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比赵本山、潘长江名气还大的阎淑萍,为啥选择了隐退?

叶宗琪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阎淑萍是谁。那么我们先从最耳熟能详的作品来简单介绍一下她。阎淑萍在1993年和赵本山在春晚上演绎过小品《老拜年》,1996年时,又与潘长江演绎过《过河》。尤其在《过河》中,那个漂亮的女孩就是阎淑萍。



当时的阎淑萍的名气确实很大,是二人转名家,在东北拥有很高的口碑。不过,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阎淑萍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是为什么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阎淑萍为人较为低调,十分喜爱二人转,但没有在当时名声在外的时候实现个人转型,所以,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阎淑萍虽然上过春晚,也有过很好的表现,但是却没有实现个人的转型,没有继续在春晚小品上下功夫,反而在名声在外的时候,仍然以低调的性格致力于二人转的发展。



当然,阎淑萍在演绎二人转的间隙,也拍摄了一些电视剧,比如:大雪无痕中,她就有很好的表现。这部电视剧还被改编成了二人转。



阎淑萍的艺术生涯都献给了二人转,个人的名声荣耀反而不太看重,所以,人们往往记住了她的作品,却有些不了解她。

阎淑萍对于二人转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名声,却没有太多的在意,作为一名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成了她扎实坚守二人转的重要动力。



其实,阎淑萍对于二人转的贡献真的不小,在全国各地不同的曲艺形式中,同样有很多优秀工作者不断坚守,为我们文艺的多元化体现做出了贡献。


尬笑天君


凡人出品,不是精品就是废品!

在我看来,阎淑萍的名气其实跟赵本山、潘长江差不多,为什么如今看不到了呢?

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二人转的没落,逐渐被时代淘汰,其次是阎淑萍自己的选择,她选择坚持二人转事业,没有横向发展,其实也跟她自身的性格有关!

下面我们详细来分析下为什么如今看不到阎淑萍了呢?

简单认识下阎淑萍

出生在黑龙江的阎淑萍在16岁左右,就加入了当地艺术团,主要表演二人转,经过多次演出,均取得非常不错的反响。

随后她被调入吉林艺术团,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天空,从那以后,阎淑萍创作了很多非常有名气的二人转作品,比如《猪八戒拱地》。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演出,阎淑萍的名气逐渐响彻东三省,跟赵本山、潘长江两人差不多。

被全国观众熟知是在93年的央视春晚上,阎淑萍跟赵本山共同演出《老拜年》,当时观众们一眼就看出这个长相靓丽的女孩不简单!

事实也真是如此,不光是93年春晚,3年后阎淑萍跟潘长江的作品《过河》也再次得到了极高的肯定!

当时不光是东三省,全国各地的观众都非常喜欢阎淑萍,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春晚的全国联播,让阎淑萍走出东三省!

她是第一位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二人转的艺人,同时也被评为东北“四大名旦”之首,这可不是瞎评的,完全是官方跟观众们都认可的!虽然只是在二人转领域,但可想而知,阎淑萍的名气有多大。

不光如此,阎淑萍也曾获得北京国际曲艺节最高奖。

可想而知,阎淑萍在二人转领域的造诣有多高,我想如今也很难找出一个人能与她比肩。

说完了阎淑萍在二人转方面的辉煌成就,接着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如今见不着阎淑萍了!

二人转逐渐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当年二人转非常受欢迎,这点毋庸置疑,但如今很多90后,00后根本不知道二人转是什么意思?台上两个人表演?

如今相声、小品、影视剧、综艺、游戏、短视频等等的崛起,让二人转逐渐被观众所遗忘,大家都忘了当初蹲在电视机前看二人转的自己,反而将目光聚集在德云社、开心麻花等符合时代个性的节目身上。

所以,二人转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压缩,乃至几乎很少看见,也许时代的发展才是最无情的,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阎淑萍自己的选择

90年代阎淑萍爆红的时候,完全可以横向发展,当时的赵本山、潘长江早已涉及多种领域,比如小品、影视剧等等。

横向发展无疑是最保险的,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能保持一定热度,但阎淑萍却始终坚持二人转,哪怕再没落也没法阻挡她对二人转事业的热爱!

虽然阎淑萍如今不再活跃在一线,但她却一直在默默为演艺做贡献,她的职务有很多,比如吉林二人转艺术学会理事、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等等。

相比物质追求,阎淑萍更喜欢追求自己喜好的东西,努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这股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难能可贵!

有人说,如果当初阎淑萍横向发展,别的不敢说,跟宋丹丹齐名还是绰绰有余的,我也深表赞同!

总结:综上所述,阎淑萍的退隐跟时代发展以及自己的选择紧密相关,不是自身过气了,而是选择了她认为更加崇高的努力方向!不管怎么说,阎淑萍的才华、品德值得敬佩!

来,把这个瓜连皮带籽吃下去!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凡人一个ZERO


阎淑萍她是一位专情于二人转艺术,却不在乎自己名气的演员,低调的性情,注定了她不可能像大明星那样永远活跃于大屏幕。



曾经东北二人转“四大名旦”之一的阎淑萍,在90年代初,名气可不亚于赵本山和潘长江,作为首位将二人转艺术引进央视春晚的演员之一,她不仅演艺出彩,长相也是非常的靓丽,在当时可以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阎淑萍在1993年和赵本山一同在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小品《老拜年》,当年这个小品也许反响一般,现在回看却极为经典。



在1996年,阎淑萍又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和潘长江一同搭档演唱的那小品《过河》,可是获得超高的反响。因为这次表演,阎淑萍和潘长江都因此走红,特别是阎淑萍长相俊俏、清新可人。当时有位作家还这样评价她,阎淑萍即使站在舞台上不动,都有人爱看,确实太过靓丽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拥有如此实力,当年如此红火,甚至可以更为红火的阎淑萍却没能像赵本山、潘长江那样一直活跃大屏幕,成为大明星。

春晚小品演出走红后,她依旧回归于她的二人转表演

阎淑萍她1963年生于黑龙江,1979年考入黑龙江龙江艺术团,1983年开始,在黑龙江开启了二人转表演,多次汇演都获得很不错的成绩。



第二年,她调入吉林省民间艺术团,那几年里她参加了很多二人转表演,像《猪八戒拱地》、《三调芭蕉扇》等二人转表演,都获得很好的名次。所以说在80年代中期,阎淑萍的名气就响亮东北三省,当年在东北地区,其名气还真不小于赵本山和潘长江。

到了90年代,随着阎淑萍名气的增长,她也开始被邀请参加央视的表演,和赵本山、潘长江都有过搭档演出。特别是和潘长江搭档演出的《过河》,很快让观众熟知。



然而,这位当年在央视走红的二人转演员阎淑萍,她却没有借着走红时的名气乘势在小品和影视剧中扩展自己的戏路。

也许低调的阎淑萍是真的热爱二人转表演吧,走红后她又回到了吉林民间艺术团,专注于她的二人转表演。不过,在90年代和本世纪初,二人转表演还是很吃香的,1999年,阎淑萍还被评为二人转

“四大名旦”之首。还曾获得北京国际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



由此可见,阎淑萍在二人转曲艺方面确实颇有成就,这也许也是她一直钟情于二人转表演的缘故吧。

随着二人转的慢慢“没落”,没有转型的阎淑萍就这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年如此红火的二人转演员阎淑萍,却在多年后名气不再,这与二人转的渐渐没落离不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流传于录像带的二人转表演已不再受欢迎,相反小品、相声和影视剧慢慢的崛起。

这个时候,阎淑萍并没有想着转型,让自己的戏路更加宽广些,所以阎淑萍受到的关注度也就越来越少了。说到这不由的想起前些年挺火的二人转演员魏三和孙小宝等人,他们也没有及时转型,而渐渐淡出观众视野。



曾经赵本山在采访中说到阎淑萍时,就说到如果当年阎淑萍转型到小品、影视剧发展,那么她的名气也许不亚于现在的宋丹丹。确实如此,有表演天赋,又有长相的她,优势比宋丹丹还要强啊。

作为当年同样以东北转星成名的赵本山、潘长江,早早就开始把重心放于影视剧方向了。特别是赵本山后来提出“绿色二人转”,创立刘老根大舞台,导演和主演的《刘老根》、《乡村爱情》可都获得很不错的反响。小品界更是十几年登上春晚舞台,更有“小品王”的称号。

当然,潘长江名气也不差,喜剧戏剧拍摄无数,多年登上春晚舞台,也有喜剧表演艺术家的桂冠。



所以,在二人转渐渐没落的时代,没有及时转型是阎淑萍人气渐淡的本质所在。

其实,阎淑萍一直活跃于荧屏,只是在“民间艺术团”

虽然阎淑萍在演艺圈里的名气不及当年,但阎淑萍这些年钟情二人转表演,也让她在艺术表演方面成就满满。



现在的她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一级演员,还是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的理事,并且还在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任副院长。可见阎淑萍现在的职务还是挺多的啊,这也算是她的努力的成果,相比于名气只是选择的不一罢了。

她也常活跃在东北民间艺术团的舞台表演,二十几年过去,相比于当年春晚中那个青春靓丽的少女,现在的她多了一分表演艺术家的老练。



如今56岁的阎淑萍依旧美丽大方,看上去多了些成熟与稳重,虽然相比于当年名气相当的赵本山、潘长江,已显少再有人知晓她,可她却也过着低调幸福的生活。

所以,阎淑萍当年选择了“隐退”,更多的是她低调的为人,走红后又专注于二人转表演,随着二人转的“没落”,她的名气也就渐渐被淡忘。

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更多精彩娱乐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说起阎淑萍可能年轻一点的朋友都不太熟悉,但是看过潘长江以前在央视春晚表演的《过河》这个节目的人应该都知道,里面的女生就是阎淑萍,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当年人气那么高的阎淑萍会选择隐退呢?

1963年出生的阎淑萍,自小就喜欢表演,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而且她非常喜欢二人装,年轻时的阎淑萍为了练功还因此落下了病根。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阎淑萍的努力有了回报,模样俊俏,而且表演水平了得的她被人称为了东北二人转“四大名旦”之一。

然而正在让阎淑萍走进观众视野的作品还是她在1996年和潘长江在央视春晚表演的《过河》,当时年轻貌美,模样俊俏的阎淑萍一下子就火了,她在舞台上的表演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她的人气也一下子被推到了高峰。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阎淑萍在经过这一次大受欢迎的表演之后,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了。而是转向拍戏和继续自己的主业二人转了。这些年来,阎淑萍也拍了不少戏,例如:《关东吉普赛》、《完颜阿骨打》、《八月高粱红》、《李根本的家事》等等。

坊间有传言当年阎淑萍是因为和赵本山之间因为二人转的问题而发生隔阂,从而被排挤出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最后迫于无奈才跑去演戏的。其实这些都是谣言,真实的情况应该是阎淑萍自己觉得自己的主业还是二人转,而且她自己也非常喜欢二人转,拍戏和演小品只不过是她的“副业”而已。

闫淑平曾经说:“我虽然演小品和拍戏,但我的本行还是唱二人转。我要把这种东北纯民间的艺术展示给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可见她对于二人转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关注头条号“查娱小二”,看更多娱乐精彩点评!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查娱小二


题主这问题问的有些偏离事实,阎淑萍在一段时间里人气确实很高,但是其并没有比赵本山、潘长江名气还大吧,再者,阎淑萍也并未隐退,阎淑萍是一个纯碎的二人转演员,其一直致力于推动二人转的发展,大家觉得阎淑萍隐退了也是因为二人转没落了。



相信很多朋友知道阎淑萍是因为其和潘长江在1996年央视春晚上表演了小品《过河》,阎淑萍那俊美的长相和浑厚的唱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这之前阎淑萍就踏上过央视春晚,1993年,阎淑萍就和赵本山在央视春晚表演了《老拜年》。阎淑萍是首位将“二人转”表演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艺人,其表演的二人转是纯碎的二人转,早在多年以前其就被文化厅评为了“四大名旦”。

阎淑萍是一个不太追求名利的人,她总是在默默做事。从艺十几年,除了偶尔表演小品、拍戏,多数时候阎淑萍都是投身于二人转的表演,阎淑萍在二人转表演上的造诣是独树一帜的,在东北二人转演员很多,但是能被称为二人转艺术家的却寥寥无几,而阎淑萍就是其中之一,从一开始阎淑萍就没把二人转当成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她喜欢二人转,她一心想把二人转传播出去。



正是因为阎淑萍不追名逐利,其才会如此“低调”。随着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的没落,很多二人转演员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赵本山带着他的徒弟们拍起了影视剧,潘长江也开始多线发展,而那些没能及时顺应趋势的二人转演员便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而阎淑萍就是其中之一,我个人觉得阎淑萍淡出大众视野更多是其自己的选择。

以阎淑萍的实力其完全也可以像赵本山、潘长江那样转型做一个演员,只是阎淑萍不愿意割舍二人转,即便二人转没落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阎淑萍都致力于推进二人转表演向着新的方向发展。

如今56岁的阎淑萍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其也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同时其还是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我想这也是她淡出大众视野的一种重要原因。

总之,无论何时阎淑萍的名气都没有赵本山和潘长江高,而阎淑萍并没有选择退隐,她只是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如今她依然是一名二人转演员,其偶尔还会演一演二人转。


草根说电影


说阎淑萍曾经比赵本山和潘长江名气还大,是指他们在二人转领域的造诣。阎淑萍也并没有隐退,只是随着二人转得落寞,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大家印象中的阎淑萍,可能还是来自于93年央视春晚上赵本山的小品《老拜年》和96年春晚中潘长江的小品《过河》。而在现实中阎淑萍真实身份是一个专业的二人转演员。如今的阎淑萍已经56岁,但是依然活跃在二人转行业的最前沿。作为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和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阎淑萍已经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二人转事业。



阎淑萍是第一位把二人转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带上央视春晚的演员。阎淑萍所表演的二人转,被誉为是“最正宗”的,是东北二人转“四大名旦之一”。

曾经在一个时期,二人转表演非常的流行。当时在东北地区活跃的众多二人转演出团队中,由以“赵本山团队”、“阎淑萍团队”和“潘长江团队”最受欢迎。但是不管是论唱功还是表演形式甚至说人气指数,阎淑萍的影响力都堪称首位,那一时段的的阎淑萍,可以说从知名度上完全碾压赵本山和潘长江。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化娱乐事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单一说唱方式的二人转慢慢的逐步走向没落,此时的赵本山和潘长江顺势进行转型,向小品和影视剧方向发展并卓见成效,而阎淑萍出于对二人转的执着和喜爱依然固守在二人转行业,为二人转的传承和发展默默地做着贡献!


渔乐鸿晨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阎淑萍之所以没有大红大紫,完全是因为她为人过于低调,不喜欢在娱乐圈争名逐利,所以当初走红后她才没有乘胜追击大红一把。否则以阎淑萍当年的实力的和名气,现在完全可以和宋丹丹一样出名。

算起来,阎淑萍是第一批把二人转的表演引入到春晚的表演艺术家。当时阎淑萍在东北以二人转的表演成名,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名气,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她先后两次接受春晚的邀请,分别和赵本山、潘长江搭档出演小品,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特别是和潘长江搭档的表演《过河》,让他们两人同时走红大江南北。

一般人走红之后,都会试水影视圈拍摄影视作品,然后借此赚钱并且大红大紫。但是阎淑萍却没有这么做,在春晚上走红之后她没有选择去做演员拍电影,而是继续回到了自己的地方艺术团,去做自己喜欢的二人转表演。而和她一同出名的赵本山以及潘长江除了继续演小品之外,还去拍电影拍电视剧,之后名气大增。

虽然说二人转在当时也非常火爆,阎淑萍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所难免,但是随后几年的情况改变却大大出乎阎淑萍的预料。随着相声和其他表演在春晚大放异彩,二人转开始逐渐没落,到后来几乎彻底退出了大众的视野,而阎淑萍虽然实力强劲,但也避免不了事业越做越窄。在赵本山继续大红大紫的时候,阎淑萍几乎已经被遗忘了。

如今阎淑萍并没有像传言说的那样退出圈子,她还是在地方艺术团工作,只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她现在做的更多是幕后的工作。毕竟像阎淑萍在台前工作了几十年,也是时候转到幕后培养年青一代了。和她一起成名的赵本山已经退休,只有潘长江还活跃在屏幕上,估计这几年也会选择淡出小品界了,毕竟现在年轻的艺人越来越多,新人换旧人也是十分正常的。

关注“娱乐八卦掌柜”,看更多精彩点评。

娱乐八卦掌柜



说起二人转,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总会是赵本山以及他的刘老根大舞台。不过说起来,当年在二人转圈还有比他名气还大的人,那就是闫淑萍。闫淑萍是东北二人转四大名旦之一,更是第一个将二人转带上春晚舞台的人。


1993年,闫淑萍和赵本山合作小品《老拜年》,不过这不小品在当时的反响很一般,因为这个小品,第二年的赵本山都没能继续登上春晚。1996年,闫淑萍搭档潘长江再上春晚,表演了小品《过河》,这个小品效果非常好,使得潘长江和闫淑萍名声大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女演员。


不过,闫淑萍在成名以后并没有继续活跃在小品舞台以上,而是回归到了二人转舞台。主要是因为闫淑萍热爱二人转。闫淑萍从小学习唱二人转,16岁开始考入剧团做一个专业二人转演员。在采访时她曾经说过“我虽然演过小品、拍过电视剧,但我归根到底还是一名二人转演员,我和我的二人转离百姓很近,我要把这门艺术展示给更多的观众”,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在春晚成名之后,她并没有继续演小品,而是回归二人转。

赵本山评价闫淑萍时曾说到“如果她愿意继续演小品,后来的名气和成就不会亚于宋丹丹”。不过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可惜的是,回归二人转舞台之上的闫淑萍,并没有越来越火,而是逐渐清淡了下来。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赵本山,赵本山成名之后利用自己的人气,推广东北二人转,这一点上与闫淑萍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正是由于赵本山得名气太大,实力太过出色,以至于风头完全盖过了闫淑萍。而观众们在看二人转时,大多会选择刘老根大舞台,导致闫淑萍的名气大不如前。

如今的闫淑萍算是转入幕后,担任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致力于二人转的传承和教育。可以说,闫淑萍一辈子也没有离开二人转!


雨天论娱乐


相信很多朋友知道阎淑萍是因为其和潘长江在1996年央视春晚上表演了小品《过河》,阎淑萍那俊美的长相和浑厚的唱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这之前阎淑萍就踏上过央视春晚,1993年,阎淑萍就和赵本山在央视春晚表演了《老拜年》。

阎淑萍是首位将“二人转”表演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艺人,其表演的二人转是纯碎的二人转,早在多年以前其就被文化厅评为了“四大名旦”。

在一段时间里人气确实很高,甚至有超过赵本山、潘长江名气的趋势。后来渐渐的没有她的新闻,很多人以为阎淑萍已经隐退,其实并没有。阎淑萍是一个纯碎的二人转演员,其一直致力于推动二人转的发展,大家觉得阎淑萍隐退了也是因为二人转没落了。

阎淑萍是一个不太追求名利的人,她总是在默默做事。从艺十几年,除了偶尔表演小品、拍戏,多数时候阎淑萍都是投身于二人转的表演,阎淑萍在二人转表演上的造诣是独树一帜的。

在东北二人转演员很多,但是能被称为二人转艺术家的却寥寥无几,而阎淑萍就是其中之一,从一开始阎淑萍就没把二人转当成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她喜欢二人转,她一心想把二人转传播出去。

正是因为阎淑萍不追名逐利,其才会如此“低调”。随着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的没落,很多二人转演员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赵本山带着他的徒弟们拍起了影视剧,潘长江也开始多线发展,而那些没能及时顺应趋势的二人转演员便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而阎淑萍就是其中之一,我个人觉得阎淑萍淡出大众视野更多是其自己的选择。

以阎淑萍的实力其完全也可以像赵本山、潘长江那样转型做一个演员,只是阎淑萍不愿意割舍二人转,即便二人转没落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阎淑萍都致力于推进二人转表演向着新的方向发展。

如今56岁的阎淑萍是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其也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同时其还是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我想这也是她淡出大众视野的一种重要原因。

总之,无论何时阎淑萍的名气都没有赵本山和潘长江高,而阎淑萍并没有选择退隐,她只是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如今她依然是一名二人转演员,其偶尔还会演一演二人转。


时尚屠夫


最近,63岁的“老顽童”潘长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段小视频,带着墨镜鸭舌帽打扮时尚的潘长江老师,给大家演唱了一段嘻哈版的《过河》。

现在老演员也爱赶潮流,之前潘长江还表演过吴亦凡的《大碗宽面》,也赢得了不少年轻追星族的点赞。

而这次演唱《过河》嘻哈版之后,加之春节将至,铺天盖地的都是各大春晚宣传声音。所以老潘这么一玩,也引发了一波老观众的回忆杀,想起当年跟潘长江合作《过河》的那个女演员,背带裤麻花辫,操着一口略带东北味道的普通话,虽然是一个村姑的角色,但唱跳rap划船样样精通,绝对是村姑里面的蔡徐坤。






她的名字叫阎淑萍,除了跟潘长江合作《过河》系列之外,还跟赵本山范伟演过《老拜年》,她演的是县长秘书,一个比较花瓶的角色,由于不够出彩,所以没能跟赵本山范伟组成铁三角。



阎淑萍的本职工作不是小品,而是二人转,阎淑萍八十年代就已经在东北二人转界大火,1999年阎淑萍还被评为二人转“四大名旦”之首。还曾获得北京国际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

所以阎淑萍所谓的名气比潘长江赵本山还大,那仅限于东三省,并且仅仅是二人转领域。在小品舞台上阎淑萍为什么昙花一现没能像潘赵那样大火,就因为她演小品也像二人转。大家仔细回忆一下,阎淑萍无论是老拜年还是过河里面,台词永远带着韵味,说话有拖腔,这其实是二人转的表演方式,而且是比较老的二人转。这种表演美感有余,但生活气息不足,阎淑萍一张口,感觉她下一句就要唱,和赵本山潘长江的朴实跟幽默相比,阎淑萍有点过于舞台化,不够接地气。



再加上2000年之后,赵本山在东北对二人转进行了改良,成立了刘老根大舞台,并且迅速走红,赵氏二人转成为主流之后,阎淑萍等老派演员就没落了。加上阎淑萍并不随大流玩转型,而是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那就更加不被市场认可,只能淡出公众视野了。

现在阎淑萍仍然坚持在一些东北民间艺术团从事表演,并且身兼教学工作,也算是坚守艺术阵线继续发光发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