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1828年5月8日,簡·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出生在瑞士日內瓦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日內瓦是新教領袖約翰·加爾文幾乎度過一生的地方,因此亨利·杜南的成長過程深受加爾文主義的影響。

亨利·杜南的父母簡·雅克·杜南和安託瓦內特·科拉東·杜南在日內瓦具有很高的影響力,父親致力於幫助孤兒和假釋犯,而母親則為病人和窮人提供幫助,這些給年輕的亨利樹立了榜樣,在他心底埋下了為世界做貢獻的種子。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早期的精神生活

1814年,一場福音復興運動在瑞士西部和法國南部的瑞士歸正教中興起,並最終影響了亨利的精神生活。十八歲時,亨利加入了日內瓦佈施協會。第二年,他和朋友一起成立了“週四協會”,目的是一起學習聖經、幫助窮人和從事其他社會慈善工作。

人們可能會認為,像亨利這樣影響了數百萬人生活的人很少經歷磨難和鬥爭,但情況恰恰相反。

1849年,21歲的杜南因學業成績不佳而被迫離開加爾文學院,到魯林銀行當學徒,這份工作是他打開未來的機會之門。1852年11月30日,亨利成立了基督教青年會日內瓦分會,而就在八年前,一位名叫喬治·威廉姆斯的基督徒在倫敦創辦了第一個基督教青年會,目的是改善“從事紡織等行業的年輕人的精神狀況”。在日內瓦分會成立的三年後,亨利·杜南參加了在巴黎召開的會議,正式將基督教青年會確立為國際性組織。時至今日,亨利·杜南仍是基督教青年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從一本書開始的紅十字會

1853年,杜南就職於一家致力於開發賽提夫殖民地的公司,經常往返於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西西里島。1856年,他創立了蒙斯傑米拉米爾斯金融工業公司,這是一家總部位於法屬阿爾及利亞的農業和貿易公司,在商業上取得了重大成功。

在公司運轉過程中,他獲得了一份土地出讓,但杜南和法國殖民官員之間沒有充分澄清有關土地和水權的細節,且當局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不願合作。1859年,為了澄清和解決問題,杜南打算直接向當時正在倫巴第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提出申請。彼時,拿破崙三世與皮埃蒙特-撒丁島的軍隊結盟,與佔領了現代意大利大部分地區的奧地利處於對峙中。

拿破崙三世的總部設在意大利的索爾費裡諾小鎮,1859年6月24日傍晚,當亨利·杜南前往索爾費裡諾時,他看到附近戰場上有三萬八千名受傷、垂死和死亡的士兵。據信當天有多達30萬士兵參加了這場戰役,這是意大利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部分。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看到這樣的慘狀,杜南特恐懼的同時也深感不安,因為幾乎沒有人照料受傷的士兵,安慰垂死的人。他開始組織平民百姓,尤其是城裡的婦女和女孩,向受傷和垂死的人提供援助,而不管士兵們的政治立場如何。在建立臨時醫院的過程中,他親自提供了需要的所有物資。為了協助這一行動,杜南還成功解救了被法軍俘虜的奧地利醫生。

7月初回到日內瓦後,他將這段經歷編寫成書,名為《索爾費裡諾回憶錄》(1862年出版)。在書中,他細緻地描繪了戰爭帶來的悲慘景象:

一個騎兵中隊疾馳而過,馬蹄踐踏著死了的和垂死之人,使這場景變得更加可怕。一個可憐的傷兵下巴沒了,另一個頭碎了,第三個本來可以獲救,可是他的胸膛被踩得凹了進去。這時憤怒的叫喊聲,咒罵聲,痛苦和絕望的呻吟聲夾雜著馬的嘶鳴聲充斥著整個戰場。

一隊炮兵衝過來了,緊跟著的是一隊騎兵,槍炮打在散落遍地的死傷者身上,腦漿在車輪下湧出。四肢斷裂,人體被殘害得辨認不出原來的模樣。泥土混拌著鮮血,屍橫遍野。

杜南把他的工作介紹給了歐洲許多重要的政治和軍事人物,希望能夠建立一箇中立的組織,來照顧受傷的士兵,他的理想很快就得到了實現。

紅十字會的誕生

為了宣傳他的理念,杜南開始周遊歐洲列國,最有力的支持來自他的家鄉。

1863年2月9日,在日內瓦公益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杜南的建議通過了成員們的審查和評估,併成立了一個五人委員會來進一步研究和實施他的想法,杜南也是其中一員。幾天後,也就是1863年2月17日,這個由五人組成的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將這一天視為其成立的日子。同年10月,14個國家參加了該委員會組織的一次會議,以尋求改善對受傷士兵的人道救助。

1864年8月22日,第一次國際會議召開後不到一年,在瑞士召開了另一次會議,會議產生了第一個日內瓦公約,杜南負責為12個參加國的代表提供食宿。

  1. 1864日內瓦第一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境遇的公約》
  2. 1906日內瓦第二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的公約》
  3. 1929日內瓦第三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的公約》
  4. 1949日內瓦第四公約:《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的公約》

這四項公約被簡稱為“日內瓦公約”,它與紅十字會一起,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沒落的時光

由於長期從事人道主義工作,杜南在阿爾及利亞的公司疏於管理並最終破產。1867年8月,杜南辭去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秘書一職,並於9月完全退出該委員會。國際紅十字會成員古斯塔夫·莫伊尼耶曾與杜南特有過競爭,他對杜南的名譽損失負有很大責任。

沮喪的杜南離開了日內瓦,且再也沒有回來,他先在巴黎安頓下來,在那裡,他只能睡在公園的長椅上。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他看望了被送往巴黎的傷員。戰爭結束後,他前往倫敦,努力組織一次外交會議,討論有關戰俘的問題,但英國政府並不接受他的意見。

1887年,年近六旬的杜南在遠親的幫助下搬到了瑞士的海登。1892年4月之後,由於身體病弱,杜南住進了當地的療養院,並在那裡度過了最後的18年。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重回公眾視野

從1867年以後將近30年的時間裡,亨利·杜南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

直到1895年9月,《聖加爾報》的主編格奧爾格·鮑姆博格在海登與杜南面談後,寫了一篇題為《亨利·杜南,紅十字會的創始人》的報道,文章隨後在歐洲其他期刊上轉載,引起了各國政要的注意,教皇利奧八世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表達對他的讚揚。

不忘初心:亨利·杜南與紅十字會的起源

1901年,首屆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杜南和和平聯盟創始人弗雷德裡克·帕西,國際紅十字會向杜南表達了祝賀:

沒有人比您更值得獲得這一榮譽,因為正是您,四十年前,踏上了拯救戰場傷員的征程。如果沒有你,紅十字會,19世紀最崇高的人道主義成就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1910年10月30日,亨利·杜南在海登逝世。套用臧克家的兩句詩: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