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龍波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他為什麼會發起如此大的陰謀?

柳九公子


龍波,原名蕭規,本也是第八團戰士,與張小敬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張小敬在最新劇情中說過,他在第八團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聞無忌,一個便是蕭規。

那時的蕭規非常熱愛大唐,為了守護大唐,他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蕭規在戰場上經歷九死一生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己的姐姐被當地縣令侮辱致死,他想為姐姐討回公道,卻發現官官相護,這讓他非常憤怒,同時也對大唐充滿了怨恨。自此以後,蕭規改名為龍波,他成立了蚍蜉這一反叛組織,妄圖顛覆大唐,為姐姐報仇。

蕭規這個人物的轉變是劇中所有人物中最突出的,用張小敬的話講,蕭規是個活寶,有些人天生就是不一樣,不管有多糟糕,都能笑出來,第八團能撐到最後,靠的就是蕭規。再對比如今的龍波,簡直變成另一個人,能讓一個天成樂觀的人變得如此憤世嫉俗、抑鬱低沉,他所經歷的只能是無窮無盡的絕望。

他愛過大唐,他愛過長安,他曾想過大唐有多美好,他曾說在這裡打賊人好過在家鄉打敵人,誰曾想,家人沒死在賊人手中,卻死在他守護的大唐官員手中。這樣的對比,這樣的落差,讓那個樂觀的,任何情況都能笑得出的蕭規死了,一個要推翻這個腐朽帝國、一個要終結這個屠戮好人的世道的龍波,誕生了。


莫語黑白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讀馬伯庸原著《長安十二時辰》第八回。

看原著,更深入。

龍波的真實身份?

關於龍波的真實身份,就連張小敬看到他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不敢相信。

他就算做夢都猜不出來,龍波居然是他當年的戰友,一個曾為大唐出生入死的人。

張小敬問龍波:怎麼會是你?怎麼可能是你?

龍波回答:為什麼不能是我?為什麼不會是我?

張小敬此刻在顫抖,心亂如麻。

龍波,原名蕭規,是當年烽燧堡戰役倖存的三個人之一。

烽燧堡倖存三人

當年烽燧堡倖存的三個人,分別是張小敬,他後來到了長安當了萬年縣不良帥。

另一個是聞無忌,因為腿傷,無法當兵,所以他後來到了長安,靠祖傳的制香工藝生活。

再有一個就是蕭規,他沒有接受張小敬和聞無忌的邀請來到長安,而是解甲去了光武,投奔他的姐姐。

從此之後,張小敬和聞無忌就再沒有蕭規的消息了。

直到今天,已經是斗轉星移,物是人非。

張小敬成了死囚,聞無忌已經含冤而死,而蕭規卻在實行復仇計劃。

解甲後的蕭規遇到了什麼?

蕭規是帶著美好的期望來到廣武的,當時他的身上帶了許多賞賜和一份捕吏告身。

可是當他到了姐姐家的時候,一切的希望都破滅了。

他的姐姐家已經是一片廢墟,多方打聽之下,他才得知原來是廣武當地的縣丞垂涎姐姐美色,結果姐姐不從,他就把姐姐侮辱至死。

縣丞怕把事情鬧大,竟然買通無賴放了一把火,把姐夫和兩個侄兒也全部燒死在家中。

蕭規瞭解完之後,就去告官,可是當地官員卻反誣陷他是馬匪。

說他的賞賜都是當馬匪搶的,還毀去了他的告身。

蕭規的怨恨從何而來?

蕭規最後的救命稻草就是期望蘭州都督府能夠證明他的清白。

結果,現實太殘酷,殘酷得讓人絕望。

蘭州都督府非但沒有去查證蕭規的清白,反而與廣武的官員沆瀣一氣,互相通風報信。

最終把蕭規抓進了牢裡,關了一年多。

後來更為過分的是,獄裡拿蕭規去給一個死囚做替身,這樣就是要置蕭規於死地。

蕭規也是戰場上九死一生活過來的,他抓到了一個機會,殺死了劊子手,連夜逃了出來。

後來他回去,把廣武縣衙殺得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蕭規進入守捉城

至此之後,蕭規就只能四處流浪了。

大唐的州縣之間設防甚是嚴格,普通民眾沒有公驗,根本就不能越城,也沒有資格駐點留宿。

從這點看,蕭規那時的生活是何等的艱辛。

流亡之人,就是這樣,只能晝伏夜出,永遠不見天日。

直到後來,他到了靈武附近的一座守捉城,藏身在那兒,苟活至今。

所謂的守捉城,原來是指大唐邊境屯兵的小城。

後來久而久之,就成了那些流亡人士,退役的老兵,遷徙邊地的子女,還有許多西域胡人的聚集地。

成了魚龍混雜的法外之地。

蕭規組建蚍蜉

蕭規在守捉城久了,他發現大唐病了。

因為守捉城裡住的人,都是社會的最底層,都是被逼到那裡的,都是走投無路而去的。

所以當他振臂一呼的時候,有那麼多人願意跟隨他。

蚍蜉裡的成員都是精銳的老兵,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同樣的冤屈。

如果說一個人的遭遇,是時運不濟,那麼五個人,一百個人,五百個人呢?

這就說明朝廷已經病入膏肓了。

眼前的這一片盛世景象,歌舞昇平,其實它的根子已經爛了。

已經到了用火和血來洗刷,讓所有人警醒的時候了。

早晨從下午開始,和你一起看原著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第八回。

喜歡請點贊,加關注,歡迎評論,還有後續。


宇哥帶你讀原著


《長安十二時辰》中週一圍飾演的龍波何許人也,看似普通的異域教徒身份下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他憂鬱隱忍的眼神下又藏了哪些國仇家恨,龍波的真實身份就是上元燈節爆炸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和執行者之一。他在劇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推動著故事劇情的發展,從他隱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那種複雜的感情。龍波到底有什麼計劃?關於龍波的真實身份及結局,大家一起了解吧!


我們先來大體瞭解一下的歷史和小說故事總體背景。唐天寶三年,是唐代由最強盛轉向開始衰落,亂象開始滋生的節點。第一集中“巳正”這個時辰的的註解是大荒落,也正是一個由陽光極盛,要開始光線轉弱的時間。《長安十二時辰》可以看做大唐盛極始衰的一個縮影故事。

唐天寶三年,元月十四日,長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節輝煌燈火亮起之時,等待他們的,將是場吞噬一切的劫難。突厥、狼衛、綁架、暗殺、烈焰、焚城,毀滅長安城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而拯救長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個即將被斬首的死囚和短短的十二個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中龍波真正的名字叫蕭規,他曾經當過西域兵,是第八團弓箭手,和張小敬是戰友。西域大戰的時候,第八團全軍覆滅,只剩下三個倖存者,龍波和張小敬在其中。

蕭歸這個角色之所以被喜歡,是因為他是書中最真實的人。他的變化是有原因的,那便是不公有不公便有反抗。他為大唐在西域浴血奮戰,到頭來身邊弟兄死傷殆盡,好不容易功成身退回到家鄉。只是當他們從戰場回到家鄉的是,非但沒有嘉獎,還迎來陷害,張小敬成為了死囚犯,蕭歸回來之後得知自己的姐姐被當地的縣令汙辱致死,他四處告狀卻迎來了這個腐朽王朝的官官相護,他想替姐姐伸冤高官們卻官官相護,掐滅了他所有的生活希望。

他被朝廷辜負了,他思想上發生很大變化,他覺得對貪官汙吏的欺凌只能用非常規手段解決了。理想破滅之時他隱姓埋名從蕭歸變成龍波,聯合退伍老兵組成蜉蝣組織,聯合突厥伺機顛覆大唐王朝,目標幹掉昏庸的皇帝和王公大臣。龍波覺得朝廷辜負了自己,覺得天子已經不值得他效忠,所以他才背叛大唐,與突厥人聯手。

蕭歸、張小敬和聞染的啊爺三人可以說是生死之交,可是命運讓他們成了對立面,正是由於回到家鄉後的種種遭遇,讓他們無奈成了敵人。在原著小說中,龍波最後死在了張小敬的面前,蠻讓人揪心,若不是那些不公,龍波也會是保家衛國的錚錚漢子。

感謝大家認真的閱讀“唐宗文化”的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關注、評論、點贊、轉發,謝謝!


唐宗文化


龍波就是蕭規,和張小敬一樣,都是當年駐守西域邊防的第八團兵,他們一起參加了西域大戰,在沒有援兵和物資的情況下死守烽燧堡,最後幾乎團滅,最後活下來有九個人(書中是三個),蕭規就是其中之一,他與聞無忌一起,都是是張小敬最佩服的人。

在張小敬的印象裡,蕭規去了西域做生意,而實際上,蕭規卻成為了蚍蜉的首領。

這一切都是因為當年蕭規退伍回家,發現姐姐全家都被當地縣官害死,只因姐姐貌美。原本蕭規想去官府報案,最後卻發現高官之間互相勾結,無法聲張正義,走正規的渠道替姐姐報仇根本是不可能的,這個原本讓他豁出性命守護的大唐辜負了他,第八團蕭規被仇恨黑化,內心扭曲,姐姐的死亡、官僚的腐敗,令他失望,所以他才會背叛大唐,他暗中聯繫了很多與他有相同遭遇的老兵,他們聚集在一起,成為蚍蜉,他們抱團在一起,想要推到大唐這顆內裡破敗不堪的樹木。

他們叫自己蚍蜉,他們這些不被重視的貧苦人聚集在一起,看似力量微小,實則威力無窮,蚍蜉也正是當年血淚與今日不公結合而生的產物。

他其實和張小敬一樣,有熱血也曾守護過,但張小敬不一樣的是,他眼中的長安,是對第八團的寄託,他希望守住第八團二百來號人的長安夢,上元節他拼死相護的長安是在圓他九年前守護第八團更多弟兄的夢。

“在這兒打賊人,總比在家裡打賊人好”

這是蕭規在烽燧堡上所說的話,但沒想到九年後,蕭規卻在家裡開始打了賊人,

張小敬和他一樣,其實都是被時代的洪流裹挾的人,主創團隊一直在強調“真實”,不僅人物奇絕,故事情節也力求真實,但其實此時的長安,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張小敬今日救了長安就如何?

迴歸到歷史上的天寶三載,正處於唐朝的中後期,也就是744年,距離唐朝滅亡看似還有一百六十三年的光景,但實際上距離唐朝由盛轉衰的節點天寶十四年(755年)僅剩十一年的時間,那年范陽等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聯合史思明在范陽(今北京)以誅殺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到了這時候,靖安司也救不了長安,地上長安與地下長安終究都會變成一座血淚之城,張小敬守護的長安夢也最終成為泡沫,哪些威武的將士最終都活不過安史之亂,所有人努力維護的繁榮安定,所有人心中的長安驕傲都會被踏碎在地上,

那個一曲動長安的許和子(劇中名作許鶴子)最終會流落廣陵,生活困苦,安史之亂戰後與其養母回到長安,淪落風塵,臨死前所言“阿母錢樹子倒矣”。

一介手無縛雞之力女子尚且如此,更何況軍中的男子,不知會被逼到如何境地。

何監看得到長安動亂會引起他國舉兵犯疆,各藩鎮所用募兵會導致軍費增加,勞民傷財;卻看不到募兵制背後的均田制的崩壞,從北魏開始到初唐,府兵制佔據主導地位,府兵本身來源於中小地主與富農,其裝備需要自備,貧農根本負擔不起,採用府兵制一方面有利於中央朝廷控制,另一方面就是穩定民心;但到了武則天時起開始,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受到迫害,府兵制由此崩潰,產生了募兵制,劇中張小敬也正是大唐第一批募兵。

內裡的敗壞或許從張小敬入軍那一年就已經開始了,或許蚍蜉向上作亂也罷,其真正撼動起根基的力量還不是來自於自身,就像劇中所說長安有妖術,把狼都變成了狗。

站在上帝的視覺來看,似乎每個朝代都自有命數,不禁還是要感嘆一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月辣椒


看完了馬伯庸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個人感受,作者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這樣一個故事,把當時繁盛的長安城介紹給大家,長安城的格局和主要坊間的功能,大唐對各國家各民族的吸引和包容。可以說這是通過文字講述的唐長安的“清明上河圖”。

故事發生設定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已經是唐朝從繁盛開始走下坡路的轉折點,表面看長安繁盛依舊,但已經暗潮湧動:

龍波代表的是基層民眾對唐統治的絕望和奮爭。

龍波原名蕭規,是唐軍中下層忠勇軍人的代表,第八團在燧峰堡戰役中活下來的九人之一,可這樣的英雄在迴歸故土後,得到的卻是他姐姐全家被縣官所殺,而且投告無門的結局。

作者通過蕭規的經歷,看到了曾經輝煌的大唐,官僚的腐敗已經出現了民不聊生的跡象,大部分民眾只能默默忍受,而蕭規這樣曾經的唐朝的守護者,已經開始逐步變成唐朝的掘墓人。

龍波策劃的上元節報復事件,引出了原誠服於大唐的突厥等開始逐漸離心,唐高層你死我活的權利之爭逐步浮出水面。

龍波利用突厥對長安的破壞,來掩護他對唐玄宗和朝中大臣的群殺目標,突厥能被利用,說明突厥等少數民族也看到了唐朝的衰落跡象,希望通過一定的抗爭擺脫唐朝的控制。而後續安祿山的安史之亂也印證了這點。

而太子李亨成立的靖安司對破壞事件的偵查,隨著深入,逐步讓太子李亨、永王李麟和宰相李林浦高層的權利鬥爭,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龍波的報復事件,拖出了一批唐朝既得利益的維護者,也展示了一批在唐朝的庇廕下,希望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理想主義者。

李必是故事中唐朝權益的主要維護者,當然,他是太子李亨的人,長安城免遭破壞,太子李亨就能免遭敵對勢力的攻擊。

李必、賀知章、徐賓等這些大小官員,都是既得利益者,也是所謂的能吏,維護唐統治他們責無旁貸,不僅忠勇,而且有所作為。

而張小敬這個蕭規的戰友,活下來的兄弟,雖然為了另一位聞無忌,得罪永王,被判死刑,但即使這樣,張小敬也沒有仇視唐朝,還是希望老百姓能安居樂業,所以,在幫助靖安司調查破壞事件上不惜一切代價,而且最終也殺死了自己最好的兄弟蕭規(龍波)。

所以,龍波的真實身份不是指一個人,而是代表當時下層民眾一種既想改變現實,又無能為力的一群人。

而龍波是其中敢於抗爭的一個代表,但同歸於盡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布衣之徐


回答過一個類似問題,基本一致,在這裡分享一下,不到之處,望多多指教。

《長安十二時辰》劇中龍波的飾演者是大家熟悉的演員週一圍,是一名出場自帶buff的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他飾演過很多角色,他在電影《我不是藥神》、《繡春刀》、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創業時代》中都有著不錯的演技。



龍波真名叫蕭規,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登場的虛擬人物,週一圍飾演,蜉蝣組織頭領,他曾經當過西域兵,是第八團弓箭手(和張小敬一樣都是千里挑一的弓箭手),和張小敬是戰友。西域大戰的時候,第八團全軍覆滅,只剩下9個倖存者(劇中交代),聞無忌、龍波和張小敬都在其中,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照顧信任聞染的原因之一吧。

蕭規性格大變之後改名為龍波。蕭規原本是個吊兒郎當嚼著薄荷葉的唐朝士兵,那時的蕭規非常熱愛大唐,為了守護大唐,他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

龍波到底經歷了什麼?龍波姐姐是怎麼死的呢?

龍波因為姐姐的死而記恨朝廷,他想替姐姐伸冤高官們卻官官相護,掐滅了他所有的希望。龍波覺得朝廷辜負了自己,覺得天子已經不值得他效忠,所以他才背叛大唐,與突厥人聯手。

他們明明是英雄,幫助大唐守住了邊防要塞,朝廷卻不重視他們,只給了些錢就把他們打發了。如果只是如此,龍波根本不會背叛,真正讓他黑化的是他姐姐的死。

縣官侮辱了龍波姐姐,還害死了龍波姐姐一大家子人。龍波想報官替姐姐伸冤,沒想到那些高官是彼此的保護傘,他根本申告無門。龍波覺得大唐已經死了,天子昏庸無道,朝廷風氣敗壞,是時候扳倒這棵參天大樹了。

他為了復仇見識了太多陰暗,最終變成了龍波——一個致力顛覆長安城不顧百姓死活的瘋子,這種性格的轉變來源於他的恨。自此以後,蕭規改名為龍波,他成立了蜉蝣這一反叛組織,妄圖顛覆大唐,為姐姐報仇。

當然,有張小敬和李必在,龍波的陰謀肯定沒能得逞,他最後死在了張小敬面前,也是蠻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若不是那些不公,他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龍波(蕭規)可以說是全劇最豐滿、完成度最高、也最像“人”的一個角色。這個反派非常的出彩,他的轉變,他的心路歷程是最完整的。

期待後面的精彩故事


小牧是你啊


劇透預警!

要讓人們愛國,首先這個國家必須值得人們去愛才行。

龍波,本名蕭規,跟張小敬是戰友,同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士兵。小說中,第八團在烽燧堡之戰僅倖存仨人,即張小敬,聞無忌和龍波。而劇中將倖存人數改成九人,估計另外六個人有其它設計。



身為戰鬥英雄,龍波退伍回鄉,不僅沒有受到優待,反而遭遇家破人亡。他的姐姐被縣官侮辱,一大家子人死於非命。龍波想報官替姐姐伸冤,沒想到官官相衛,根本申告無門。

設身處地想,如果在龍波的位置,估計大部分人都得逼出反社會人格。龍波極度失望,認為大唐已經徹底完了,皇帝昏庸無道,官場風氣敗壞。既然如此,那就不如推倒重來,把那些達官貴人,天子王侯統統炸死。


月下沒有花


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不僅給我們看到了大唐盛世,也看到了這盛世下的黑暗。古裝類反恐題材給人精彩刺激的感覺,各類人物匯聚長安城為顛覆為守護!看完不禁想問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摧毀長安,而且那些人都曾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可終究是因為guan逼民反!劇中的反派老大開始浮出水面,一起看看吧!




壹|龍波什麼身份

由週一圍飾演的龍波何許人也,看似普通的異域教徒身份下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他憂鬱隱忍的眼神下又藏了哪些國仇家恨,龍波的真實身份就是上元燈節爆炸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和執行者之一。他本事西域弓箭手士兵蕭歸與張小敬是生死弟兄百戰餘生後回到家鄉,後成了蜉蝣組織(記不太清了好像是一群大唐老兵組成的)頭領龍波。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龍波是劇情發展的關鍵性人物。劇中的他和突厥人裡應外合企圖在上元節當天將只會貪圖享樂的王公大臣炸死,以此來告慰被大唐遺忘的人,復仇的火焰。



貳|龍波為什麼想炸燬長安

每個事件的背後都藏著作案動機,那麼曾經的大唐守護者蕭歸,為何變成了要顛覆大唐的“恐怖分子”龍波呢?蕭規這個角色之所以被喜歡,是因為他是書中最真實的人。他的變化是有原因的,那便是不公有不公便有反抗。他為大唐在西域浴血奮戰,到頭來身邊弟兄死傷殆盡,好不容易功成身退回到家鄉。



可姐姐卻被官府欺凌全家被害,他四處告狀卻迎來了這個腐朽王朝的官官相護,他被朝廷辜負了對貪官汙吏的欺凌只能用非常規手段解決了。理想破滅之時他隱姓埋名從蕭規變成龍波,聯合退伍老兵組成蜉蝣組織,聯合突厥伺機顛覆大唐王朝,目標幹掉昏庸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他若成功殺萬人可救大唐,而張小敬殺一人可救長安。



叄|張小敬與龍波關係

有那麼種感情叫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而張小敬和龍波(曾經的蕭規)便是一起扛過槍的生死戰友,當年在戰場上他們是彼此的依靠。在敵軍來襲之時是他們拼死抵抗才等來了援軍,作為西域大戰中第八兵團裡倖存下來的幾人之一。蕭規、張小敬和聞染的啊爺聞無異三人可以說是生死之交,可是命運讓他們成了對立面,正是由於回到家鄉後的種種遭遇,讓他們無奈成了敵人。最終蕭規死在了昔日好有張小敬的面前,聞染的阿爺也因為朝廷的腐敗在強拆事件中喪命。那些忠心為國的人落得如此下場,怎不叫人寒心。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恐怖分子”都曾對大唐有過忠誠,可是他們被辜負了。在那個大唐盛世之下又有多少人的忠誠被辜負呢?他們可以保家衛國卻保護不了自己的至親,只因那棵參天大樹的貪圖享樂,終究沒能顛覆他。


小沙看劇


電視劇還在播放中,關於龍波的身份之謎只能從原著小說中一探究竟。

馬伯庸因為網友的問題寫下《長安十二時辰》,不得不說,馬老的文筆和故事的龐大結構在瞬間抓住讀者的眼球,人物性格塑造也是有血有肉。

小說中,龍波本命蕭規,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意。他本來也是唐朝士兵的一員,曾經上線殺敵,但他的姐姐卻死在了他保護的人民手上,促進他的反派之路,化名龍波,孵化反叛組織。

不難看出,他和主角張小敬是同樣遭遇下不同人物的選擇變化。張小敬在遭遇聞無忌被害後,憤怒之下報仇,結果成了死囚。龍波與張小敬同為戰友,準備退伍回家過安穩日子,卻發現姐姐被縣官侮辱,一家慘死。求路無門的他見識了官官相護的黑暗,在無助中不再信任朝廷,決定在上元節引爆闕勒霍多,將只知道享樂的朝臣們一起炸死。

他與突厥人(狼衛)裡應外合,主要負責組裝闕勒霍多,渾身上下透露著仇恨。

然而在小說的結局中,龍波陰謀失敗,死在張小敬面前。

整部小說塑造人物繁多,但龍波卻是一個又愛又恨的人,他也曾經是熱血少年,為了保衛大唐奮勇殺敵,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家平和的過日子。但大唐晚期的腐敗和滋生的惡臭細菌將這位愛吃薄荷葉的少年郎扯入仇恨的澡澤,臨死之前,似乎明白了活著的意思,著實可惜。


三觀粉碎機


《長安十二時辰》龍波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他為何這麼想毀長安?和張小敬之間有何關聯?

龍波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龍波由演員週一圍飾演,在劇中是一個反派人物。原著小說中原名為蕭歸,他和張小敬同為守衛邊關,征戰沙場隨時為國捐軀的戰士。在一場戰爭中,損失慘重他和張小敬、聞無忌僥倖生還,龍波回到家鄉,等待的不是英雄般的待遇,而是殘酷的現實。

他為何這麼想毀長安?

回到家鄉的龍波得知自己的姐姐被當地的縣令汙辱致死,然而他想為姐姐討個公道卻因為官官相護找不到能為他主持公道和正義的人,此時此刻的他心生怨念,痛恨現實的殘酷,誓死也要為姐姐報仇。自此之後,一心想為姐姐報仇,聯合有著同樣遭遇的一些退伍老兵組成蜉蝣組織,聯合突厥伺機顛覆大唐王朝,目標幹掉昏庸的皇帝和王公大臣。

和張小敬之間有何關聯?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與張小敬是曾經在戰場上為國家而經歷過生死之戰,在戰場上可以彼此依靠的生死之交,然而現實卻是最後龍波死在了張小敬的面前。如果沒有張小敬或許他真的可以為姐姐報仇了。

大家都知道龍波是一個反派人物,我倒是覺得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錚錚漢子。為自己的不公而戰、為自己的正義而戰,為自己的原則和信仰而戰!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