就是双喜临门,老百姓都认为这样的年份收成会非常好。那今年立春和除夕重合好不好呢?

(2)除夕和立春同一天,好不好?专家:百年只3次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其中“除”是“去除”的意思,而“夕”则是指夜晚。除夕就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在民间除夕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因为其常是在腊月三十(有时是腊月二十九),所以又被称之为大年三十,这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和清明节、中元节一样,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对于除夕和立春同一天,很多的农村老人都认为这是好日子,认为这样的年景很好。因为其和大年初一立春一样,都是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是十分罕见的。这样的年份,往往都是粮食收成很好。有专家也说了,除夕当天逢“立春”,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100年只有三次。其中在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和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当天逢“立春”的,这100年中也仅出现三次,而今年我们就都幸运的赶上了。

★拓展

不过有些人却说了,2019猪年是春节前立春,那就意味着这一年没有立春了,那就是“无春年”了,这样的年份民间将其称为“黑年”或者“寡妇年”,并盛传寡年无春“不宜结婚”。其实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都是不同历法的计算出现的结果,对经济作物和人的运势等都并无影响。











追梦小卒


这里要更正一下,中国民间只有“百年难遇岁朝春”之说,并没有什么百年难遇的双春。一年立双春是经常遇到的历法现象,因此,这种说法是由于对中国农历不了解造成的一种误解。

“百年难遇岁朝春”说的是一百年也难遇到大年初一立春的这种现象,中国古代传统说法遇到这种年份为难得的吉兆。百年难遇双春的说法就显得太荒谬了,这里就要说道一番了。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使用的是《颛顼历》,秦国统一中国后依然在全国采用《颛顼历》。秦朝覆灭,汉朝建立之初依然沿用此历。到了汉武帝时,在司马迁等人的提议下,汉武帝下令修改历法,由当时的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历官邓平、司马迁等人制订了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实施,这部历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初历》。

《颛顼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太初历》依然沿用。《太初历》最大的贡献就是正式把利于农时的二十四个节气确定下来,并写入历书。《太初历》之后,在此历法的基础上,西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改称《三统历》,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开始实施,这部历法是中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太初历》现已失传)。之后,历朝历代对历法进行过数十次的修订,主要是修正一些误差,使历法更加准确。《颛顼历》采用的十九年七闰法、《太初历》确定的二十四个节气,在历代的历法中均沿用,直到现在所用的农历依然如此,体现了这两部古老的历法历史贡献。

十九年七闰法,即每十九年之中有七个闰月,每逢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中国农历分平年和闰年,平年是十二个月,闰年是十三个月。中国传统农历是阴阳合历,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每月的长度为29.5306天。农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或355天,这也就是农历每月只有29天或30天,这也是与公历的区别。而闰年因多了一个月,每月一共有384或者383天。因此,平年的节气为二十四个,闰年的节气为二十五个,要比平年多了一个节气。

历法上确定的只有二十四个节气,多出来的这个节气自然就要向下一年挪用一个节气,立春位于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然就要挪这个节气了。如此以来,闰年就有两个立春节气,称双春年,而闰年之后的下一年而没有立春的节气,就成了无春年,民间有的地方称为“寡妇年”,有的地方则称为“聋子年”。关于双春年和无春年,民间衍生出诸多关于人的运势、婚姻、农业生产等的说法。

由此可见,双春年并非是百年难遇,而是每隔十九年就有七个双春年,那么一百年内应有36个左右的双春年,具体数据要根据历法实际情况来推算,看来双春年是一种人们常见的年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百年难遇的是“岁朝春”,就拿本世纪(二十一世纪)来说,也只有两次,即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这两天,均在大年正月初一那天立春。

至于双春年好坏的说法,人们所指的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运势和婚姻的影响。这属于一种迷信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不应采信;二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双春年会出现暖冬,冻不死冬眠的虫子,来年的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生产会发生大量的病虫害,影响粮食和各类作物生产。在过去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也是实情,但现在科学发达了,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已不是问题了。

总之,双春年也好,无春年也好,都是根据历法历计算出来的一种历法现象,千百年来皆如此,无所谓年份的好坏,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纠结。


关山听风


我们这里对双春,是这样讲的:“百年难逢旦头春"。双春是很稀罕的年岁,双春是好年岁,冬天暖,夏天凉,人舒坦,风调雨顺,年岁丰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年岁好农民种田种地少操劳收成又好,双春年办喜事的要比平常年多,都想图个好吉利。无春年就是寡妇年,天下人人都很嫌。双春年说是顺顺人喜欢,但也不是千真万确的就顺,这只不过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但愿如此,所以大家做事还是离不开认真。


彭水春2



花非花雾非雾明月


先纠正一下,双春年不是百年难遇,而是频繁出现的一种历法现象。一般农历闰月的年份常出现双春年,之后一年常出现无春年。比如2014年农历马年,2017年农历鸡年,2020年农历鼠年都是双春年。

双春年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要从我国如今通行并用的公历和农历说起。

我国现行历法分公历和农历。公历是太阳历,依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实际时间计算,全年分12个月,约365天。农历又称阴历,依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全年12个月,约354天,这样它们之间有11天左右的差距,如果不补上,农历就会出现正月里穿短袖、六月里下大雪的怪事,所以农历就只好每隔2一3年增加一个月,叫闺月,以与阳历大体对应,有闺月的年份长达384天左右。

由于24节气是根据阳历制定的,它是把地球绕太阳一周360度平分24等份,每15度一个节气,规定太阳到达黄金315度时为立春,这个时间点在阳历上是基本固定的,就是每年的2月3一5日,立春到下一个立春的间隔时间也是不变的,都是365天左右,这样,遇到384天的阴历闺月年份,就有可能把间隔365天的两个立春都包含进去,形成双春年。

民间关于双春年有许多说道,尤其是婚嫁方面,一说立春象征生机和希望,双春寓意更加美好;也有人说婚姻最好不要"第二春",无须“花开两度“,双春年不宜婚嫁,等等。

其实,双春年是由于阳历和阴历的不同步而产生的一种历法上的现象。他与天气、物候、时运等毫不相干,也不能作为判定影响事物好坏的依据。


秋水长天H


季节的推算是以阴历來算的,是按照月亮的周期率推算的,当曰期跟不上月周率时就闰一月,也是隔几年加一个月上去,等于有的年份是十三个月。这样就有了双立春曰,与好坏亳无关系,更不可能影响当年的农业生产。





丁迎胜


人人都爱春天,如果有双春那就最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