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再诞生一个类似于华为的公司,你觉得哪些公司有这样的潜力?

北境农场周小逸


阿里巴巴!!!已经诞生一个世界第一的技术!是第二名甲骨文的两倍



家装实景视频


华为已经准备把所有事情都干了,还需要其他公司吗?

本来做通讯设备的公司,后来做终端,再到自己做芯片。

终端本来做手机和平板,后来又做到了电脑,已经快干掉联想。服务器也做上去了,据说已经超过联想。然后,华为电视、华为汽车,也在路上了。

硬件干上去,然后就是软件,有emui,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又做云服务,要做世界上第五朵云。搞不好会成第一朵。

更要命的是,华为已经进入到科技上游,从源头开始研究。掌握了源头,就掌握了科技的母体,以后产崽就跟母鸡生蛋一样。

中国如果再诞生一个华为,也是华为自己产的崽,在每个领域都产一个。

这不是偶然,不是恰巧诞生了伟大的企业家和伟大的企业。华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是三个外部因素的产物。

第一,他诞生在全世界工程师产量最高的国家。日本,韩国,也盛产,但奈何国家小。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又最爱读书的国家。其工程师红利绝非任何一个国家可比。印度要上来,也还要至少二十年。

第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靠集团军的战术。那种个人一支笔、一台电脑、一个小实验室一个创意就可以搞出颠覆性成果的时代已经过去。谁更有资本,谁能聚集和整合更多的人才,谁就是科技的主要推动者。换句话说,科技产业,也越来越具有规模效应。有规模效应的领域,就会诞生垄断者。

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个企业的管理幅度和深度都空前提高,以前有个几万人,管理就会很难,现在几十万几百万也不会出问题。因为管理的最大敌人,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信息技术极大地削弱了这个问题。华为在十几年前,拼了命也要上ibm的管理系统,面对各种内部质疑,甚至喊出削足适履的口号,可谓深谋远虑。

养过盆栽的人都知道,盆有多大,树就可以长多大。

一个国家企业可以长多大,取决于国家能有多大。

三星这个企业,就是韩国这个盆养出的大树。

但中国这个盆,比韩国大上几十倍。

而华为的野心还不至于此,它要把自己的根,伸到全世界那么大的盆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总部,就是个欧洲城。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民族主义者怎么绑架华为作为民族企业代表,任正非都一再强调不搞民族主义。

因为对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真正的威胁已经不是其他企业。只有走出去,立足全球,才能高枕无忧、长盛不衰。


南山老狐


其实这个问题,美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在《联邦纪事》中发布的“实体清单”就给了我们答案了。

这是一个增列的清单,一共增加了28家中国实体。如果要说诞生一个类似于华为的公司,我认为这个公司就是这次增列的实体之一:海康威视。

我是2015年左右接触海康威视的

说接触,只不过是接触了他们的产品,当时我们公司在云南做“平安城市”项目,安装了大量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好象就是2015年,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地震,灾情还比较严重,灾区通讯设备、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公司组织人力物力抢修,确保了通讯及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据我的同事说监控画面始终稳定,清晰。虽说人力重要,但最终考验的是产品质量。

我们普通大众对高科技企业的了解的渠道无非就是网络:

(以下摘自网络)

1、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安防、智慧业务与大数据服务。

2、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以杭州为中心,建立辐射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新疆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硅谷和英国利物浦的研发中心体系,并计划在西安、武汉、成都、重庆和石家庄建立新的研发基地。

3、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视频监控行业之外,海康威视基于视频技术,将业务延伸到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为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4、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连续六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连年入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中国软件收入前百家企业”、A&S《安全自动化》“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国公共安全》“中国安防百强”(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蝉联全球第1位。


和民营企业华为不同的是,海康威视属国有控股,一个国有控股企业做成这样也相当不错了。和华为相同的是,海康也注重研发,多处建立研发基地,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业务遍及全球。

从某些方面来说,美帝更了解我们的科技企业。美帝看中国的科技企业哪一家都象华为,所以就拉“清单”了,清单上的中国实体都不怂。

还有一家未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也类似于华为:比亚迪

和华为一样同属民营企业。我们对比亚迪的了解似乎是从汽车开始的,早期的比亚迪汽车因模仿、质量、外观设计等原因深深被国人诟病。其实比亚迪真正发家靠的是电池,就目前来说,比亚迪掌握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百分之百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储能方面更是全球领先的来自中国的供应商。

比亚迪汽车的市场表现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必须要提一下比亚迪的新能源,凭借自身在电池方面的优势,比亚迪应该是国内最早涉及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比亚迪唐”强劲的市场表现也说明了国人对比亚迪的认可。标志汉字化也使比亚迪与市场距离快速缩短。

纯电动巴士,比亚迪的商用车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美国的纯电动巴士市场更是被比亚迪占据了80%以上。

仅”云轨“项目,比亚迪就投入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打造而成,比亚迪正式进军轨道交通领域。该项目与国内多个城市和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势头可谓相当凶猛。

如果说电池和汽车是我们最直接能看到的比亚迪,那么接盘伟创力才真正暴露了比亚迪的实力。前一段美帝一连串的小动作,不仅替华为在全球打了免费广告,也暴露了比亚迪的另一个实力,比亚迪居然是全球即富士康之后的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商。伟创力不自量力断供华为,比亚迪立马跟上,多么可怕的比亚迪,过去隐藏得太深。

”研发、高技术、全球“,这些属性和华为是多么的相似。


杨哥150380488


现在分析华为,能看到它超前的战略,能看到它一直以来对技术的投入,且占据了有巨大市场空间的行业。我们经常说进入信息时代,华为所扎根的就是信息领域,不管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还是终端的手机,或者当今的物联网种种技术服务,华为所解决的都是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问题。

未来看,我们经常说是人工智能时代,生物医药时代,那找到有潜力的公司,那就是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服务,献身于解决人延年益寿,且能增加超强本领的企业。或者对汽车这类超级行业的颠覆性技术:无人驾驶,在这一领域超前布局的公司,都可能有类似华为的成长潜力。

人工智能的话,国内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已经有这个苗头了,曾经也接近千亿人民币市值了,初创公司而言,商汤科技技术团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华大基因近期受到很大争议,我还是比较看好它在基因领域的布局。另外,大疆已是无人机领域的巨头,小马智行有无人驾驶小巨头的影子,或许百度也会拆分出一家无人驾驶平台型公司,其技术实力了得,也有着巨大发展空间。

当然,商业现实的残酷超乎想象,所遇到的挑战也超乎目前的想象。后来成长为巨头的,不管是华为,还是腾讯、阿里,在发展早期其实都是难以预料的。当下的公司,其实也看不出那些会成为20年后的霸主,手上尽是好牌,或占得先机的公司,并不能保证接下来的战斗中能继续保持领先,甚至能否存活也不确定呢。

预测未来,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已,其实和娱乐一样,哪有什么准数呀。


财经作家邱恒明


未来中国大陆会不会再出一二个达到华为级别的科技公司?应该可以期待,从目前观察,上海的中芯国际有这个潜质,从体量看,未来8~1O年,中芯国际完全可能达到营收过千亿美元,再往前发展,营收总规模超华为不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说中芯国际可能成为下一个华为级别的公司?可以由三个维度观察:

第一,从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代工厂“台积电”角度看,据报导,2O18年台积电总营收规模已过一万亿新台币,折人民币2500亿,折美元40O亿左右。而中芯国际正在朝国内芯片制造方向发展,目前12纳米芯片制造趋向量产,且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大陆自创芯片的最大代工厂之一。

第二,芯片制造将成为未来20年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明年,世界将真正进入5G时代,这里不仅是5G相关通信设备,基站乃至终端手机需要巨量芯片,5G衍生出的大量智能家电需要巨量芯片,进一步看,在5G环境下正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也需要海量芯片;再进一步看,5G时代将大大推进人工智能,特别是制造和服务业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那么产业用芯片的数量也难以估量。完全可以预测,未来各类芯片的市场需求量会呈几何级数的爆发式增长。

第三,据了解,中芯国际不仅以芯片加工制造为主业,他还在加紧研发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芯片制造关键设备,如光刻机等;也不完全排除,中芯国际也会增加部分芯片设计的业务,为中国大量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芯片设计服务。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芯片设计与制造将成为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行业,目前己处在大陆领先地位的中芯国际,其成长的速度,潜力正在显现。这里,不能不提及的是,美国对中国包括中兴、华为科技公司的封杀,无形中助推了并激发了中国加快自主芯片产业发展进程,也许5~1O年后,中国自创芯片产业不仅站住了,而且呈欣欣向荣发展之势,那么,我们不应该忘了感谢美国。


沈启群337


我不知道有哪些公司可以发展成华为,我从另一个角度,谈谈成为华为需要什么条件吧!

中国只有一个华为是远远不够的,看看美国,有英特尔、微软、高通、IBM、谷歌…而我们呢,除了一个华为,还有几个能和对方势均力敌的企业?

经济学家张五常说: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算得上是科学天才的有一个杨振宁,算得上是商业天才的有一个任正非。其他的天才虽然无数,但恐怕不容易打进史书去。

成就伟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命运如何,实际上是和创始人的性格、价值观和格局息息相关的。

就像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说的那样:“军队的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



华为的成功,和任正非息息相关,我认为任正非有三点非常关键。

1、以“科技为本”的意识

要想成为“华为”,需要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精神,专心致志为客户服务,拥有“持之以恒做好一个螺丝钉”的战略耐心,还要具有攻克艰难,挑战尖端,进入行业无人区的追求与决心。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竞争”,华为要争夺的是什么?就是“核心技术”,持续数十年,用资金、人才对一个领域的冲锋。

核心的技术是最根本的东西,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那它在这个产业链当中没有话语权,也就必须是接受别人的游戏规则。

2、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公司管理体系

华为花巨额学费学习西方最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同时又融合进自己的管理理念。“无私、奋斗”是任正非从始至终坚持的理念,舍得把权力和钱往外分。任正非通过分钱建立了一个有活力、追求发展的组织架构、体系,华为的发展才没有上限。

任正非经常说:“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人才了”



3、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与超前意识

任正非说:“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是我们的胜利之本”!

创业如同打江山,一旦打下了江山、成功了,也就追求享受、松懈了,失去了奋斗的精神,企业自然就会走下坡路。

为了保持组织的活力,让华为持续生存下去,他几乎是把自己的权力和财富都分享给了华为,他逼着自己和华为一直向前奔跑,老板都不贪生怕死,员工又何惜去英勇战斗!

最近风云激荡,华为的海外员工都喊出了“用胜利回报公司,不负青春。人在,阵地在!”的口号。

中国的强大,不是一个“华为”能解决的,需要几个,几十个,一百多个这样的“华为”,加油!


数码你我他


在美国,拥有很多原创性高科技公司,如高通、英特尔、甲骨文等芯片公司,还有无数的半导体公司,它们几乎以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着全球的命脉。中国也渴望诞生这样的公司。

所以我有时候很纳闷,马云如此有影响力,却只是在低毛利的“商品零售”电商领域有能力,却从未涉及到半导体技术和芯片技术的研发。后来发现,阿里巴巴的控股人几乎全是外国的,所以,不是马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华为是中国目前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鸿蒙操作系统未来延伸的空间也挺大。中国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我们在技术领域一直落后于欧美,所以我们的企业目前想走出过门,就要受到老美的限制,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核心技术。

当然,除了华为之外,其实在深圳、东莞、上海和北京,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们的很多产品的技术都是独家原创的,只是一直没有涉及到消费电子领域,相信我们伟大的中国,未来一定能够诞生比苹果、微软、甲骨文、英特尔、高通等更牛逼的高科技企业。让我们翘首以待~!

感谢大家喜欢我的回答,我努力贡献更多佳作。欢迎更多好友关注我的头条!


沈坤


别以为只有华为有美国总统代言,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优秀的企业,还有更多企业有美帝代言的。

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出现了一批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的企业,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华为。一个国家科技的振兴和工业的强大,就体现在这一个个奋力前行的企业身上。

个人认知有限,无法列出所有优秀企业,欢迎补充。

中国振华集团

一看到这个公司,很多网友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鬼?没听说过。 不过看了下边的新闻你就知道了:2003年前后,美海军准备建造最先进的航母福特号,于是就升级其纽波特纽斯船厂的设备,结果发现就根本找不到能够吊得起福特号庞大舰岛的龙门吊。最终没有办法,只得向中国振华集团订购了1台起吊能力为1050吨的巨型龙门吊,并称是西半球最大的龙门吊。 美分和跪久族肯定说这不科学,这是假新闻,于是,我决定还是扔张图吧。



福特号航母的这个明显的外形很容易验证。 什么?还不信,好吧,华为有美国总统代言不由得你不信,可是,可是,可是,这个龙门吊也有美国总统代言,这就是奥巴马总统奥观海同志


其实,在大型龙门吊市场,中国已占领全球80%的市场份额,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要建造大型航母,也都必须依赖中国的大型龙门吊等设备。

凡是美国总统代言的,都是好企业。

大疆无人机

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2006年在深圳科技园创办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深圳粤海街道办,神奇的是华为,中兴,腾讯都是属与这个街道办的优秀企业。

大疆公司一开始并不出众,甚至无人问津,但经过几年的蛰伏期,大疆于近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到2015年,大疆创新销售额增长近100倍。目前,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大疆的产品占据了7成,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令“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

而真正让大疆无人机为广大国人熟知的可能是如下的一张图片,发生在中东某国,不解释。大疆就是便宜,好用!

而且美军也采购了不少大疆无人机,美帝也是粉丝吗?看,学习的多认真。

无人机这个领域在一开始,主要用来航拍,拍摄美美的大好河山




但是很快无人机就开始开挂,大疆的植保无人机,是人工喷洒农药的一百倍效率,还喷的均匀效果好

无人机送快递,也不在话下


还有没有?大疆发布这么个东西,不用多解释

因此,无人机市场的场景非常广阔,大疆已经有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开端,期望大疆能够沉下心来做研发,继续引领无人机的发展。

京东方

京东方的出名跟华为有点像,一直都不声不响,等华为手机用了京东方的屏以后才被广大网友认识,但此时的他已经是出货量世界第一了。根据市场咨询机构IHS数据,2018年BOE(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出货数量约占全球25%,总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第一季度,BOE(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大家是不是有点吃惊,为什么京东方的实力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主要是三星在这方面太强势了,一说屏幕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星甚至日本的某些企业,没想到京东方在悄悄的逆袭。

京东方凭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运气和网络炒作吗?并不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BOE(京东方)以1813件PCT申请位列全球第七。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网络炒作是空中楼阁。

实事求是的讲,京东方在手机屏幕方面,特别是高端手机屏幕方面,与三星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但是美国的制裁使得中国企业更加的团结起来。这款吵了好久的手机正是用的京东方的屏。


然而这只是开始,请看这个新闻:京东方除了在成都、绵阳拥有已量产的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还在重庆建设了第三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同样是每月4.8万片。

这是个什么东西?我觉得这才是开启潘多拉魔盒的开始。

显示屏这个领域,投资大技术和生产工艺要求高,又有三星和日本老牌企业的竞争,在这个行业生存尤其困难,既然京东方迈出了第一步,就请砥砺前行,全国人民做你的后盾,冒着炮火,前进。

总结:这几个公司只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小小缩影,相信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列,我们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沉思的枫叶


成为华为这样的公司有几个先决条件?

公司要有较大的规模,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有正确的战略方向,肯投入研发。符合这几点的也有几家,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包括中兴。

但最难的是要有一个任正非这样不迷恋财富,视研发为财富,舍得散财的老总。一是把财散在研发上,保持技术领先。二是把财散到全体员工身上,把大家利益和公司捆到一起。华为持股模式是经典。只养在职,离职收获成果结清走人。这种持股模式最能维持企业的活力。


超宝145273329


我觉得能有一个媲美大众,本田,丰田的汽车品牌更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