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越走越慢?

爸爸妈妈幸福生活



亦真亦幻696797


老汉我已耳顺之年,想起自己从年轻一路走来,那时肩能挑腿能跑,上班去单位有四五公里,有通勤车从不坐,蹭蹭蹭,一通快走快跑就打几个来回。单骑上路,动不动就几千公里,55岁时,还一口气把南方九省给蹬了下来。后来被喊回家带孙女,一下子停了下来没运动,就在家当“研究生”,一年时间不到,身体就给塌陷了一样,上路试跑了一下,好像腿肚上灌了铅,又沉又重,别说跑快,慢跑都没别人走路快,骑车去参加一回集体骑行,连大妈都追不上,更可怕的是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断崖式的下降,稍不注意就皮肤过敏和瘙痒,到医院求医生,一次激光或凝冻疗法就要500来块,惨!我清楚这都是缺少锻炼造成的,求人不如求己,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从哪里止步从哪里再出发,还得从锻炼开始,每天白天把孙女带完交班腾出身子后,晚上开始锻炼,先练习快走,再练习慢跑,每天5公里的样子,后来觉得强度还不够,又加了跳绳,这样才感觉差不多。现在每晚慢跑半小时,边跑边背唐诗宋词或毛主席诗词,或高歌一曲,给单调重复的运动加点料,并当作跳绳前的热身放松,接着跳绳半小时以上,或跳达3000跳,确保每次出身透汗才算数。坚持三个月后,连续3000跳轻松拿下,还把国家跳绳规范动作练到五级,如经老婆特许放过一天半天假,还能抓住机会骑行上路,唰唰唰蹬上自行车就开溜,浪荡过百十公里更是神清气爽,感觉年轻时那个能跺乱跑的我又有点复活了,腿肚上的肌肉又突突地硬朗了,皮肤瘙痒问题也开始好转了。所以,我认为,老同志无论怎样,只要还能动,就一定要让自己想方设法动起来,跳起来,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要知道人都是有自己的舒适区的,站不如坐,坐不如躺,骨子里都是不想动的,所以千万别让自己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红军长征过雪山时,要是停下来,睡过去,人就基本没了。


山山之妖


因人而异,我六十以后关结变差,常腰酸背疼的,以至于出远门都要吃“布若芬缓释胶囊止疼片”才能放心出门。到七十岁时有一次要下雷阵雨了,我当时就在小区门口,想最多只有一百米路我小跑回家吧!可是一抬腿只感到膝关节“格登”一下马上就不能走路了,我只能冒着雨慢慢走回家。这以后贴几次膏药也未见好,就买了”胺糖软骨素钙片”来吃,吃了大约二个多月才好了。据说明书说老年人七十以后软骨素就分泌少了,因此需要补充软骨素。后来一年又到秋冬季节这病又犯了,在夏天没事,到秋冬季节犯看来这药厂也是有道理的,第二年我仍然靠软骨素过了关。在这里是不是非要吃软骨素呢?我看了报道就是用“烫脚”的方法也行,烫脚就是用50度到55度的水烫脚或洗脚,它的原理就是促使脚部血液循环,把血液中的软骨素带到脚部,我试验了一下确实也行,天天烫脚脚部就增加了力量,实际上人正常饮食的确是不会缺钙的,在食物中含钙量高的食品有蹄筋、豆制品、猪头肉、以及白菜和吓皮等,所以人不缺钙,只是钙没输送到应有的部位而已,所以我现在已基本不再吃这钙片了,过多的钙摄入会造成积石也危害人体健康。如果各关节得到充分的“软骨素和钙”那人即使老年同样是雄纠纠气昂昂的年轻人模样。


秦三凤璧


我是一个六三年出生的人,每天坚持走路一小时,大约六公里,每周一次爬山,每星期有二次及二次骑自行车,每次路程在二十公以上。暂时还没有感觉什么体力下降的感觉,我一些周围坚持运动的人也和一样。有的运动强度比我大多了,全马都跑三个多小时。我的总结:坚持运动,让自己快乐起来。


华林林林


我快五十岁了,感觉是越来越老了。以前骑车多久都不累,很陡的坡也可以爬上去,现在骑不动。运动呢,我很爱打羽毛球,可是现在跑两步就动不了,心慌气短的,就等着球落在我的跟前。爬山更惨,走到半山腰,人家都没影了!我还迈着龟步一样的速度,吃力追赶。吃东西容易卡住,一点凉的都不敢吃,吃辣的就铁定拉肚子。皮肤感觉松弛了,而且还慢慢发胖,我的天哪,反正越来越老,头发大把脱落,什么动作都慢吞吞的,不大想动弹了!


則禪


【走得慢的人老得快:真正衰老之前就能看出问题】由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并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利用简单的步速测试,就能测量中年人的衰老程度。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000个45岁左右的人进行步速测试。受试者还进行了身体检查、脑功能检查及脑部扫描,他们童年时期曾每两年一次进行认知测试。

一般而言,走得慢的人往往衰老较快,其肺、牙齿和免疫系统比那些较走得快的人差。大脑扫描显示,走得慢的人大脑扫描可能也衰老的更快。

研究人员表示,走得慢是在真正衰老之前就能看出的问题,并且45岁的人步速也存在很大差异,最快速度为4m/s(无跑步)。同时研究人员指出,从3岁起就可以通过智力、语言和运动技能测试的结果来预测儿童45岁时的步行速度,40年后步速最慢的孩子(1.2m/s)平均智商比步速最快(1.75m/s)的孩子智商低12点。http://t.cn/AiuH70HY


小黄人想退休



小孩越走越快,老人越走越慢,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为什么?

人和一切动植物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生命的周期,但是我们人类还不如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强,最年长的植物是澳大利亚的红杉树,它到现在已经存活了4000多年。还有微小的动物,像蟑螂,它的外号叫小强,它的生命力极强,可以在低温等各种环境下生存,就是100度的开水烫它,它都不死。还有一个叫地衣的能在零下273度生存。

我们人类从出生到一岁开始学走路,到少年,青年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一般情况下,我们年轻人在二十七八岁是正值旺盛,到30岁就开始走下坡路,到60岁下已进入了老年,这是一个人的生理成长周期的过程。

我们每一个人的衰老过程有快有慢,这个根据他的素质水平,根据它的营养和心理状态,和体育锻炼有关。有的人看上去50多岁,已经弯腰驼背了,可有的人已经到70多岁,有的到80岁了,还能健走。这就是一个人的锻炼结果和思想心态水平。我们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大约在76岁左右,女人比男人寿命大约能高两三岁。具有关资料考证,我国现在的最高年龄为124岁,但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我国有一个叫李庆远的老人说他生于康熙18年间,卒于民国24年,享年256岁,这只是在网上一个传闻,具体真假谁也说不上。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心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都要有一个乐观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不为困难所击倒,要顺其自然,遇到沟沟坎坎都让他迈过去,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辽北老代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老先从腿上老。人上了年纪,腿上就会先出毛病,再者老年人自身的保护意识,害怕跌倒,所以就越走越慢,一直到不能自行行走,再到睡床不起。这就是每个人必经的衰老过程。刚好予幼儿反向而行。小孩跌几跤就越走越稳,老年人跌一跤离死亡近一步。由其上年纪的人跌倒份到骨盆、股骨头这些地方,再想行走就不容易了。过去有句俗话;吃好点、穿烂点、少管闲事走慢点。说的就是这个理。


手机用户高兴平安


老人为什么越走越慢?(目前的标准,男76岁以上,女70才算中老年)……老年人走路越走越慢:(一)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首先是免疫功能下降,抵御外来病毒感染渐弱(二)腿脚神精受损,腿部肌肉逐渐萎缩。(三)由于长期不能正确的运用走路的方式,膝关节软骨磨损而疼痛,甚至走路都困难,起坐都不方便,尤其是上行病情还会加重,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有的老人(也有极少数年轻人)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只有到医院治疗,注射玻璃酸纳增加关节之间的润滑度。过去有句俗语:人老脚先老。当然这是旧话,如果人在未老之时注重了行走的正确姿势,应该不会是到老时路越走越慢。(个人看法,勿喷)


远方人8


人渐老,腿渐缩。骨质疏松,步伐渐重。少数老人常年累月勤劳勤走,机能未老。一旦松劲,机能收缩,越走越慢,举步维艰。可幸我退休后,还坚持行走,还当了八年的人民陪审员。之后,仅一两年间,活动范围小了,双脚才开始不听话了,脚步越来越慢了。反而脑子越来越好使了,皆因参加了《今日头条》活动,感到了全身充满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