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油脂香

蔡澜说过,没有吃过猪油的人,不懂人间至味。

我小时候猪油是好东西,家庭必需品。不像现在琳琅满目的各式食用油应有尽有。如果跟卖肉的师傅关系好,会多给你一点白肉,就是所谓的肥肉,为的就是回家熬油。每隔半年妈妈都会买上一大块白肉,用8刃的大铁锅熬猪油,满屋的香。那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围着锅台跳来蹦去,完全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现在想想,那时虽然穷,人倒也活得简单、真性。


人间至味油脂香

熬猪油是个技术活儿,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妈妈就经常被邻居家的婶婶、阿姨叫去帮忙熬猪油,每当这时候妈妈都神采奕奕、满脸的骄傲,就像自己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熬好的猪油凝固后要成乳白色,那真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白——膏如凝脂、洁白无瑕,用小铁匙轻轻一蒯,洁白如美玉般的油脂便被撕开了一角,有种残缺的美。我喜欢。


人间至味油脂香

熬好的猪油除了用来还炒菜、做包子、饺子外,对于当时的孩子们还有一个绝好的吃法。放学回家,饿了,怎么办?我们会把橱柜里的凉馒头掰开,用小铁匙轻轻蒯上一块猪油夹在馒头里。再放一点自家做的大豆酱,一口下去别提多美味了。蒯油脂是需要技巧的,既要满足自己的口欲,又不能蒯得太多被大人们发现了。多年后我说给儿子听,他用一种看见了怪物的神情看着我,以至于每当我吃馒头的时候,他的眼神都怪怪的。咳,你哪里晓得我们当年的乐趣啊。


人间至味油脂香

把白肉熬成猪油后,锅里会剩一些颜色发黄,微微带黑的油脂渣。节约的家庭,会把猪油靠到完全不出油才肯罢手,这时的油脂渣颜色深且黑,吃起来会发苦。妈妈知道我们爱吃油脂渣,所以每次熬猪油时,都会留点余地。感谢妈妈!用铁丝笊篱把油脂渣从油锅里捞出,放进青蓝色的大海碗里冷却,再撒上用擀面杖压碎的粗海盐粒(那时我们吃的盐没有现在这么细,都是粗粒的海盐,颜色略微发黄。),放进橱柜里最高的一层。我总问妈妈为什么要放那么高?妈妈也总是笑着说,防止“馋猫”给偷吃了。我们家当时确实样了一只大花猫,而且很馋。


人间至味油脂香

小时候的油脂渣没有这么大块,但一定比现在的好吃

油脂渣最佳的吃法是冷却2-3天后,待有点软化后直接食用,那个香啊!脆而韧,满嘴、满鼻的香,当时的感觉就是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不过妈妈更喜欢把油脂渣来包包子,或者炒菜时放上一些,但我总感觉那样破坏掉了油脂渣原本的风味。

此文,送给60后、70后的“小伙伴”们。岁月匆匆,但有些味道和记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相信原来这个世界上美好是存在的。人生值得!提前给大家拜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