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面对印度经济断崖式的下跌,莫迪也是无能为力呢?

幸福地带2


关于这个问题,莫迪表示:谁特么告诉你无能为力?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经济奇迹”,哪有什么无能为力,你才无能为力,你全家都无能为力!

距离印度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只有21天时间了,翘首以待的14亿印度人正在为了印度超级大国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但正在大家鼓足干劲创世纪、排除万难争第一的关键时刻,作为印度一把手的莫迪却漏了气。

不是霸气侧漏,而是真的漏气。

2019年11月29日,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从上个季度的5%下降至4.5%,已连续7个季度下滑,为6年多来最低水平。

消息一出,世界哗然,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从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开始,印度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模式,其GDP增长率一度超过7.5,比高歌猛进40年的东方大国还高。

也正是因为经济成就如此亮眼,很多人再度将印度鼓吹为下一个东方大国,将莫迪称为印度的总设计师。

而且,莫迪政府并没有在这样的经济奇迹面前沾沾自喜,相反,不骄不躁的他们,提出要让印度经济在2025年超过5万亿美元,将德国、英国和法国踩在脚下;2032年超过10万亿美元,让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东方大国的“三哥”!

但现实情况如此打脸,以至于莫迪的红脸不知是因为害羞还是火辣,而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的情况来看,这绝不是印度经济的短期震荡,而是一个历史趋势。说白了,印度已经从所谓的经济奇迹中跌落了,被吹过了头的所谓莫迪经济学真正“摸底”了。

面对此情此景,莫迪真的一筹莫展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他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事实上,印度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经济奇迹,从一开始,这种超过7.5的GDP增长率就是假的,莫迪政府为欺骗广大民众,更为了欺骗自己,将牛粪牛棚等都算进了GDP,导致印度经济增速“焕然一新”。

但可惜的是,印度人民盖牛棚以及牛粪产生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莫迪吹牛的节奏,以至于印度GDP连掺水都救不过来了,于是正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印度GDP的谎言就这样无情被戳破了。

但莫迪永远法力无边,不存在所谓的一筹莫展。所谓印度总理从来都是欺骗,既然能骗大家一次,那就不妨再来一次,而且莫迪表示,经过前几次的“锤炼”,他能在脸不红心不跳的同时让大家对印度的美好明天更加迷恋。

所谓连自己都骗,莫迪正在成仙。

而即便这样的招摇撞骗糊弄不了受过一次忽悠的印度民众,莫迪手中的牌也还是有大把的,比如在克什米尔搞事,通过欺负巴基斯坦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将脏水往东方大国身上泼。总之什么能火上浇油来什么,目的就是让民众相信,印度本来是可以高速发展的,都是因为别人才拖了我们的后腿,而且还扯着了蛋。

这样的印度,可真是可怕,真是不能小看啊!

不知从何时开始,吹印也成了时代潮流,好像不把印度放在眼里就是坐井观天一样,事实上以印度数十年的发展来看,它早已没有了和我们同台竞争的资格。十多年前鼓吹的所谓“龙象之争”,更多的是对东方大国的侮辱。

为何印度会这么烂泥不扶上墙,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就像摩天大厦没有一个牢固的根基一样,盖得越高越摇摇欲坠。

作为没有经历惨烈革命洗礼的国家,印度从一开始就鱼龙混杂,一盘散沙,而不得不采用多党制后,印度又成为西方国家鼓吹的所谓“民主典范”。

从一开始,印度的国际环境就远远优于东方大国,也正是因为如此,印度从未感受过压力之下的绝望,也从不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更无从爆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所谓民族伟力。

因为被捧的时间太长,印度自己也开始飘飘然,不仅产生了“东方大国行我也行”的意识,更自我感觉会比东方大国做得更好,这成为印度贻笑大方的重要原因。

因为从来没有深刻的社会改革,尤其没有破除种姓制度的桎梏,印度不仅数十亿的劳动力优势无从发挥,更没有所谓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可能。

当前的印度,软件外包和仿制药成为亮眼的国家名片,但再耀眼也改变不了产业低端,印度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的尴尬现实。

而就是这样落后的国家,印度高层的议员在睡觉做梦、底层的民众在作奸犯科,中层的所谓社会精英在疯狂移民,全然看不到大国崛起的希望。

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在落后的社会环境下,建立起所谓完善的劳动力权益保障制度,公然为自己的懒惰构建保护伞,将渴望投资印度的外国资本望而却步。

事实证明:无能为力的从来不是莫迪,而是莫迪带领的印度。这种积重难返的顽疾,就是向天再借五百年也难以改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莫迪现在确实非常尴尬,前一阵子,莫迪还嚷嚷着2025年之前让印度的GDP突破5万亿美元,把欧洲的经济强国德国、英国、法国都给甩在后面,让印度成为第四经济大国。还嚷嚷着2032年,印度的GDP会突破10万亿美元,印度为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国,没想到短短的几个月的,印度的GDP增速就打了莫迪的脸!

印度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的第四个季度开始,印度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2019年的第一个季度,印度的GDP增速破6,GDP增速只有5.8%。印度没有丧失信心,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却没有想到,一个季度不如一个季度,第二个季度的GDP增速只有5%,第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只有4.5%,按照这样的GDP增速,2025年,印度的GDP超越不了5万亿美元,2032年,印度的GDP超越不了10万亿美元,成不了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印度出现这样的情况,被数据打脸,和印度人爱吹牛的脾气有关,印度前总统卡拉姆就曾吹牛说,2020年1月1日,印度就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如今怎么样,只能说明卡拉姆当年撒了一个谎,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如今,莫迪有效仿卡拉姆,喜欢吹牛,说印度会成为世界第三,结果又被打脸!

印度的GDP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莫迪有很大的责任,印度上台之后,印度的GDP确实增长了不少,经济增速一直都是世界第一,不过是假数据,是修改GDP统计方法之后得出的数据,有很大的水分,不是印度真实的GDP,比印度真实的GDP要高出3%左右。

莫迪上台之后,除了修改GDP的统计方法,莫迪还给掏粪工洗过脚,结果印度的掏粪工们并不买账,总理洗脚不少他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工作,想要的是钱。莫迪满足不了他们,印度的失业率超过7%,掏粪工们干着最辛苦的工作,还有可能因为掏粪窒息死亡,然而经常拖欠工资,几个月都拿不到薪水。印度的掏粪工们还说,莫迪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

莫迪上台之后,还喜欢洗澡,还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洗澡的视频,将自己的身体浸泡在水中,然后双手合十,在水中祈祷,祈祷上天给印度带来好坏。莫迪有时还喜欢给自己放个假,放假的时候,就去山洞,在山洞里面参禅打坐,又开始祈祷,实则是“政治作秀”,故意装神弄鬼,讨好印度教教徒,不干实事,对印度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印度的经济出现了问题,莫迪是有责任的,前段时间,给了印度一个机会,让印度加入RCEP,成为RCEP的一员,这对于印度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莫迪因为害怕,宣布不加入RCEP,就这样的胆量,还想让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国,还想让印度成为超级大国,简直就是做梦,想都别想!


老鳄鱼观天下


今年三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速只有4.5%,这刷新了印度经济增速近6年来的新低,这样的经济增长数据与几年前印度单个季度一度高达9%的经济增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近乎腰斩的经济增速也让莫迪几个月前定下的到2024年印度经济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更加遥远。



印度总理莫迪是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总理,在成为印度总理之前,莫迪曾经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连续担任12年首席部长职务,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2年期间,莫迪让该邦的经济增速位居印度全国首位,十几年的时间古吉拉特邦经济总量增长接近2倍。在治理手段上,莫迪努力减少政府行政环节,另外莫迪还大力改善古吉拉特邦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吸引外资进入该邦,在莫迪的领导之下,古吉拉特邦以占全国5%的人口贡献了印度全国近1/4的出口。


(莫迪清扫印度大街)

在古吉拉特邦的成功治理经验让莫迪在印度国内声名鹊起,2014年莫迪以“把古吉拉特邦的成功复制到全国”为口号带领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全国大选,莫迪也由此成为了印度第15位总理。不过事实证明治理国家显然要比治理一个邦复杂得多,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干得风生水起,但是在印度总理的位置上他却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莫迪上台之后也有一些改革措施,比如他试图以废除大额纸钞的方式打击腐败和黑钱,

但是该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反而是对印度经济发展造成了拖累。另外莫迪也曾试图统一税制并整合印度国内市场,然而这些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不太顺利。
(印度街头)

去年印度的经济增速还有7.4%,这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当中位居首位,然而进入今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速从第一季度的5.8%到第二季度的5%,再到第三季度的4.5%,印度经济就像吃了泻药一样一泻千里,面对这样的局面莫迪的处境无疑会非常艰难。

莫迪在治理印度经济的工作上不可谓不努力,但他政策的结果有时候却与预想的效果刚好相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确实也是因为印度经济当中有太多莫迪无法掌控的不利因素。比如莫迪想要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条件,他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定好了修建高铁的计划,但是等开工的时候却发现根本征不到修铁路的土地。

今年印度经济增速之所以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这既有全球各国经济普遍走弱,国际贸易需求疲软导致印度出口不振的因素,也有莫迪此前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留下了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因素。

我们很难把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责任全部推给莫迪,印度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有不少,那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被解决的。当然,莫迪作为印度总理,他有责任解决印度经济存在的问题,无论多么困难,莫迪都不能说自己无能为力,接受了人民的委托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印度民众也没必要因为一时的经济下滑而感到悲观,印度经济的韧性还是挺强的,今年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说不定明年印度经济增速又突然提上去了。


李姓先生


印度这次经济断崖式下跌,是印度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印度通过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就能挽救的。毕竟这一经济下跌的模式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出现了,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都没有措施来挽救颓势,就可以看出印度出现的经济问题,莫迪也无能为力,否则印度的经济不可能糟糕到这种地步。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极有可能就是莫迪政府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造成的后果,印度上个世纪的经济危机大多为农业收缩、战争或着是国际收支压力造成的。但现在的印度,农业已经不再主导印度的经济。虽然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及冲突不断,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而外汇方面印度的外汇储备达到4486亿美元,几乎是历史同期最好的。既然曾经的问题不是造成印度经济危机的根源,那么莫迪的经济政策就极有可能是造成印度经济危机的原因。

莫迪政府曾经提出2024年将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到5万亿的规模,让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既然莫迪需要将印度提升为第三大经济体,那么投资就成为莫迪政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由于2004年到2011年印度民营企业已经疯狂的投资了,并且产生了巨额的债务,这些债务已经传导给了印度的银行。而到2014年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苏布拉马尼安指出过这一问题,但是这一问题被无视了。

随着投资规模的逐步增大,这些债务已经从银行等企业向制造业企业蔓延。再加上莫迪政府的废钞令和印度全国统一商品和服务税,给印度的农民、小生产商和中小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印度的废钞令让印度的农民、小生产商和中小企业无法交易,毕竟这些经营个体都是依靠现金存在的。而且印度的全国统一商品和服务税也让小生产商和中小企业等成为印度赋税的一部分。在双重打击下,印度民间的交易锐减。在情绪、信心和需求危机下,印度的经济开始大规模的下挫。

因此,正是因为莫迪的政策让印度的经济出现大规模的下挫,不知道莫迪心中如何想。有时候真的好的政策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印度就是典型。


昨思今明未武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印度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在近年来出现了下滑,让印度政府感到棘手,但印度并没有出现经济发展“断崖式”的下跌。印度依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国家。
(印度)


在全球各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2018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8%,在各大国中位居第二。根本就没有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而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只有4.5%,而印度政府对于2020年的经济增速预期是5%,可能这就是所谓“印度经济断崖式发展”的出处。

然而,对比一下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速,再看看印度,比较一下中美英法德日的经济状况就可以发现,印度发展的还算不错。

2019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速是2.1%,日本经济增速是0.2%,德国经济增速为0.1%,中国是6.0%。印度的经济增速在全球各国中并不算差,印度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而易见也得到了提高,根本不存在所谓“断崖式的下跌”。
(莫迪总理)


造成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的疲软,印度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打击。而印度的环境以及当前的风口都不利于更多的投资进入印度。当然,美国在今年夏季以来因为制裁伊朗与印度发生的贸易摩擦也影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但这并不是主要因素。

莫迪总理当然明白印度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印度需要更多的海外投资,因此他必须对印度实施经济,行政领域的改革。除此之外,莫迪总理还打算扩大印度的国内市场,让十三亿印度人扩大内需。
(印度卢比)


当人们在嘲笑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呢?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个别现象,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21世纪头十年那样生机蓬勃,当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所有国家,地区都变成了一个整体。疲软和退步不仅仅是针对个体,它已经扩散到全世界。


朱兴子


同在亚洲的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经常被用来对照的标的。从过去几年GDP的增速来看,印度着实表现不错,是金砖四国中唯一还能维持稳定增长的国家。在2015年中国GDP增速回落到6%以内之后,印度的增速就超过了中国,也让国际上非常看好印度。

在各种场合,印度领导人似乎也是把中国当做要超越的目标来比较。但是,从GDP总量来看,印度和中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这不是短期内能追赶上来并超越的。

而今年三季度数据公布后,印度的三季度单季增速回落到4%以内,平均增速回落到了5%以内。整体来看下滑非常明显,前三季度的GDP总量,印度排在第五,在美、中、日、德之后。

GDP增速的大幅下滑,让外界开始对印度的经济有些担忧,这个过去表现非常强劲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周期,似乎同样为能幸免。但是,并不能否认,印度的“莫迪经济”仍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在过去几年,印度与美国的贸易合作非常紧密,大量美国跨国集团将业务外包给印度,其中就包括波音这样的制造业巨头。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让跨国集团选择了有更廉价劳动力的印度市场,也源于美国的战略布局考虑。这些因素让印度在这一轮的经济复苏中受益很多。而且,莫迪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极大地打破了印度原有的经济格局,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但是,印度的“莫迪经济”也受很多因素制约。

1、印度长期以来的制度体系,有很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子,这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比如种姓制度,莫迪出身于低种姓,极力推行废除种姓制度,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在短期内很难得以扭转,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关键是,已经形成的阶层固话,让资源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很难再打破。

2、全球贸易环境没有以前开放。最明显的是美国今年各种加关税,虽然印度仍还是美国的盟友 ,但美国也有要给印度加关税的节奏,那背后势必是印度要适当地妥协,或者让利给美国。

3、印度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较低,服务业占比很高。这让整个经济基础的抗风险能力不强。


康愉子



印度的经济的确让莫迪很头大。您看上图表格,从2018年至今,印度GDP竟然出现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以至于数据低到4.5%,印度震惊了,就连题主也惊呼: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莫迪经济学怎么不经济了?头大的莫迪要知道题主的惊呼的话,一定会面带不快的说:谁说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了?你出来,保证不打你!


其实,印度不是经济断崖式下跌,而是印度经济增长一降再降。简单来说就是,长得不那么快了,是差强人意,但还算不上大失所望。印度增长率虽然让人揪心。那是第三季度,如果按年度,增长率达到6%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就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美国的经济季度增长率,最多也就是印度的一半,怎么能说印度经济断崖式下跌呢?



莫迪是不是面对印度经济增长减缓这一困局,由法力无边变得一筹莫展呢?

办法还是有的,只是外部大盘(全球经济)不行,内部小盘更糟。要有好的起色,也是很困难的。

大盘不行,印度挺住。上图中我们发现,全球经济发展低迷,大环境不好,印度怎么能独善其身呢!如果把印度比作股票的话,印度就是那潜力蓝筹股,虽然涨得一天比一天少,但总是在不停地涨嘛!

小盘更糟,议员睡觉。哀莫大于心死,面对印度经济的涨速的颓势。莫迪和女财政部长很着急,女部长在就振兴印度经济谈莫迪“大招”好处,以及为莫迪辩解时,议员竟然睡成了一片了。这些议员不少还都是部长级大佬。令人讽刺,反对女部长的辩论人士,也是一人滔滔不绝,大家呼呼大睡。这种状态,印度经济增速不下降才怪。
莫迪的“大招”。大招加引号,说明是没办法的办法。其操作方式很简单,就是大力发展基建,促进就业,拉动内需,从而使经济能上一个台阶。


福垊


印度的经济真的是断崖式下跌吗?不然,从2019年前三个季度分析,印度经济的确是比往年上升趋势走低,但这也达到了4.5%的增速,印度经济下跌只是一种相对论而已!相比17年的8%增速和18年的7%增速,今年的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情况,这并非是下跌,而是上升放缓罢了!

就目前全球化经济疲软情况下,印度的经济增速明显出现放缓情况,这只能说明是被世界经济挤压结果,但是,印度依旧能有如此上升速度,这已远超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了

如果说印度经济增速下跌,那么其他国家经济增速甚至还低于印度的经济增速情况,同期比较,印度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总数据为5.1%,而在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则为5.8%,这样经济增速情况已经算是很高了!而到了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至到5%,同比第一季度落了0.8%,而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为4.5%,等于再次下跌了经济增速,但这也无法正明印度经济就是跳崖式大跌,只能说明印度的经济增速处在一个下滑趋势。而美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速情况相比起印度来,似乎又差了一些。


如美国,在2017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才达到了2.5%,而到了2018年情况有所好转,不但比2017增速高了!而且还是三年来首次突破2.9%,也就是说,美国的经济增速从2016年以来,一直到2018年经济增速首次上升到2.9%,而在2019年的第一个季度,经济增速为2.7%,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为2.3%,而第三季度直线下降到1.8%,也就是说,美国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总量才为2.3%,可是,印度的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总量可是达到了5.1%,这样比较下来,印度的经济增速情况远高于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你还敢说印度的经济增速是跳崖式大跌吗?

要知道,除了美国经济增速情况没有印度高外,欧洲的法国在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总量才是1.4%而已!这已经是整个欧元区内经济增速的主动力了!这和印度的5.1%相比,谁多谁少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当然,这只是比较经济增速情况,如果相比GDP总量情况,美国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为15.9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能甩印度几条大街了!

印度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究其原因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太过复杂,再加上印度国内基建建设落后和地区保护措施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早在莫迪总理连任开始,他就对外声称,让本国经济在2020年后达到2.5万亿美元的高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了2025年时,经济总量就能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到2032年时,可让本国经济翻上一番,这样算来,在2032年时,印度的GDP就能达到10万亿大关,也能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了!莫迪总理的这个想法和梦想的确不错,但问题是,想要本国经济成飞跃式发展,首先得要有相应配套设施和配套的基建工业化进程才行。就目前为止,印度国内基建状况的糟糕程度,恐怕还无法让莫迪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的速度吧!



而在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后,这才提出要对印度基建投资1.4万亿美元,要知道,印度从2008年到2017年这十年时间用于基建的资金才1.1万亿美元,可现在直接就投资1.4万亿美元,好吧!就算投资这么多,关键是等基建实施都做好以后才可以使用,最迟也要等五年之后吧!这也无法实现经济飞跃式跳跃发展了!

究其原因还是印度工业化基础建设太差,底子太薄,没有吸引外资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印度种姓制度虽然早在印度宣布独立时就已经废除了!但出于历史遗留原因,人们无法直接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导致目前国内依旧带种姓色彩,在加上印度人的懒散情况,和区域保护措施,不得外资进入本市场这样的排外行为,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印度经济增速放缓情况,并非某一个人上任后就能完全搬回这样的颓势,这完全需要长期以往的不懈努力才能让经济疲惫期调升到经济活跃期。



总结:从目前来看,莫迪总理的未来10万亿美元计划已经出现了裂缝,如果无法让印度经济保持一个完全处于上升趋势,那么,很难在未来几年内让印度经济翻一番,除去宏伟目标外,印度的基建设施也要抓紧时间,否则,这世界超级大国很难直接降临了!不过,总体来说,印度经济还处于一个上升级别,同比西方其他国家有明显的经济增速,还不是经济断崖式大跌!


创微视角


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说面对印度经济断崖式的下跌,莫迪也是无能为力呢?

印度经济的下跌并不是从今年开始的,其实早在前两年就已经出现了问题,所以莫迪当时改变了GDP的计算方式,让印度看上去仍然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

但是,随后印度的经济还是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现象。

2017年,印度的经济规模是2.65万亿美元,2018年是2.73万亿美元,增长幅度只有3%,是2013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长最缓慢的一年。

今年估计经济增长速度也许会更慢,截止到2019年6月,印度的失业率为7.91%;8月份印度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将近25%;工厂生产也已经连续几个月持续收缩;9月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更是降至6年来最低点。

其实,印度经济虽然增长放缓,但已经做得不错了。因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断崖式的下跌并不是孤例,这些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普遍不好。就拿日本来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三年,他的经济规模几乎没明显变化。

巴西2018年的GDP相对于2017年竟然有了下滑,而且下滑幅度将近10%。

可见,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乐观,而印度在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做得非常的好了。所以,印度经济放缓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大环境糟糕。

当然,莫迪看到现在的经济下滑这么严重,也在想办法。

前财政部长齐丹巴拉姆不久前向莫迪政府提出了一个计划,他希望政府允许劳动合同更具灵活性,并修改法律允许签订临时代理合同,让工人可以更方便就业。他还希望权利下放,并修改第十五届金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也希望加大投资,稳定税收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其实,奇丹巴拉姆给莫迪政府提的建议很多和莫迪的想法相通。目前,莫迪正在制定各种措施来提振印度经济,确定了宏伟的计划。

比如,莫迪发起了印度制造计划,目的是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让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从目前的17%提高到25%;莫迪还打算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2019年财年度预算拨款为819亿美元,其中对铁路和公路部门的拨款有了空前的上涨;积极提高农民的收入,计划在2020年之前让农民的收入提高一倍;政府正在计划建立一个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发展该国的网上购物!

按照莫迪的估计,印度到2027年国内生产总值会达到6万亿美元,到204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见,莫迪不仅有措施也有信心在未来让印度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历史风暴


根据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2018年GDP实现了7.4%的高速增长,位居全球榜首。但是,实际上从2018年的第四个季度开始印度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增速只有6.6%,2019年第一个季度GDP增速只有5.8%,第二个季度的GDP增速只有5%,第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只有4.5%,印度经济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

印度经济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与印度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一个国家从经济落后状态到经济发达状态,都要经历工业化过程,尤其是世界大国,比如英、法、德、日、美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产业占比较高,但是达到经济发达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一般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会高于一二产业。

印度2018年GDP总量只有2.73万亿美元,人均GDP只有2016美元,可以算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印度的产业结构与很多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印度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服务业就已经占到半壁江山,而第二产业工业占比却偏低。

根据印度公布的数据,印度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大约是17%,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是2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是58%,印度早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虽然可以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但是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却是第一和第二产业,一、二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二产业没有经过充分的发展,直接迈入第三产业,那么这样的经济是缺乏持久增长动力的。

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业不仅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现代化装备。印度目前的工业发展落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小,这使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而且今年以来,印度的工业产业增速也在减缓,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印度目前有13.5亿人口,其中城镇人口数量为4.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4%;农村人口数量为8.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印度8.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只创造了占GDP17%的农业产值,可见印度的农业生产力非常低,这也难怪印度担心自己的农业受冲击而拒绝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印度大量人口在农村无法转移到城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的工业发展落后,工业规模太小。我们知道工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进入工厂的工人所获得的收入要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高的多,如果印度工业占比较高的话既可以解决农村人口过剩的问题,又可以增强印度民众的消费能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印度的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我们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印度的大部分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为什么呢?因为工业发展水平低,很多武器都造不了,甚至仿制都很困难。

印度由于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小,这使工业无法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现代装备支撑,进而也制约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印度农民无法获得高收入,进一步限制了印度民众的消费能力,这使消费疲软,又制约了工业品的生产。

综上,印度的经济断崖式下跌,这主要是由印度的经济结构畸形发展造成的,这一局面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的,所以莫迪目前也是无能为力的。而且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也不好,这也会影响到印度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